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一次会晤

迪化城南大街。

一支军容整齐,气势慑人的骑兵部队,以正常行军速度在这条还算干净整洁的大街上朝着都督府的方向不紧不慢的行进着。

这支部队后面,是新疆陆军第一师某骑兵连,远远地跟着,都不敢靠得太近了,因为实在太丢人现眼了。

李寅开始的时候明显借着跟唐朝说话的机会,不想让队伍走得太快,好摸清唐朝的底。

现在发现唐朝与他根本不是一路人,哪还有先前的客气,狠狠地瞪了唐朝一眼,双腿猛夹马腹,右手马鞭猛抽,“驾!”声中,纵马往前狂奔而去。

“这人怎么这样无礼!”曹明礼指着李寅远去的身影,气得胡子都在发颤,“简直太无礼了,我一定要向杨大都督投诉,控告他!”

唐朝微眯着两眼,望着前方李寅消失的方向,淡然笑道:“他活不了多久了。”

“师长,我现在就去干掉他!”郎鹰目显杀机,主动请缨。

“不着急,等进了都督府看我的眼色行事。”唐朝胸有成竹地摇了头说道。

在来迪化之前,唐朝在基地里很是恶补了一下这段时间新疆发生的所有跟杨增新有关的历史大事件。

云南独立之前,蔡锷、唐继尧曾多次派人来疆秘密联络杨增新,共商盛举,但都被杨增新拖着不明确表态。

也就是说,现在的杨增新周围,有不少人在暗中联络,准备响应云南起义,对杨增新实施兵谏,如果杨增新冥顽不灵,那就将之推翻打倒干掉他。

唐朝没想到刚进迪化城,就碰到了李寅这个愣头青。

串联搞兵变,这是多么严重的事,这些所谓的革命党居然连起码的保密常识都没有,在没摸清我老唐的底细之前就冒冒失失地来跟老子宣扬革命思想,此等货色,又如何能成大事!

现在好了,唐朝正愁跟杨增新谈判的时候手里的好牌太少,李寅这等蠢才就自动送上门来,呆会儿可得好好敲打敲打杨大都督才行。

从时间上算,杨增新这段时间还在跟云南来的人虚以委蛇,像是犹豫不决到底该站在哪一边才对自己最为有利。

政治投机,讲究的就是一个时机。不能早,也不能晚。

没准呆会儿可以打这位大都督一个措手不及,唐朝在心里暗自盘算着,有曹师爷指路,他们这一行人马很快便来到了迪化都督府的大门前。

素为不怎么讲究修边幅的杨增新,今天特意收拾了一番,穿着大都督上将礼服,虽然没什么军人气质,但上位者的威严还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唐朝带领的这支剽悍骑兵,杨增新早就通过眼线耳目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现在的情况是明摆着的,这位新成立的北洋陆军新编第九师少将师长,肯定早就接到了陆军部的任命,而且是来者不善啊!

因为在心里已经料定唐朝是袁大皇帝的人,杨增新是以没敢过于怠慢,在都督府前摆出了最高规格的迎接排场,甚至还把俄国驻迪化的领事参赞也请来充场面。

在曹明礼的引见下,该尽到的礼数还是得尽到。唐朝俨然以下属自居,相隔十多米就下马,步行来到杨大都督面前,立正敬礼,算是给足了杨大都督面子。

“报告大都督,职部新编第九师师长唐朝,奉命向大都督报到,请训示!”

“新华老弟,客气了,客气了。”杨增新不伦不类地抬手回了个军礼,笑眯眯地说道:“你我同朝为官,有事互相商量着办,哪有什么训示不训示的。”

“鼎臣兄,那小弟就不见外了。”唐朝打蛇随棍上,心里也烦这套官场上的虚礼,装出很江湖地双手抱拳打了个拱手。

“自当如此,自当如此。”杨增新连连点头抚须笑道:“新华老弟,来来来,我给介绍一下,这位是俄罗斯国驻迪化的领事,彼昂洛夫斯基,这位是领事馆的参赞武官,盖纳扎诺夫少校。”

在基地当地老鼠的那段日子里,唐朝可没少花时间恶补俄语。对这头雄踞在中国北方的北极熊,唐朝可不敢小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尽管唐朝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但唐朝在这种正式外交场合却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也没管对方是否听得懂中国话,装出一幅粗俗豪放地模样,打着哈哈笑道:“幸会幸会,老毛子的官,我见过,感觉长相都差不多,都是大胡子。”

“尊敬唐将军,您好,俄罗斯帝国陆军少校向您致敬!我可不可见识一下您的卫队身上装配的那种枪?”盖纳扎诺夫到是一点也不客气,直接就跟唐朝提出要求,看得出这家伙眼光挺毒的,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少校先生,眼下这个场合,舞刀动枪的,不合适吧?”唐朝没打算给盖纳扎诺夫面子,摇头说道:“你眼光不错,不过,现在不行,等有机会再说。”

盖纳扎诺夫耸了耸肩,做出一个很遗憾的表情,然后转头跟身边的领彼昂洛夫斯基用俄语叽哩呱啦地低声交谈起来。

他们的谈话,唐朝当然能听得懂。

盖纳扎诺夫建议彼昂洛夫斯基,务必想办法弄到一支样枪,并明确表示这对俄罗斯帝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非常重要。

唐朝暗中对盖纳扎诺夫留心起来,也不知这家伙凭什么只远远地看几眼就判断出TCC-13冲锋枪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步兵轻武器,莫非这名少校武官还是个枪械专家?

德国人的MP18,估计现在还在德国著名的军械设计师施迈瑟先生的脑子里没成型,这要是让俄国佬弄到了比MP18整整先进了一代的TCC-13,岂不将变相的助长毛子的嚣张气焰。

不行,绝对不能如盖纳扎诺夫的愿!得防着点这个眼光独到的老毛子。

唐朝知道,凡是驻外领事馆的武官,身上都兼着秘密情报人员的职责,今天这个场合能跟俄国人碰面,还是出乎唐朝的意料之外的。

两个老毛子在低声商谈的同时,杨增新把在场的都督府一众官员,逐一向唐朝作了介绍。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眼前这些人当中,除了李寅,竟然还有卫队副队长夏鼎、军装局总办杜国桢,警察局局长刘应福,矿务督办邬铭魁等心怀革命思想的乱党全都在场。

唐朝甚至在想,那个云南来的特使,杨增新的老乡兼族人,杨查,没准这时候也躲在哪个角落在关注着这里的动静。

杨增新把这些人都叫到场,是想借此来试探我,还是另有所图?

素来崇尚阴谋论的唐朝,不由自主地将眼前局面往最坏的方面联想。

在众人各怀心机的虚情假意恭迎声中,杨增新和唐朝携手并行,一路有说有笑地进了都督府,就那热乎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二人是多年没见过的老朋友。

丰盛热闹的接风宴上,与座诸人都很知趣地没提云南独立起义的事,而是大谈新疆的民俗和风月趣闻。

这也得亏新疆现在信息闭塞,关内的新闻时事根本没法传进新疆,任何报纸都需要经都督府严格审核后,方可流传出去。

类似《大公报》《申报》这样的报刊,从发行之日到传递到新疆,前前后后最快也得二十天。不然的话,唐朝这位被袁大总统新树立起来忠臣贤良,定然被李寅、夏鼎等革命党人恨之入骨。

酒足饭饱,席终人散,杨增新把唐朝请进了位于都督府庭院深处的那间书房里。

这间古色古香的书房,处处都显示出此间的主人是个熟读圣人诗书的饱学之士。

特别是正墙照壁上挂的那幅对联,恰如其份地点出了此间主人深受黄老哲学思想的影响,热衷于“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上联:共和实草昧初开,羞称五霸七雄,纷争莫问中原事;

下联:边庭有桃源胜境,扭率南回北维,浑噩长为太古民。

唐朝站在这副没有横披的对联前观赏了一阵子,对于杨增新的执政理念和思想,算是有了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鼎臣兄,在今天这个非常敏感的日子里,你把这么多的云南老乡都请过来,不知老兄这是唱的哪一曲呢?”唐朝没跟杨增新兜圈子,书房的房门刚合上,唐朝就不阴不阳地提出质询。

唐朝决定不按常理出牌,要打就打杨增新一个措手不及。

“新华老弟,你可千万别误会!”杨增新闻言后果然脸色大变,连忙解释道:“老朽这些个老乡,都在都督府担任要职,今天的接风宴是特意为新华老弟你准备的,他们于情于理都得出席,不然岂不有怠慢了老弟之嫌。”

“鼎臣兄,你既然敬我一尺,我理当回敬一丈。”唐朝脸色转为严肃郑重,“据可靠情报,云南派了一名姓杨名查的特使,秘密潜入新疆,企图宣传反对袁大总统的反动思想,唆使煽动新疆的军政要员响应云南的叛逆反贼,独立起义,对抗中央,此事的严重性,相信鼎臣兄应该能分辨一二吧!”

没容杨增新接话,唐朝不冷不热地又接着说了一句:“据我所知,这个叫杨查的特使,不仅是鼎臣兄的老乡,而且还是你的同宗族人。此人现在何处,鼎臣兄不会不知道吧?”

杨增新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唐朝怎么可能对这件事知道得如此清楚。杨增新自问自己的保密措施还是比较可靠的,对杨查来新疆之后干的那些事,杨增新当然心知肚明,一清二楚,为此,他还专门派人盯着杨查,在关此人的消息全部严密封锁,不得外传。

“这么说,这事连大总统也知道了?”杨增新六神无主地喃喃自语。

“新疆的事,没有能瞒得了袁大总统的。”唐朝淡然笑道:“实话跟你说,总统府秘事处新疆站的站长,就在你的都督府里。至于此人是谁,我就不方便多说了。”

杨增新顿时被唐朝这番话惊得如遭雷击,干瘦的身躯禁不住只抖。照这话的意思,岂不是说他这位新疆都督,这些年的一举一动,全都在袁大总统的眼皮子底下?

“新华老弟,大总统此番派你来疆,可有明示?”杨增新不愧为老官僚,很快就恢复了原有的冷静和镇定。

“凡是不利于大总统的话不说,凡是不利于大总统的事不做。”唐朝边说边朝京城方向抱拳拱手,充份表现出一位袁大总统心腹嫡系应有的坚定立场,侃侃说道:“确保新疆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大总统的千秋伟业是否能顺利进行。小弟不才,此番奉大总统秘令,准备在新疆秘密成立西北军区,整军备武,以应对俄国境内即将爆发的大规模内乱,为大总统出兵加入协约国参与这次世界大战做好前期准备。”

唐朝是算准了杨增新绝对不敢拿这些话去跟袁大总统对质核实,因为他刚说出来的这个计划对杨增新而言委实太过惊骇,而且从这个计划的规模和目的上判断,的确有点像是袁大统的手笔。

杨增新此刻也在心里暗自盘算着,从唐朝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势在秘得的架势判断,拒绝,意味着跟袁大总统翻脸,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这个新疆都督的官帽子也到头了。

现在跟云南那边合作,宣布新**立起义,这绝对是找死!

因为凭新疆现有的武备力量,完全就是外强中干,是在唱空城计。

“新华老弟,不知道你说的这个西北军区,是个什么章程?”杨增新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提出一个事关他官帽子的问题。

第三更,今天又是一万来字,累死了,兄弟们,票票支持啊!!!

第741章 名将们的演出(四)第220章 骇世大狙杀第481章 希特勒的小动作,安西谋定制约术第417章 唐朝在笑,乔治五世在愤怒第840章 阴计夺取密克罗尼西亚(中)第414章 瞬间消失的布罗姆利第191章 唐委员长有所动作了第693章 古德里安-闪电突袭法兰西第698章 危城抢运第330章 新的风暴开启,波罗的海和平第383章 国葬的争议,动议再册女沙皇第497章 西亚遏军(上)第386章 一个女驾驶员引发的法理定位亲情第503章 阶段性晋衔,开启军中新进程(上)第256章 猛虎出山,飞弹首扬威第586章 下山猛虎(上)第57章 出手不留情第141章 多搞个人崇拜是很有必要的第817章 白金汉宫内的政变第624章 神勇第六连(中)第356章 震慑不是全展示,耀武扬威在此时第251章 不是来摆官威、耍气派第516章 新非洲计划(六)第553章 塞浦路斯会议(下)第523章 新非洲计划(十三)第255章 杀敌千里外,不见兄弟血第704章 法兰西大对决(六)第291章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第697章 落井下石,割肉勒索第338章 海滩大破阻第594章 目标:布达佩斯(下)第579章 诱敌夺地(一)第184章 其实我是一名党员第611章 学生们的较量(上)第237章 看似冒险的计划(中)第520章 新非洲计划(十)第745章 “他能顺利到达再说”第479章 谋夺吕宋北、推日本与美国成死仇第239章 你们还没资格跟老子讲平等第391章 四面楚歌第683章 困锁希腊,“买”并两地第228章 派刘存厚去拉孙传芳第533章 新非洲计划第410章 霍羽林一战成名,两路大军合围伦敦第688章 千年老二当诱饵,曾世成玩纵横术(上)第109章 唐努乌梁海第849章 女子特战队(上)第195章 吴佩孚的决策第761章 希腊陆战新三英(上)第48章 超级大忽悠第561章 墨索里尼还是要动手的第492章 ,先给沙特战后利益第614章 地雷加地道的攻守(上)第166章 西北王是不是要来抢地盘了第262章 动乱广州,蔡锷要搞试验田第342章 忍痛的决策第779章 与狼共舞(上)第95章 对俄大战略第404章 唐朝反对泥沼,德国一意孤行第300章 攻陷廷布宗,马家军的暴行第494章 伊丽娜要的奖赏第214章 奢华的鸿门宴?第619章 两大狂人出世,安西誓将渔翁事业进行到底第756章 贝当搞曲线救国第221章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第603章 拖拉的卫国军第752章 末路乞做儿皇帝第434章 安西风景独好,法国水深火热第444章 德国大爆炸,希特勒夺权第272章 溃不成军的俄国人和日本公使的质询第797章 吞食欧罗巴(八)第303章 收复莫斯科,叛乱背后的隐情第478章 决战马尼拉(九)第148章 大家都不是傻子第284章 惊变起,两个无赖对着玩第784章 借机救次犹太人第560章 唐朝玩出来的动荡第530章 新非洲计划(二十)第534章 新非洲计划第112章 得意不能忘形啊第318章 莫卧儿计划最终谜底第838章 阴计夺取密克罗尼西亚(上)第208章 杜月笙那老赤佬来了第516章 新非洲计划(六)第548章 地中海战争(十二)第354章 旌旗招展欢声雀,安西开国终大典第66章 拿他没办法第510章 黑非洲的争夺(一)第219章 陈立夫的诡计第582章 诱敌夺地(四)第252章 您就是我们心中的皇上第118章 西北军的荣誉第422章 国家英雄,整军收权第655章 最后豪情:罗马尼亚(一)第165章 唐委员长的思维不同常人第85章 做人要本分第708章 二战风云(一)第80章 强兵将亮剑第123章 叶卡捷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