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像揉面团

基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诸葛亮骂死魏国大臣王朗这个桥段,让一代又一代的三国迷们,有了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也是难怪,能够做到将人骂死的程度,想像空间本身充满乐趣。

wωω ●тt kǎn ●¢ ○

但想像出来的东西,毕竟与事实不可同日而语。比如寿终正寝于公元228年的王朗,根本不是死于"被痛骂"。那么罗贯中为何杜撰出这么一个引人入胜的桥段呢?或有如下三个原因:一是宣扬拥刘贬曹需要;二是辅垫故事情节需要;三是烘托蜀汉北伐依据需要。

王朗,出生年月不详,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即时下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有一子,名王肃。

王朗早年师从东汉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拜郎中,任菑丘县长。公元185年,王朗弃官为逝世的杨赐服丧。服丧期满,多次谢辞举孝廉、官府征辟等机会,直至徐州刺史陶谦将其举为茂才,才予赴任。

公元193年,汉献帝刘协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所控制。已是陶谦从事的王朗,建议陶谦遣使进贡汉献帝。陶谦听从,即命别驾赵昱携带奏章前往长安。其时汉献帝已被李傕、郭祀弄得连吃饭都成问题,突然收到徐州进贡,无异雪中送碳,赞赏之余,提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则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会稽即为时下浙江省绍兴市。王朗到任不久,发现当地民众将秦始皇与夏禹同庙祭拜。王朗认为,秦始皇属无德之君,不配后人祭祀,便予取缔。

公元196年,孙策集兵进攻会稽。王朗幕僚、功曹虞翻建议王朗避其锋芒,暂弃会稽。但王朗认为,自己属于朝廷命官,应该负起保护城邑之责。于是招兵募丁,据垒抵御。孙策数次渡水攻击,均被王朗所部击退。后来孙策采用其叔孙静之计,攻克会稽。王朗败逃,孙策派劲兵追击,生擒王朗。因王朗儒雅,加上会稽任上颇得民心,孙策在怒斥王朗顽固抗御之罪后,嘱咐重臣张昭出面,劝导王朗为其效命,但遭王朗坚拒。孙策于是将王朗流放。王朗乐观看待迁徙,一路收容亲友、体恤旧属,赢得诸多赞誉。

曹操成为北方霸主后,上表汉献帝征召王朗。接到朝廷诏书,王朗即赴许都。无奈战乱频繁,道路难行,辗转数年方才到达。之后获任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及太守、少府、奉常、大理等职。王朗处理事务讲究宽恕,对于证据不足的犯罪者,皆予从轻判罚。因此他与曹魏大臣钟繇,都以善于治狱而知名。

曹丕承接王位后,王朗迁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期间王朗进言曹丕,减轻刑狱,扶助幼弱,帮助人民休养生息,曹丕纳之。不久,曹丕接受献帝禅让称帝,王朗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丕爱好出外游猎,有时半夜回宫。王朗上疏劝谏,曹丕即予改正。

公元221年,蜀吴夷陵之战大幕开启,曹魏不少臣将呼呀曹丕举兵协助东吴,然后一举吞灭蜀汉。但王朗坚持认为,不能操之过急,须在吴蜀两军相持不下时,出兵再助不迟。曹丕听从。为防孙权耍滑,曹丕征召孙权长子孙登,先到洛阳担任东中郎将,但孙登没去赴任。曹丕认为孙权是在戏弄自己,决定进攻东吴。王朗反对,认为强化边境戍守,远比攻吴要好。曹丕遂令军队撤回。

王朗博学多闻,所校注的儒家经典,精妙透彻。王朗共有文集三十卷,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全三国文》中收录王朗之作有《冬腊不得朝表》等三十余篇,著作等身,可惜多已佚失。

后世将王朗在儒家经典中校注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儿子王肃是推崇"王学"的代表人物。王肃才智也是不浅,曾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王朗孙女王元姬,嫁于司马昭为妻,生有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基于王肃系自己外祖,晋武帝司马炎全力支持"王学",故而"王学"一度盛于西晋,直至东晋方才衰微。

王朗才智过人,性情慷概,多立威仪,恭俭节约,即使婚宴喜庆所赠礼物,他亦不予接受。王朗时常讥讽那些不顾贫贱疾苦、只顾自身享乐之人,且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俸禄,周济他人解急。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曹睿欲营建豪华宫室,王朗力谏阻止。王朗死后约五年,曹睿复又动建豪宫之念,朝中再无大臣阻谏,以至魏明帝曹睿的后期名声,蒙上陋誉。

王朗去世于曹魏盛世,葬礼隆重,获谥号成侯。王肃袭爵兰陵侯。公元243年,王朗与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庙庭。

大家知道,大凡吵架,也讲规矩,辱骂内容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血口喷人。但纵观诸葛亮怒骂王朗的内容,显有张冠李戴之嫌。换句话说,那些犀利骂语,放在刘备身上合适,放在王朗身上,则不合适。原因很简单,一直高喊"匡扶汉室"的刘备,首先做了僭越汉献帝的丑事,因此,刘备才是真正的"背主老儿"。

有史学者分析认为,罗贯中之所以将王朗描写成那么一个让人哂笑的人物,可能与王朗家族和司马家族连姻有关,因为司马昭的坏名,实在太大了,另外司马家族又是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罪魁,故而罗贯中就拿王朗撒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赤壁之战开打之前,诸葛亮曾在东吴创造过"舌战群儒"的辉煌,现在需要骂死一人,假如死者是个无名之辈,显然难以展示诸葛亮的口才,于是罗贯中便扯上满腹经伦的王朗,不过奇怪的是,罗贯中还将王朗描写成武功超强之人,这就更加搞笑了。

王朗做梦也没想到,时隔一千多年,自己精心所创的"王学",竟然敌不过一部《三国演义》的戏说。

历史就像面团,可以因人揉搓。

恃才傲物狂张裕放长线可钓大鱼牢骚满腹必断肠祸国殃民枉为臣情到用时方知绝张辽为何不打蜀不讲做意在中意刘君子初是高士以刀画面祭仓慈死后哀荣实堪伤蜀汉马忠多辉煌童真有趣辨真假因果轮回苦作舟善恶蜕变一念间河东河西轮流嘻世冤一箭泯恩仇嗜好美色有例外昏馈灵帝毁江山不讲做意在中意假仁真奸最是坏人心不足蛇吞象有过对比无伤害闪烁星中有羊祜媳妇变婆恶满贯浪子回头金不换睁眼闭目盲钱财曹魏狗熊知多少三十里变三十秒闪烁星中有羊祜涂脂抹粉郭皇后自古英雄出少年拖延病症害死人庞会报仇虚实辩谋士成堆牌难打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生如意好完美刘备和他夫人们狼心狗肺是李儒蜀汉精锐壮声势游刃有余赛幽灵老当益壮代名词德不配位害社会名臣宿将侠朱儁慧眼识才忒重要侍奉四帝独丁奉字读一半大都错明蒙暗混可排忧人怕出名猪怕壮蔡瑁并非将干害姜确实是老的辣斡旋高手是孙乾引狼入室悔己迟故事趋弱趣味凑相逢一笑泯恩仇放浪形骸浊浪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情操当可追诸葛一场政变皆改弦三国时期龙虎狗孙吴稳固赞吕范救火队长皇甫嵩文忠武勇追关公坐驾优劣关乎命金子为谁而闪光外敛内放是陈祗韩遂的翻来覆去一场政变皆改弦三国鼎立始与灭面朝北方命奉上媳妇变婆恶满贯不讲做意在中意张让乃是朕父亲挪移乾坤应合规大材小用惜庞统生于忧患死于乐夫妻反目为哪般重情厚谊擅外交曹豹无涉虎豹骑性情中人不贪生瘦死骆驼比马壮历史就像揉面团相逢一笑泯恩仇不爱红装爱武装三国三帝不正统三国隐士第一人不爱红装爱武装纸上谈兵尤可哀世冤一箭泯恩仇刘备和他夫人们每况日下咒司马假仁真奸最是坏童真有趣辨真假挟天子以令诸侯玩火自焚蕴因果收也白收坑杨松醉翁之意在平衡人生何谓是成功身在蜀汉心在魏仁为第一义居次马失前蹄话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