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年西北血泪史C

从西汉以来,大西北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就只有两种关系,不是打仗,就是投降。在反反复复的打仗和投降的过程中,大西北的少数民族也逐渐更深入的迁入到汉族内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并不是自愿迁入的,而是汉族王朝为了同化和削弱他们,故意把他们迁到汉人聚居区的。

羌族人被迁入的次数和人数是最多的。尤其是东汉,几乎每一次和羌族打完一场战役以后,都会有上万的羌人被俘虏或者主动投降,然后这些人就被安置到雍州(陕西南部)一带,方便强大的汉族部队就近监视和镇压。而氐族更是因为被夏侯渊打败,才被安置在离长安非常近的扶风郡(陕西咸阳西)、天水郡(甘肃甘谷东)、南安郡(甘肃陇西东南)。曹魏帝国后期的名将邓艾在不断击退蜀国进攻的时间里,一次性就把几万鲜卑人安置在雍州(陕西南部)、凉州(甘肃、宁夏)交界地方。这样,在汉族王朝的刻意安置下,整个大西北甚至西都长安附近,都遍布着羌人、氐人、鲜卑人。到了西晋时代,大西北的少数民族,不仅占据了蒙古高原,还分布在辽阔的大西北,他们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一直发展到西晋王朝已经再也无法忽视这些人的利益。

大西北的生态环境,本来就非常恶劣,也可以这么说,即使到了现代,除了渭河两岸的关中平原以外,其他地区都不能说是水清草美的地方。这样恶劣的环境,本来粮食产量就少,再加上断断续续几百年的战争,让这里的社会秩序多次崩溃。但是我个人认为,多么恶劣的环境,如果人们能够团结一致,不说把沙漠变草地,起码能在沙漠里弄出几个绿洲来。事实证明,在中国漫长的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里,大西北并不是一直都在打仗,如果碰上一个开明的、善解人意的地方官,大西北也是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和平的,在西汉、东汉、三国,大西北也曾经出现过民族和谐的场景。

其实除去少数极度偏激的人,正常的人,不管哪个民族,都是向往和平生活的,不是走到绝路上,谁愿意撇下老婆孩子去打打杀杀。历史上造反起义的汉族人,比少数民族要多不知多少倍,少数民族的起义造反,和汉族人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要争一口饭吃而已。

纵观大西北从西汉一直到三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激起大西北民族战争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民族压迫和民族敌视,再往深说点儿,就是民族歧视。

民族歧视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最丑恶的毒瘤之一。产生民族歧视的原因,是一个民族比另一个民族先进。不可否认,在整个地球上,各个民族的文明先进程度确实是很不一样的,即使到了现代,有的民族仍然过着原始社会的部落生活。先进的人看落后的人,不可避免会有一种自高自大的心理,但有的人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自大,有的人却把自己的心理变成行为,然后对不如自己的人进行伤害,当这种行为成为一个民族的心理和行为的时候,就成了民族歧视。

无法否认,直到明朝前期,汉族仍然是地球上最为先进的民族之一,更别说在西汉那个时候了,当时整个地球上能和西汉王朝比一比实力的,也只有一个欧洲的罗马帝国。汉族这么先进,自然难免骄傲,在当时汉族人的眼中,其他的民族都是劣等民族,他们类似于人类和动物之间,当时的汉人看待少数民族,就好比今天我们看黑猩猩。所以,随着汉族的扩张,羌族人和氐族人的利益不断受损,但是,汉人根本不会考虑羌人的感受,识相的就赶紧滚蛋,想抵抗的就消灭,这也难怪,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人,我们哪能要求他们那个时候就有民族平等的意识呢?

在这种民族思想下,我们就能想象到迁到大西北的鲜卑部落回受到什么待遇了。就因为是少数民族,就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就要无端被歧视、无端受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按理说,羌人、氐人以及后来的鲜卑人,已经生活在汉族帝国的境内了,即使是为了汉人和汉族王朝自身的利益,也应该让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安居乐业。可是,从西汉到三国,在大汉族主义的支配下,政府看待少数民族起义,从来不反省自身的失职,反而认为少数民族是天生好战、天生爱造反的胚子,对少数民族不是镇压,就是镇压,恨不得少数民族人直接从地球上蒸发掉最好。

曹魏帝国继承的是曹操时代的少数民族政策,也就是民族瓦解和民族压迫政策。像对待并州(山西)成千上万的匈奴人和鲜卑人一样,曹魏帝国也有意识的削弱河西鲜卑人。一方面,曹魏努力的想尽各种办法把鲜卑人原先的部落组织给瓦解掉,让他们给帝国种地当兵;另一方面,如果鲜卑人像羌人、氐人一样反抗,曹魏就把他们直接变成官奴;甚至在鲜卑人老老实实种地当兵的时候,他们也会大量被地方官们非法的卖为私人的仆人、奴隶,当然,有时候曹魏即使知道这种情况,也根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鲜卑人的遭遇,就好比两汉时代的羌人、氐人,而西晋王朝又继承了曹魏帝国的民族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被压迫的少数民族再次联合起来反抗,只不过这一次,反抗的主力不再是羌人、氐人,而是鲜卑人了。

5、举国欢庆B4、去留之争E2、三国时代的结束B3 、新新人类阮咸3、自掘坟墓C1 、短暂的蜜月时期1、导火索——封王归国A2 、司马炎的禅让1、无人性的孙皓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1、千年鲜卑人A2 、最后的平民一品A4、去留之争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5、西北守护神B2 、以德服人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钟会邓艾之乱A4、含恨而死A5、流放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1、千年鲜卑人C1、德才兼备的帅哥B5、西北守护神C3、千年西北血泪史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1、无人性的孙皓A1、千年鲜卑人B3、千年西北血泪史C3、自掘坟墓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2 、醉酒的阮籍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 、废立大权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2、艰难幸运高官路B1、导火索——封王归国B6、接过爸爸的旗帜1、导火索——封王归国A4、三陈伐吴2、司马师的大屠杀B3、伟大的全才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1、嵇康之死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5、贾南风的政变A4、三陈伐吴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2 、最后的平民一品A3、钟会邓艾之乱B2 、最后的平民一品D2、在乱世中崛起B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西北守护神C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5、举国欢庆A1、重任在肩的大伯1 、天命和正统5、过于优秀的弟弟B4、高平陵政变B3、王濬!前进!A3、永远的遗憾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 、废立大权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4、含恨而死D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3、绝代谋臣之路A4、去留之争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7、贾家党的反击B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4、去留之争E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3、贾充的谢幕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伟大的全才B3、伟大的全才A4、含恨而死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4、去留之争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6 、司马懿的悲剧1、德才兼备的帅哥B3、绝代谋臣之路A2、艰难幸运高官路A4、去留之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