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

不要给说了谎的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你应该努力地避免这样去评判孩子:“你是个骗人的家伙!”或者“难道你就不能说点真话吗?”孩子们往往会用父母给他们贴上的标签来给自己下定义,对他们来说,身上贴上了一个坏的标签总要比没有标签好,“骗人的家伙”至少是一种身份。你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会成为他自己要去实现的目标。比较好的办法是对孩子这么说:“这可不像你,你对我一直是诚实的。”不要问孩子:“你是在撒谎吗?”但可以这么问:“你说的确实是真的吗?”

避免引发孩子说谎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撒谎,你就应该让他直接地面对他所犯的错误,而不要给他撒谎的机会。如果你不想听到他的谎话,那你就不要问他问题。如果你发现他站在打碎了的饼干瓶前面,手上还明显地粘着饼干屑,那么问他是否他打碎了瓶子就是多此一举的,当然是他干的。应该让他直接去面对这件事。

要期待孩子说实话应该给你的孩子这样的信息:“我期待你对我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让孩子们感到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孩子们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采用情境伦理来处理问题的程度,情境伦理教导人们:“在合适的时候你应该讲真话,而在不方便的时候你要选择说假话。”孩子们在高中和大学里会大量地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如果孩子知道你希望他说实话,他就会按照你的希望去做。

如果孩子撒了谎一旦孩子撒了谎,你就必须去纠正他,别让他以为他可以靠谎话混过去。应该与他面对面地对质,让他知道你感到很失望。说了谎之后,有是非观念的孩子会感到良心的不安,从而让自己受到良心的责罚。任何进一步的惩罚都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孩子说了谎,必然会导致一些后果,你应该允许这样的后果自然而然地发生,从而让他看到撒谎的坏处。偶尔的撒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孩子习惯性地撒谎,你就必须向专家求教,以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所在。

鼓励孩子诚实

一旦你有机会,就应该和孩子谈一谈诚实的重要性。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之后,你中途再来教育他要诚实,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对他的教育会被他当做是讨厌的说教。你可以和他谈论广泛的话题,比如印刷品和广告的诚信,诚实如何使生活保持一种纯真的状态,真相最后总会水落石出,等等。你们也可以站在诚实的立场上来分析各种各样的时事以及家里发生的事情。你应该和孩子谈论诚实的人是如何受到尊重的。可以去关注一下文学作品中有关诚实的主题,比如“狼来了”等等。

让孩子明白有时候沉默并不意味着说谎孩子总是诚实得可爱,然而有时会诚实得不是时候,比如:“南希阿姨,你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或者“你看起来真丑。”你应该教育孩子,如果说真话会使别人的感情受到伤害,那就什么都不要说。“有时,最好的做法是把自己的想法留在心里。”尽管你不应该去破坏孩子的直率和诚实,但你确实应该去教会他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要让孩子们记住《小鹿斑比》中的巨人所奉行的原则:“你要是说不出什么中听的话,那就什么也别说。”(《小鹿斑比》是迪斯尼公司于1942年出品的第五部经典动画剧。——译者注)

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问题“也许你是太想要那个玩具了,所以你想象安德鲁把它送给了你。我们是不是要打个电话给他、再向他确认一下?”你这样对孩子说,就给了他一个自己坦白的机会,也可能是安德鲁真的把玩具给了他。为了他,也为了你,你应该扮演起侦探的角色,帮助孩子去揭示真相。年幼的孩子们会说服自己相信一个虚构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能使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的话。

一旦孩子长大到了7岁,他就能够明白幻想、虚构与意图欺骗地编造不真实的故事之间的区别。

给予孩子宽恕有些时候你知道孩子对你撒了谎,并且你想要把这种消极的经历转变成一次进行道德教育的机会。你应该尝试去宽恕孩子。

在我们的儿子鲍勃15岁的时候,他提出要去听一场摇滚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在我们的教堂举行,鲍勃就因此觉得它应该是很好的。我们对他说不行,并且告诉他我们认为这个流行音乐乐队所倡导的价值观与我们家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凑巧,鲍勃那天也应该按照足球队的规定在家休息,因为第二天有一场足球比赛。他不情愿地同意放弃那场音乐会。我听说过那支乐队,但是我需要第一手的观察来确定我的判断到底是否正确,于是我参加了这场摇滚音乐会。几个星期之后,我们从别的途径知道鲍勃也去了这场音乐会。在震惊和愤怒之后我们努力地克制住自己(对鲍勃发火是根本没有用的),我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对孩子们的所有过错都“不予追究”,“不管你们做的事情有多么糟糕”。这让孩子们卸下了犯了错误的沉重包袱。鲍勃向我们承认去了音乐会,然后他觉得如释重负。(我们花费许多精力培养起了孩子们的是非观念,当他们做了错事的时候,这种是非观念会让他们感到不安——这就是健康的负疚感)。我们向他解释说早就知道他去了音乐会,从而让他明白撒谎是不明智的。如果对孩子的宽恕起不了作用,我们就会和鲍勃面对面地对质,还会让他面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的是让他自愿地承认错误,这样,他就能够体会到招认的好处。现在,鲍勃自己也做了父亲,总是真情地回忆起这件往事。

回忆往昔,我们认识到,我们对待那些在鲍勃看来十分重要的事情的态度实际上把他推向了与我们对着干,而他的本性并非如此。鲍勃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孩子,他解释说,他认为我们利用足球队禁止外出的规定作为借口,不让他去参加音乐会。他是对的,我们起先还讨论了是否要让他去参加音乐会,是后来才不让他去的。我们本来可以向教练请假,或者可以要鲍勃早点回来。鲍勃过后告诉我们,整个足球队都去参加了音乐会,根本没人去理会当天晚上不得外出的队规。事后想来,我本来可以和教练讲清楚,然后再做一个安排,让我们父子俩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一起去享受外出的乐趣。由于出现了这么一段小插曲,我们发现十多岁的少年在选择自己的娱乐方面已经有了健全的识别能力,这使我们更加放宽了对孩子的容忍度。事实上,玛莎还喜欢上了孩子们听的一些摇滚音乐,从而找到了一扇进入他们的世界的窗户。

如果你能在家庭里创造一种诚实的氛围,能使你的孩子相信诚实是最佳的生活策略,他诚实的本性能让他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那么你就是在成功地构建着你们相互间的信赖、成功地避免着孩子的不诚实。

偷东西

孩子的小手往往会去拿别人的东西,使得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不可思议地出现在他们的口袋里。在悔恨自己在家里藏匿了一个小偷之前,你应该花点时间来想一想孩子们为什么会偷东西,以及如何去处理这个常见的问题。

孩子们偷东西的原因就像撒谎一样,“偷窃”是一个成年人的词汇,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在走出了超级市场的付款线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孩子的小手中抓着糖果;在到朋友家里去拜访之后,你会发现在4岁大的孩子口袋里多了一辆玩具汽车。这些都并不说明你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个问题少年。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他想要一样东西就意味着要拥有它。在孩子的道德观念中,手伸出去可以够得着的范围内的一切,他们都有权拥有。不到4岁的孩子还难以区分“我的”和“你的”。在他的潜意识中,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在你告诉他们之前,他们根本不懂得在杂货店中把一块糖果藏在手心里就是偷东西。在孩子头脑里,他自己做的事情都不会是错的,除非父母把是非判断告诉了他们。

许多学龄前的儿童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他们看见了一件玩具,就觉得自己应该拥有它,会把它拿过来,根本不去判断这样的行为到底是正当的还是错误的。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因而感到很轻松,而不是愧疚。孩子的本能冲动越强烈,他就越有可能擅自拿走别人的东西。

年龄在5~7岁左右的孩子对偷窃的错误性有了朦胧的观念。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对某件东西的拥有以及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他们渐渐地习惯于这样一个事实:并非整个世界都属于他们,并且开始懂得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正当的、是偷窃。同时,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具备了做一个更高明的小偷的能力。阻止他偷窃的,是对于大人责罚的畏惧以及对于不得不放弃一样“心爱的东西”的担忧,而不是懂得了偷窃是不道德的这个道理。比如,吉米可能会认识到贾森把借来的棒球扑克牌据为己有是不对的,然而到了第二天,吉米可能会对杰夫心爱的牛仔手枪爱不释手,在游戏结束之后把它带回了家。

你该怎么办

即使是小偷小摸的行为你也应该加以制止,在一些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过失上,你也应该教育孩子明白这些过失的错误性。只有在小问题上学会诚实,才能够为将来处理大是大非问题铺平道路。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念、克制的满足,并且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财物。

实行依附性的养育由于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们比较敏感,他们因而更能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权利,这种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内心。这些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在做了错事之后会感到良心不安,因为他们早已培养起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对于受到依附性养育的孩子,你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价值观教育。这些孩子具有同情别人的能力,并且懂得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对在人与人之间保持信任关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注重,撒谎、欺骗、偷窃都违背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依附性养育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了解,从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中,他们可以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线索。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密切的关系,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忠告和价值观。在受到面对面的对质时,出于对父母的信赖,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往往会坦白自己的过错,他们发现很难就自己的行为撒谎,因为在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们的感觉会很不好。他们知道父母能觉察出自己的“可疑神色”。

引导他们远离诱惑孩子会拿家庭成员的钱,就好像那是公共财产一样。他们甚至会这样为自己找理由:“当我有了能力之后,我会还回去。”你应该教育孩子要始终把金钱方面的事务作为自己的,自己的钱应该锁在盒子里,放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去。一旦要把钱借出去时,每次都应该留下借条,以帮助孩子们记住谁借了钱、借了多少钱。除了钱包中放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之外,你应该把自己的钱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当然,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信赖的,但还是应该给予孩子们做人的信用,并且不要让他们随时受到诱惑。在我们家,如果有一个孩子跑来向我们抱怨:“有人拿了我五块钱。”我们就会问他:“你把钱藏在了哪里?”我们并不想烦心去调查是谁干了错事——就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我们知道孩子们内心的是非观念会起作用。而且,这样也能使我们不必承担起为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看管钱财的职责,那些孩子已经完全可以自己保管钱财了。毕竟兄弟姐妹并不是唯一要被怀疑的人。通过这样的挫折,我们的孩子们懂得了对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相信。这样的经历给他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课程。

教孩子懂得所有权的概念学步期的孩子还没有所有权的概念,在一个2岁大的孩子看来,所有东西都是属于他的。在2~4岁之间,孩子懂得了什么是所有权(比如,那个玩具是别人的),但可能还不能完全相信那个玩具并不同时属于他。即使孩子只有2岁,你也应该开始教他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在学步期的孩子为争夺玩具而发生争吵时,充当裁判的父母可以把玩具判给那个具有拥有权的孩子,但是,在孩子4岁之前,你不要奢望所有权的概念能够在孩子的头脑中深深地扎下根。你还应该寻找别的机会来加强孩子关于所有权的观念:“这个玩具是怀亚特的。”“这是萨拉的泰德熊。”“这双鞋是谁的?”在孩子领悟到所有权的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权利之后,你就应该教他们学会这么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无视那些权利是不对的。

纠正孩子想要占有别人东西的当马德琳说“这是我的”时,她妈妈对她说:“那是雷切尔的。你愿意和她轮流玩这个玩具吗?”或者这样说:“这是贝思的。你也想玩吗?”让她理解“所有权”和“分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一个4岁大的孩子把小朋友的玩具带回了家,你应该抓住这个对他进行教育的机会:“如果约翰尼拿了你的玩具,特别是你十分喜欢的玩具,你会因为玩具不见了而十分伤心的。你希望他怎么做呢?”向孩子传授持久的价值观的最好办法是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经验教训,而不是把价值观强加给他。如果有可能的话,应该让孩子自己产生“把它还回去”的想法。

纠正偷窃行为让偷东西的孩子把东西还回去有时需要高超的谈判技巧。你应该鼓励并且帮助孩子把偷来的东西还回去,这不仅让他认识到偷东西是不对的,而且还教育了他做错事后必须改正过来。如果走出商店后你发现孩子扔下了一张空的糖纸,你就应该让这个犯了错误的小家伙赶紧回到商店去付钱并且道歉。

弄清楚诱发孩子偷东西的原因要找出是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去偷东西。尽管你一再教育孩子要诚实,但是,习惯性地偷东西的孩子身上往往存在着急需解决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孩子的内心是否充满着愤懑?他是不是用偷窃来发泄心中的愤怒?这个孩子是不是需要钱用,而且觉得偷窃是得到他认为他必需的那些钱的唯一途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给他一些零用钱。可以让他做些临时的工作,付给他报酬。帮助他学习通过劳动获得所需要的东西的道德规范,从而使他能够通过挣钱来买玩具,而不用再去偷钱。有时,习惯性地偷东西的孩子由于自我形象不佳而备受煎熬,他需要通过偷窃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或者引起大家的注意。你的孩子是否需要更多的监管?重新调整一下你优先考虑的事项,把孩子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重新和他建立起亲密关系,这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辨别出具有偷窃倾向的孩子你应该充分留意下面的这些危险因素:

·低下的自尊意识

·冲动的个性:强烈,但控制力弱

·对别人漠不关心

·缺乏亲密感情

·内心愤懑

·家庭环境发生变化,比如父母离婚

·经常感到无聊

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