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 针线

皇上回来的时候都快三更了,孩子们都早去睡了,谢宁还在灯下做针线,青荷在下首陪着。怕晚上做针线活计伤眼,屋里多点了两盏灯。窗子已经闭上了,今天快傍晚时变了天色,这会儿外头淅淅沥沥的下着细雨,清璧堂的竹林在雨中沙沙作响,这声音听着让人心里安定。

白洪齐撑着伞跟随皇上到了门前,他自己的袍子上沾了不少雨珠,皇上只有两边肩膀上被雨撩了一点儿。

谢宁迎上前去,接过皇上的斗篷,轻声问:“您用过晚膳没有?”

“用过,不过这会儿又饿了。”皇上说:“让膳房再送点宵夜来。”

谢宁就猜着皇上事多,这个时辰不睡难免要饿的,早吩咐人预备着。先端到跟前的是个盖盅,谢宁用抹布垫着将盅盖揭起,里面是嫩生生的三鲜蒸蛋,虾肉与胡萝卜和牛肉一起切成碎粒洒在上面。

这是谢宁特意吩咐的,因为又想皇上能吃的合口,要滋养的,又要好克化不能积食,毕竟快到安歇的时辰了。

“这是你吩咐的吧?”皇上一看就知道,膳房可不会这么花样翻新,一说传宵夜,送来的都是老一套,要么是粥汤配面点要么是炸的酥的烘的各种果子配茶。皇上打小就没爱吃过这些东西,御膳房说是按规矩办的,也不知道是哪一任祖宗定的这种规矩。

蒸蛋份量并不多,一个小盖盅皇上几口就吃完了,接着送上来的是一碗蒸叶儿菜,不多,也就一小捧,上头浇着一点蘸汁,吃起来松软香嫩。吃完了这个皇上还是意犹未尽,第三样是一碗鱼片汤,皇上笑着说:“可算不是个小碗了,刚才那两个朕还以为你是把玉瑶用的碗碟给端上来了呢。”

说笑归说笑,但是最后一道汤也十分美味,鱼片滑嫩,汤清澈鲜美。

这三样都吃完,皇上倒也不觉得饿了,问她说:“你们晚膳用的什么?”

“因为下雨,想吃些热汤菜驱驱寒气,臣妾让膳房准备了一个素锅,豆腐口蘑两个孩子都吃了不少。皇上今天一天必定劳累,还是早些洗漱安歇吧。”

“还有几份折子要看。”

谢宁也只好说:“那臣妾帮皇上看着茶吧。”

最近这些日子只怕皇上想好好睡一觉也很为难。

白洪齐着人将一个半大箱子抬进来,这是盛折子用的,谢宁常见。一打开来就发现里头满的都要溢出来了,哪里是几份?

皇上看见她的神情就知道她误会了,笑着解释:“不用吓着,今夜不会熬个通宵的。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相同内容,看不看都一样。”

“内容相同?”

“是啊,是关于如何置明寿公主的。”

谢宁过来帮手,把一扎一扎捆好的折子拿过来摆好。从折子的封套颜色上就能看出宗室勋贵与一般臣子的不同来。眼下这些折子什么颜色的都有,这么些身份不同的人却都写了相同内容的折子,也真是奇怪。

谢宁实在好奇,虽然知道自己不宜多嘴,仍然忍不住问了一句:“这都是给公主求情的折子吧?”

皇上看了她一眼:“你怎么会这样想?”

谢宁愣了下:“难道不是?”

“不是。”皇上摇头,指着那垒的高高的一扎扎奏折说:“这些全是请杀之以正朝纲的。”

谢宁虽然觉得意外,但是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明寿公主称得上是作恶多端了,依附她想升官发财的人不少,但恨她的人应该更多。

这么厚的折子,这得是多深的积怨?而且现在事发还不过两天,再过几天,远路的人得了消息也会表态,这些折子怕不得把人都淹了。

这大概正合了那句老话,多行不义。明寿公主品行如此,落得墙倒众人推的下场,她一点儿都怨不了别人。

皇上看折子很快,和平时看书不一样。看书的时候他时常半日才翻一页,看折子却是一目十行。

谢宁在一旁继续做针线,看着茶水以备添换,一声不响陪着皇上。在永安宫的时候她也是这么做的。外头风声更紧了,不晓得明日能不能天晴。

一到阴雨的天气,方尚宫腰腿就会犯酸难受,这会儿吃着李署令给开的药,方尚宫自己说比从前已经好多了。

也不知道她这病根是怎么落下的,改天李署令再来,谢宁倒想细问问。要是知道病根在哪儿,平时也好让她多留心多保养着。

谢宁觉得自己运气当真不错。虽然从小没了爹娘,却有舅舅舅母抚养照料她长大。进了宫之后,遇着的奸人是不少,但是好人也是有的,前面周禀辰等人对她就多有照应,现在又有方尚宫,尽心尽力的为她。

谢宁的性子就这样,别人给她哪怕只一分好,她也不会忘记,还总想着要如何回报。

皇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折子放下了,坐在书案前侧着头看她。谢宁的针线做的并不太好,这个皇上早就知道。从前她给他绣的那个荷包,皇上生平就从来没有佩过那样粗糙的东西,就算是当年明微公主想讨他好时给他做了一条骑马时用的颈带,手艺也比谢宁要强。

当时皇上不清楚缘由,后来慢慢就晓得了,虽然林夫人是个讲规矩的人,但是对这个外甥女儿怜惜有加,总怕她委屈了。八成林夫人是想着来日方长,等她要定亲要出阁了再押着她好好练一练也来得及。

没想到她就进了宫。

谢宁女红做的不好,字也写的不好,棋琴书画只知皮毛,但是眼界心胸都与一般女子不同,八成小时候没少跟着林季云到处“散心”。虽然她说没几回,林季云那回也说就一两次,可皇上哪是那么好骗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让他们哄着就是了。

做皇上呢,很多时候都得会装聋作哑,让人以为把他骗过了。

皇上噙着笑,看谢宁把衣裳拎起来比了比,出声问:“这是给谁做的?”

“给玉瑶。”谢宁说:“虽然说她不缺这一件,可是我给大的小的都做了,独不给她,那也说不过去。”

皇上点点头,深以为然:“那自然,还是要一碗水端平的,免得孩子们之间互相不忿嫉妒。这么说,做完这件是不是也该轮到朕了?”

谢宁手一顿,做大人衣裳和做孩子的衣裳那可不是一个难度的。衣裳越大,易出错的地方就越多。

“那我回头给皇上做件汗衫吧?”

在屋里穿的,要为了凉快连袖都不用上,省事。再说这种衣裳不会穿到外头去,也不会被旁人看见了笑话。

皇上并不挑剔,有的穿就行了:“那就汗衫吧,朕想要件月白的。”

谢宁点头应是,想着明儿一早就让人把料子拿来先挑着,再把皇上的的衣裳多寻几件出来比量着好裁剪尺寸。

其实她给玉瑶公主做的也是一件在里头穿的短衫,但玉瑶公主可不挑剔,衣裳一送来她就指挥着尚宫替自己换上了,然后蹬蹬蹬跑来找谢宁,扯着袖子给她看,小脸儿仰的高高的。

谢宁明白她的意思,结结实实把她好一顿夸,什么人见人爱啊,人比花娇啊,反正好听的话不用钱,就是以往谢宁没怎么练过如何奉承人,夸的未免有些不够花样丰富,不过还是把玉瑶公主给糊弄过去了。

谢宁捏把汗,决定回头就让胡荣多贡献些夸人的奉承话来给她用。没法子,她身边的人里头,嘴巴最甜的就数胡荣了,完全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谢宁怀疑就算见了哑巴他都能跟人比比划划的套交情。

玉瑶公主的性情谢宁也算摸着几分了,别看她自己不爱说话,可她爱听别人说话,谢宁和方尚宫她们讲话时,玉瑶公主危襟正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虽然不知道她能听懂几句,但是神情显得十分认真。

看来以后在孩子们面前说话真得当心,都不是小孩子了。哪怕一时听不懂,可他们记住了,将来总会懂的。

玉瑶公主一天比一天见好了,不过还是喜欢黏在谢宁身边。谢宁让人送了衣料来挑,玉瑶公主就跟在她裙子后头,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等谢宁挑好了料子,她还自己跑屋里去,把针线篮子取了来。

谢宁笑着接过篮子,朝她道了一声谢,她的眼睛就微微弯起来,坐在小凳子上看谢宁穿针引线,老老实实哪儿都不去。

怪不得都说女儿是贴身的小棉袄,大皇子是可人疼,但他是个男孩子,可不会陪着她做针线。二皇子呢,打现在就能看出来将来不是个老实安分的主儿。

还是女儿好。

方尚宫捧了一大本样子进来,让谢宁挑挑款式。她出身针工局,对这个是行家里手,谢宁要做针线完全不用求助旁人。

谢宁见她进来微微皱起眉头。昨夜下雨方尚宫身子不适,今天想必也没有全好,这么就急急的起来实在不可取。

方尚宫笑着解释:“主子不用担心,我的身子我自己知道。这些样子都合适做汗衫,您看一看好挑一个。”

三百九十八 习惯八十六 料事三百八十五 游玩一百八十三 菊花四百二十八 回禀一百五十四 商量二百七十四 君臣一百零七 相求一百二十六 情分二百一十六 醒来三百八十七 机会四百三十五 病势七十五 主使四四百三十五 病势九十八 生病四百三十五 病势七十二 主使一百八十六 孩童三百三十五 疑惑三百一十四 好命二百七十三 晴天三百一十 写字三百零五 盘问二十七 白头二百六十一 抓周二百四十一 忧虑四百一十八 放归一百五十四 商量十二 蟋蟀七十八 迁居九十七 消息一百六十五 伴读三百四十五 旧事一百一十四 好转二百零三 妃嫔一百二十八 游湖十二 蟋蟀二百八十九 出宫一百五十八 打听三十 客人一百八十三 菊花三百四十五 旧事七十六 主使五二百 外戚二百四十六 分别二百四十七 心意三百八十六 离别一百六十 请托一百九十六 喜事下一百二十三 羞辱一百二十七 探问七十九 请见三百一十三 香风一百一十二 食补二百一十四 取名四十七 初雪三百一十四 好命三百三十九 秘密二百二十六 讨好一百二十三 羞辱七十八 迁居一百六十八 师徒四百三十五 病势八十一 亲人一百三十八 忧惧二百二十三 上元三百九十七 转圜二百二十 焰火一百一十四 好转八十一 亲人一百五十六 仲秋二百九十一 下雨三百六十七 满月三百一十七四百一十八 放归二百三十四 路途三百零六 恶念二百七十六 深水六十八 晕厥五十三 点心二百四十五 洗心七十六 主使五三百五十五 想念三百四十三 彷徨一百三十六 探讨三百六十三 读书四百一十 儿子二十七 白头四百零三 画梅四十三 邀宠一百七十七 儿女二百五十七 揣测三百九十六四百三十五 病势四百三十一 使者一百九十八 斗篷三百三十九 秘密三百九十三 出门二百四十八 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