第374章 监国

杨向冲踅摸着李中易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此乃圣人经常把玩之物。⊙”眼巴巴的盯着李中易捏在手上的紫金腰牌。

李中易不动声色的看着杨向冲,这位杨内使在这个时候,突然说出了令人惊讶的内幕,显然,他是想提醒李中易,此非人臣应得之物。

“君父所赐之物,人臣莫敢辞也。”李中易装作没听懂杨向冲的提醒之意,直搬出大道理,堵得这位杨内使哑口无言。

事君如父,乃是儒门弟子一直推崇的礼法,李中易站住了大原则,谁都说不出半个不字。

实际上,柴荣所赐的这面紫金腰牌,如果没有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力,李中易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推辞出去。

变乱骤然生于宫闱之中,祸患起于萧墙之内,到了关键时刻,李中易有资格进宫,和被关在宫门之外,完全可能产生迥然不同的后果。‘

客观的说,柴荣如果不死,包括赵老二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有觊觎皇位的野心。

一旦强君雄主逝去,主少国疑,正是野心家们下手的好时机。

李中易见杨向冲不再吱声,就笑着说:“杨内使,拜托你,盘点下各类搬进庆寿宫的药材,如有疏漏,影响到了两位殿下的康复,你我二人可是百死莫赎。”

杨向冲心头猛的一凛,李中易说的一点没错,如果连药材都不齐全,只要出了事,就是掉脑袋的大事。

柴荣把如此重要的守护任务交到了杨向冲的手上。显然,是对他的莫大信任。

别人可能不清楚。杨向冲心里却异常明白,柴荣的膝下。目前在世的皇子一共有四位,除了柴宗训之外,另外三位皇子分别是杜贵妃和秦贵妃所生。

杜贵妃和秦贵妃,都是南边唐国的李姓国主所送的大美人儿,她们平日里倒也有宠。

不过,在杨向冲看来,正因为两位贵妃出身不正,所以,将来接掌大位的。只可能是圣人的嫡四子,梁王殿下。

圣人虽然尚未立储,可是,宫里宫外的明眼人都心里有数,梁王殿下等上太子之位,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杨向冲能够获得柴荣的信任,他的政治敏感感,还是异常敏锐的。

所以,经过李中易的提醒之后。杨向冲马不停蹄的赶去尚药局,他打算一样一样的清点库里的珍稀药材。

等杨向冲走后,李中易顺手指着一个小太监,硬逼着他带路去见柴荣。

柴荣得知李中易在殿外求见。他板着脸,将手里的玉钺凭空挥出一条完美的弧线,轻轻的劈砍在了御案之上。

“叫他进来吧。”柴荣忽然站起身子。吩咐进来通禀的内侍。

“臣李中易拜见陛下。”李中易进殿后,没看见柴荣的身影。左右仔细的一打量,却见柴荣伫立于窗边。眯起两眼,仰望着北方的湛蓝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无咎,你说说看,朕的臣子们,要那么多的田地,做什么?”

出乎李中易的意料之外,柴荣不仅没有叫他起身,反而抢在他的前面,问出了令人惊恐的要命话题。

陛见的礼仪,是极其严格的,在柴荣没有明确表示免礼之前,李中易只能一直深度的弯着腰。

李中易略微一想,并没有直接回答柴荣的问题,而是解释了来意,“陛下,国之重宝,微臣不敢受赏。”

大臣们侵占田地,不过是经济问题罢了,李中易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已经到手的那块紫金腰牌,充分洗白。

刚才,就在杨向冲提醒之前,李中易其实早就打定了主意,即使他非常想要这块腰牌,也必须在柴荣的面前,竭力推托。

不管柴荣的存心试探,还是真心诚意的赏赐,李中易都必须亲自前来表明谨守人臣本分的鲜明态度。

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站到正确的队伍中来,这一直是李中易混迹于权贵圈子,能够不断飞黄腾达的法宝之一。

“李无咎,你不必多虑,朕知道你的担忧。就在刚才,朕已经下了手诏,赐你的腰牌,可以随时出入梁王府。”

如果不是柴荣的提醒,李中易差点就忘了他的一个头衔:太子少保!

柴荣虽然没有明说,意思却很清楚,李中易和狗娃父子俩,都是已经在群臣之中挂了号的梁王一派。

这一次,柴荣处理的手法,令李中易很难找到借口予以拒绝。

太子少保,乃是东宫之师,实权不大,地位却异常崇高。

傻子都知道,太子的老师,只要不是犯了谋反的重罪,在新君登基之时,基本上都会获得重用。

柴荣利用间接的暗示,挑明了告诉李中易,柴宗训就是未来的太子爷,他和柴宗训已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嘿嘿,太子的老师既然是举世罕见的神医,太子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李中易不被群臣的口水淹死,才是咄咄怪事。

“臣诚惶诚恐……”李中易不可能傻到满口答应下来,必要的过场还是需要走一遭的。

柴荣摆着手说:“李无咎,六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他这个开封府尹,以后就跟着你学习处理政军事务。”

李中易微微一楞,柴宗训这个准太子爷,今年不过区区七岁而已。按照皇家的规矩,不是应该延请名师硕儒,教导成才么?

柴老大,柴老大,你究竟闹的是哪一出?你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啥药呢?

李中易确实想不太明白,他根本就不需要装腔作势,脸上的惊容,已经十分明显。

“朕不想再等了,打算等六哥儿病体康健之后,就要起兵北伐,收复被北虏抢去的大好河山。”柴荣的语调,不疾不徐,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柴荣要出去打天下,担心出现意外的变故,所以,想正式立柴宗训为太子,把他留在开封城中监国。

咳,太子监国原本十分正常,可是,为何偏偏要年幼还无法正式理事的柴宗训,驻扎到开封府衙里办公呢?

“陛下,事关国本,臣不敢奉诏。”李中易脑子里电光石火的擦出剧烈火花,他李某人何德何能,竟有资格扶持太子在京师监国?

第116章 逍遥盒饭第1192章 除夕见喜第1254章 难题第629章 险境第1495章 烙饼有点硬第1317章 偶遇第1005章 启程西进第395章 你来我往第1164章 司徒第1506章 剑门关下第135章 阉小猪第1437章 偶遇第186章 气死你第1298章 惩办汉奸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995章 缺心眼第1261章 战略选择第1481章 夜袭第464章 打残第524章 召入宫第1138章 见血第776章 弃子第366章 难办第963章 杀汉奸第1058章 开炮第十七章 仙翁(求推荐票)第926章 夜袭第792章 辣手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848章 合谋第1370章 杭州湾第85章 胃口(新的一周,求推荐票)第112章 冷脸(呼喊月票的支持)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585章 错综复杂第1495章 烙饼有点硬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410章 水淹三军第360章 占理第1081章 韩通到第1053章 大进军第1306章 诡谲之局第1519章 站错队第1303章 禁军听谁的?第344章 办案第814章 包袱第411章 谁怕谁?第416章 惊涛骇浪第51章 起火(求推荐票)第596章 伏击第704章 拼第617章 分得热火朝天第895章 铜炮第1342章 垂拱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1374章 进军杭州第292章 彪悍第1331章 何为袍泽?第855章 远忧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1341章 登基第645章 谁敢逼宫?第266章 新任监军第1516章 冷箭第590章 天下大势第258章 阳谋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186章 气死你第1023章 从龙之征第1003章 清君侧第1180章 为时已晚第905章 宫乱第260章 权臣的下场第758章 大买卖第672章 洞内有人第222章 大不敬第629章 险境第1009章 围剿第758章 大买卖第229章 升堂第1280章 东印度公司的雏形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荐票)第144章 难题第167章 大做秀第60章 优劣第155章 八贤王在渊 第454章 东进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425章 头功第1391章 威信第468章 抄第1145章 何为人心?第361章 牛肉第1274章 范阳之战第1175章 检验第1392章 目标江宁第1455章 伐蜀之议第321章 别苗头第631章 难堪第518章 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