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立储

李世民自被褚龙骧一语点破,心情就不好了,很不好。

他本是极聪明的人,几十年的战场征、宦海博奕,直至成为帝王,对于人心,其实一直把握的甚是清楚,怎么可能轻易被骗?但再睿智的父母,在自已的孩子面前毫无戒心,却也难免被其蒙蔽的时候。

可蒙蔽就是蒙蔽,就如见不得光的阴谋,其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不被点破,一旦被人洞悉,它就全无效果了,甚而变成自已的罩门。这就是阴谋诡计与堂煌阳谋最大的区别。

李世民很难过,一旦被人点破,后边根本不用别人再为他分析什么,整件事他都想得很透澈了,最叫他难受就在于,他很清楚地知道,既然李泰这么说,那么一旦把皇位给了他,那李泰一定会干出杀兄屠弟的事来,最起码,李治那孩子绝对保不住了。

如果不是不得已,李世民也不想杀兄屠弟,以致到了今天,曾经做下的这一切,仍旧是他心中最大的负担。而正因曾经亲历那一切,他不敢想像自已的儿子,遭遇那一切的场面。

他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早已势同水火,兄弟之情全无,彼此间还没有陌生人亲近,杀就杀了,满门灭就灭了,子嗣宰就宰了,他的心,不会颤抖。可是他的儿子如果落得如此下场,不管那个举起屠刀的人是谁,他都无法忍受。

李世民独自坐在御书房里,神思恍惚,许久许久。

李治已经到御书房前,但小黄门不敢入内禀报。谁都看得出,今天皇帝不是心情不好,而是极度不好。

天子一怒,最胆战心惊的就是他们这些近身侍候的人,

伴君如伴虎,是因为这君,对他们是真有生杀予夺的权利。而他们是内宦,天子家奴而已,真被打杀了,魏征那种大喷子也不会替他们打抱不平,除非皇帝疯了,肆意屠杀内宦,以杀人取乐。

可李鱼不怕,他一直很小心地没有去影响历史,改变历史,历史的发展或许有着种种不足和遗憾,可他何德何能,能保证自已的干预会使得未来会比它自然的发展更好?话说大.跃.进也是人为干预来着,王莽曾经做过的一切,换到一千多年后,它就是有效的,可在当年,就是异想天开。

所以,李鱼很笃定,未来的皇帝,一定仍然是李治!

于是,李鱼不但跳了出来,而且是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地跳了出来。

“晋王与陛下乃父子,子欲见父,谁能阻止?陛下纵然正龙颜大怒,我等臣下奴婢者,也万万不可自作主张,齐中官不必为难,此事李鱼一肩承担,我去通报!”

生怕晋王殿下已经认不出他来,李鱼顺势就把自已的名字报了出来,然后毕恭毕敬地向晋王一抱拳,转身一挺腰杆儿,就像是要慷慨就义似的迈步进了御书房。

小黄门齐公公:……

李治很激动,父皇大怒?因为何事?不管何事,这时为我出头的,都要顶着冒犯天颜的危险啊!而且,现在人人认定魏王当为储君,这时候能为我出头的人,还得忌讳遭到魏王嫉恨,这个人……

噫?我好像在无忌舅舅的府门前见过他吧?对!就是他,后来也见过的。我得跟舅舅说一声,宰相度量,就别计较了吧!此人,很不错!

未来的天后一直管我叫哥哥的,未来的天皇性情温和,宅心仁厚,我对他的好处,一定也会记在心上,嘿嘿,抱上这两条大粗腿,哥们儿稳了……

李鱼得意洋洋进了御书房,马上肩膀一塌,脖子一缩,眸光下垂,跟一只鹌鹑似的,细声细气儿地道:“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从恍惚中醒来,微微皱眉:“嗯?你说什么?”

李鱼稍稍提高了嗓门:“晋王殿下,求见陛下!”

“雉奴来了?”

李世民有些疑惑,这孩子一向老实,除非皇子们循例请安、跸见天子之外,从不擅自入宫,今儿怎么会求见,难不成……,他年纪还小,不应该有此野心吧?

李世民揣度着,道:“宣他进来!”

李鱼赶紧领旨退下,到了御书房外,向李治客气地一点头:“晋王殿下,陛下要见您呢。”

李治向他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儿,迈步进了御书房……

“就藩?你才多大,何以突然提出要就藩呢?”

“呃……儿子觉得,在京城其实无所事事,早些就藩,只要父皇派一位稳重的长史,也未必就不能打理好地方。儿子早些就藩,对地方也能多些了解,深知民间疾苦的话,才不至于……”

“好了!”

李世民心情正不好,不耐烦地打断了儿子的话,冷冷地盯着他:“雉奴,你一向不擅撒谎,心中一旦有所隐瞒,说话的时候眼神儿就会飘忽不定。究竟有什么事瞒着为父,嗯?”

李治吓了一跳,卟嗵一下跪下了,惶然道:“儿……儿……,父亲恕罪,儿子只是……”

“你慢慢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还能吃了你不成?”

李世民有些恼火地看着儿子,李治咽了口唾沫,讷讷地道:“儿子和汉王叔一向关系不错,两家时有来往。谁料……汉王叔居然图谋不轨,儿子很惶恐,担心……担心……”

李世民怒了,“啪”地一拍桌子,喝道:“混账!李元昌是你的叔父,年岁并不太大,与你的王府又毗邻,两家时有来往又怎么了?同为皇室宗亲,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他图谋不轨,为父自然治他的罪,与你何干?还是说,你对他的奸谋有所参与,嗯?”

“没有!没有!儿子绝对没有!”

李治连连摆手,唬得小脸儿煞白:“是四哥说……”

李治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说漏了嘴,马上把话咽了回去,但李世民已经听到了,他的眼睛微微一眯:“青雀?他……和你说什么了?”

李治再不敢隐瞒,结结巴巴地把李泰对他说的那番话对父亲学说了一遍,然后伏跪于地,号啕大哭道:“父亲,儿子确实不知汉王谋反的事啊!儿子断然不敢有一丝非份之想,更是借个胆子都不敢对父亲生起忤逆之心,父亲,儿说的都是心理话啊……”

李治伏地大哭,但唇角,却禁不住地露出一丝快意的感觉。

不用怀疑,李治真的是一个宅心仁厚、性情温和的人。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宅心仁厚、性情温和等同于智商低下、为人愚蠢。这种性情为人的人,一样可以拥有极高的情商和智商,很多时候,他宁可吃点亏,宁可不计较,不是因为懦弱和老实,而是因为一种性格造成的惰性,他觉得不值当的,犯不着。

他不是不懂得对付别人的手段,只是性格上缺乏攻击性,总是差不多就行,所以不免给人一种软弱可欺的感觉。李治就是这样,其实他的心机智慧、权谋手段,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李泰为何登门威胁他,忽悠他就藩?

就凭李泰登门,他就知道,自已一定也被列为太子人选了,而且一定是四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以他对这位四哥的了解,很清楚一旦四哥上位,他的日子一定会很难过,说不定就算四哥对他不起杀心,四哥手下的人也会揣摩上意,一步步地逼他去死。

想得过且过的做一个“闲王”都有危险了,李治再有惰性,也得奋起反击了。

所以,他跑到宫里来给魏王上眼药来了,而且恰因为他平素是那样的一个性情,父亲没有丝毫怀疑。实际上也不必怀疑,因为李治只是不是真的来乞饶求赦,要求外放的,他是以退为进,但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老实人偶尔作戏,反而不会有人对他的动机有任何怀疑。

一瞧这老实孩子吓得号啕大哭,李世民气得混身哆嗦,他的眼睛湿润了,铁青着脸色从御案后边闪出来,一把攥住了儿子的手腕:“跟为父走!”

李治吓了一跳,这回是真吓了一跳:“父亲拉自已去哪?”

可一瞧李世民的脸色,他也不敢问,就被李世民拽出了御书房。

“圣人!”

齐公公等小黄门正守在御书房外,一瞧天子拉着晋王疾步出来,急忙欠身施礼。

李世民也不理,扯着儿子就走,齐公公有点懵,急忙道:“来人啊,摆……”

驾字还没出口,李世民拉着李治,大步流星地已经走远了。

齐公公一看,也顾不得再唤仪仗来摆驾了,忙不迭跟几个小黄门儿追上去。而李鱼,已经先他们一步,按着仪剑,快步跟在了李世民父子身后。

李世民拉着李治,健步如飞,直奔太极殿。

大唐宫殿建筑群,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以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

在太极殿的东侧设有门下内省、宏文馆、史馆,西侧设有中书内省、舍人院,为宰相和皇帝近臣办公的处所,以备皇帝随时顾问和根据皇帝旨意撰写文书诏令。

李世民拉着李治,直接就闯进了太极殿东侧的中书门下建筑群。

“皇……皇……”

正往中书门下办理公务的官吏一见皇帝,不禁吓了一跳,纷纷垂首退避,肃立道侧。李世民也不理会,拉着儿子只管往里走。

前边早有中书、门下、宏文馆、舍人院的一些小吏,撒开双腿,发了疯似的往里跑,急着赶去向宰相们报告。

很快,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李绩等一众宰相重臣一脸懵逼地集中到了中间位置的宏文馆,其中有位宰相跑来的匆忙,手里还提着笔,大家都是一脸茫然地看着外面,就见李世民拉着李治径直走进来。

长孙无忌看看左右,大家都在用眼角看他,谁叫你地位最高呢。

长孙无忌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对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若有事务咨询,可召臣等前去,怎敢有劳陛下?”

李世民悲怆地一笑,黯然道:“辅机(表字)呀,朕这半生,或戎马于沙场,或勤政于庙堂,自问也算得上是一代贤明之君了。可是,朕管不好自已的家事啊!”

李世民说的声泪俱下:“齐王反了!太子反了!汉王反了!现如今,青雀为了这个位子,又想对他的弟弟下手!兄弟手足,自相残杀,都是朕,没有当好这个家,朕还有何脸面坐殿问政,号令天下?”

李世民一扭头,看到李鱼腰间挎剑,马上一伸手,呛啷一声,就把李鱼的剑拔了出来,往自已颈上一横:“朕如此不肖,愧对列祖列宗,不如就此去了吧!”

“不要啊陛下!”

长孙无忌一声怪叫,扑上来一把抓住李世民的手臂,李绩是武将,身手敏捷,急忙也冲上来,一把叼住李世民的手腕,其他几位大臣纷纷扑上来,抱胳膊的抱大腿的,把李世民“捆”了个严严实实。

房玄龄和褚遂良两位老大人动作迟缓了些,想扑上去救驾的时候,已经没空地儿伸手了,唬得两人脸色发白,站在原地连连摆手:“陛下万万不可冲动,万万不可冲动啊!”

李鱼摸着怀中可以吹毛断发的利刃,有些犹豫:皇帝陛下用的是仪剑呢,没有开刃,剑尖也是钝的,我要不要把这把真正削铁如泥的宝刃献上去呢?

房玄龄跺了跺脚,皇帝都以死相逼了,还保个毛的魏王啊,赶紧表态吧!

房玄龄立即一指吓呆在现场的晋王李治:“陛下何必烦忧!晋王殿下人品贵重,器质冲远,孝惟德本,宜乘鼎业,可立为皇太子,以安天下,以定臣心,诸皇子各安本份,自然不会再有非份之想!”

这位宰相不愧是老替皇上写诏书的,出口成章,这言语,再稍加润色,简直就是册立皇太子的诏书范本了。

李世民脸上激愤之色稍缓,李绩见状,趁机伸手抓去。他生怕皇帝真的想不开,这一把直接抓的剑刃,本也做好了割破手掌的心理准备,待明晃晃一把宝剑抓到手,才感觉到……

好吧!虽说是仪剑,拉呀拉的也拉不死人,但陛下做到这个份儿上,看来是真急了。我也别坚持立什么魏王了,赶紧表态吧!

李绩赶紧抓着仪剑退后两下,躬身道:“请陛下册立晋王为皇太子!”

李鱼站在一边儿,啧啧暗叹:“精采啊!当皇帝也是不容易,传份家业,还得寻死觅活的,跟有些分家产的百姓人家有得一拼!”

第458章 二进宫第429章 顺其自然第629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275章 腹黑的李老大第591章 乌云压城第288章 是盏灯就不省油第109章 城里套路深第470章 神秘力量第263章 顺水行舟第160章 纯属巧合第120章 只缘感君一回顾第509章 误会重重第021集 发你一张好人卡第022章 女皇、女仆与赌神第183章 权宜之计第337章 不治药石第459章 以父论道第122章 唯太监与小人难养也第464章 有得有失第350章 要命的八卦第262章 风雨欲来第124章 千钧一发第097章 难忘今宵第288章 是盏灯就不省油第240章 一一托付第304章 风云第206章 错相逢第567章 以身事“魔”第587章 借势,借借借第038章 听我徐徐道来第133章 用兵一时第212章 老娘当家第548章 错综第200章 这一夜第482章 马屁精第346章 有原则的人第515章 兵欲行第424章 纵她离去第421章 暖被窝第310章 求路第299章 不过夜第192章 邪门的刀第547章 各有烦忧第410章 真的不是撩第324章 楼上楼,权上权第607章 有客自远方来第335章 第九日第339章 乔大梁的算计第027章 兀那痴汉,焉何不行第181章 请人捉刀第204章 这一家子,够乱的第292章 棋局第076章 富贵险中取第292章 棋局第291 章 交锋第235章 忽忽悠悠第132章 他有一个小秘密第517章 罗霸道的春天第019章 吉祥颦眉亦可怜第543章 暗流第512章 悟第315章 猎阵第027章 兀那痴汉,焉何不行第103章 任老爷的后手第125章 山人料事如神第214章 水到渠成第019章 吉祥颦眉亦可怜第426章 家事第628章 迷幻第614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417章 大胆小女史第435章 勘灵台第615章 车辘辘第127章 诗和远方第580章 小神仙发威第597章 拜访采菊宫第460章 三喜临门第136章 此情此景第264章 黑白通吃我的道第296章 倾巢第290章 粗中有细第507章6.5日中午发第431章 皆为利来第324章 楼上楼,权上权第038章 听我徐徐道来第593章 你是希望之光第204章 这一家子,够乱的第313章 乱象第311章 修真第202章 刺王杀驾第073章 发动人民战争第313章 乱象第419章 高智商少女第632章 群雌粥粥第307章 挑灯看剑第560章 “郭良侍?”第404章 滥竽充数第062章 苦思冥想两班人第536章 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