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在西柏坡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47年,董必武随中央工委率先抵达西柏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召开华北财经会议,统一货币;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担任华北人民政府第一届主席等。董老在西柏坡期间留下了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题写“中国人民银行”
董必武自幼随父亲读书学习,5岁时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三字经》,17岁时参加了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考中了秀才。少年时的董必武聪慧好学,练就了扎实的书法功底,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1948年夏天,华北财经委员会请董老在新的人民币上写“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大字。董老对这件事很上心。为了写出最好的字,他每天都要练习好几遍。他把纸裁成细条状,先写正面,后写反面。这样做不仅能够多加练习,还能节约纸张。
一次,董必武身边的工作人员打扫房间时,准备把一张用过的吸墨纸扔掉。恰在这时,被董老撞见了。他赶紧制止了工作人员的行为并对他说:“这张纸还能用,先别扔了。现在我们的物资供给还很艰难,纸张供应比较紧张,要时刻注意节省才行啊。”
董必武的一席话说得工作人员连忙点头,赶紧收起即将扔掉的纸张。
短短几天时间,董必武前前后后写了几十次,又请别人反复挑选。最后,他将挑出来的几张还算满意的字送到了财经委员会。
通过这件事,我们不仅能看出董老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还能看出董老为人诚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董老骑马
西柏坡时期,董老常常骑着马外出视察工作。那时候,西柏坡的首长都配了汽车,方便他们外出工作。可董老一次也没坐过。他身边的人感到不解,但又不敢直接询问具体原因。直到一次有惊无险的事故发生后,人们才知道了真正的原因。
那天,董老仍旧像往常一样骑马出行。一路上,警卫员小刘寸步不离。他们二人骑着马走进一个山谷,空荡荡的山谷中响起了砍柴的声音。董老骑的枣红马一听见声音,立即竖起耳朵,把头一昂,嘶叫起来,同时前蹄离地。警卫员小刘赶紧下马跑过去,抓住马的笼头,双手使劲一拽才让马平静下来,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两人定了定神,又接着赶路。下午的时候,董老和警卫员平平安安地回到了中央大院。
警卫员小刘回到宿舍向战友讲述了他们今天在路上发生的事。大家听了之后,心里特不是滋味。一阵沉默后,大家叽叽喳喳地谈论起来。有人说:“首长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不能再骑马外出了,太危险!”也有人说:“已经给首长配了汽车,可我们的这位首长就是不坐,到底为什么呀?”
“是啊,是啊,一定得想个法子让首长以后出门坐汽车。”小刘好似惊魂未定,随声附和道。
大家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准备在董老下次外出前试用。
董老第二天就打算外出,到滹沱河两岸视察工作
。他在里屋叫小刘:“小刘,给我备好马,我一会要出去。”
小刘在外间答道:“好呢!我这就去。”
过了一会,只见小刘气喘吁吁地跑来,却不见马的踪影。董必武疑惑地问道:“小刘,我的马呢?”
“马还没喂饱。今天您先坐汽车出门吧!”小刘的话音刚落,司机便把汽车开进了院子。
警卫班的战士们都站在院子里,劝董老道:“请首长上车!”
董老平静地望着大家,说:“车先熄火。我有话要对你们说。跟我进屋吧!”大家跟着董老进了屋,一个个耷拉着脑袋。
“怎么,被我识破了‘先斩后奏’的小伎俩,心里不高兴啦?”董必武面带笑容地问道。
大家见妙计被识破,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天的工作不是很急,现在还有点时间,我打算请大家帮我个忙。”董必武说。
“什么忙?首长尽管吩咐!”大家一听首长亲自拜托,一定是什么大事,都跃跃欲试。
“我这有两道算术题,请大家帮我算算。”
“您说吧!”
“假设咱们那3匹马,每匹每天吃25公斤草料,那么他们一年要吃多少草料?”
听完题目后,大家开始用各自的办法算结果。紧接着,董必武又出了第二题,说:“假设一辆汽车每天耗油3两,只能跑50公里,那么一年要花多少油费?”
机灵的战士们已经知道董老出这两道题的意图了,便不再仔细演算结果。小刘说:“首长,我知道了,汽车比马的消耗大很多,这应该是您不愿坐车的原因吧!”
“答对了!”董老呵呵一笑。
“首长真能精打细算。”
“我不精打细算不行啊!中央让我负责财经工作,我必须精打细算。这样才能保证前线战役的顺利进行,才能为百姓们减少一些负担呀!我也好,你们也好,都要学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贪图个人的安逸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共产党人!”
董老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豁然开朗。小刘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飞奔而去。不一会儿,他牵来了董老的那匹枣红马。董老笑呵呵地骑了上去,扬起马鞭,奔向滹沱河岸……
育苗
谷雨刚过,离西柏坡村口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早早地冒出了零零星星的嫩绿的槐树芽。这是一块新开垦的地,是董必武带领乡亲们开垦出来种上槐树苗的。
原本这块地光秃秃的,什么都没长。工作之余的董老喜欢在村口一带散步。他发现这片地闲置着,便想到了植树造林,绿化山区。说干就干,他带领乡亲们刨松土壤,施好底肥,然后搬来石头围在这块地的四周,避免雨水冲走泥土。地开垦好后,董老和大家洒下槐树种子,期待着它们快快发芽。
功夫不负有心人。春天的脚步刚近,一棵棵槐树苗就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欣喜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董老看到这般景象后,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般笑了。
董老经常抽空去照料这些幼苗。一次,他打算提着水桶去给树苗浇水。警卫员小郑看见了,劝道:“首长,您工作够累的了,还是别去了。我替您去浇水。”
“办公时间一长,脑子还真是转不动了。出去搞一下体力劳动,有助于脑力恢复。”说完,董老哈哈一笑。
“咱们又不在这长住下去,您干吗对一片槐树林这么上心啊?”小郑有些困惑。
董老并没有因为小郑的话生气,反而耐心地教育小郑。他说:“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们虽然不在这里长住,可这些树苗的用途却很大。等我们走了,西柏坡的老乡们可以用这些树绿化山林。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建设新中国,需要用木材的地方还很多!”
董老见小郑,若有所思的样子,进一步启发道:“江山是我们无产阶级打下的,无论在哪里栽树都不会白费,无论在哪里劳动都不会没用。你说,对吗?”
虽然小郑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董老话里的意思,不过还是肯定地回答道:“对!”
这天晚上,小郑一直辗转反侧,直到鸡叫头遍,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他一直在想白天董老说的那番话。他想起董老多年来对自己的栽培:行军途中,为自己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在陕北时,教自己读书写字;西柏坡时期,常常用通俗的话语让他懂得革命道理……他突然觉得自己也像一棵幼苗,一直被董老细心地呵护关怀着。
第二天一大早,小郑就提起水桶往村口走去。
给孩子第二次生命
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北方小山村,1947年开始,一群“特殊的房客”陆续悄然入住。作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西柏坡从此彪炳史册。
在这群特殊的房客中,有几个人在1947年5月来到了一户姓闫的老乡家。这几个客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董必武和他的夫人何连芝及家人。董必武一行五人住在闫家的三间正房里,一住就是一年多。
董必武夫妇入住闫家或属偶然,而闫家的孩子闫清海的命运却因此而发生了转折。1948年秋天,房东家刚刚两岁的儿子闫清海得了一场大病,那时候老百姓没钱治病,绝望的母亲看他快死了,就用席子把他裹住,扔到了村口的一个碾盘上。恰巧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路过,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闫清海,认出他就是房东的孩子,就立即把他送到了中共中央机关医院。三个星期后,起死回生的闫清海从中央机关医院出院,何连芝又亲自去医院把他抱回了家。
当天傍晚,董必武夫妇抱着孩子回到家里,孩子的母亲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伤心地以为自己的孩子早就死掉了。母亲痛哭流涕,拉着闫清海跪倒在董必武夫妇面前,让孩子认董必武做“干爹”。董必武爽快地答应了,但他批评闫清海的母亲不该把孩子扔掉。
闫清海长大后,这段往事已成为他终身铭记的故事,他常感慨地说:“是共产党、是董老一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