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看竹何须问主人

关贫贱之所以能参加这次一十三人下山“替青城派扬威立功”的行列,一般都认为是托那次打败徐鹤龄的福。

这次下山的名单,是掌门人邵汉霄亲订的。邵汉霄曾目睹关贫贱三两下手脚利落地击败徐鹤龄,邵汉霄打从心里觉得:孺子可教。

但是魏消闲当然对他大师兄的作法,很有些不满。他在“吟哦五子”中可以说是功高震主,每次青城有事,他都不遗余力、呼驰敌阵,邵汉霄一向念其功高。

当一个掌门人,不是武功第一那么简单,还要上上下下都吃得开,支持者遍布,而且要有力,更要有班底才行。邵汉霄用人惟取其长,但也不致求材若渴的去为一个小小关贫贱去得罪老二魏消闲,所以将关贫贱的名字圈出来时,故意地说道:“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这次徐氏兄弟也都出马,让这浑小子去见识一下他这几位师兄的神勇,也是好的……况且……”邵汉霄偷偷用眼梢斜睨一下脸色渐宽的二师弟,又道:“这趟路远,有小关在,茶水跑腿,倒是方便多了。”

这句话不单使魏消闲心里舒服,连徐氏兄弟也好过多了,路上有关贫贱在,许多粗活儿,都不必自己亲自动手,倒乐得开心。

──就让这小子去吧,反正跟他又没有深仇大恨,谅他也搞不出个啥名堂来!

那时,关贫贱在青城门下,已练了十年了。

整整十年了。

在关贫贱于练武场中以自己的招式力挫徐鹤龄后,他心里的疑团就更大、更无法消磨了:

──为什么非这样练不可呢?

──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多“无用的”花巧?

──究竟是那些技法“无用”,还是因为自己不会用?

他又想起昔日名震武林的曾太师祖,“千手剑猿”蔺俊龙。据悉他的剑法也以繁复的变化为主,曾太师祖的行侠故事,是他所向往已久的,只是,曾太师祖也是循规蹈矩来练剑的么?

──从他听来的故事中,大侠萧秋水、少侠方歌吟、以及白衣方振眉这三代侠者,他们的武功家数,以及学武的过程,都是自习勤练,加上广识多才,终而自创一格──他们的武功也并非“武学功术院”中训练出来的啊!

关贫贱可想来想去想不透,只知道当时好像还没有什么“武学功术院”。

“武学功术院”是后来武林十一大门派所推举出来的甄试学武人是不是够格的盟会,由少林、武当主掌,其他九大门派年年轮流主办。

武林人物一旦有“武学功术院”认定,即授予帜锦,那就飞黄腾达,前途无量,就算被分发到西域去当教头,年俸也差不了。武林中人为求“武学功术院”一张帜锦,真是如痴如狂,不惜一生都为它耗上了。

关贫贱打了徐鹤龄后,回来还当众挨了师父一顿臭骂:“你这两下三脚猫的玩意,全凭好运道,才没在死掉!你少胡来一套,成就当可更高,练武功,没有‘武学功术院’的认定,就似读书人考不上京试一般,白搭啦!”

杨沧浪想想关贫贱打败了二师兄的弟子,使三师兄、五师弟刮目相看,委实功大于过,所以私下柔声对他说:“你自己创些新招,虽无伤大雅,但大庭广众下,用出来的一定要是师父教你的,知道吗?”

关贫贱当然说知道。

至少他知道师父用心良苦,而且也确有为难之处。

凭心而论,师父虽常打骂他,但他已觉得师父待自己,确实很好的了,而且的确教给了他不少武艺。虽然他还是不满足。

这不满足并非“人心不足”的魇望,而是求知欲的不足。是以他常常一个人在习武。

久而久之,他练出了他自己的武功。

他将一些招法,尽量简化,而拳法就尽讲求实用。他觉得任何招式,不外乎三诀:快、准、有力。至于好不好看,变化精不精妙,都不及打倒了敌人为要。尤其是出剑,剑在手时已可算稳操胜券,所以拔剑尤难。拔剑在手,乃从无剑到有剑的过程,拔得要比人快,要人猝不及防,而且要抢先出手,剑胜招先──这又谈何容易?

──越是不容易,越是要勤学!

所以关贫贱发奋学拔剑。如此过了一年。再次全派师兄比武时,他遇着了掌门大师兄弟子徐虚怀,他们是比试竞技,故剑早在手中,而关贫贱再也不敢令师父为难,所以不敢用自己所创的招式,所以三百招下来,虽未落败,但已大汗淋漓,迭遇险招,终被邵汉霄喝止。

关贫贱不能战胜徐虚怀,而且落了下风──但这已是不得了的事儿,青城派第十六代大师兄徐虚怀居然没打掉小师弟关贫贱的剑,使得作为师父的杨沧浪脸上也堆满了笑意。

──好光彩!

掌门师兄邵汉霄的气度,可比二师弟魏消闲好多了,他也对关贫贱夸奖几句。徐虚怀也觉得这小师弟不可小觑,更加警惕自己苦练青城武功。

但关贫贱心里却不高兴。

因为他感觉到痛苦。

一,他发觉青城派的武功有很大的缺陷,但他不能说出来;二,他最擅长的武功都没有用上,所以打得甚是不痛快。

自从一年一度全派竞技以来,“吟哦五子”的门人便各自闭门练习,潜修的多,交手的少,以免被人估量了虚实,所以青城派的武功,就越发神秘,但也越发狭隘了。

每人都希望自己能留得一手,以俾届时扬威。

关贫贱更加苦恼。

──这样下去,对青城而言,岂不固步自封?

但他人微言轻,说了又有何用?而且他自己的练法,究竟对是不对?

私自练了一年拔剑之术后、他又开始练拼剑之术──搏剑之术,青城派都教了,只是拼命的剑法呢?他自己揣想,既要动刀动枪,但是拼命了,拼命的剑术,最好不要剑术,只要平时勤练,剑招便可随机而生。

他便练“不要剑术”的剑术。其快、准、狠,都讲求实用,且一击奏效──与对方交手愈少,愈能迅速制胜,而且免使自己陷于危境。只是他不知道他这样练对不对,心中一直惴惴着。

平时他练这“舍身剑法”时,常常借蹲在茅坑上的机会刺剑,剑快而准,竟能将苍蝇飞空时刺着。由此他又刻意练习刺蚊子。但刺蚊子则不易。因蚊子体积细小,比苍蝇更不着力,在半空刺戳,根本不可能贯穿,除非是用剑之尖锋之锋,方能刺着,这种练法,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希望,但关贫贱还是日日夜夜地练下去。

这次他的“锋剑”,竟刺中了一只蚊子,而不是以剑身拍击撞毙蚊子,他好高兴,一不小心,一脚滑进渠里去,那些茅坑下都是河渠,粪则就近倾入作鱼类的饲料,关贫贱掉了进去,自是惹得一身臭,所幸水也不太浊,他便自水渠沉潜过去,想在河塘那边上岸。

这时他发觉渠下映着隔着水的阳光,有一蹲怪模样的石头。

这石头上竟被人用剑镂刻着几个蟹眼泡沫般大,又极其任性的字,几乎已被水草掩盖。

“嘻嘻,你是练剑得意忘形时掉下来的吧,我也是,我刺中蚊子的翅翼,成功啦,好高兴,呼地滑进屎塘里来。你不要告诉别人,我要相知者知,不要杂人来烦我。若问我练剑有何心得,大哥给我说了七个字:‘看竹何须问主人’。”字写至此止,下面划刻了三柄交叉着的剑。

关贫贱看得一震,竟忘形张口,一股臭水,倒灌入口,他嘴鼻皆被呛得苦不堪言,但他心中的奋悦与惊震,更无可言喻!

他记得师父说过,青城派这里曾是“千手剑猿”蔺俊龙教曾太师祖客凌云练剑的地方,而三把交叉的代号,正是曾太师祖的表记!

曾太师祖曾来过这里!

──曾太师祖也曾掉落过这里!

曾太师祖为什么会掉落到屎塘里?莫非……也是为了练这刺蚊的武艺?!……若是,自己所练的武艺,竟与近二百年前曾太师祖所练的武功相同?!

关贫贱忖及此点,忍不住偷悦得要大叫起来,但猛一张口,一口臭水,又倒灌入口,真是辛苦难当,他忙不迭潜上岸来,全身湿淋淋的,却无比振奋,正要跑去禀告师父,忽见劈面行来的不是师父又是谁!

杨沧浪正与五师弟“楚辞一剑”文征常及一干弟子并行,见关贫贱这般狼狈相,恐又被人取笑自己有一个这等下贱的弟子,乍闻之下,又臭又腥,便恶狠狠地骂道:“死家伙,傻不愣登地,武功没练好,马步扎不紧,准是掉到屎塘去了,还不赶快去更换衣服!”

关贫贱见师父师叔来到,忙上前见札,众人在嗤笑或嫌恶声中闪让一旁,五师叔文征常本性诚笃,出身也并不好,所以对关贫贱特别照顾,觉得他孤零零的好不可怜,所以向不为难他,而今也挥挥手,暗示他回房更衣算了。

可是关贫贱却有话要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他只得期期艾艾地道:“禀告师父……我……我掉进了屎塘……我……我……”

杨沧浪不耐烦地道:“知道了!知道了!瞧你这一身粪臭,还会掉到哪里去?!还禀报什么?要师父再踢你到屎塘里去么?!”

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关贫贱更是满脸通红,嗫嚅他说不出话来。

三师兄寿英调笑道:“师父……关师弟是要告诉你他掉落粪唐的滋味哩……”

众人又捧腹大笑,关贫贱站又不是,走又不是,不知如何是好,二师兄盖胜豪加了一句:“怎样啦?小关……嗒嗒嗒……好滋味吧?”

大家呵呵笑了起来,大师兄牛重山比较厚道,笑着向关贫贱道:“听师父话,快去换衣服吧?”

那五师父的大徒弟,也是文征常的亲生儿子文子祥笑加了一句:“你不必吃午饭了吧?”

大家又笑个不休,关贫贱狼狈不堪地行开去。文征常声带斥责地叫了一声:“子祥!”文子祥顿噤声不语。杨沧浪怪不好意思地向文征常道:“我这个徒弟,整日神经兮兮的……也难怪,他出身不好,脑筋不大清楚,有一搭没一搭的……”

文征常倒觉得这小子大合自己脾胃,便道:“没什么,这小子倒憨直得很。”

杨沧浪打从心里起一个突,暗忖:莫非你看上了我这个徒儿的天真和勤奋,想收揽过去,好在每年一度徒弟较技中胜我?这可是说什么也不肯的事!

当下便用语言挤兑道:“哦?可惜这小子虽出言无状,但我也毕竟教了他多年,心里不舍得紧,否则早已逐他出门墙啦。”

杨沧浪先用话封塞,文征常跟这四师哥近三十年相交,焉听不出来,心里一怔,知道杨沧浪不高兴,便仰天打了个哈哈道:“当然,当然,四师哥教出来的高徒,他日成就都是四师哥的。”

杨沧浪这才满意,文征常知道这四师哥和二师兄一样,心胸奇狭,一个语言不当,真会疑窦丛生,便不敢再当面夸誉关贫贱了。

然而关贫贱自从水里见了“看竹何须问主人”后,便越发肯定了自己。

当日他有满腹语言想告诉师父,结果却给师父骂一顿斥喝,直骂得吞回去了。现在他终于把以前一直百恩不得其解,不知自己做得对不对的事,豁然而通了。

──看竹何须问主人!

他听过大侠萧秋水的故事,萧秋水在当阳擂台之役中,以“唐方一剑”击败了年长他十岁的萧易人,那冠绝天下的一剑,只是因为他远眺天边远霞和思念唐方柔发而创的!

“振眉师墙“为武林人的“宝墙”,能登上者便是一方英豪;但“振眉师墙”,顾名思义,乃为纪念昔日白衣方振眉勇退金兵所设的,想当年方振眉与拳掌变化多端的夏侯烈交手,无论复侯烈纵高伏窜,拳脚易招,方振眉始终以一只手指慑伏他。

──如果所练的是约定俗成的武功,方振眉能够每一次出手都在瞬息千变的夏侯烈变化之先么?

第二十章 弑师叛徒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八章 当年今日天下事第二十三章 红袍老怪冒大飙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四章 一刀双剑一枪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莲花第十三章 鄱阳湖第十六章 阁楼中的人第九章 无命盗第十二章 石钟山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章 弑师叛徒第二十三章 红袍老怪冒大飙第十八章 当年今日天下事第九章 无命盗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莲花第十九章 秋烧鲥鱼阿妈酒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六章 阁楼中的人第十七章 小初第一章 武林规矩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莲花第四章 帮派堂院墙第三章 下山第七章 庞一霸第五章 燕子居风波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莲花第二十二章 藤枪与剑第十九章 秋烧鲥鱼阿妈酒第二十三章 红袍老怪冒大飙第一章 武林规矩第二十四章 一刀双剑一枪第十二章 石钟山第二十章 弑师叛徒第六章 背叛师门第二十五章 偷天换日慑心功第四章 帮派堂院墙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六章 阁楼中的人第十六章 阁楼中的人第七章 庞一霸第十八章 当年今日天下事第二十二章 藤枪与剑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三章 鄱阳湖第二章 看竹何须问主人第十九章 秋烧鲥鱼阿妈酒第二十二章 藤枪与剑第十一章 青云谱第二章 看竹何须问主人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章 看竹何须问主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八章 蓝巾贼第十八章 当年今日天下事第十九章 秋烧鲥鱼阿妈酒第三章 下山第十一章 青云谱第十八章 当年今日天下事第二章 看竹何须问主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三章 红袍老怪冒大飙第一章 武林规矩第五章 燕子居风波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三章 红袍老怪冒大飙第九章 无命盗第九章 无命盗第七章 庞一霸第二章 看竹何须问主人第十八章 当年今日天下事第七章 庞一霸第二十二章 藤枪与剑第六章 背叛师门第二十章 弑师叛徒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二章 藤枪与剑第六章 背叛师门第三章 下山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二章 藤枪与剑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六章 阁楼中的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三章 红袍老怪冒大飙第八章 蓝巾贼第二十五章 偷天换日慑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