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最后的平民一品C

王琛总是在给司马炎的报告里说石苞的坏话,到了公元268年的时候,王琛突然听说到一首童谣,叫做“皇宫里的马成了驴,身上压了块儿大石头”,立刻又想到借题发挥,用这个事儿来整石苞。在那个时代,童谣这种东西不仅仅是童谣那么简单,古人非常迷信的认为,童谣不仅说明现在,更预示未来。皇宫里的马,当然就是指司马炎,而奔驰的骏马变成了拉磨的驴,当然就是说司马炎要受苦了,身上的石头,正好就是特指姓石的石苞。

其实童谣这种东西,很多都是人们故意做出来的。其中的含义,是非常含含糊糊的,它最可怕和神秘的地方就是,你怎么解释,都能解释通,而且总有那么一点儿意思。我们大可以说,即使这首童谣是真的,即使司马炎倒台真的是因为一个姓石的人,那姓石的人也多了去了,不一定就是特指石苞,可是王琛就是要故意往石苞身上打主意,他就秘密地给司马炎打小报告,说石苞与吴国总是有书信往来,关系非常暧昧,叫司马炎小心他,末了,还把这首童谣加上,让同样迷信的司马炎自己去猜意思。

在那个年代,坐镇边关的大将和敌人的将领甚至君主有书信往来,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一点,我们通过石苞叫孙楚给孙皓写劝降信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来,后来羊祜和陆抗也经常有书信往来,不但没有受到非议,还因为惺惺相惜被人们传为美谈。可见,石苞和东吴帝国书信往来,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要说古代官场混的,谁人背后无人参,司马炎作为皇帝,经常会从王琛这类身份的人那里收到各种捕风捉影的话,可是也没见他有多在意,也没见过那个封疆大吏因为这个被免职。可是,当司马炎听到久经沙场的石苞可能有不稳动向的时候,却立刻警觉起来,不过到底因为石苞是多年的老功臣,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人要是倒霉,真是老天爷都不给力。正巧在这个时候,吴国将要入侵晋的机密消息传到了石苞这里,石苞一听,马上命令士兵加固防御工事,阻断水流,防止东吴军乘船打过来。石苞在这里大搞防御工程,本来是为了防卫东吴,可是这种行为加上前段时间的谣言,就使得司马炎更加对石苞产生了怀疑,立刻把亲信们找来召开秘密会议,说:“东吴帝国每次入侵,总是襄阳、扬州两路进攻,从来没听说只打扬州一路的。”然后就讨论石苞是不是想要为叛变做防御准备。羊祜一听,赶紧反复的劝司马炎,石苞是司马家族的老牌儿干将,辛辛苦苦这么多年,绝对不会叛变,可是司马炎始终有疑虑,怎么也不敢完全相信。

当然了,作为刚登基的皇帝,司马炎对石苞有怀疑是很好理解的。寿春这个地方,对司马家族来说,非常有纪念意义,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打江山的老祖宗任内,这里发生过三次反对司马家族的兵变,要说不惊险那是假的,要说这几位前辈一点儿也不紧张那也是吹牛。现在司马炎刚登基,老百姓对西晋的认可度并不长,所以谨慎一点儿,小心一点儿,还是应该的。

但即使已经怀疑石苞,司马炎还是不愿意相信他真的会叛变,为了验证一下,他决定召石苞的次子石乔进宫商量事儿,只要石乔在洛阳,石苞即使想叛变,也肯定要顾及儿子,暂时也会按兵不动。也合该是石苞倒霉,就在这么要紧的时候,石乔又给他帮了一个大大的倒忙。当时,石乔正是尚书郎(国务院司局长),本来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洛阳上班,司马炎找石乔,石乔却一整天都不见人影,司马炎一听,料定石乔一定是逃跑了,石苞肯定已经谋反了,这才赶紧调兵遣将。

司马炎刚登基,不管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朝廷的面子,都不能明明白白的说,他这么短时间内就怀疑给自己家族服务了那么多年的老牌儿重臣叛变。于是,他就找个了接口,对外宣布说石苞平时消极怠工,等到东吴快来进攻了才抢修防御工事,真是临阵磨枪,让老百姓又担惊受怕又日夜加班,这么不靠谱的人,必须免去他的官职。同时,司马炎立即派遣义阳王司马望带着大军去把石苞带回洛阳,又命令东莞(管)王司马伷也带领一支人马,同时向寿春进军。

石苞这边,丝毫不知道自己就要大难临头,还一心一意的继续加固防守。眼看石苞就要被不明不白的黑掉,或许会被杀掉的时候,他身边出了一个救星,这个人就是石苞还没正式上任的秘书孙铄。

孙铄,字巨业,河内郡怀县人(河南武陟)。他的出身也十分低微,年轻的时候和石苞一样,也是在县里当一个连职务都不清楚的小吏,后来河内太守吴奋发现了他的才干,才把他请来做自己的主簿(秘书长)。

在那个年代,身份低微却要做官,简直是一种罪恶。我们前面说过,在当时,中央的高官,被全国闻名的大士族把持;而州里、郡里、县里的长官虽然是中央委派,可各级地方的官吏,却是由各级的地方士族、地方豪强把持,这些人大多是本地的地头蛇,孙硕所在的河内郡也不例外。在开会的时候,他的同事们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孙硕没有门第,是个穷苦出身。

吴奋是个比较正直的人,当他知道孙硕受歧视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后,立刻勃然大怒,马上利用自己的关系,找到了当时的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刘讷(ne四声),推荐孙硕做了他的都官从事(监察长),孙硕因为碰上了一个好上司,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不久,吴奋又向石苞推荐孙硕,石苞就聘他给自己当手下。孙铄在去洛阳的途中,路过许昌,碰巧与当时镇守许昌的汝阴王司马骏私交很好,孙铄就去看他。司马骏作为皇族和国家重臣,当然知道朝廷已经派司马望带领军队去抓捕石苞,他怕孙硕大好的前途受连累,就把这个机密消息告诉孙铄,让他先在许昌呆几天,别到石苞那里去陪着挨抓。

孙铄一听这个消息,并没有只顾自己,而是赶紧六百里加急从许昌跑到石苞这里,把自己听说的机密告诉石苞。石苞突然得到这种消息,惊得魂飞天外,一时间六神无主。还是孙硕反应快,劝他赶紧离开军队驻地,一个人老老实实出城到驿站,去迎接朝廷派来的军队。石苞看到孙铄这么意气,感动得老泪纵横,赶紧照做,等到司马望的大军赶到寿春,石苞已经在那里貌似高高兴兴的等了很长时间了。看到石苞居然这么听话,司马望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就向司马炎汇报了这个情况,司马炎听到石苞这么懂事,才放了心。等到石苞回到首都,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司马炎也没说什么错怪石苞之类的话,就让石苞乐陵公爵的待遇,在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的情况下,退休回家了。

4、孙皓投降B4、含恨而死C2、在乱世中崛起A5、西北守护神A2、艰难幸运高官路B3、自掘坟墓B5、流放C1、导火索——封王归国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序言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1 、短暂的蜜月时期4、伟大的羊祜3、钟会邓艾之乱C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含恨而死A1、灭吴战争的迷雾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 、西晋官职大展出B2 、以德服人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3、伟大的全才B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钟会邓艾之乱C3、绝代谋臣之路B1、嵇康之死B5、流放C3、王濬!前进!B6 、司马懿的悲剧1、重任在肩的大伯6、杨家党的兴起A7、贾家党的反击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1、导火索——封王归国B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3 、西晋官职大展出A2、在乱世中崛起A1、德才兼备的帅哥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4、去留之争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2 、醉酒的阮籍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6 、司马懿的悲剧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4、孙皓投降B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三国时代的结束B2 、醉酒的阮籍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7、贾家党的反击A2、三国时代的结束B3、贾家党三巨头B5、流放C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无人性的孙皓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5、举国欢庆A3、贾充的谢幕A3、伟大的全才B4、高平陵政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3、贾家党三巨头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4、高平陵政变A1、千年鲜卑人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4、去留之争E2、艰难幸运高官路B2 、司马炎的禅让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2、艰难幸运高官路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