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二 心大

白洪齐的脚步慢了下来,小叶赶忙问了声:“师傅?”

他还想问一句出了什么事,定下神来看了看他们站的地方,就在延福宁墙外头。

小叶顿时噤声。

这几天宫里人人都关门闭户,延福宫也是一样,甚至没有人出来提膳,都是由人送了进去,这情形也没有多少人敢多议论一句,甚至有好些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形。

至于慎妃,自从女儿节后,就没有人见她再露过面了。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慎妃这几个月都深居简出的,本就出门很少。凡是与慎妃有来往的人都说慎妃这些日子一心向佛。本来嘛,她又不象贵妃、谨妃那样需要照管孩子,又没有什么宫务需要料理,每天从睁开眼到闭上眼,都是煎熬。

宫里的女人信佛的不少。

也不能说是真信,而是不给自己找点事做,要怎么打发过样孤寂无望的岁岁年年?再说信佛说出来总归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世人总觉得一心向佛的必定都是善男信女,都是没多大威胁的人。

“师傅,这延福宫里……”

“别乱打听。”白洪齐转过头来,明瓦灯笼透出来的光只照亮了他的半张脸,其他都隐藏在了黑暗之中:“有的事儿知道的越少越好,就算心里明白,也永远不能说出来。”

小叶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头深深的低下去:“我知道错了,师傅。”

白洪齐往延福宫高高的宫墙上头望了一眼。

夜晚,又下着雨,其实什么也看不到。

但是白洪齐心里装着许多旁人不知道的事情。

他忽然想起自己进宫时的情形来,那会儿一个老太监领着他们穿过一扇又一扇的宫门,道路两旁都是高高的宫墙,他偷偷的抬起头来,只能看见头顶象一条细带子似的天空。

那时候在他前后左右的同伴们,大多数都已经不知去向了,有时候往回看一眼,他自己都难以相信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他跟那时候一起进宫的小太监们比,大概不是最机灵的那个,也不是运气最好的那个。但是他有眼色,有心计,懂得趋利避害。

就象现在的延福宫,他站在这儿就觉得身体里有个声音在急切的催促他,快走快走,这里不可久留。

雨夜中沉寂黢黑的延福宫给他的感觉就象……就象马上就要倒塌,彻底毁灭一样危险。

这种对危险的预感,或者说是这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在以往的许多年里头让他避过了多次险恶风波,这次也不例外。

皇上英明果决,慎妃行事再周详,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耍弄这些花招终究会有露出破绽的一天,现在宫里看起来波澜不惊,可这只是暴风雨之前的沉寂。

“走吧。”

小叶不敢多事,连忙加快脚步跟上去。

◆*.◆*.◆*.

郭尚宫在申时末的时候才知道玉瑶公主去了长宁殿。

当时她脸色一下就变了,指着甘熙云说不出话来,手直哆嗦:“你,你简直胆大包天!”

甘熙云并不怎么惊慌,还落落大方行了个礼:“郭尚宫请坐,有话慢慢再说。”

郭尚宫哪里坐得下来。要是公主说话不妥当惹怒了皇上,皇上当然不会对自己的女儿怎么样,可是她这个负责照看的人绝对没好下场。在她之前服侍玉瑶公主的人已经换过好几拨了。郭尚宫本来觉得自己是赶上了好时候,公主渐渐懂事了,又攀上了永安宫么一棵大树。郭尚宫还指望着将来公主出嫁,她也就能熬个功成身退,下半辈子就安享富贵了。

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甘熙云会挑唆着公主去长宁殿。淑妃的事情在宫里是个大忌讳,尤其是对玉瑶公主来说更是如此。瞒都还来不及呢,公主偏跑到皇上面前去,不管她是质问也好,怨怼也好,这都大事不妙啊。

甘熙云心里也不是不慌,她虽然想着,皇上是个难得的圣明英主,定能明辨是非,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迁怒到她们这些人身上,可是毕竟还是害怕。

可是看着郭尚宫因为愤怒惊惧而有些扭曲的脸,她就不那么害怕了。

可从来没见郭尚宫露出这样的神情。从第一次见面,郭尚宫似乎一直都从容不迫,仿佛没有什么事能令她动容。

而甘熙云就更不敢触怒她。

可现在发现郭尚宫也会急,也会怕,也会乱了方寸,她一下子就觉得郭尚宫也没有那么厉害了。

“其实,公主早就听到很多闲言碎语了。”

郭尚宫眉头紧皱:“什么时候?谁说的?你知道了为什么不早来回我?”

“我同公主一起听到过一次。但是我猜着,公主之前肯定早就知道这事了。”

郭尚宫嘴唇动了一下。

她也不能说玉瑶公主真对这件事一无所知。淑妃的事在宫里知道的人实在太多了,玉瑶公主真要存心想打听些什么,那还能问不出来?

看着郭尚宫忽青忽白的脸色,甘熙云轻声说:“虽然我年纪不大,见识有限。可是我也知道一句话,堵不如疏。与其让公主自己心里胡乱揣测,又或者被人有心欺瞒,挑唆,不如让她知道实情的好。”

郭尚宫叹了口气,这一次她的语气比刚才要和缓些了。

“你才进宫多久?你对当初的事情又能知道多少?”

“知道的不算多。”但是甘熙云知道的足以令她判断出淑妃及玉瑶公主的外家落得那个下场是咎由自取,在这件事情上头理亏的肯定不是皇上。

公主虽然年纪不大,但她不是那种不明是非黑白的人,反而一味隐瞒哄骗她,才会让她疑虑重重,寝食难安。

与其让她从别人听中听到那些挑拨离间颠倒黑白的谣言,还不如让她知道实情。而玉瑶公主最相信的人是谁呢?在这件事情上头,大概只有皇上的话她才听得进去,她才会坦然无疑的接受和相信。

皇上应该不会为此事迁怒于人的,甘熙云有七八分的把握。

她看着郭尚宫,这些事郭尚宫未必就想不到,但是她在宫里的年头久了,有了如今的地位,过着安稳的日子,所以她更希望明哲保身,不想冒一丁点儿风险。

如果身边太平无事,难道甘熙云就愿意冒风险强出头?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们不算计旁人,旁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到公主的头上。

郭尚宫深吸口气,告诉自己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那当务之急就不是如何教训甘熙云了。

“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你总该同我商量一二才是,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你、我,身家性命都拴在公主身上,切不可再象今天这样鲁莽大担。”

先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再说。

郭尚宫看了甘熙云一眼。

这丫头是觉得自己已经在宫里站稳了脚,翅膀硬了吧?所以才敢这样先斩后奏,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人一大,心也跟着大了。

二百四十一 忧虑三百六十一 不解一百七十三 向往一百七十五 烤肉一百四十二 威势八 新衣二百二十三 毒丸六十二 新人八十九 见面十九 温泉三百九十 猜疑六十七 夜宴三十八 如意四百零三 画梅七 女红三十二 醉意六十 亲人二百六十 风筝一百一十七 学艺二百二十九 春雪一百七十三 向往二百五十八 应酬一百七十六 进学二百五十六十四 夜雨三百六十二 时节四十 掖庭二百四十五 洗心四十九 手炉二百四十一 忧虑三百八十一 人选十一 顶撞三百二十一 赏赐一百零八 儿女一百零四 寡人三百零六 恶念二百九十四 家常三百四十八 蒸糕三百八十三 姑嫂二百五十八 应酬三百一十四 好命二百八十九 出宫三百零九 甜羹三百二十八 心急三百五十一 团圆五十 思乡三百三十八 身世一百五十九 月圆三百五十六 活命二百零五 年关二百四十 箭矢九 赏花三十一 宴会三百九十七 转圜三百九十二 沏茶一百二十七 探问二百五十四 回京二百七十九 看诊二百零二 玩伴三百五十五 想念一百一十五 祭奠二百七十八 病倒二百七十八 病倒二百一十六 醒来二十三 画眉一百一十 照料七十六 主使五三十一 宴会一百八十六 孩童二百二十 焰火一百一十八 离京三百三十二 扩建四百三十二 太监一百二十一 水榭二百二十四 恐慌三百六十八 情分一百一十八 离京三百三十一 称呼四十一 尚宫三百四十六 记忆四百一十七 陌生二百三十八 春困三百九十七 转圜七 女红一百六十九 册封五十六 撑腰四百二十六 晚膳六十四 永安三百零三 闲谈三百四十 兄弟三十三 腹痛四百一十六 休憩四百一十五 人选二百八十三 直谏三百七十五 遗孤一百六十五 伴读三百六十五 道歉一百八十五 茶楼三百一十 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