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王濬!前进!B

周旨领着八百个特种兵渡江以后,马上对乐乡发起佯攻,因为是佯攻,周旨带的又是特种兵,所以他最主要的任务是虚张声势、趁火打劫。周旨带着人一到南岸,就马上命令手下树起很多旗帜,又在乐乡城外的巴山点起火把,专门制造出大兵压境的气氛让东吴人看。

东吴这边儿的孙歆一看这阵势,吓的推都软了,赶紧就给江陵守将伍延写信求援,信上说把晋军夸大成了超人,说晋军的大兵,一夜之间就过了江,好像是飞过来的一样。与此同时,王濬率领的真正主力——水军已经趁着夜色到达乐乡城外,周旨也同时把特种兵埋伏在乐乡附近,专等吴兵出城,然后趁乱混进去。

孙歆一看王濬的主力船队已经过来,就马上派兵出城去进攻王濬,结果被打的大败而回。周旨这时候领着派特种兵,根着孙歆的败军就进了城,因为是晚上,周旨的军队又都化了装,孙歆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周旨的兵一路上没有丝毫阻拦,正大光明的一直走到了孙歆的司令部,马上发动进攻。

只顾着撤退的孙歆,哪里能防的着这一招,由于司令部里头根本没多少人,而且又打不过周旨的特种兵,结果就在自己的司令部被活捉。周旨把孙歆捆绑结实以后,趁着乱硬是把孙歆从乐乡绑出了出来,交给了杜预。当年名将陆抗守卫过的、防守严密的乐乡,就这样被周旨的特种兵们把最高首长给绑架走了。

这个时候,王濬又一次表现出了他二愣子的做事风格,本来是人家杜预的手下周旨抓住孙歆的,他倒好,急于向司马炎表功,给司马炎上书说,已经拿下了孙歆的人头。司马炎挺高兴,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杜预派人把活的好好的孙歆押到首都洛阳,弄的司马炎又好气又好笑,王濬干的这件好事,一时被人们当作笑话来说。

攻克乐乡以后,王濬和杜预分兵两路,王濬继续顺着长江东进,杜预南下走陆路攻击江陵。2月8日,王濬杀死了东吴守护神陆抗的另一个儿子、当时任水军司令的陆景,全歼陆景的水军。杜预的进展也非常顺利,在王濬杀死陆景不到十天,杜预就攻陷了东吴荆州第一重镇江陵。守将伍延假装投降,在城墙上已经布好了伏兵,想借杜预举行受降仪式的时候攻杀杜预,但是,杜预识破了伍延的计谋,命令大军毫不留情的攻城,东吴本来已经人心涣散,自然没心情和晋军死拼,伍延也一命归西。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攻陷江陵以后,一向非常儒雅的杜预,居然对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说起原因来,其实非常简单:杜预有大脖子病,他刚刚围攻江陵之后,东吴士兵为了出心头的一口恶气,故意借着杜预的病说事儿。他们在城头儿上牵来一条狗,然后故意给狗脖子上挂一个葫芦让杜预看;江陵城里有一颗歪脖子树,东吴士兵就故意把树身上的凸起部分给砍掉,然后在树上写上“杜预的脖子”。城破以后,杜预看到树上的字,气得火冒三丈,立刻叫人杀光胆敢这么揭自己短的东吴军民,根据《水经注》记载,就连老人和小孩儿都被大批的杀死,城内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杜预也因为这件事,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谴责。

但是不管怎样,江陵是东吴帝国湖北、湖南乃至整个东吴西半部的中心城市,其重要程度,一点儿也不比东吴帝国的首都建业差。江陵失陷的消息传开以后,荆州(湖南)、广州(广东广西)、交州(越南北部)的东吴官员,都争先恐后的把象征着统治权的印信送来,向西晋表示归顺,杜预就以皇帝司马炎的名义,一个接一个的把他们安抚好。就在此时,另一路晋军胡奋又攻克了离江陵不远的公安(湖北江安)。

远在洛阳的司马炎,看到各路军队进展特别顺利,就在2月18日颁布诏书,就命令杜预停止进攻东吴,将两万士兵交给王濬,七千士兵交给唐彬,加强王濬水军的力量,然后驻扎在江陵,进一步安定荆州(湖北湖南)、交州(两广和越南北部);同时,晋升王濬为平东将军,都督梁州益州两州的军事(四川重庆军区司令),同时把唐彬的水军也划归王濬一起指挥,去帮助胡奋、王戎兵团一起平定夏口(湖北武汉)、武昌(湖北鄂城),平定之后,胡奋划拨七千人给王濬,王戎划拨六千人给唐彬;最后,命令坚决的反战派,也就是名义上的伐吴总指挥贾充,把司令部从襄阳转移到项县(河南沈丘),将战略重心转向建业方向。

军力成倍增长的王濬,此时已经进入无敌状态,和杜预告别以后,他继续沿长江东进,没几天就到了武昌附近,见到了正在进攻武昌的王戎,王戎派部将罗尚、刘乔帮助王濬一起攻打武昌,结果仗还没打,夏口太守刘朗和武昌督(武汉战区总指挥)虞昺(于饼)就已经宣布向王濬投降,算起来,比王濬赶到的速度还快。

到此时为止,以王濬、杜预为主力的晋军,一共俘虏或者杀死东吴都督、监军这类军级将领将近20人,牙门、郡守这类师级将领将近150人。至此,东吴帝国历来依仗的主力水军,基本被王濬消灭的干干净净,接下来,王濬将面对东吴帝国的首都——长江下游的建业,今天的南京。

杜预在江陵,也已经知道了王濬继续东进的消息,就把众将召集起来,讨论自己这里下一步的对策。有的将领说:“百年的贼寇,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消灭,现在正是春季,雨水太多,军队长时间驻扎过于疲惫,最好等到冬季来临,再大举出兵。”杜预笑了笑,对目前的战争形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我们的军队,气势已经达到顶点,这就好比劈竹子,前边儿几节只要劈开,再往下就是迎刃而解,根本用不着再费劲。”

灭吴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司马炎专门给王濬这支水军下过命令,让王濬过了三峡以后,就受杜预的节制,到了长江下游,就受王浑的节制。杜预和各位将领谈到王濬的时候,说出了心里话:“如果王濬过了三峡,就会顺着长江长驱直入,以他的功劳和劲头,我也控制不了他;如果他不能取胜,那么我还是没有缘份节制他。”

我觉得杜预其实是话里有话,王濬既然不再适合受杜预的节制,那么当他面对建业的时候,谁也不可能再节制的了他。其实早在王濬还在进攻西陵的时候,杜预就已经给王濬写了封信,在信上,杜预是这么写的:“将军已经摧毁了敌人的西部屏障,就应该立即直取建业,讨伐盘踞了百年的东吴帝国,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吴国百姓,然后整顿部队,风风光光返回都城,这才是前所未有的功业!”王濬看到这封信以后,非常高兴,再一次表现出手比脑子快的二愣子作风,把杜预写给自己的私家信交给司马炎看,以表现自己灭亡吴国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大家做他的认可。

就在王濬从武昌继续东进、杜预在湖北继续安抚降兵的时候,王浑的淮河兵团也已经消灭了吴军建业方面的主力,逼近建业。

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4、高平陵政变A1、导火索——封王归国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1、德才兼备的帅哥B4、高平陵政变C3 、决裂1、导火索——封王归国C5、西北守护神C3、千年西北血泪史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自掘坟墓C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西北守护神A1、嵇康之死A3、绝代谋臣之路A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贾充的谢幕B2 、司马炎的禅让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举国欢庆B3、贾家党三巨头A3、自掘坟墓B1 、天命和正统7、贾家党的反击A2、司马师的大屠杀B5、举国欢庆A4、去留之争A1、千年鲜卑人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6、 失败的道德改革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2 、醉酒的阮籍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3、自掘坟墓A3、钟会邓艾之乱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1、嵇康之死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永远的遗憾B4、孙皓投降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3、伟大的全才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1、嵇康之死C1、千年鲜卑人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3、千年西北血泪史A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3、永远的遗憾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3、废立大权B3、废立大权B5、举国欢庆A2 、以德服人B4、伟大的羊祜5、举国欢庆A3、钟会邓艾之乱C6、接过爸爸的旗帜1 、天命和正统2 、司马炎的禅让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5、流放B3、绝代谋臣之路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2 、最后的平民一品B3、绝代谋臣之路A4、伟大的羊祜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6 、司马懿的悲剧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 、以德服人A3、自掘坟墓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2、三国时代的结束B3、自掘坟墓B2、艰难幸运高官路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1、导火索——封王归国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 、酒神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