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 差事

渭王看着那两个内宫监的太监熟练的验过了呼吸和脉博,确定明寿公主已经死透了,一人取出了块粗麻绢布抖开,另一人熟练的扯住另一头,往明寿公主的尸身上一盖,熟练的一抖再一掀,两头一系,就裹的严严实实了,再加裹一层之后,两人一人抬一头很轻松就抬出去了。

小叶笑眯眯的朝渭王说:“王爷,小的伺候您老出去,这地儿可够黑的。”

渭王现在一看到他笑就觉得心里发毛,这些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渭王府也是有太监的,但是渭王从来不爱让太监贴身伺候自己。

他倒是嘴硬,一甩手就往外走,可外头确实挺黑,上石阶的时候渭王差点儿绊着,还是小叶眼疾手快的扶了他一把,要不然渭王这老脸就丢的更大了。

既然承了人家这援手的人情,渭王也不好意思冲他拉个脸,等出了门,看到外头的天光,渭王长出了口气,顺口问:“她这后事如何处置,皇上想必也有交待吧?”

“皇上自然是交待过了。”小叶客客气气问:“皇上那儿白公公已经去回禀了,时候不早了,小的叫人伺候您出宫回府?”

“不用不用,我就打德化门走,几步路的事儿。”

“那您慢走,小的还得去再办个差事。”

渭王嗯了一声,倒背着手出了院门。

他的架子也就摆了这么几步路,一出了门就忍不住加快了脚步,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天知道那个太监还要办什么差事?多半还是去杀人。

小叶站在原处笑着目送他走了,等看不见人了,笑容顿时象被抹掉了一样撤的干干净净。

“孬货。”

别看渭王现在管着宗正寺的事儿,与普通的闲散皇亲宗室不同,可小叶还真看不上他。

吵着嚷着要诛杀明寿公主的人是他们,临了要动真格的了,他又怂成那个样。刚才明寿公主毒发的时候他恨不得抬手把耳朵堵上。

小叶也出了院门,一旁有个年纪与白洪齐差不多的中年太监过来,恭恭敬敬的说:“叶公公。”把手里那个长盒两手捧了递给他。

小叶先是伸手要接,忽然想起来什么,手在裤子上使劲儿蹭了两下,还觉得不保险,又抄起汗巾来擦了擦,这才把那个盒子接了过去。

他小心翼翼的捧着盒子,穿过一道宫门,又进了一个院子。

不象戏里头唱的,皇帝动不动就把犯了大罪的人“打入天牢”,“推出午门”这样处置。宫中自有关押这些人的地方,只是它们都不叫天牢。小叶现在进的院子,隔着一堵高而严实的宫墙,就是宫中一处浣衣的所在,只是很久没有用了,是空置的。这里地方荒僻,人迹罕至,哪怕有人在这里放爆竹都不惧会被人听见。

这间院门口站着太监默不作声的将门朝里推开,小叶向屋里那人温和有礼的问候了一声。

那人转过头来,倒也不是旁人,正是前驸马张俟衡。

明寿公主谋反,驸马并未参与谋逆,还给皇上递送了一份十分重要的名单。所以皇上处置了涉事的一干人等,赦免了张俟衡。

他当然也不是驸马了,以后也没有可能再留在京中甚至出仕为官。但据小叶看,就算皇上打算给个恩赏赐他个官做,这位前驸马也没有那个心。

从明寿公主事发到现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张俟衡整个人已经瘦的脱了形,衣裳空荡荡的挂在身上,仿佛风再大些就把人给吹跑了。那双眼睛里头毫无光亮,整个人看起来除了多一口气,简直象小叶今天经手的那些死人一样。

“张公子都收拾好了吧?那咱们这就走吧?”

张俟衡点了点头,他也没有什么要收拾的行李,就空着两手出来。倒是小叶吩咐人事先已经收拾了一个包袱,里面是两身儿换洗衣裳,一双鞋,一些钱,当然钱不算多,可是当盘缠足够了。

他不能出宫,只送到宫门处,外头有侍卫接手。

这会儿小叶才把那个木盒递给了他:“这是我们贵妃娘娘嘱付交托给您的。”

张俟衡终于露出了一丝不同于先前那样漠然的神情,目光落在那个盒子上:“这是什么?”

“娘娘说,这原是您的东西,理应物归原主。”小叶把木盒递了过去。对这位被明寿公主活活祸害了的安亭侯家的二公子,小叶倒也很同情他。虽然现在明寿公主不在了,但他这辈子也已经给毁尽了,别说什么志向、什么抱负,就算是想再好好的娶妻过日子都不能够。安亭侯老家在漳州,回到老家去等同于流放圈禁了。

时候不早,小叶这趟差事到这里就算是办完了。

张俟衡上了一辆青布蓬车,一前一后四个人将押送他前往漳州。

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看到京城的落日了。

张俟衡打开了那个木盒,取出了盒中的画轴缓缓展开。

晴日,碧水,还有画中一个又一个展露出来的仕女。

张仕衡的手在颤抖。

借着车厢外透进来的微光,他看见了那个穿着淡黄裙衫坐在席间的那个人。

就象他们头一次见面的时候她穿的那个颜色。

那天也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她那身衣裳在阳光下就象枝头盛开的花朵。

那年的花永远没有凋谢,永远盛开在他的心中。

####

皇上行动很快,隔了一天就传话出去,给大皇子再择选一位伴读。按惯例,伴读们出身都不会太低,若非勋贵,起码也得是父祖任正三品官以上的门第才有资格入选。这其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庶子不可能入选,旁支的希望也很小。

皇上没打算选年纪小的,他的打算一开始就是比大皇子大个三到五岁,细心稳重识大体的少年人最好。

原来是有两个名额,但其中一个已经被明微公主捷足先登,预定给了乔书英,那么仅剩下一个入选名额,可是想要入选的人却足足有近三十个。

这其中不管想向皇上求求情拉近关系,给自家子孙行个方便的。

京里没人不知道大皇子体质孱弱,但是皇上对长子的看重并不因为他的体弱而有所偏颇,这仍然是一条快速便捷的通天之路。退一步说,这些想抱大皇子大腿的人家之中,其实不少都是因为明寿公主一案而心惊胆战,迫切的想向皇上表忠心的,能入选大皇子的伴读,那自然说明皇上已经对自家不再忌惮了。

哪怕不能入选,也得来表现一二啊。

所以这张由白公公整理的名单上头,甚至还有一位公子爷已经二十出头了。这要是孩子生得早,孩子都该开蒙读书了,还来做什么伴读?明摆着就是来混个眼熟的。

这样的人自然在白公公那儿就要筛掉一批,到了皇上那儿又筛掉了一批,最后还有六个人。

皇上打算让大皇子自己来挑。一个乔书英,既是表兄弟,又算是大皇子为数不多的熟人,所以当仁不让的占了一位。其他六个人里头只有一个能被选中了。

皇上在大朝会之后把人召到了长宁殿,然后又让人到永安宫传话,让谢宁带大皇子一同过去。

谢宁也确实想跟着看看。虽然说是大皇子自己选,可是皇上也好,谢宁也好,肯定都会替他把一把关,绝不能让人品德行他有瑕疵的人成了伴读,把自家孩子带坏了怎么办?

当然谢宁和玉瑶公主是在帘子后头待着的。

皇上见到她把玉瑶公主也带来了,有几分意外。

谢宁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神情。要不是二皇子正好睡着了,她更脱不开身,只怕这会儿得把最小的那一个也一起抱来,可玉瑶公主是无论如何也甩不脱了,只好一起带到长宁殿来。

长宁殿的名字,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几乎每天都会听人提起,但是他们两人都是头一回过来。辉煌威严的前殿那是除了大朝会之外皇上会召见朝臣和议政的所在,连谢宁都没有来过,她只到过后殿、书斋和皇上的寝殿。

隔着一道碧纱垂帘,谢宁和玉瑶公主打量着外头站着的几个半大孩子。

他们个头高低不等,最矮的一个也比大皇子要高出一头。虽然有年龄的关系,但是大皇子身子不好,本来生的就比同龄人要瘦小得多。前天给大皇子他们量尺寸做秋衣的时候,方尚宫还兴冲冲的说,大皇子长高了一点点呢。

虽然谢宁一点儿也没看出来他长高,而方尚宫的欣喜在对比之下也显得那么让人心酸。

最高的那一个倒不是年纪最大的一个,都快赶上一个成年人的身量了,听说他们家人个头都高,勋贵们的祖上都是行伍出身,改朝换代的天下是打出来的,到现在这一家的子弟也都显得比旁人要魁梧,听皇上问了他几句话,果然从小就习武的。

谢宁首先就把他排除在外了。这是挑伴读不是挑侍卫,长得高又练武,书读的只怕不好。再说他和大皇子站一起,怎么看都不协调。

四 用膳二百一十 初一三百九十一 好人二百四十八 愚蠢一百七十一 惊喜三百四十六 记忆一百八十五 茶楼五十七 探病一百七十七 儿女四十七 初雪五十一 琐事二百一十 初一一百零六 白绫一百六十八 师徒一百一十八 离京二百七十三 晴天三百一十七六十九 断息二百六十一 抓周二百一十 初一三百九十 猜疑二百八十六 衣裳三百五十七 攀爬二百三十 旧事三百六十七 满月三百六十四 故意三百一十九 聪明三百五十七 攀爬三百一十二 心大五十三 点心三百四十三 彷徨二百三十九 火起二百零五 年关二百三十九 火起四百零八 怠慢四百一十一 严冬一百九十一 萌牙四百一十一 严冬一百九十三 寿礼下二十六 无题二百六十九 揽事一百一十八 离京三百四十七 月色四 用膳一百七十六 进学一百四十二 威势二百一十 初一一百九十六 喜事下八十三 美梦六十二 新人二百零八 苦酒一百七十四 礼物一百一十七 学艺八十五 赏花三百八十二 消息三百八十 照看三百二十四 赏月四百二十六 晚膳一百九十八 斗篷三十四 太医四百一十八 放归一百五十一 相守二百五十四 回京一百八十五 茶楼八十 请罪四百零九 结怨二百二十一 心思一百三十九 酷热七十五 主使四四百二十四 玉镯二百二十三 上元一百四十四 仓库二百九十八四百二十四 玉镯二百零七 敬酒七十八 迁居五 聊天五十九 应酬三百九十三 出门一百四十八 凉茶三百九十二 沏茶一百八十二 宫务二百九十一 下雨二百二十四 恐慌一百四十四 仓库二百八十八 佳节二百九十六 夜雨三百二十八 心急一百一十五 祭奠三百四十九 母女二百三十八 春困九十二 公主三百八十二 消息一百三十七 隐瞒一百三十二 月下三百三十六 太医二百九十 手工一百四十二 威势三十九 赐名二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