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庐州

“三千五百兵?”杜金蝉当即追问道:“三娘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清楚了!”

刘三娘扫了杜金蝉,她没想到张乐行家里主内的杜金蝉到现在还没得到具体的消息,难道张乐行还有什么别的心思不成?

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会有什么别的念头,绝对不会,现在十几万捻子如果再不打开庐州就快饿死了,张乐行哪敢有什么别的念头,她当即按实说了:“这次冯思贤这个老红贼下了一着臭棋,他自以为洋枪洋炮甚多,又从江南多得了一营战兵相助,于是遂从和州巢湖攻向庐州,那可是庐州!”

没错,自从安庆陷于太平军之手,庐州就成了皖中争夺的焦点,只是更多的时候这座城市是落在太平军的手里,清军好不容易才夺回这座城市,并把他作为安徽省会:“咱们捻子起事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打开庐州这样的大城,可是现在冯思贤迷了脑子,咱们自然要推一把,顺手把省城拿下来!”

根据刘三娘获得的消息,冯思贤这次只带了三千五百名老虹兵攻击庐州,与他们同行还有一些附合虹军的地方武装,总数不会超过八百名,加起来也就是四千人左右的规模,只是他们洋枪多洋炮多,一心想要打开庐州的话,应当问题不大。

这样一来,对于捻子来说,那就是天赐良机,甚至可以一口气拿下整个皖省。要知道只要红贼与清军以及庐州附近的地方豪强斗出胜负,那时候皖军就可以趁乱杀出捡到天大的便宜。

这么一说以后,杜金蝉只能对刘三娘笑道:“三娘子。你说的事,我都记在心上,只要打开了庐州。刘恶狼的位置就应当来张龙兄弟来顶才是!”

刘三娘也笑了:“这就好,这就好,我让我们当家的都尽些力。”

杜金蝉心底稍稍放宽了,只要冯思贤与清军在庐州拼得你死我活,那时候捻军千军万马杀出,就是席卷全皖的局面。

她能听到快马奔驰的声音,也能听到捻子兴奋的呼喊声,庐州似乎已经是捻子下一个大饼。只是她突然有些冷意。

如果情况不象刘三娘所说的那样,那捻子是不是吃了大亏。

要知道捻子起事以后,虽然拿下了不少县城,可是打开这些县城却费了不少力气,至于州府却是一个也没拿下来,要知道当初张乐行就是攻打毫州不成才回身攻取雉河集,看到捻子们脸上的自信与笑容。杜金蝉却觉得他们太自信了。

……

庐州。

这座后世称为“合肥”的城市,这个时候已经有几分“中国最大的县城”的味道,这里是淮军的起源地,庐江、肥西、肥东以及更远的几支地方豪强互相厮杀,更是却联合起来组成淮军这么一支武力。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只是现在庐州城已经换了主人,柳畅站在庐州城头,问道自已身边的冯思贤:“你说张乐行与龚瞎子会不会来?”

冯思贤十分郑重地说道:“当然得来,殿下亲临庐州督战,张乐行岂能不来?他若是不来,岂不是辜负了殿下的一番美意!”

柳畅却是慢悠悠地说道:“我还真担心他们不来,他们若是不来,我们布下的这番好局,岂不是白白浪费,何况他们窜回淮北,又要多费不知多少手脚。”

对于捻军这么一只流动作战的队伍,柳畅还是相当重视,要知道这支捻军比太平军还多支撑了几年,直到一八六八年才最终败亡,他们在失去雉河集这个根据地,几乎走过了大半个北中国,最西进入甘陕,向东进至胶东,向北则兵抵卢沟桥,向南则是进抵扬州。

为了平定这几万名捻军,大清朝不知道阵亡了多少将兵,开支了多少万两白银,丢失了多少州县了,因此柳畅有一个决心,就是直接把这支捻子消灭在萌芽状态,力求一战而得全功。

身侧一个身穿清朝明服的老官员当即恭维道:“殿下请放心,他们就是不琰,又能怎么样?现在大兵云集,捻子就是有些马队,又如何是我军的对手!”

“元炜兄!”柳畅当即回答道:“我请你坐镇庐州,可不是说几句好话的!”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庐州知府胡元炜,之所以说他大名鼎鼎,不是说他有什么通天手段,事实上这是官场不大得意的革职知府,在知府任上辗转了十几年,最后只得一个革职留任的结局,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是整个太平天国期间,投降太平天国官位最高的一位清朝官员。

根据清军笔记与其它材料,这位胡知府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他在庐州任上就心怀不轨,私通长毛,但是为更好地私通长毛,他居然邀请另一位太平天国的老对手,湘军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江忠源,请江忠源带湘勇驰援庐州。

根据这些清军方面的说法,胡元炜邀请江忠源驰援庐州完全是一种通匪行径,庐州既无勇又无粮又无饷,是一个死地,可是胡元炜在书信之中却是声称庐州粮多饷足,不是通匪又什么?完全是因为江忠源奋力作战,所以庐州才得以坚守。

当然了,城外的数支清军援军对此江忠源都是毫无责任的,虽然数万太平军猛攻庐州,只是象李鸿章、福济等等清军名将都是稳扎稳打,进一步退三步,绝不中发匪的诱敌之策。

最后江忠源败亡,而这个可耻的胡元炜却投降了太平天国,成为一名无耻的叛徒,因此胡元炜从他出生开始,就是心怀不满,是真正的奸贼。

只是胡元炜没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只能背着骂名不知所终,只是在这个时空,柳畅又重新想起了他。

他在安徽任知府至少有十五年的时间,虽然自从一八五四年投降太平天国之后,就作为太平军运用的棋子之一,但是太平军对于他没有多少信任,只给名义而已,他在天京虽然揽到一些杂务,但很不得志,甚至屡屡有杀身之祸。

这次天王北奔皖中,可却把胡元炜拉在天京,于是柳畅点了他胡元炜的名,甚至有心让他坐镇庐州,因此胡元炜也格外卖力,为虹军不战而入庐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那些过往的岁月,却让这位胡知府变得格外会说恭维话:“属下哪是什么好话,这是纯粹发自内心的实话,殿下一到省城,张乐行这等捻子自然会灰飞烟灭。”

只是恭维话归恭维话,胡元炜在庐州这块地上还是有发言权的:“现在我们布置了一万虹兵,六千义军,加上乡兵、民兵,不下六七万人,别说一个张乐行,就是十个张乐行,都是一个结局!”

柳畅担心的却是张乐行不肯上当:“张乐行若是不来,咱们扑灭这些捻子非得多费一两年功夫不可!”

胜捻子容易,扑灭却不容易,清军为了扑灭捻子,也不知道折损了多少战将,多少战兵,最后还是用筑连环坞堡的战术拖死了捻军,在野战上,他们始终不能处于上风,更不要说现在太平军北窜皖境,如果他们与捻子结合,使捻军向专业化战斗集团转化,那就更麻烦。

胡元炜在皖省这么多年,比柳畅更熟悉捻子:“他们必须来,也必须来!”

他继续款款而谈:“殿下须知,捻子是起伙,为利而来!张贼自春季带捻子十数万南下,企图击破我和州巢湖老营,但是辗转半载,一无所得,折损捻众多至万人,已伤了士气,现在张乐行若不能打几个胜仗鼓舞一下士气,恐怕他就要被架起来了!”

“架起来?”

“没错!”胡元炜对捻众内情极是了解:“架在火上烤,捻子皆是乌合之众,获胜也罢了,若是一败涂地,自然是把这个盟主架起来烤了!”

旁边的潘鼎新作为降将一直不得柳畅的欢心,现在赶紧站出来说道:“老知府说得没错,张乐行不得不来!”

“现在东南局面,就以皖省最为复杂!”柳畅当即转移了话题:“鱼龙混龙,群雄纷起,战胜虽有把握,肃清却难!”

皖北这个地盘可以说是捻军的老根据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入了捻子,想在这样的地方彻底肃清捻子以及不计其数的太平军、清军与土豪武装,光靠雷霆之势不行,必须用极其细致的工作重建地方行政才行。

历史上就因为捻乱不得在雉河集设置了涡阳县,只是皖北的乱局一直持续下去,只是胡元炜却是说道:“殿下,我觉得要肃清皖北,有一个人可以帮上大忙,不知殿下要不要见一见?”

“谁?”

“苗沛霖,现在他人马虽少,但是值得一用!”

柳畅却连连摇头:“养虎为患,引狼入室!不可不可!”

他可清楚这位苗沛霖到底是什么人物,根本不值一用,甚至有可能搞出更大的祸事,只是这时候却有人飞奔上了城墙,然后就带着豆大的汗珠跪下了:“殿下,张乐行带十三万捻子已经杀奔庐江而来!”

第81章 牛刀第115章 铸炮第392章 江宁留守第157章 裹胁第4章 检点第333章 反攻开始第74章 军火第60章 斩草除根第348章 僧王马队第135章 行政第253章 调整第552章 急进第377章 人事第177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477章 敲门第308章 赎金第493章 整军建政第475章 福建第394章 预备旅!出动!第127章 女神第499章 波澜第151章 改枪第515章 叛徒第340章 严州!严州!第150章 下套第443章 选择第197章 错过第137章 大潮第89章 排枪第506章 庐州第365章 一边倒的谈判第189章 大坑第306章 奇迹第367章 朱海兰第522章 北归第135章 行政第385章 方阵第326章 主攻二百七十五章 待遇第327章 剧变第169章 支持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483章 岭南第88章 试枪第474章 李世贤第192章 豆腐榨油第210章 清贵第564章 结束第82章 转折第282章 第一枪第四十四 营老营第354章 翼王第294章 未决第183章 临海第53章 石云庆第358章 雷霆之变第129章 携手第363章 洋兵第54章 雪恨第54章 雪恨第444章 结束第79章 时势第365章 一边倒的谈判第194章 决胜第30章 堵墙第341章 遭遇战第398章 杨辅清第352章 经略江西第205章 紫薇星号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250章 回马枪第577章 尽情射击第497章 神奇的培训第398章 杨辅清第500章 压力第306章 奇迹第475章 福建第119章 贸易第69章 南渡第450章 爆炸性新闻第527章 登陆第206章 冠军营第260章 战舰第180章 天崩第41章 洋人第198章 叶娘子的决心第473章 封王第146章 女记室第456章 疑虑第216章 不动第367章 朱海兰第395章 煤铁大会战第22章 手段第185章 决断更,第519章 安庆第496章 道台第302章 宁波问题第56章 渡江第513章 广州第281章 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