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九章 循循善诱也不行

佛道两家关于天道的解释的确不同,这对老百姓而言是件无所谓的事情,爱怎么说怎么说,反正你们都是神。

但是对于佛道两家的门人来说,这件事可就大了,就好比后世国家里一度讨论姓资姓社一样,你挣钱可以,但是你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再举一例,从白胜穿越之时再往前推上几十年,人们就会习惯性地追究另一个问题——你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上述两例与眼前关于天道的解释一样,在九天玄女看来,当然是道家的解释正确,可不能与佛门的解释有半点混淆,这是原则问题,丝毫马虎不得,宋江马虎了,所以九天玄女再也懒得跟他说一句话。

给白胜讲述道家的天道讲了半天,才想起还有正事没说,不觉脸上微微一热,心说我怎么让白胜给带上节奏了?就止住了话题说道:“虽然佛门对天道的解释有误,但是天道要灭辽国是没有错的,你助辽灭金,的确是逆天而行。”

道教也是不待见辽国的。因为道教在辽国一向没有一家独大过,虽然辽国也曾给道家资助金钱修建道观,但是那时候终究是佛门更受辽国君臣的欢迎,道教只能屈居第二,甚至有时候还要给儒学让步,列为第三。

假设说天祚帝耶律延禧真的拆了木叶山上的观音庙建起三清观来也就罢了,如此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站队,如同宋国的皇帝赵佶那样的尊道抑佛,那么此时道教就必须出面来保辽国,不然今后谁还肯信道家?

但是事实上天祚帝因为战争经费超支,国库亏空把这件事给搁下了,这一搁下说明什么?说明在他天祚帝的眼里,佛道两家都是那么回事,都不重要。

既然如此,道家还有什么理由站在你辽国的一边?更何况你辽国和道家所支持的大宋始终有着旧怨,道家要帮也只能帮大宋,而大宋的态度会是怎样的?他赵佶当然想要收回祖宗们一直没能收回的燕云十六州,能跟你辽国站在一起么?

说到底,辽国皇帝容纳诸多教派进入国土的宗教政策是有问题的。

这就好比后世里那些习惯于节省的人们请客一样,为了更好地发挥一桌酒席的价值,把跟自己有人情来往的人都请到了一张桌子上来喝酒,也不管这些人彼此之间是否投缘是否有过节。

如此请客的人倒是省钱了,一桌酒还了十几份人情不划算么?事实就是不划算,因为这些喝酒的人都不会承主人的情,甲就会想,这酒是请乙的,我不过是个陪客而已,乙就认为是请丙的,以此类推,最后请客的主人要想找这帮人给他办事可就难了,除非另外花钱。

辽国宗教政策的弊病就在这里,最后不论哪一家教派都不知他的情,真有事儿了,要么躲得老远看热闹,要不就站在辽国的对立面上乐见其成。

所以道家也不会跟辽国站在一边,更不会出手拯救辽国的命运,毕竟,辽国政权已经腐朽不堪积重难返,这样的政权只能被推翻,这的确是大势所趋。

不想让辽国被灭的,全天下就只有一个白胜。而白胜也不是无缘无故去拯救一个国家或民族,谁让他是人家女婿呢?

白胜能够感觉到九天玄女对自己的善意,原本被骂成孽障的不爽也渐渐消失在心底了,但是此刻听到她说来说去终究跟观音说得一样就又烦躁了,哦,你们两家倒是殊途同归了,可我白胜和我的家人就该做你们的牺牲品么?

想到这些,就再也忍不住委屈,说道:“逆天而行又怎么样?莫非你是让我伸着脑袋给金国人砍么?还是让我亲自把老婆和老丈人送到金国去让他们欺凌蹂躏?与其如此,你还给我讲这些道理干什么?你现在就把我杀死岂不省事?”

九天玄女听罢就很无奈,她很同情白胜的遭遇,但是她却不能纵容白胜快意恩仇。身在仙班,如同后世的体制中人一样,有时候是不能讲究是非善恶正确与否的,一切都要服从大局,至于大局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嗯,大局似乎从来就没有正邪之分。

道理谁都明白,观音不明白么?观音也明白,但是观音也只能拿有利于她的道理来宣讲,而选择性地忽视那些不利于她的道理。就譬如逻辑总有正反两面,道理也是一样,什么时候讲什么道理,这是神仙的必修课。

所以这天下间甚至是包括天界和冥界,谁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才是处世之道,哪怕是神仙也得如此,不然就会被视为异类,被人群起而攻之,直至身死道消。

所以她不无惋惜地说道:“你们一百零八颗星宿的元灵是太上老君拟定招收的,目的是让你们匡扶大宋,协助大宋的皇帝守住江山,计划是这样的……”

接下来玄女就把太上老君的计划说了一遍。

话说唐朝时期有得道修士洞玄子,被唐朝皇帝奉为洞玄国师。洞玄国师曾经镇压了当时世上屡屡作恶的一百零八名魔君,只因法力不够,只能镇压不能灭除,便只有把这些魔君的元灵封印在龙虎山上清宫伏魔大殿的一口枯井里,并把此事禀报上界,与太上老君知晓。

当时太上老君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这种凡间的妖魔养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每隔五百年必然滋生出来一批,如同割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出来一茬,杀不胜杀。

即使亲自或者派遣门下得力弟子去灭绝这些魔君的元灵,过不了一段时间就会再生出一批来,所以就这样封印在龙虎山的枯井里也算不错。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老君当时就把这事儿给放下了,然而到了宋仁宗这一朝,仁宗心向道门,并留下遗训,命自己的子孙后代但凡继任皇帝的,都得秉从道家的意志为政一国,这就深深感动了老君。

老君的时间法则也没有大成,只能算出未来几十年的大体走向,当即掐指一算,算到赵佶这一代倒是能够皇帝竟然奉道士为师,给予境内所有道士最高礼遇不说,还把佛门给整治得够呛,老君就真的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神仙的心也不是铁石做的,受了大宋这么多好处,总该回报一下不是?

于是洞察世间现状,发现大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会盗贼四起,战火纷纷,那好吧,就帮你大宋多撑一段岁月,也不枉你们子子孙孙笃信道家。

虽说是要帮仁宗,但是只能在徽宗时期出手,才显得道家是有实力的。

怎么帮?直接派仙班里的道门弟子去帮赵佶是不行的。

早年曾有云中子弄了一把松纹木剑进献商纣王,想要诛杀宫中的苏妲己,结果被苏妲己反过来怂恿纣王烧了松纹剑不说,还从此与元始天尊门下断绝往来,彻底翻了脸。

云中子闹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元始天尊听说后就很不高兴,发狠立下一条规矩,禁止道门弟子出面帮助一切在位帝王,以免热脸贴了冷屁股。帮姜子牙可以,因为姜子牙本身就是玉虚门下士,而且周武王当时也没有称帝。

这条规矩沿袭至今,就是身为元始天尊师兄的太上老君也不能破,那么如何帮助赵佶渡过方腊、田虎、王庆等难关呢?于是老君就想起了龙虎山这口枯井里的一百零八名魔君元灵。

招收魔君元灵,先让他们成为天上的一百零八颗星宿在凡间的投胎,再让这些人保护赵佶一段美好时光,也算对得起仁宗以及他的子子孙孙了。

所以在仁宗时代,有洪太尉龙虎山进香,中了魔似的非要去伏魔大殿参观,看见那口枯井还非要打开,结果就走了这一百零八道魔君的元灵,这些元灵出了枯井便即投胎转世,成了徽宗时期的一百零八条好汉。

原本这些都属于道家的隐秘之事,九天玄女也不该给白胜讲这么明白的,只是她同情白胜的遭遇,为了给白胜剖析利害,讲明道理,不得已才把这些事情讲了出来。

实际上这故事完全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没有太上老君从中施术,那么你白胜现在还是被洞玄国师封印在枯井里的一道魔君元灵呢,你根本就来不到世间。

“现在你明白了吧?”九天玄女爱惜地看着白胜,“别人或许可以违抗老君的意思,但是你白胜却是不该,老君的本意是让你们一百零八人平辽国、灭王庆、伏田虎、征方腊,这些任务我都用偈言告诉宋江了,如今你非但不平辽国,还要帮助辽国去打金国,你这样做对得起老君当初拯救你出枯井么?”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九天玄女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她发现白胜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给他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该是能够说服他的。

她甚至把办法都给白胜想好了,你既然要保护你自己和你的家人,你就把她们都带在身边,躲到横山或者梁山上去安度余生不就行了?总不成完颜宗望还跑到你的老巢里去杀你和你亲人?那他可就真的是找死了,那样的话,即使杀了完颜宗望,佛门也说不出任何话来。

然而白胜却还是不肯接受这个说辞,“太上老君又不是只放了我一个人出来?不还有另外一百零七个人么?凭啥我一个人承老君这份情?再说了,老君放我们出来,也不是为了我们一百零八人本身,而是为了报答大宋,他要报答大宋他去报答就是了,跟我白胜有关系么?”

第六二〇章 大手印的传说第一一〇章 真的有神仙(为舵主狙击手狄烈加更)第二二八章 比武分名额第四四四章 破阵第一二三七章 井底之蛙第一二一章 地煞八星小聚义第七六六章 凶相毕露的完颜宗望第七六二章 猪八戒照镜子第九五一章 阵吞万名轻骑第八三五章 烧山第七一九章 燕青、秘踪拳第七二八章 阵眼第二一一章 被人讹上了(为堂主富平侯羿啸加更)第一二〇〇章 破仙阵(下)第八九三章 冤有头第七五六章 李若兰脱逃第一二〇七章 焦点第六〇四章 谋杀田虎第三五一章 调兵遣将(不是加更)第一七四章 大宋有着怎样的朝堂?第四一八章 狱中的麻魁第四一〇章 惊蛰第七一三章 杀高俅第九六六章 英俊少年萧龙第一一八九章 老丈人巴结女婿第九八〇章 京观一〇五三章 红孩儿火烧金兀术第八六二章 滴血认主第六十章 狐假虎威第一一六八章 岂有此理第三十四章 骁将张莽荡第二七六章 谁是第一?(为狄大盟主加更4)第九七一章 辣手杀敌第五〇八章 乱战第四三六章 萧凤的来由第三十七章 惊见鲜肉版萧峰第九九六章 徒单定哥要拼命第八五六章 劫持王庆第三八一章 随身带密旨,到哪都好使第二七〇章 能看不能吃的小鲜肉第一七六章 拒腐蚀,永不沾第三二八章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第二十二章 打虎英雄,白胜!第五十三章 是谁艳冠群芳?第二三〇章 差距(为掌门n那谁加更一)第六八一章 反客为主第九〇四章 可与神仙媲美的轻功第一〇五〇章 有求于人第一一四四章 周侗认输第一七八章 大闹汴京城第七五七章 武松断臂第八五〇章 闻人世崇的策略第一一〇六章 白胜的人脉第九七一章 辣手杀敌第一二三一章 太极图的正主第二〇九章 喜事连连第一〇七七章 百密难免一疏第四七六章 瞬间的清醒第一〇九七章 芭蕉扇之威第九〇二章 百密难免一疏第一一八三章 无人理解的杀人方式第九四二章 耶律大石的轻蔑第六七二章 流星对御光第一六〇章 樊瑞废了黄裳(为舵主小兔乖乖萌加更)第四九六章 没有失败者的觉悟第七二八章 阵眼第八九一章 夜袭第四六四章 洪云长老第八六四章 虚空放逐第四九二章 棋差一招第一二二四章 战四大天王(三)第一二〇八章 无法低调第一二二五章 混元伞里恶作剧第九一三章 讲道理第一一九二章 陈抟老祖第一一四三章 万丈红尘第五二四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第七十一章 潘金莲的誓言第一一九五章 符箓报丧第七八六章 黄雀在后第一二二七章 水淹哮天犬,火烤逆天鹰第七〇三章 无所不至第九八〇章 京观第二〇四章 传功失败(为掌门狄烈加更)第六十四章 大夏龙雀第五五五章 天王盖地虎第六十三章 李清照译蝌蚪文第一七二章 治病是一种折磨(为护法狄烈加更)第七二七章 等待中的发现第八六三章 太阳光芒第三五四章 掀被子上瘾的庞秋霞第二〇三章 万象神功第二〇三章 万象神功第三七八章 定力超强的白胜第八七九章 朱仝站队第一九五章 方腊来袭第一一一三章 选将第八十六章 不是为了打脸第六十章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