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武装傀儡军

蒋百里的话看似是开玩笑,但唐朝和蔡锷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事是不以唐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西北军报》的随军战地记者,每天都会把发生在浩罕和哈萨克两国的战事新闻发回迪化,使得原本发行量没有《西北日报》和《新疆时报》大的《西北军报》,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随着中亚人民志愿军在中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西北军报》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最让唐朝感到开心的是,《西北军报》在关内的发行量,终于超过了新疆本土,而且在上海、天津、北平三地,已经把《大公报》和《申报》甩在身后。

全世界都知道,中亚人民志愿军是从新疆西北边防军中,抽调了一大批维吾尔族、柯尔孜克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官兵组成的。可唐朝就是不承认,新疆督军府也不承认,使得愤怒的俄国政府一时半会儿也拿中国北洋政府和新疆政府都没办法。

唐大帅不承认,但不意味着黎元洪和段祺瑞会无视西北军在新疆的强势崛起。

多少年了,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跨出国门进占别国的领土。尽管这些领土都曾经属于我们这个天朝上国,但满清二百多年的奴化统治,早就把我们这头东方雄狮催眠得沉睡不醒,只会割地赔款,哪敢谈收复失地。

不论唐朝和新疆政府如何否认,但欧美列强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发展潜力,远比他们现在评估的水准高出很多。连带着列强们对北洋政府也高看了一大截。

自从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以来,他跟黎元洪之间的斗争就从没中断过。

段祺瑞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仗着日本政府的支持,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

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如今又在要不要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

随着府院之争斗得越来厉害,段祺瑞和黎元洪当然会各展神通争相拉拢国内各地的实力派督军,引为外援。充实底气。

尽管西北军自成军以来就缩在新疆一隅之地从没向关内伸过爪子,但段祺瑞和黎元洪心里很清楚,唐朝这个大军阀,比南方那些军阀绝对难对付得多。

果不其然,没多久新疆就公开宣布蔡锷、蒋百里、张孝准、楚宣、唐宽正式加盟西北军,这更坐实了西北军是北方第一大军阀这一响亮名号。

特别是唐宽这个北洋系最大的特务头子,让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等北洋军阀头头们又恨又怕。

除了段祺瑞他们这几位北洋巨头对新疆督军唐朝深感忌惮,国内其他的军阀当中,就数甘肃督军张广建。以及青海的小军阀马安良、马麒日子不好过。因为新疆的西北军的太强势了,不仅敢跟俄国军队叫板,而且还派出军队杀进了俄国境内。天知道唐大帅哪天心血来潮,挥师入关,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广建的甘军、马安良的西军和马麒的宁海军。

甘肃和青海都与新疆接壤,为了避免唐大帅有入侵甘肃和青海的借口,张广建、马安良和马麒现如今对所有进出新疆的商队商品全都睁大眼睛盯着,严加保护。另外。还传门修书给杨增新和唐朝,希望能跟新疆结成同盟,一致对外。

对此,唐朝还是比较欢迎的。也正因为了青海和甘肃军阀的协助,从关内过来的一批批移民才得以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进入新疆。连带着也促进了甘肃和青海的经济繁荣。

以关内目前的局势,唐朝可以对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间的府院之争睁只眼闭只眼,但对近在眼皮子底下的甘军、西军和宁海军却不可能不闻不问。

军情处的情报显示,迪雅科夫和库达瑟夫,这段时间分别频繁出入甘肃督军张广建、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甘肃提督马安良三人府中。以俄国当前战事如此恶劣的局面。他们居然还想办法弄了一批军火几乎用白送的价格,便宜卖给张广建、马麒和马安良。其用心揭然昭示,不问可知。

面对黎大总统和段大总理的拉拢,张广建和马麒毫不犹豫地选择投靠了段祺瑞,马安良则还在左右摇摆。

“松坡,方震。”唐朝在默然了一阵,终于作出一个决定,毅然说道:“北平还太远,咱们可以暂时不予理睬。但是青海和甘肃这两大邻居,是必须纳入西北军区的辖区里面的。你们帮我琢磨琢磨。找个什么样的正当理由,把这两块地盘给吞并了。”

“与俄国人暗中勾结,企图对我新疆不利,这个理由我觉得挺好。”蒋百里想也没多想便答道:“军情处已经掌握了张广建、马麒跟迪雅科夫眉来眼去的凿实证据。这世道,拳头大就是好使,咱们这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还是等中亚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再打青海和甘肃的主意吧!”蔡锷持不同的意见,正色说道:“英国人这段时间在西藏很活跃,显然对去年被袁世凯否定的西姆拉会议决议还不死心。对马麒此人,我还是比较欣赏的,正是因为他在民国三年十月发出的争界昆仑的通电,才使得英国人的阴谋没有得逞。留着马麒在藏北牵制英国人,比我们分兵两线作战要更为稳妥一点。”

蒋百里沉吟了一会儿,点头说道:“马麒的宁海军,这段时间正在全力进剿满清宗社党人吕光在拉卜愣组织策划的复辟叛乱。如果我们选择现在动手,国内的舆论对我们将非常不利。”

“唐家堡通往柴达木盆地的所有公路隧道已经全部竣工。”唐朝目显坚毅之色地说道:“柴达木盆地,我势在必得。因为那里将是我预计的重工业基地。这样,方震,马安良与马麒一直不和,对围剿吕光及其同党不但不积极,反而刻意处处为给马麒拖其后腿。我们帮马麒把马安良先灭了!我们现在手里有八个常备师,十五个生产建设兵团,不能让他们都在军营里只知道整天操练,但找点活让他们干干。”

“先动马安良?”蔡锷合眼稍策思量了一阵。缓缓点头说道:“这样也行,打掉马安良的西军,对甘肃青海地区的各方势力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试探一下俄国人和其他列强国家的反应。大帅,这个任务,就交给穆海林的第三师吧!星星峡的防务。可以让新组建的第九师接管。”

“就这么定了。”唐朝毫不犹豫地点头答道。

“既然决定了,那我这就去签发正式命令。”蒋百里说做就做,征得唐朝和蔡锷的首肯后,起身匆匆出了这间作战指挥室。

随着唐家堡城市化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唐朝对基地东迁柴达木盆地这事也盯得越来越紧。好在小猫和基地里的工程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可以一天到晚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既不会嫌累,也不需要发工钱。

到目前为止,原唐家堡基地已经只保留了上面的一、二层。第三层的所有设施连同那台维修舱已经整体转移,并将空出的那个地底大窟窿也填满了。小猫忠实地执行着唐朝的命令,把一切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都抹得干干净净。

得亏小猫控制的这台维修舱很有地老鼠的潜质,从唐家堡地底到一直钻到格尔木的地底,足足花了八十四天的时间。前面挖出来的泥石刚好把后面穿行的通道填充,不然的话,这么一条地底通道,非得改变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不可。

核心基地正式在格尔木的地底安家后。通过小猫反馈回来的信息,唐朝那叫一个满意啊,对自己及时作出的这个战略性调整给足一百分。

小猫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盐、硼、钾、镁、锂、铷、溴、碘、锶、铯、石膏、芒硝、天然碱等,其中钠盐探明储量530多亿吨;氯化钾探明储量2亿多吨,氯化镁探明储量约20亿吨。

特别是铅、锌、铬、锰等金属储量极为丰富,比唐家堡地底及周边地区多了一百倍还不止。

煤炭、石油、石棉等资源也比鄯善地区还要多。盆地海拔高,云量少,日照时间长。盆地内地势平坦。有较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昼夜的温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积累养料,因而那里的农作物的产量较高。盆地内分布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共计有782种。

身边摆着这么一个巨型聚宝盆而没控制在自己手里,唐朝的心里整天就跟猫挠似的。

没人提还好,今天被蔡锷和蒋百里提及关内的事,唐朝哪还能按耐得住。

远在星星峡驻守的穆海林,接到军部直接下达的命令时,正在第9骑兵团视察训练情况。刚开始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再次确认无误后。兴奋得也没顾什么堂堂少将师长的身份,当场就在操场边的跑道上接连几个后空翻,把他的副官和警卫员,以及正在训练的第9骑兵团的官兵们看得眼珠子差点掉满地。

“师座,什么事能把您乐成这样啊?”第9骑兵团团长孙德贵,满头大汗的训练场下来,小心翼翼地猜测道:“师座,不会是军部打算让我们也去中亚打老毛子吧?”

“虽不中也,亦不远矣。”穆海林难得地跟这位老弟兄跩了跩古文,伸手在孙德贵肩头重重地拍了拍,笑道:“赶紧把训练抓上来,虽然库米洛夫带走了一批人,但9团的战斗力绝对不能下滑。不然的话,别怪本师长这回不带你进关。”

“真的要进关打战了?”孙德贵顿时两眼只冒绿光,跟头饿狼没两样。

“大帅亲自签发的命令,打掉青海马安良的那支西军,把西宁拿下来!”穆海林没打算向孙德贵保密,欣然点头答道。

“大帅早就应该下这个命令了!”孙德贵磨拳擦掌地显得比穆海林还要振奋,“前段时间我们在哈密地区剿匪,有不少滑溜的马贼都逃进关了。当时我就跟师座建议过可以考虑向大帅请命出关追击,顺势把河西走廊我青海都纳入我们西北军的势力范围。每次听到马安良那支杂牌部队自称‘西军’,我这心里就格外不舒服。”

“磨刀不误砍柴功。”穆海林拍着孙德贵的肩膀说道:“德贵啊,这次出关肯定得选出一支部队打先锋。以我看,你们9团有点悬啊!”

“师座!您就瞧好了,我保证这支先锋部队,必然是我们9团的!”孙德贵自信满满地说道。

“哈哈哈!那我就等着瞧了。”穆海林一边大笑着一边大步流星地出了第9团的营地,以最快的速度往师部方向赶。

第三师既要准备出征。又要跟来接防的第九师进行防务交接,这些繁琐的准备工作没个三五天时间根本就搞不定。

远在浩罕汗国境内的志愿军骑二师和骑一师,这时候也在为谁先进攻维纳尔(阿拉木图)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这是唐朝长久以来一直向广大官兵时刻灌输的重要理念。

骑二师和骑一师都很清楚,攻克阿拉木图是明摆着放在眼前垂手可得的莫大战功和荣誉,而且打完这一仗后就近段时期已经没什么大仗可打了,所以谁都想把这份功劳据为己有。

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同样也都把阿拉木图视为他们自己的领地,互争不让的结果。当然是把官司打到了唐家堡西北军总部。

蔡锷和蒋百里也没擅自作主,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唐大帅。

唐朝在得知现在的维纳尔里聚集了三万多俄军并且摆出一种据守待援的死守态势后,顿时有了主意。

于是,把维纳尔的俄罗斯守军当成磨刀石,让吉尔吉斯人民军和哈萨克民族解放军进行轮战的命令,当天就分别传到了骑一师和骑二师师指挥部。

库尔班和库米洛夫谁也没捞着,把两位师长郁闷得不行。

这么一来,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的新兵蛋子们可就吃足大苦头了。两位师长大人天天亲自抓训练。显然是把赌注押在了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身上,看谁训练出来的部队战斗力强。

为了尽快把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武装起来并形成战斗力,唐朝、蔡锷和蒋百里都没少花心思。

在制式步枪的选型上,三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对西北军现在使用的TC1915半自动步枪,西方列强表示出来的关注度,并没如唐朝想像中的那么强烈。

这款半自动步枪的火力的确比传统的手动步枪要强,但缺点也不少。

当一次压入弹仓的弹夹在子弹打光之前再次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作为半自动步枪,弹仓容量还嫌太少。

英制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在经验老练的老兵手里,其射击的频率并不比这款八发装弹的半自动步枪慢。其另一个比交大的缺点是这种枪交在新兵手里。子弹浪费非常大。

再说了,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国的武器专家已经在研制他们自己的自动步枪,所以对新疆制造的这款半自动步枪显得并不热衷。他们对TCC13冲锋枪和TCQ班用机枪的兴趣,远比TC1915半自动步枪大得多。

考虑到这两款自动武器已经大量装备部队,想保密基本不可能。唐朝很干脆地安排人在美、英、法、德、俄、日等国家注册了专利后,以授权生产的方式大大方方地向正在欧洲打得你死我活的协约国和同盟国进行了技术转让。

转让协议中有一个条款是唐朝特别加进去的,新疆可以自行生产这些国家的现有手动步枪和其他武器,专利使用费可以相互抵消。

这么一来,新疆可以名正言顺的制造德制毛瑟98K,英制李恩菲尔德。俄制莫辛纳甘,美制春田M1905等技术成熟的步枪。

蒋百里比较倾向于德制毛瑟,蔡锷则对英制的李恩菲尔德有好感,唐朝的意思是直接用俄制的莫辛纳甘。三人都很默契地否决了西北军自用的TC1915。

三人经过反复权衡诸多利弊后,决定选用英制的李恩菲尔德No.3型,也就是俗称的P14步枪。

这款步枪是英国今年授权美国大批量生产的五发装弹手动步枪,口径也从改成了。

原因很简单。俄国内战即将开打,到时候整个俄国将打着一锅粥。选择这款步枪比较方便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使其军队的制式武器和配套弹药得到统一,减轻后勤补给的压力,以长期对抗最有可能取得俄国政权的布尔什维克。

从中亚移民新疆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和手工业从业者。经初步培训合格后进入新疆各大工厂,使得新疆的工业产能在极短的时候能翻了好几番。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唐朝在新疆工业起步的时候就硬性规定执行的质理管理体系标准和计量统一标准。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这种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唐朝当然不会忘记。

新疆的工业体业,在唐朝看来就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他在这张纸上书画各种各杰的蓝图。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合全世界各行各业的工厂和企业。这么好的资源,唐朝怎么可能不好好加以利用。

这一世,就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中国诞生。

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统一的计量标准,流水化的作业方式,使得新疆现有工业产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

以现在生产的P14步枪为例,除了核心的枪机等部件由唐家堡军工实业公司制造,其他的零部件全部外包给新疆的民营企业。

这种高效率生产方式,让P14步枪每天的产量最高超过了五千支,×56MM步枪弹三十万发。

大量的军装、军械装具订单,使得新疆的军工企业和大批的纺织、制革私营企业根本不用考虑接外面的订单。各个工厂和作坊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停人不停工。

伊犁连通哈萨克的口岸,在大量青壮劳力夜以继日的赶工下,已经修通了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公路。现在每天都有大批的运输车队,驮马队,装载着大量的军需物资和军火,送到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手里。

在志愿军骑二师和骑一师无私的援助下,吉尔吉斯人民军现已扩编成十个师,十五万多战士。哈萨克民族解放军的规模比较大。共有二十四个师,近四十万官兵。

虽然现在这两支军队的大多数官兵手里还没有武器,身上也没穿上军装,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自豪感。因为他们从已经穿上军装拿起武器的同伴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实战,是训练出合格士兵的最佳方式。

只不过这种实战对吉尔吉斯人民军和哈萨克民族解放军而言,是人人争先恐后的乐趣。

对维纳尔城里的俄军官兵,则是挥之不去的无边恶梦。

吉尔吉斯人民军和哈萨克民族解放军的新兵蛋子一天天成长为合格的老兵,

维纳尔城里的俄罗斯守军却是每天以几百上千人的伤亡数字在与日递减。

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的阵地和战线在一米一米往前推进,维纳尔城里的俄罗斯守军阵地则天天在收缩。

四面被重重包围的维纳尔,现在已经是一座没有任何援助的孤城。

城里的俄罗斯人都很清楚。除了坚定拼命,等待从西线抽调来哈萨克的增援助部队,他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即算是投降,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也不会给他们生路。

当初他们用血腥手段镇压起义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的时候,屠了不少城。现在,反过来有好几座俄罗斯聚居的重要城市被愤怒的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杀得血流成河。

双方的仇恨已经不可化解,只能用彼此的鲜血来将这种数百年积累下来的民族仇恨染得更红。

各位兄弟,求推荐票、评价票,有月票的更欢迎!(未完待续……)

第628章 将土耳其向崩盘方向玩去第20章 这才是生活第330章 新的风暴开启,波罗的海和平第662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八)第532章 新非洲计划第322章 叛臣贼子不知道的秘密第362章 赵四微妙变,萌娘引哄堂第162章 一个接一个的诱饵第731章 索罗塞新计划(三)第818章 英吉利海峡上的空战(上)第182章 她怎么可以这样呢第780章 与狼共舞(中)第616章 检验新战车,定建独一团第488章 希特勒无奈,日本的绝望第348章 洗干净屁股准备把牢底坐穿第83章 真的不是故意第193章 唐委员长的野望第670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十三)第348章 洗干净屁股准备把牢底坐穿第822章 冯玉祥VS邓尼茨第843章 奥德河畔反地雷战(中)第132章 是时候跟日本开战了第509章 防患未然,非洲养成第204章 大布局让老蒋玩火自焚第803章 吞食欧罗巴(十四)第753章 戴高乐崛起(上)第809章 吞食欧罗巴(二十)第1章 无良外星佬第755章 戴高乐崛起(下)第100章 挥师征西亚第502章 奇招迫敌低头,狠招还在后头第727章 伤兵安置与新计划挂钩第434章 安西风景独好,法国水深火热第396章 傲慢强硬的唐朝介入西法战争第99章 横蛮唐大帅第178章 现在绝对不能大乱第69章 磕头拜把子第518章 新非洲计划(八)第45章 唐家堡秘术第840章 阴计夺取密克罗尼西亚(中)第200章 大整编中郎鹰的争议第721章 狼群出击(二)第796章 吞食欧罗巴(七)第800章 吞食欧罗巴(十一)第248章 飞蛋蛋的第一次亮相第414章 瞬间消失的布罗姆利第761章 希腊陆战新三英(上)第39章 杨都督慌了第299章 不容拖时间,河南变成导火线第360章 组建异族集团军,遏制英国军备潜在计划第198章 未完成的事业要完成第354章 旌旗招展欢声雀,安西开国终大典第820章 英吉利海峡上的空战(下)第556章 新变大时代(下)第548章 地中海战争(十二)第663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九)第190章 看谁能被谁忽悠住第90章 绑架蔡松坡第145章 得让英国佬付出点代价第515章 新非洲计划(五)第663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九)第413章 谈判与战争同步,全新导弹登场第655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一)第576章 蝶翼破茧,王耀武争功第10章 我不是禽兽第745章 名将们的演出(七)第562章 巴尔干阴云(一)第604章 蚕食再索地第501章 玩出来的血案第672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十五)第394章 马占山再玩打后退,谢晋元怒极战场踢俘虏第546章 地中海战争(十)第190章 看谁能被谁忽悠住第181章 不该发生的事它偏偏就要发生第735章 西班牙那只猫儿不乖了第829章 法兰克福,“猎虎”阻击第842章 奥德河畔反地雷战(上)第540章 地中海战争(四)第245章 牛绮萝的倾诉第261章 罪己说第108章 杀它个百年太平第64章 定盘商大计第501章 玩出来的血案第509章 防患未然,非洲养成第197章 蒋校长的算计第641章 两个半金融专家,别让美国消停第747章 罗斯福卖队友第823章 北海决战的踌躇第409章 丹麦与荷兰人痛定思痛,西线战场上的屠夫崔可夫,第701章 法兰西大对决(三)第585章 惹我生气就勒索你第156章 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海军第689章 千年老二当诱饵,曾世成玩纵横术(中)第717章 好学生的试验操作选人第734章 养虎容易、必为我用才对第516章 新非洲计划(六)第570章 遏惩“窝里斗”之辈第715章 战争豁免权第469章 战云集压马尼拉第475章 决战马尼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