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外强中干

让寒儿带着沈雨回王府治伤后,曹华脚步匆忙来到衙门。

大小官吏都已经被惊动,衙门大堂中吵得不可开交,争论水门怎么会垮塌,最后还是康王发话,先派人重新检修城墙,疏通水门河道将城墙填补起来,并派重兵驻守避免叛军趁乱入城。

城墙忽然垮塌,可能与持续多天的暴雨有关,放在平时无伤大雅,可现在方腊军马上打过来,所带来的影响可就不同了。

本来在城里面安居乐业的富豪乡绅,瞧见这场景,为防万一陆陆续续让家眷登船离开杭州城,一旦有人离开,便会影响更多的人,当天晚上码头便人满为患,马车船只一望无际,争先恐后的登船迁移,官府越阻拦人越想往出跑,只能先缺口补好才能稳定人心。

曹华带着李百仁在水门附近维持秩序抢救伤员,守了两天一夜,确认缺口被沙袋砖石填起来用巨木支撑后,曹华才得以回到王府。

曹华不放心杭州的官吏,再次找到康王,请老丈人带着王妃世子先离开杭州。可康王还是那句:“本王都弃城而走,杭州还有何人敢守?”康王不走,曹华自然不可能弃之不顾,只能再次上书天子,解释目前的局面,暂时不能离开江南。

既然天子旧事重提召他回京,藏起来的李师师也就没意义了,给江宁的黑羽卫传讯让他们返回后,曹华再次来到了城外的河湾。

暴雨小了几分,谢怡君也听到了消息,站在甲板上等着他过来。

曹华翻身下马,时间不多也来不及缠缠绵绵,跳上甲板开口道:

“方腊打过来,杭州附近肯定不安全,你带着师师姑娘先行离开,到了安稳地方,找条船让她回京城即可。”

谢怡君眉梢微蹙:“方七佛绝非泛泛之辈,既然敢冒着水患强行军,必然有攻下杭州的把握,你呆在城里作用不大,不一起走?”

曹华摇了摇头:“康王不肯离开,我得看情况送康王一家离开。”

谢怡君对此自然不好多说,想了想,便转身开始收拾准备启程。

祝曲妃在舱室里探出上半身,摆了摆手:“我不去西蜀,小郎君不用挂念,等你出来陪你去京城。”说着,乘着其他人不注意,笑意盈盈的说了句:“要不要‘最后一次’?”

曹华走到跟前,在祝曲妃熟媚的脸颊上捏了下,摇了摇头:“城墙塌了跑进来一批流民,里面混进了不少反贼,我马上得回城,来不及。”

祝曲妃眉眼弯弯,故意做出勾人模样:“半盏茶的事情,不耽误时间。”

曹华脸色微冷,抬手在她臀儿上掐了一把:“别捣乱。”

祝曲妃‘咯咯’轻笑,点了点头,想了想:

“郎君万事小心。”

“娘子一路保重。”

一声‘娘子’,竟然让向来开郎的祝曲妃愣了片刻,脸儿微红,柔柔欠身福了一礼,转身回到了舱室。

李师师听闻要离开,倒是没什么太多表情,只在窗口微微颔首:

“曹公子,京城再会。”

“再会。”

曹华从巨石下面拔出船锚,看着谢怡君把画舫推离河岸,摆了摆手。

谢怡君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此时又有点舍不得,站在船头久久不愿回去,眸子里情绪百转,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曹华忍了许久,还是没憋住,喊到:“怡君,那晚我没碰你。”露出个阳光笑容。

风雨太大,画舫渐行渐远。

谢怡君一袭红裙随风猎猎,愣在原地许久,有些茫然的开口:

“你说什么?”

“你还是雏儿,黄花闺女。”

“.....”

谢怡君脸上的柔情和不舍慢慢消融,绝美的双眸,露出本来的锋锐与英气。

忽然。

一根竹竿破空而来刺破雨幕,直至曹华胸口,带着骇人威势。

“骗子,你给我去死!!”

“哈哈...”

曹华接住竹竿丢了回去,想了想,又来了句:

“我后悔啦。”

“....活该...没机会啦....禽兽不如...”

断断续续的声音消散与风雨中,小船顺流而下,化为了一个黑点。

曹华叉着腰站了许久,直到画舫消失在视野中,才恢复了冷峻的面容,抬手告别,翻身上马,朝着杭州城疾驰而去.....

--------

持续多天的大雨小了几分,白马山下画卷般的城池,却不复往日烟雨朦胧的美景。

城墙上的裂口、寻找落脚之处的流民、以及涌入流民造成的混乱,如同一块块扭曲的伤疤,出现在这座城池的身上。

康王彻夜未眠,一直站在半山楼宇的露台上,看着下方看了一辈子的城池。太平日子看不出隐藏在城池下方的瑕疵,直到此时几十年积蓄的民怨逐一显露,康王才发现,原来大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兵灾尚未到来,只不过一场大雨引发城墙垮塌,便引起了连锁反应,官吏互相推诿责任、士兵不敢靠近水门的城墙、豪绅第一反应是离开杭州、流民涌进来偷摸骗抢,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对朝廷早已经没了信任。

官吏只想着身上的官服、士兵只想着脖子上的脑袋、乡绅只想着口袋里的银子、百姓只在乎能不能活过今天,至于大宋社稷?关他们屁事。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剥削江南百姓近二十年的花石纲,在天子的默许下,官吏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贪污贿赂成风,当官的都不再想着治理民怨,而是怎么在辖境内多捞一分银子。这样的官府,凭什么让百姓去想着‘忠君报国’?

大宋没有有识之士?没有忠烈之人?

监察御史李刚、御史陈清秋等等,都是敢冒死进谏指出问题所在的臣子,得到的结果,不是发配就是贬官,甚至无声死在某个角落。

因为龙椅上的天子不想听,天子喜欢听的是开疆扩土、万邦来朝,而不是百官的牢骚。时间一长,天子身边就只剩下会说这些好听言辞的臣子,敢说话的越来越少。

最直观的例子便是曹华。曹华以前和蔡京、王相等人同气连枝,在京城当街杀太尉义子,换来的也不过是罚酒三杯。

可继任典魁司后,仅仅只是为苏家平反,和蔡太师掰了个手腕,便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

坏了规矩,不按照这些天子宠臣的路子走,就成了局外人。

这种人,就和李纲等人一样,会被各种借口打压、排挤、污蔑,直到远离天子身边,让原本的秩序重新恢复。

不是大宋的百姓烂了,而是朝廷最上面的几个人烂了,带偏了下面所有人。

康王沉思了许久,回到书桌旁,点燃了烛火。

提起毛笔,康王有些犹豫,写给皇兄,必然不被重视,写给一手扶持皇兄上位的太后,他清楚龙椅上那位皇兄的性子,可能也会猜忌他。

第四百三十九章 蚌孕双珠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游故地第二十九章 天子近卫第四百五十一章 逆境孤勇第十章 陈年旧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插翅难逃第三百二十九章 略施手段第三百一十六章 庭院深深第二百四十四章 红颜祸水(2)第一百零九章 兄妹第二百八十二章 赴约第一百六十八章 夜深人静第五百一十五章 计划第二百八十二章 赴约第二百九十四章 黄雀第七十六章 各怀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红颜祸水(3)第四百零八章 绑匪第五百二十章 绿珠第二百八十六章 合谋第四百三十五章 识时务第十六章 好奇心害死猫第三百零一章 枭雄落幕第五章 没良心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怪你!第十三章 一言之罪第十五章 好人难当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我还不够?第七章 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明月相思第六十一章 小家碧玉第四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仁善无双曹太白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会赵霏(真)第三百九十一章 非战之罪第四百四十一章 敌无我有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们被我包围啦(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方腊残部第五百三十章 悲呼如潮第三百零九章 闲谈第八十五章 阿猫阿狗第一百二十七章 曹蛮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湖朋友第四百一十八章 旧事重提第二百七十四章 疑惑第三百八十七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七十六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百零七章 契机第四百二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二十章 一波未平第五百二十三章 第三次招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余烬第二百八十六章 合谋第一百九十九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四百七十九章 没想到吧!第三百六十章 焚城之火(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殿之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第三次招安第三十七章 相对无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合谋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儿姑娘第四百九十五章 对面会作法不成?第三百七十六章 临城叫阵第五百二十三章 第三次招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合谋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们被我包围啦(二)第七十七章 探讨诗词第二百七十三章 竹叶青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溅红花楼(4)第四百九十五章 对面会作法不成?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一百二十七章 曹蛮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三百八十四章 修罗战场第一百二十章 一波未平第九十三章 忙里偷闲第三十七章 相对无言第八十一章 暗箭难防第一百八十五章 身价第二百九十七章 趁人之危第二百章 拦路虎第八十四章 夹击第一百五十四章 surprise mother fucker第一百六十五章 寿宴(五)第五十二章 豹子头误入案牍库第三百零六章 最后一次第五百四十章 归乡第四百二十九章 撤退转进其疾如风第二百四十章 套话第六十章 西蜀暗桩第二百四十七章 话唠第三百七十九章 危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绞杀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儿姑娘第四百九十六章 起势如火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切如初第六十二章 烦心琐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门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