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

依附性养育使孩子的行为更有规律为了更好地了解依附性养育如何使婴儿的行为变得有规律,我们来设想将孩子的孕育期延长到18个月——9个月是在子宫里,另外9个月是在子宫外面。子宫里的环境自动地调节了宝宝的生理系统,但孩子的出生使这种调节、组织作用暂时地被破坏了。依附性养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敏感的外部调节环境,它替代了子宫所起的作用。当妈妈怀抱着她的宝宝时,她行走的节律是宝宝在子宫里的时候就已经十分熟悉了的,因而起到了让宝宝安静的作用。当宝宝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胸口时,她的心跳能让宝宝想起子宫里的声音。当宝宝包在三角吊带中挂在爸爸或妈妈的胸前,他感觉到了他们有节奏的呼吸。把他抱在怀里、让他感到温暖,这能使他安静,并且能帮助他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这种高度接触的养育方式强调让宝宝安乐、舒适,因而对宝宝被打乱的生理节律具有调节作用。宝宝会有明确的归宿感,他对食物、温暖、舒适和逗乐的需求都能得到可预期的回应,这就使得依附性养育的宝宝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

依附性养育促使宝宝保持安静的警觉许多研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表明,依附性养育的宝宝较少哭闹。那么他们在空闲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他们在安静的警觉状态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在清醒的时候,宝宝要做出许多类型的行为:啼哭、打瞌睡、警觉不安或者安静地警觉。在安静的警觉状态,宝宝对周围环境的注意程度最高。由于很少焦躁不安和苦恼,他们保存了自己的精力,把它用在交流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人更喜欢与他们在一起,同时也促使宝宝更长久地保持安静的警觉。

西尔斯经典链接:尽量少用玩具来哄宝宝

哄宝宝、让宝宝安静下来,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我们会用摇床、唱催眠曲的泰德熊、电池驱动的小秋千和不倒翁等东西来哄宝宝。为了让照料宝宝变得容易一些,劳累的父母们往往会抓过这些人造的玩意儿来逗宝宝玩。当父母需要走开一会儿的时候,偶尔可以用这些东西作为替代品来哄宝宝。但是,经常性地使用这些人造的替代品会破坏你对孩子的养育。在带孩子带得很吃力的时候,你应该使用自身的才智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耐心和自信心——所有这些都是你养育孩子所必需的。如果你过度地使用那些人造的替代品,那么你的宝宝很有可能就学会了从物质中寻求安慰,而与人在一起反而会感到不舒服。当你流连于婴儿用品商店的时候,且慢拿出你的信用卡来付账。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过多地依赖那些人造的替代物会让你在以后感到失望,你会认识到没有任何代用品可以帮助你养育、管教自己的孩子。

依附性养育增进了信任照料孩子是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不仅仅依靠父母来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且还依靠父母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行为轨道。对孩子的权威是管教他们所不可或缺的,而权威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让宝宝相信你能够带给他安全,这一点至关重要。依附性养育的宝宝会学着去信任与他十分亲近的人。当宝宝能够相信妈妈会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将期待妈妈对他的行为作出帮助。

依附性养育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性如果你对依附性养育是否会使你的孩子缠住你不放和具有依赖性感到疑惑,那么你完全不必担心。依附性养育实际上有利于形成依赖性和独立性之间的良好平衡。与父母亲近的孩子相信他的父母能够帮助他具有安全感,因此他更有可能安然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实际上,研究已经表明:与妈妈感情安全可靠的学步期孩子和那些与父母的亲密程度较低的孩子相比,在游戏中往往更具有独立性,也更能够适应新的游戏环境。

西尔斯经典链接: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不易发生不测事件

与父母感情挚深的孩子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具有比较好的表现,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了解。用父母们的话来说,这些孩子一般不会“做傻事”。父母的依附性养育所起到的组织、调节作用有助于这些孩子约束自己的冲动。即使是天性冲动的孩子,只要他们与主要的照料者感情挚深,也往往会少惹麻烦。思维有条理、富有正义感的孩子在犯傻之前往往会仔细考虑过去的成功经验,这可能是由于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内心没有怒气的缘故。愤怒会增加冲动的危险,使孩子面对一些小事也不能克制自己,往往冲动地一头陷入到麻烦当中。从根本上来说,与父母感情挚深的孩子更小心谨慎。同样,与孩子感情挚深的父母也自然地对孩子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更警觉、更敏感,当孩子步入没有保护的新环境时,他们会紧紧地跟在孩子的后面,随时准备给他以帮助。

1~2岁之间的婴儿会完善他的一种被称为“人物保持力”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在脑海里再造了一个人物的形象,即使这个人不在眼前。与照料者之间有着稳固感情的宝宝会把照料者在他脑海里的形象带到他不熟悉的场合。即使妈妈人并没有在那儿,在宝宝的心里妈妈就在那儿,这就给了孩子进一步的信心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依附性养育帮助孩子在脑海里建立起了亲切的、可依靠的形象,从而能让孩子感到自信和能干。如果在孩子能够保持脑海形象之前就强迫他独立,那么他会焦虑不安,并且会十分缠人,或者表现得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许多本该用于探索新环境的精力都被用在了对付这些不良的感觉上。

西尔斯经典链接: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

假定父母由于担心宠坏了自己的孩子或自己被孩子所左右而不对孩子的啼哭作出回应,因而形成了疏远的、缺乏交流的亲子关系,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宝宝要么哭得更响、更尖利,好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要么停止啼哭,放弃自己的需求。不管发生的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宝宝都会从中发现他周围的照料环境是不敏感的。由于他发出的信号都得不到回应,最终他就学会了不再发出信号。他会意识到他的生活中缺乏某些东西,因而内心充满愤怒,产生出对别人的敌意,性情变得孤僻难处。如果发生的是第一种情况,宝宝会让你觉得很烦人,父母会想方设法地躲避他。而如果发生的是第二种情况,宝宝就难以亲近,因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会相当淡漠。发生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孩子变得很难管教。他会逐渐建立起这样的观念:给他带来安全和保护的只有他自己。如果一个孩子在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可信赖的观念中成长,那么他与父母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由于缺乏亲情的父母强迫自己不对宝宝发出的信号作出本能的反应,因此他们就会变得对孩子不敏感,并且会逐渐对自己的养育技巧失去信心,这是产生养育问题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对于这样的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你通过他的表情就能辨别出来,或者你通过他脸上的冷漠就能辨别出他。这样的孩子不会主动地与别人进行目光交流,不像与父母感情融洽的孩子那样给别人以亲切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通常听到的描述是:“他看起来很失落。”你也可以通过一个宝宝呆板、执拗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是一个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尽管他的肩膀还很稚嫩,但看起来却像他坐的婴儿椅那样硬邦邦的。

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不当的行为上,而且常常是人们指责的对象;或者他会表现得生活在自己的孤独世界中。这样的孩子会变得阴沉、忧郁,大家会觉得他是怨气满腹的捣蛋鬼、坏小子。他那些令人失望的行为实际上是他寻求亲情的一种应对策略。由于缺乏对感情作出判断的尺度,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无法懂得如何去重新获得幸福感。他在寻求感情方面存在困难,因为他对曾经失去的东西丧失了信心。这样的情形会导致父母的养育变得漏洞百出,父母可能要花费许多时间去咨询专家的意见。

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较少主动去寻求欢乐,周遭很少有让他高兴的事。因此,与孩子感情疏远的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就体会不到成就感,这使得他们只有在职业或者不涉及孩子的关系当中去寻求满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这样慢慢地越来越远了。与父母感情亲近的孩子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具有亲和力。而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正好相反,小伙伴们都唯恐避之不及,他甚至还会排斥那些能够帮助他产生亲情的人。因此,在感情方面,往往是富者越富,而贫者越贫。

通过向专家咨询,这样的孩子还是能够和父母亲密起来,他们之间能够出现给彼此都带来最大益处的养育关系。当然,这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做到,因为自然地形成最佳亲子关系的时机已经被错过了。新生婴儿比6岁或9岁的孩子更容易为父母所接纳。越早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感情,以后就越能保持这种亲密。

依附性养育形成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依附性养育的孩子有着一种特别的神情,让你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他们。他们看着别人时神情专注,他们由衷地对别人感兴趣。我很喜欢与这样的孩子进行目光交流,因为他们是那么全神贯注。这些孩子会直截了当地看着你的眼睛,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成长在与别人的泰然相处之中,他们与别人关系融洽。他们注视人的眼光既不是紧张、锐利得让人反感,也不是茫茫然缺乏生气,而是真正能吸引人、引起别人关注的目光凝视。

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对配偶和工作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人亲密相处的能力。我们访问过的心理治疗师都曾主动告诉我们,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治疗对与人亲密相处感到困难的病人身上,而且他们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努力让他们的病人重新感受到父母之爱。受到父母依附性养育的孩子是在学习与“人”密切联系而不是与“物”密切联系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而他们就把这种与人亲密相处的能力带入了成年。在许多夜晚我看到2岁的劳伦在床上一点一点地靠向玛莎,紧紧地依偎在她的身边。即使是在这么小的年纪,劳伦都在学习着他终身受用的本领——让人感到亲近的能力。

*这个表格所基于的研究比较了最初两年中的母婴感情和孩子成长后的表现,这些仅仅是统计上的相关性。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与孩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的人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相关性。

西尔斯经典链接:重新建立亲情联结

如果由于健康问题、家庭变迁或者接受了错误的养育建议等原因,使得你在最初的两年中未能与宝宝建立起亲密关系,因而孩子的养育出现了问题,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所幸人类天性中的一个优点就是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能够从一个糟糕的开局回到正确的轨道,最终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重新建立亲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会由于时机不当而困难重重。当然,要建立亲密关系,任何时候都不算太晚。无论你的孩子处于什么年龄,挽回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仔细地考察你们之间的感情深度。如果感情比较弱,那就应该想办法来加强。你应该记住,孩子的态度不是在一天里形成的,他的行为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就有所改变。重新建立感情的过程可能要让你花费6~12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要积极地参与孩子的各种计划,还要频繁地给孩子以关注,在很多时候只要你与孩子在一起娱乐就够了,我们认识的一位母亲在家里教他6岁的孩子读了一年书;另一位父亲在他频繁的商务旅行中总带着他7岁的孩子。一位父亲这样描述与他执拗的孩子重新建立感情的过程:“就好像是与我们5岁的孩子进行了一年的野营。”你所要做的就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尽力去做吧,由此自然而然地就会让你能够顺利地管教他。

时机的把握当然是很重要的。正在成长的孩子在需要表现独立性和感受独立性的时候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孩子一般具有拒绝性的表现,会说:“我自己做这件事。”这个阶段很有可能发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然后,孩子们又会往后退一步,进入第二阶段——一个接受父母的阶段,这时他们为了必需的情感充实又回到家庭的大本营。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接受父母与他的感情交流。你要等待孩子进入这个亲近阶段:当你在躺椅上阅读杂志的时候孩子坐在了你的身边,这时别再继续读杂志,应该停下来阅读你的孩子。已经长大的孩子重新露出了小时候睡觉前要你给他讲故事的神情,重新表露了要在你的房间里“睡一个晚上”的心迹,你应该尊重孩子与你亲近的要求。当孩子缠在你身旁的时候,你要把握这样的良机来重新与他亲近。如果你选错了时机,在孩子要疏远你的时候去亲近他,那么结果往往是遭到拒绝。

依附性养育帮助你管教执拗的孩子依附性养育对于管教我们称之为“高需求宝宝”的孩子特别有用。有时,父母要到孩子3~4岁的时候才能意识到他们养了一个特殊的宝宝(例如,多动症的孩子,发育迟缓的孩子,或者性情变化无常的坏脾气孩子),他需要特殊形式的管教。依附性养育能帮助你了解孩子的行为,增强你对孩子特殊需求的敏感,增加你对孩子的管教取得良好效果的机会。与孩子关系亲密的父母在管教“高需求宝宝”方面领先了一步,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孩子的个性很敏感。而与父母关系亲密的“高需求宝宝”比较容易管教,原因是他对父母比较敏感。情绪变化无常的坏脾气宝宝往往难以管教,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生理机能紊乱。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亲情促进了他们在生理上的组织有序。实际上,关于早期养育方式对孩子将来成长的长期影响的研究已经表明:依附性养育(或者缺乏亲情的养育)对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的行为是否能够被容易地引导到有利于孩子或有利于父母的程度)这一禀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适应能力强的孩子更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变化来调整自己,他们学习接受别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纠正,最终能够自己纠正错误。有些孩子生来就是刺头,依附性养育能帮助你找到管教他们的办法。

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3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4)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