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孙皓投降B

晋军打扫战场的时候,找到了张悌的尸首,同时找到的还有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以及七八千具吴兵的死尸。周浚的别驾(行政总监)何恽就劝周浚:“张悌全部的精兵都在这里灭亡了,王濬那里已经攻下了武昌,正乘胜东进,很快就会赶到这里,东吴已经土崩瓦解,应当立即领兵渡江,直逼建业。我们大军突然到来,敌人一定心惊胆战、勇气尽失,我们就能不战而胜了。”周浚觉得很对,让何恽去报告王浑,可是何恽认为王浑是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人,行事过于圆滑小心,就劝周浚干脆直接渡江,来个先斩后奏,但周浚也怕这样抢了王浑的功,得罪王浑,就还是让何恽去向王浑打个报告。

何恽到了王浑那里,劝王浑赶快渡过长江、攻克建业,果然,王浑像何恽预料的那样,怕打不下建业反而受责难,就拿出司马炎刚刚伐吴时下发的命令当起了挡箭牌,摆起了官腔:“皇帝陛下给我的命令,只是让我驻扎在长江以北,并没有叫我轻易进兵。我知道你们的决心也有、信心也有,可是单凭你们的力量怎么能攻下建业呢!现在如果违反陛下之前的命令而出兵,打了胜仗还好,要是打输了,那么犯下的罪过可就大了。之前皇上已经命令王濬到了这里,就接受我的调度,你们只管准备好船和桨,等王濬来了咱们一齐渡江。”

何恽听了这个气,这是哪门子逻辑啊,索性也就把话挑明了:“王濬一路所向无敌,攻克了多少重镇,他已经这么大的功了,大老远的跑来能听你的?我听都没听说过。将军您现在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有了机会就要行动,难道事事都要向皇上汇报吗?如果现在乘机渡江,完全有把握取胜,您还犹豫、顾虑个什么啊!”何恽这里唾沫星子猛飞,可是王浑还是不听,仍然让大家准备船桨,等着王濬。

王濬这边呢,一点儿也没让王浑失望,从武昌(湖北鄂州)出来以后,他就顺着长江急行不歇,恨不得一天就飞到建业。就在快到建业的时候,王濬遇到了最后一个障碍,这就是孙皓派出的东吴帝国幸存的最后水军——游击将军张象率领的万人舰队。张象在船上一看,只见整个江面都是王濬的舰队,船上站满了身披铠甲的士兵,战旗迎风招展,真是威武雄壮、气势难当,虽然张象吓的腿都发软,但是他没有逃跑,而是勇敢的率领舰队——投降了。

陆军没了,水军也没了,建业成了一座空城,孙皓在皇宫里急的抓耳挠腮,难道真的就没有希望了吗?

有!

下面我们要隆重介绍东吴帝国最后的一支救兵:陶浚兵团。

陶浚兵团之所以没有被消灭,是因为他并没有在长江战场,因为晋军全线进攻东吴的前一年,他镇压交州(广东、广西)的叛乱去了。陶浚领着部队走到湖北地界,听说晋兵六路打了过来,怕首都建业保不住,没敢继续前进,领着兵就往建业赶。到了建业,孙皓问陶浚,你看晋军的部队厉害不?尤其是水军,我们能打的过不?陶浚根本没见到晋军就跑回来了,可是他又不敢说,只好向孙皓撒了个谎,说晋军的船都特别小,只要给他两万人的部队,乘大船作战,一定能打个胜仗。孙皓听完,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把所有的残兵败将集结起来,交给陶浚指挥。陶浚雄赳赳气昂昂,准备渡过长江,第二天到军营一看,人都跑光了,军营连条狗都找不见,所以东吴最后一支救兵就这样完了。

在孙皓和陶浚慌作一团的时候,王濬的舰队已经逼近建业,王浑、司马伷的军队也在快速向建业靠拢。孙皓还想再做最后抵抗,可是得到了更加心碎的消息:吴国的宰相何植、建威将军孙晏也把兵符和印信送到王浑那里投降了。军队打光了、士兵也逃光了,如今宰相也投降了,孙皓感到了末日的临近,这次是真完了!可是孙皓不想死,这个时候,仍然忠心耿耿、没有逃跑的光禄勋(皇宫禁卫军司令)薛莹和中书令(皇帝办公室主任)胡冲给孙皓想了个办法——投降吧!

孙皓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对啊!打不过,还可以投降吗!好!好!他马上派人给晋军送去降书,怕不保险,孙皓还把降书一式三份,给王濬、王浑、司马伷这三个将领分别寄去,把自己用了多年的玉玺,送给了皇族出身的司马伷,希望司马伷能看在孙皓把玉玺送给他的份儿上,求司马炎能够饶自己一命。

也许是无人性了多年突然良心发现吧,一直把大臣们不当人看的孙皓,在决定投降之后,给大臣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深刻的剖析了自己的过错,在结尾,他对心惊胆战伺候了他那么多年的大臣们做了最后的祝福:先生们,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时代啊!伟大的晋王朝已经平定四海,这正是你们发挥才干的好时候啊,你们不要为东吴的灭亡而难过,东吴虽然不在了,但你们还可以为伟大的晋朝效力啊,我的心依然永远与你们同在!

伴随着孙皓的梦醒时分,王濬终于到达了建业地界,这个时候,王浑的信使也乘船来到了王濬的船上:“王将军,王浑将军请您到北岸见他,要和你商议战场的事情!”王濬看着信使,突然发出了震天的笑声:“你去告诉你家将军,就说我王濬这里的船,走的正好是顺风,停不下来啊!”

公元280年3月15日,建业城外。

王濬带着八万士兵,乘着百里相连的舰队,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和震天的擂鼓声中,开进了建业。孙皓站在城外,反绑着双手,脱光了上衣,让人用车拉着棺材,带着太子和部分官员,到王濬的临时大帐去投降。王濬友好的叫人给孙皓松了绑,穿上衣服,把他带来的棺材一把火烧掉,然后在大帐里接见了孙皓,马上派兵进入建业,接收了东吴帝国的国库和档案馆。

这是历史性的一幕,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分裂,终于恢复统一。此时的王濬可能并没有想到,在此后近三百年,一直到隋文帝消灭陈朝之前,再也没有人享受到这个待遇,再也没有一个将领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过中华大地,王濬的名字,因此和诸多统一过中国的名将一起,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历代将领的佼佼者。

西晋灭吴的战争,历时不到3个月,至此宣告胜利结束。

3、废立大权B1、导火索——封王归国A3、自掘坟墓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4、去留之争B1 、短暂的蜜月时期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3、绝代谋臣之路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重任在肩的大伯3、千年西北血泪史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1、千年鲜卑人A1、嵇康之死C1、重任在肩的大伯4、含恨而死C3、千年西北血泪史A2 、醉酒的阮籍A2、三国时代的结束B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 、短暂的蜜月时期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举国欢庆B2、艰难幸运高官路A2、如愿以偿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4、伟大的羊祜3、王濬!前进!A4、高平陵政变B3、贾家党三巨头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5、流放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4、孙皓投降A4、去留之争A5、贾南风的政变A4、含恨而死C6、 失败的道德改革2、三国时代的结束B3、贾家党三巨头A3、伟大的全才B4、夫妻双进鬼门关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2、司马师的大屠杀B5、西北守护神B4、孙皓投降A2、在乱世中崛起B7、贾家党的反击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5、清谈误国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2 、醉酒的阮籍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 、司马炎的禅让1、德才兼备的帅哥B7、贾家党的反击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1、导火索——封王归国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序言2 、醉酒的阮籍A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4、高平陵政变B3、贾充的谢幕B6、杨家党的兴起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1、导火索——封王归国B3、自掘坟墓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孙皓投降B4、含恨而死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三陈伐吴1、遥远的过去5、贾南风的政变B1、导火索——封王归国C5、举国欢庆A3、绝代谋臣之路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3、贾家党三巨头B5、流放C3、钟会邓艾之乱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 、酒神刘伶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