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玩火

咚——咚——

晨钟九响。

年关的前几天,皇宫内外都挂上的宫灯,为年关做好的准备。

可今天的金殿内,却无半点喜气,甚至透着压抑。

熙熙攘攘,数百朝臣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金殿前方还有几张太师椅,坐的是赵氏的几位老人,都是眉头紧蹙,安静的等待。

朝臣的脸色各异,各部的侍郎尚书,彼此眼神交汇,探讨着刚刚传来的消息。

禁军势如破竹,平叛已经开始收尾。

偏偏在这个时候,康王出门巡视,撞上了一波流寇。

三千虎捷军全军覆没,曹华一夜奔袭两百多里,从睦洲跑到杭州,把康王从尸山血海中拉了出来。

若到此为止,那就是一件有惊无险的事儿。

可曹华救出康王的第一时间,就把驰援不及的杭州防御使宰了。

也罢,一个地方小吏,有失职之罪,杀了也就杀了。

可杀了张禄之后,直接提着剑跑去宣扶使衙门,把正在领着十五万禁军平叛的太傅童贯,钉在了墙上。

这是什么概念?

朝廷上三分之一的臣子,都属于童贯一系,而武官中,八成都是童贯的人。

江南的十五万西北禁军,也都是童贯带了多年,这要是处理有差错,十五万西北禁军哗变,可比方腊叛乱恐怖,直接打到汴京来都没人挡得住。

就算禁军不哗变,典魁司的三千黑甲可就呆在宫城外面,还有遍布大宋各地的碟子,处置不当离心离德,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而康王坐镇江南多年,威望、名声同样不小,要是处理有所偏袒,江南剩下的世家门阀估计能拉着康王入京勤王清君侧。

曹华这一剑,篓子捅的比方腊都大。

“混账!混账!”

怒骂声从殿后响起,所有人都屏息凝气,微微躬身。

身穿龙袍的赵诘,铁青着脸到大殿上方,在龙椅上坐下,眼中的怒意难以掩饰:

“当朝太傅,说杀就杀,他还有没有把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呵骂声不断,赵诘放在腿上的手却微微抖动,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圣上息怒!”

朝臣象征性的劝了一句,互相交涉几眼后,太师蔡京率先上前,微微躬身:

“圣上,方腊祸乱江南,数百万百姓遭受殃及,童将军率军平叛,正直关键之际,却遭人毒手横死。若不严惩,难以平息民怨,还望圣上仔细斟酌此事,早下定论。”

蔡京猜透了赵诘的心思,如今康王没死,事情就没法收场了,童贯必须死,曹华也一样,康王也是,所有与此事有牵连的人都得死,所以他很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蔡太师一开口,不少朝臣都跟着表态,开始检举曹华的罪行。

王黼也站出来,沉声道:“曹华性格暴虐,目无法纪,连番抗旨,屡教不改,当街杀朝廷命官已经不是首次。此次事关重大,还望圣上三思。”

大半臣子都开始应和,说起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但朝堂终究不是蔡京、王黼的一言堂,派系交错,各有各的目的,有打压的自然就有帮衬的。

太宰郑居中上前沉声道:

“曹华在江南平叛,立下的军功不在少数,康王遇伏,曹华怒急之下一时冲动...”

啪——

赵诘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在椅背上,怒声道:

“一时冲动就能杀一朝太傅?朕一时冲动,是不是也能不闻不问,把你们都砍了?!”

郑居中一时语塞,垂首恭敬退下。

赵诘这句话一出来,朝臣自然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互相对视几眼,便有不少人站在了蔡京这边,开始声讨曹华的暴行。

不过这个天下是姓赵的,姓赵的不止一个赵诘,还有无数的赵氏皇族。

此事牵扯到一位亲王,还是江南重地的封王,自然不能抛到一边。

坐在前方太师椅上的一名老亲王,此时开口道:

“曹华有所冲动不假,但此事也不能草率定论。阳山离杭州不过数十里,周边七万禁军驻扎,三千虎捷军死战一夜,直至全军覆没都无人救援,还是曹华从睦洲跑回来救出康王。若是直接就给曹华定罪,说不过去。”

赵氏皇族的态度,显然和朝臣有很大区别。

赵氏皇族关心的是赵家的天下,宰相太师也好,太监宫女也罢,对皇族来说,都是替他们打理家业的管家和仆人,死了童贯可以换一个人,对赵家来说区别不大。

可一位亲王差点死了,周围的军队不去救,事情就大了。

今天不顾亲王的生死,以后天子遇险,朝臣会不会也冷眼旁观?

而曹华的做法,显然很附和赵氏皇族的想法,长途跋涉单骑救主,不顾性命把赵氏皇族从鬼门关拉回来,这要是回头就把人砍了,谁还给赵家卖命?

老亲王的话显然也有道理,诸多朝臣也是点头,话题就只能来到:

“曹华空口无凭,说童贯命张禄见死不救,而张禄在阳山外呆了一晚上,确实没有驰援康王,此事....”

赵诘那里敢把话题往这上面扯,抬了抬手:“即便童贯有意谋划康王,身为平叛主帅,又岂能不闻不问直接杀了?曹华此罪难逃,休要在给他求情。”

老亲王微微蹙眉:“人已经杀了,总得把事情查清楚,直接把曹华砍了也难以服众,把他压回京城审清楚缘由,在做定论也不迟。”

对于这个,朝臣倒是没有反对,不管事情怎么样,总得把人押回来问问,直接稀里糊涂的定罪,岂不是越摸越黑,指不定让人想到那里去。

赵诘脸色微沉,想了想:“剥去曹华杭州司兵参军及典魁司督主职位,即刻押送回京受审....为防其畏罪潜逃,把武安侯府围起来,直到他回京解释清楚,再下定论。”

“哗——”

群臣顿时嘈杂起来。

前两条倒是没什么,毕竟典魁司权职太大,让曹华挂着典魁司督主的身份回京受审,回来后事情都不知被抹成什么样了。

可最后一条,明显有些不合适。

带兵武将把家眷留在京城,本就是给朝廷的保险,防止叛逃投敌。

没有定罪之前,要是一动,在外的武将不反也反了,其他的将领更是心寒,这么搞的话谁还有心思带兵打仗?

诸多朝臣当即哄闹起来,太宰郑居中开口道:

“曹华已经自己下了大狱,即未潜逃也未反抗,此事尚未有定论之前,软禁其家眷不合理法,还请圣上三思。”

老亲王也是皱眉:“洛儿公主身怀六甲,曹华又没反心,老老实实回京城受审,为何还要软禁其家小?”

蔡京微微眯眼,他自然知晓赵诘的心思——赵诘需要一个保障,确定曹华会守口如瓶老实伏法,若没有一把剑悬在头上,受审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赵氏宗族的面把事情全抖出来,赵诘岂不是成了名垂千古的无情暴君?

蔡京见赵诘脸色不好,抬步上前沉声道:“曹华的武艺无人不知,老实入狱让人掉以轻心,安排人手接走家眷,路上再一逃,世上有何人抓的住?”

这话确实有道理,曹华要跑,一辆囚车形同虚设。

诸多官吏虽然有些疑虑,不过也没有再多说....

第三百零五章 有始有终第二百五十章 去而复返第三百零一章 枭雄落幕第四十一章 口诛笔伐第七章 天衣无缝第四百六十五章 帝王将相,皆是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长路漫漫第三百四十八章 借刀杀人第二十一章 苏香凝第一百九十六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内忧外患第二百九十二章 名不虚传第二百一十五章 仁善无双曹太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芳草入眼浓第三百零六章 最后一次第三百六十七章 星星之火(下)第一百零一章 十宝堂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插翅难逃第四百三十二章 推杯换盏第三百七十章 良将易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旭日东升第一百二十一章 也算花前月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报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三章 奸细第二百九十章 插翅难逃第四百八十七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零六章 最后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夜来风雨第三百五十一章 聊点私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切如初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行险招第二百零一章 失败的代价第三十三章 四面救火第四百零九章 我就这意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老腐败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儿家的友谊第五百零五章 招安第三百零二章 回京第五十七章 再访茗楼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马横槊平百川第三百零五章 有始有终第四百五十四章 饵与鱼第一百八十五章 身价第四百零七章 你怎么能这样第一百六十八章 夜深人静第一百四十章 相公第四百四十九章 帝王之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师徒重逢第五百零二章 沈家铺子第三十五章 风雨过后第五百三十八章 莫得诚意第四百零九章 我就这意思第二百零一章 失败的代价第二百七十五章 飞蛾扑火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都督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横风弱柳(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行险招第二百七十章 清晨第五百五十章 天冷,冻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寿宴(五)第五百章 束手无策第二十章 过生日完本感言第四十七章 曹贼,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公子是个色胚第三十二章 曹贼受死第二十二章 奸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子欲养而亲不在第二百二十四章 报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忙里偷闲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客为主第四百一十章 登徒子第九十七章 天灾第一百四十章 相公第五百三十八章 莫得诚意第三百零九章 闲谈第四百四十九章 帝王之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我娘子吧第五百五十六章 沈雨与寒儿第三百三十四章 咄咄逼人第五十二章 豹子头误入案牍库第八十九章 偷师(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血溅红花楼(3)第三百九十章 一帮饭桶第二百九十四章 黄雀第二十五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一章 京都太岁第一百四十七章 花会(四)第二百零一章 失败的代价第二百八十章 擦肩而过第二百八十二章 赴约第一百零八章 夜深人静第二百四十六章 红颜祸水(4)第四百七十九章 没想到吧!第九十二章 营销手段第二百七十一章 故地重游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去楼空第三百三十一章 吃我的住我的还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