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是时候跟日本开战了

唐宽和楚宣,都知道唐委员长不轻易表态,一旦作出决定,那就是板上钉钉。

难怪刚才在外面等了那么久,原来是在听杨永泰讲“庙街事件”。

大伙都知道,唐委员长前段时间一直在帮着他的俄.国夫人阿娜斯塔西娅女沙皇稳定帝俄的社会秩序。也知道唐委员长这么多年来了一直都在为肢解庞大的俄.国精心布局。眼看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当然不能让远东的小鬼子来打扰委员长的好心情。

在唐委员长的影响下,现在西北政府的官员们私底下都管原来的日本帝国叫小鬼子。即算现在西北军里有很多将领曾经留学日本,但傲气的西北人就是没将小鬼子瞧在眼里,以至于连“庙街事件”这么重大的军事冲突也没打算及时向委员长汇报。

听得唐委员长只给他俩半个小时,唐宽和楚宣互视一眼,最后决定还是让唐宽先讲。

唐宽没再跟楚宣客气,面向唐朝,见过礼后,恭声说道:“委员长,受北京五四运动的影响,我们的一部分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苗头,部分师生对政府严禁他们上街游行表示很不理解。甚至就连我们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此也有一些抱怨。

鉴于委员长曾经明确交待对从北京来的爱国青年不能抓不能杀不能打不能骂‘四不’原则,内务部只是安排人对这些思想激进的年轻人进行二十四小时秘密监视,但是这些人很不识好歹,天天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讲,煽动性很强,长此以往,职部担心会惹出大乱子来。因此,职部想请示委员长,是否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隔离措施。比如,软禁,或者秘密押解出境……”

“不可!”唐朝断然摆手打断了唐宽的提议。肃然说道:“五四运动,只不过是一次新文化新思想的变革,并非洪水猛兽。我们要对我们这些年在西北地区所做的种种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有信心!防民之口如防川,堵不如疏。

这样。正好卫齐也在,内务部可以配合行政院,在我们的治地范围内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辩论大赛,论点定为‘当今的中国最需要什么’。不仅可以让所有的学校派出师生代表来参加,也可以安排各级政府机关组织代表队。

我建议。可以让政府机关代表队做‘反方’,学校代表队当‘正方’。通知宣传部,安排我们的主流新闻媒体,对每一场赛事进行追踪报道。让教育部、宣传部把这次活动当成一次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先让各个乡镇选拔出他们的参寒队伍,记住,绝对不可以参赛选手进行行政干予,这方面由内务部来监督,发现一个。给我处理一个。决不手软!”

“是!委员长。”唐宽和楚宣同时站起来敬礼。

“楚院长,我的事完了,该你了。”唐宽笑眯眯地冲楚宣作了个“请”的手势。

“我想说的事,基本跟你刚才提到的同一个性质。”楚宣乐呵呵地笑道:“还是咱们的委座高明,一个方案,将你我两边面临的难题都解决了。”

“委座?!呵呵。这个称谓有点意思,我喜欢。”唐委员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和笑容。看起来像是在想起什么事。

“委座就是心太软。”唐宽顺势就用上了唐委员长喜欢的称谓,叹声说道:“照职部的意思。都杀了多事事,最不济也得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抓起来,免得他们整天在外面妖言惑众。”

“我可以明确地跟你们讲,这些热血的爱国青年,确实是受了某些人或者某些组织的蛊惑。”唐朝眼含深意地说道:“这里面既有孙大炮的人,有梁启超的人,甚至还有苏俄控制的共.产国际的人。我不抓他们,不杀他们,就是想看看,我们西北政府这些年的努力,究竟有没有得到西北各族人民的民心!这么做,或许有点冒险,但是,我认为只要你们内务部的工作做扎实了,就不会出什么太大的乱子,总之,我对我自己还是有信心的!”

“委座英明!”楚宣由衷地赞服道:“一味地靠武力蛮干,并非治世之良策,只有让治下的民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才能让他们作出最正确的选择。我也对我们西北政府有信心。因为,我们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权当这是我们对自己的一次大考吧!”唐朝喟然长叹着走回到了书桌后面坐下来。

“对了,我这还有件事跟委座汇报一下。”唐宽看了看表还有点时间,赶紧说道:“委座交待过要对战败的德国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和多种形势的帮助,为此,我们内务部和总参军情处、军统联合组成了一个临时性质的‘德国科’,属于正团级单位,科长人选我们三家都各自提名一个人,我提名的是赵鹏越,不知委座对些人还有没有印象?”

“嗯!这个人很不错。”唐委员长稍作思索后点头答道:“上回解救阿娜斯塔西娅姐妹的行动,他的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我很满意。这样,德国的事情很重要,你们必须将之上升到重大战略的高度。将科改为局,编制按副师级单位。局长就定赵鹏越了,刚好呆会儿方震会过来,我到时候跟他打个招呼。”

“是!委座。”唐宽行过礼后,转身离去。而楚宣早在刚才他二人谈话的时候悄悄告退了。

看着唐宽出了书房,唐朝翻腕看了看手表,在心里默算着蔡锷和蒋百里赶来的时间。

唐朝知道蔡锷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泡在总参谋部,他二人要来肯定是一块。

作为曾经名震中国和日本军政界的“士官三杰”,蔡锷、蒋百里、张孝准对于终于能有机会跟日本军队正面交战,其热衷程度甚至比唐委员长还要大得多。

1906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生当中,日本人有三百多人,中国留学生四人,另外还有泰国、缅甸等国的留学生若干名。毕业典礼的时候,毕业发布官伏见宫亲王明确宣告,将把他带来的天皇赐刀,奖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的第一名。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历来都是从前往后推。伏见宫亲王念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蒋方震。于是,天皇的赐刀理所当然的被蒋百里拿走了。在场的所有日本士官和教官普遍感到大失脸面,谁知道伏见宫接着宣布第二名的时候。还是中国人,蔡锷。这么一来,引发的骚动就更厉害了。

最难堪的当属毕业发布官伏见宫。这位亲王在宣布第三名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先看了看名单,结果发现居然还是一个中国人,张孝准!伏见宫惶恐之下感觉没法跟天皇陛下交待了,赶紧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毕业生充当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毕业生人不过也有点尴尬。伏见宫于是又增加了一个日本毕业生,于是把原属第三名的张孝准挪到了第五名。

伏见宫临时增补的两个日本士官,一个是荒木贞夫,现在西伯利亚日本派遣军的最高司令官。另一个叫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

此外,这一期里面的日本毕业生还包括如下名字: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皆惨败于蒋百里、蔡锷之手。从此以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悍然抢占青岛,并进一步将整个山东都占据,蔡锷和蒋百里、张孝准原本以为可以在战场上跟日军大干一场,结果袁世凯压根就没打算跟日军打。让他们三个失望透顶。

他们三个被唐朝绑架到新疆,后来自愿加入西北军后,接受了唐朝跟他讲解的各种先进战术和军事理论。蔡锷、蒋百里、张孝准才明白,在日本学的那套东西。太差,太次了。中国不是没有军事家。而是这个大军事家藏在新疆的山沟里不愿出来。

用唐朝当时的话讲,咱们中国从古到今打了两千多年战,这个世界要论打战,讲兵法,没有哪个国家能超出中国。被西方国.军视为战争之神的火炮,咱们中国在宋、元时代就用上了,只不过当时咱们中国.军队喜欢冷兵器,不喜欢这类热武器,所以懒得用,这才让欧洲国家偷师学了并加入发扬光大。

顺理成章的,唐朝把当时的唐家堡军工基地,也说成了中国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而且特别强调一点,千刀不要崇洋媚外,最好的东西,永远在中国!咱们只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太深,讲究财不露白而已。

对唐朝这一说法,蒋百里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他将西北军校的教材,与德国.军校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又拿西北军的武器,跟德国陆军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唐朝没有吹牛,确实如此。

随着西北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畜牧业、商业开始呈井喷似的高速发展,蔡锷、蒋百里、张孝准从对唐大帅佩服,到对现在的唐委员长敬服、崇拜,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心路历程的。因为唐委员长从来就没对他们隐瞒过将来实行要帝制的想法。

唐委员长说了,弱国,只有实行铁腕独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变强;如果是强国采取独裁统治,那么绝对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弱,最后灭亡。所以,实施独裁帝制,是将当前积弱百年的中华.民.国迅速变得强大起来的唯一政体。等将来国家强大了,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普及了,就可以采取君主立宪,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

自从俄.国十月革命爆,协约国纷纷派出军队进行干涉,特别是日本军队在远东地区大举入侵,蔡锷、蒋百里就已经在准备对日作战计划。可以说,这段时间,总参谋部已经把对日开战后,所有的种种因素,包括国际政治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的,就是从唐委员长嘴里说出来的那个“打”字。

今天,终于从杨永泰秘书长嘴里听到说是委员长决定要打了,蔡锷和蒋百里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唐家堡紫光阁。

唐朝的估计没有错,如果是平常,从总参谋部到紫光阁,估计可能需要四十五分钟。但今天说的是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蔡锷和蒋百里必定会提前到达。

唐朝玩味似地看了看腕表,三十二分钟,足足比平常快了十三分钟。

看到蔡锷和蒋百里被杨永泰请进来,唐朝笑呵呵地跟他俩打了个招呼:“松坡,方震,这次要跟荒木贞夫交手,是不是特有成就感?”

“委座,我会用事实来告诉小鬼子,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战场上,我们中国.军人,从今往后都将把他们这些矮挫子踩在脚下!”蒋百里豪气凌云地宏声答道。

“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占着,这一仗,没理由不赢。”蔡锷淡然笑道:“就看委座想打到何种程度,要不要顺势打进朝鲜境内。”

“把小鬼子人我们的地盘上赶出去就行了。暂时还不是跟他们打国战的时候。”唐朝稍作沉吟后摇头答道:“我们的底子还不够厚,等咱们有了海参崴这个出海口,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才是跟小鬼子清算甲午国耻的时候。”

“唉,可惜了德国的公海舰队。”蒋百里惋惜不已地叹然说道:“那么多的主力战舰,都是当今世界一流的,一个‘彩虹行动’,全沉了。我是真不知该佩服德国.军人的血性,还是应该为他们感到悲哀。”

“都沉了才好啊!”唐朝的眼里满是笑意,“德国海军不把这些战舰沉了,我们哪来机会将它们打捞上来。单单为了争取这个打捞机会,我们都花了巨大的代价才让英法美三国松口。这要是完好无损的战舰,这帮帝国主义列强是不可能让它们流入中国的。”

第422章 国家英雄,整军收权第603章 拖拉的卫国军第579章 诱敌夺地(一)第607章 匈牙利人的迷局猜想第765章 任命引出深思,派遣军三首就位第474章 决战马尼拉(四)第167章 要求国治国不是你们那样乱搞的第646章 大国角力:北美金融战争(一)第62章 商人的盛宴第818章 英吉利海峡上的空战(上)第818章 英吉利海峡上的空战(上)第30章 还真是陷阱第164章 全面接管日本在华势力范围第605章 前方再敲竹杠,后方悄然整军第346章 建国前一夜,天京现敌情第563章 巴尔干阴云(三)第198章 未完成的事业要完成第531章 新非洲计划(二十)第446章 迫日还台湾,家族办公室第77章 就是不鸟你第536章 战争前奏,疑云浮升第101章 天朝的荣光第691章 霍羽林德国“度假”第284章 惊变起,两个无赖对着玩第139章 全力发展的大西北第783章 丹麦先做卒子第393章 设套再坑蒋介石第9章 满意的礼物第647章 大国角力:北美金融战争(二)第801章 吞食欧罗巴(十二)第302章 巴库登陆战,基洛夫湾的炮声第86章 震撼的盛典第464章 南洋肃逆战(一)第328章 伊朗的选择, “你们抗议什么?”第379章 全民强大才是真强大第763章 希腊陆战新三英(下)第852章 美国裂痕·印第安纳(上)第759章 英法西来玩制衡?第331章 炎黄子孙第一次给洋人当裁判第533章 新非洲计划第138章 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第767章 陡生变故,沙特添乱第41章 谁都得防着第539章 地中海战争(三)第61章 华丽的登场第808章 吞食欧罗巴(十九)第547章 地中海战争(十一)第470章 南洋肃逆战第511章 新非洲计划(二)第190章 看谁能被谁忽悠住第663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九)第542章 地中海战争(六)第410章 霍羽林一战成名,两路大军合围伦敦第177章 这生不生孩子也有人管啊第414章 瞬间消失的布罗姆利第494章 伊丽娜要的奖赏第503章 阶段性晋衔,开启军中新进程(上)第271章 二次西征,战火重燃第459章 全面对日动武的最后谋划第3章 苦尽甘终来第304章 兰心之变,涅盘计划救紫薇第227章 联邦共和制(下)第452章 铀235的误伤,唐朝提前向日本出底牌第349章 唐朝当众调情,爱沙尼亚开战第344章 火烧上海滩,浦东大爆炸第753章 戴高乐崛起(上)第8章 人聚齐欢庆第775章 日美激战太平洋(上)第647章 大国角力:北美金融战争(二)第481章 希特勒的小动作,安西谋定制约术第403章 战争不按常规打,英国人自己找虐第155章 得出去走走看看了第474章 决战马尼拉(四)第854章 大战高潮·英王禅位第389章 西亚决战开始,曾凌战场教学生第115章 艰苦的阻击战第813章 吞食欧罗巴(二十四)第412章 “要你命”式的停战八条第716章 军界官屠:许援第736章 调教宠物,引燃内乱第634章 崩盘前夕,凯末尔演绎的最后笑话第810章 吞食欧罗巴(二十一)第384章 绕开小丑新对策,安西建设启新篇第399章 国内全部安定,启动英伦战役第838章 阴计夺取密克罗尼西亚(上)第193章 唐委员长的野望第721章 狼群出击(二)第46章 你想干什么第87章 盛典后遗症第676章 中立联合新王国第234章 泡妞引出的意外第408章 唐朝一怒,三十六天罡就位第264章 纵虎驱狼,却不可养虎为患第613章 系铃的来解铃,无奈遇蠢货第34章 错了得补救第50章 新九师挂牌第523章 新非洲计划(十三)第842章 奥德河畔反地雷战(上)第541章 地中海战争(五)第344章 火烧上海滩,浦东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