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丰收

夏至看着一捆一捆被阿爷他们挑回家的稻把,脸上的笑容不断扩大,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除了夏至,老罗头看着饱满的稻穗也是笑眯了眼,田家四兄弟因为多次在稻场和地头两地的挑稻子,早已被沉甸甸的挑子压弯了腰,因为天气热全身几乎被汗水浸湿,又被晒干了好几回,不过几人也是整天乐呵呵的,真是累并快乐着。田家的女人也没闲着,男人在忙着将稻田里稻子往回挑,李氏带着除了王氏之外的三个媳妇,将田家五亩地落下的稻穗给捡的干干净净,就是那散落的稻粒都没放过,田立春也将家里的鹅赶到田间,让它们吃没捡干净散落的稻粒,反正就是一点都不能浪费。

田家村人看着田老四他们一担一担的将稻子挑回家,心里那是五味陈杂,什么味道都有。一些老人可能还知道田家老一辈过的还算不错,到了老罗头这一代人对田家知道的就是一天比一天落魄,田老四他们这一代就更不如以前,在村子里就跟个透明人一样的存在,大家的印象也就是过的不容易。

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田家像突然崛起似的,不说穿金戴银,时不时能看到田家的孩子去王屠夫家卖肉,小娃也有钱去村里的杂货铺买零嘴,冬天的时候人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听说田家的棉被也是换新了,后来听了家里的孩子说,才知道田家的女娃给娘娘镇的绣庄打络子赚了不少钱。

她们听说了也去领活,可人家的绣庄押金就要好几两,他们舍不得,只得又灰溜溜的回来。也有那舍得的,但刨除线钱,也剩不下几个。交了一次活计后,有赶紧将押金要了回来,在也不去领活干了。众人都一头雾水的。不知道田家是怎么靠着打络子发家的,有的认为田家是外强中干。说不定是卖了老祖宗的东西,才有钱置办的东西,所以大家也没深究。

只是从今年四月份插秧开始,村里人才明白,田家却是不一样了。如今黄橙橙的稻子更说明了这一点,听说这一季收成后,田家还要在种一季呢。这可不相当于收两季的粮食,有两倍的粮食。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能收多少,但怎么也比种一季收的多吧,想到这里田家村人心里就热血沸腾。对他们来说没有比吃饱肚子,家有余粮更加上心的事情了。不过打听来了这么久也没打听出来,田家时如何在寒冬将秧苗种出来的,众人不禁有点泄气,后来一想既然人家说等试种完了。定是要告诉大家的,想来也不会诓骗村中人,大家也就不在着急。

不过村里人深怕到时候田家人将技术教给与田家交情好,每每见到田家人都很殷勤,所以这几次夏至总是看见村里的人帮家里拿着。抗那个,甚至如果不是老罗头他们阻止,想必稻田里的稻早被挑的干干净净了,那还需要夏至阿爹他们那么辛苦的来回跑。

这围追堵截之后,又是献殷勤,弄的田家有时哭笑不得,好在大家还是有点分寸的,不然这么个情况,最先受不了的肯定是夏至,毕竟夏至这个外来人可是对田家村没有多少的感情,惹不起还躲不起,跑的没影了,看你们还怎么着。

这边夏至因为村里人,造成生活不便,有些愤愤的想到,那边田老四他们已经将田家五亩的稻子都已将挑到到场上,并开始有石磙碾压拖把,将稻粒从稻草上脱下来,几人加班加点花了两天三天的时间终于将稻粒脱了下来。话说不得不加班加点,这二季水稻眼看着要下田了,如今田家的五亩地才刚放上水泡着呢。

犁田耙地可还要几日呢,田老四他们将脱过的稻粒直接就扔在稻场上,反正这几日,天气晴朗的很,正好给晒晒。田老四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开始整地,整完地田家人有开始插秧,秧苗插完秧,田老四他们又开始给晒干的粮食扬场,收拾干净后,又在操心粮食放哪的事情,田家地方小,实在没有地方放,但总不能一直就放在外面吧,最后实在没办法,也就老罗头他们屋子里还有点空,老罗头和李氏商量着,在他们屋子的圈了一块地,将粮食存储在哪里,只是因为窗户再好被遮住了,李氏他们的屋子显得阴暗,不通风。

不过这种小事早被田老四告知这季收了将近有十五石粮食给忽略不计了,有什么事能比丰收更让人喜悦的呢,农家人一年到头,盼的可不就是这个时候吗,因此田家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对于田家村人时不时的骚扰,也被田家自动给屏蔽了。

当夏至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本来她打算能有收成就很不错了,如果情况好的话也就十石左右的收成,竟是没想到,和田家平时种的粮食收成差不多,不过夏至还是很高兴的,多了自然比少的好,家里的粮食多了,日子自然蒸蒸日上,古代可是有不少地主呢,就是靠着粮食发家的。当然田家将来的发展,夏至可不仅仅就是相当地主,钱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田老四也被自己抱出去的数字给吓了一跳,本来他一直在担心闺女种不出东西,或者没收成,等到后来看到稻穗时,又想着好得有些收成了,只是没想到闺女弄的这个双季水稻,这第一季的收成就有平时他们一年的收成了,这还有一季,才刚刚下地呢,即使没有收成这粮食的事看来也不用担心了。不过看情况,这第二季比第一季也烧不到那里去。

李氏和几个媳妇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的收入,李氏当初答应夏至,也没指望就能多收多少粮食,只不过她一项开明,孩子提的事一般她都会答应,更何况还是多收粮食的好事,李氏想着既然孙女能想出这个法子,最好让她试一试,不然孩子心理老惦记着,到时再成了新病,可就不好了,如果成功了自然是好事,不成功孩子自己就放弃了,也不会整天惦记着。但是她万万没想到会这么成功,这可是往年一年的收入。

田家大伯更是开张,听了田老四的话直接将夏至抱起来狠狠的亲了几口,让夏至心里尴尬不已,虽说她时不时要偷袭下自己阿爹,可那是亲阿爹,你说你对着一个心里的年龄三十多的老女人猛亲算个什么事啊,也不怕大伯母吃醋!王氏估计不知道夏至心里想什么,要是知道了说不定也要对着夏至猛亲几口。

田老二则是冲着夏至嘿嘿傻笑几声,弄夏至觉着诡异的很,只有田老三稍微正常些,揉了揉夏至的头,夸夏至做的好。田家几个小娃虽说多十五石粮食没有什么概念,可她们也知道,这是家里都出来的粮食。要说此时田家谁最淡定,非老罗头莫属,对于老罗头这种老农名,早就从稻穗的饱满程度估算出来了这一季的收成了,在看到稻穗发黄的时候早已经激动完了,田老四的话只是证实了他的估算罢了,所以田老四报数后,老罗头自是点点头,让后招呼几个儿子将稻用箩筐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回抗。

要说老罗头也是个能憋话的,他早估算了个大概,却是谁也没说,就自个心里在乐呵,连李氏他都没说。一是他觉着自己估算的不一定准,毕竟这可是第一次尝试,老罗头心里没底,总觉着不真实;二是他怕说出来,到时候如果真没有那么多,可不是招家里人伤心吗,索性他就什么都不说了,等到粮食收好了,自然知道是多少。

不过也不怪田家人如此激动,粮食在古代可是很重要的。要知道这十五石可是田家自己得的粮食,全归田家所有,至于交付税,反正府衙明文规定的是秋收后的粮食要上交一半,田家这多得的可是没有什么文说必须要交赋税,自然就归田家了。

收了粮食的第一天,夏至就催着田老四他们去打了新米,晚上夏至就吃了一顿香喷喷的白米饭,虽然田家在夏至的强烈要求下,一直每断了米饭,可这米是自家种出来的,和在镇上买的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吃起来自然香的很,没看到家里人都只顾着低头吃饭了吗,今年夏至可是让阿娘她们将米饭煮的足足的,让打击敞开了肚皮吃,新米下来可不怕家里没米吃,再过几个月那一百亩地可是也能收了,如今田家可不缺粮食了。

夏至一边扒饭,一边看着阿爷他们因为在夏天劳动而晒得黝黑的笑脸,心里觉着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了,家里人的笑脸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恩,咱还是赶紧吃饭吧,没看到大家都敞开肚皮在吃嘛,在不吃可就被大家消灭殆尽了,她可还没吃饱呢!

第127章 交代第246章 赐婚第105章 青年第131章 挨饿受冻第43章 卖参(一)第193章 思家第93章 全家团聚第176章 人贩子第214章 烦恼第178章 如何回家第152章 次品第223章 果林第83章 目的第224章 同游第190章 宝地第58章 下雪第233章 被拒第167章 担心第181章 天要亡我第49章 商量第114章 买屏风第183章 初闻第85章 谈妥第248章 赶考第164章 棉花丰收第六十救章 救人第23章 养鱼第127章 交代第119章 宁清第183章 初闻第120章 开了第52章 捞鱼第121章 大赚第67章 后续(三)第62章 娘家无人第193章 思家第30章 春去秋来第242章 班师回朝第155章 释放第252章 功臣第23章 养鱼第252章 功臣第53章 吆喝第132章 军营第274章 礼第253章 拒绝第189章 打猎第62章 娘家无人第117章 开绣庄(二)第129章 棉籽第70章 还少一家第30章 春去秋来第158章 喜上加喜第27章 田梅花往事第123章 拜访(三)第85章 谈妥第190章 宝地第150章 眼红第3章 夏至第19章 家来第139章 赶出去第26章 打架第50章 山地第207章 时不再来第108章 吃饭第142章 朱氏第145章 决定(二)第102章 踩水车第12章 田家人反应(二)第73章 又忙第253章 拒绝第192章 小年第264章 残忍第274章 礼第64章 孕秧苗第265章 始末第85章 谈妥第186章 确认安全第20章 晚饭第278章 下聘定亲第22章 鱼苗第132章 军营第164章 棉花丰收第103章 又是一个春第60章 庆祝第22章 鱼苗第254章 再得种子第83章 目的第229章 来访第130章 因由第260章 中了第15章 挣钱了第89章 红薯第130章 因由第87章 关于请客第110章 人心易变第77章 房子第227章 弄丢第81章 牛黄第224章 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