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畅聊

“其实从比例来说,好电影本身就要比烂片少得多,全世界都一样,北美每年上映的烂片远远高于质量还不错的片子,只不过能进入内地市场的都市精挑细选的大片或者剧情流畅的佳作,给我们造成一种好像北美全都是佳作的错觉!”

把纸巾丢进垃圾桶,小白接着道:“其实如果纵向比较的话,国产电影确实是在进步的,至少每年都会有几部非常值得探讨的作品出现,最开始的那几年,可没有这种待遇,我们能讨论的只有哪部作品更烂…”

“至于观众为什么觉得烂片多,大概是因为拼命宣传的大都是这类片子!”

很奇怪的现象,一部电影上映前,通常叫的越凶,成为烂片的概率就越大。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中国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垃圾观众,他们会为垃圾电影买单。

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很多人看不起的IP、鲜肉和噱头来收割智商税。

如果劣质商品能够跟普通商品攫取一样多的收入,我为什么要花额外的精力和成本在上面呢?

这个大概就是烂片产生的原因吧!

市场不是绝对孤立的,当投资人看到了我们口中的“垃圾电影”在赚钱,而一部“所有人都说好”的电影不知道赚不赚钱的时候,你猜从理性决策的角度,资本会流向哪里?

……

小白上辈子最佩服的导演是王景导演,华语圈最擅长拍烂片挣钱的导演!

他一直标榜拍自己电影一定是要以赚钱为目的,如果不赚钱就不会拍。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小白最多会说他是个商人。

但他除了拍垃圾电影,更多的时间是在投资文艺片!

他知道自己拍的是烂片,也知道拍出来能挣钱,记得许鞍华说要拍《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时候,但是没人投资,去找好朋友王景,王说我投,许说你哪来的钱,王遂拍了部烂片《零零狗》,片酬投资给了许鞍华!

《大内密探灵灵狗》是烂片吗?没拍之前就知道是烂片,王景知道,投资人知道,很多观众进电影院之前其实也知道。

可投资拍这样的电影真的有钱赚,能这么舒服的赚钱为何不赚?这就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这是你在豆瓣给电影打一星也改变不了的现实,这是你在论坛上把电影骂出花也改表不了的现实。

王景自己也拍过文艺片。

他拍的《笨小孩》还让叶德娴获得了台湾金马奖影后。

当时为了争取到这部片子的导演权,王景还主动向投资方表示,自己可以不要导演费,但《笨小孩》的票房不好,王景此后不再涉足文艺片的拍摄。

关锦鹏的《越快乐越堕落》、许安华的《天水围的夜与雾》、《得闲炒饭》、《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

有人说,中国商业电影目前选用的映前宣发手法,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都是带有对观众强烈欺骗性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让观众无法得知这部电影的真实制作水平。他们看到的,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宣传内容、火爆场面,主演艺人的站台走秀、所谓影评人和娱乐媒体夸张虚浮的报道文字…

观众只能自己花钱买票,亲自去电影院看了,才明白是好还是坏。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真的是这样吗?

王晶执导电影《澳门风云》,票房5.2亿,挣了很多钱。

投资人觉得这电影市场反响真不错,咱们接着拍续集吧,那个《爸爸去哪儿》挺火的,拍的时候记得带上小朋友!于是有了《澳门风云2》,票房9.57亿。

投资人一看这票房几乎是一年翻一番啊,咱不接着拍对不起观众啊,于是又有了《澳门风云3》,票房11.17亿。

这时候王景公开表示:因为所有的剧情、人物和感情关系,都在《澳门风云3》中实现了一次团圆,《澳门风云》不会拍第四集!

呵呵,你以为投资人会放过这么好的挣钱机会吗?

你说不拍就不拍?

《新赌城风云》马上就会跟大家见面,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新澳门风云》…

当然,对于导演来说,是坚决不能骂观众的!

“没有什么好骂观众的,我们毕竟走在观众前面。”

“艺术片要赚什么钱,你们中国怎么都把艺术片当成社会现象了,还要过亿,太可怕了。”

“商业片就该好好赚钱,不然影院都做不起来了。”

这是上辈子克里斯蒂安·蒙吉跟白小飞说过的几句话。

很认可!

……

采访继续。

话题已经不知道偏到哪去了…

“香港电影曾经有个午夜场的仪式,导演和主演会和观众一起观看自己的电影,大部份观众也知道主创们的存在。观众觉得拍得好就鼓掌,拍得烂就喝倒彩,甚至可以嚣张得大骂,是哪个傻逼拍的给我站出来。主创一般都战战兢兢,不知观众反映如何。”

“现在的首映,你敢这么干?”

“可现在的香港电影也不敢这么干了!”

“对呀,时代变了,现在的观众能接触到的太多了,互联网时代,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韩国电影,全世界所有的好作品,他们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很自然的就会看不起国产电影!毕竟咱们在很多地方做的确实不尽如人意。”

“去年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

“有啊,《大圣归来》就挺不错的,非常成熟的动画电影!”

“除此之外呢?”

“…是这样的,其实我也没什么时间看电影,最近看的都是一些老电影,我就不评价了。”

去年一整年,票房破十亿的作品一共有十余部,其中《捉妖记》更是创下了新得票房纪录…

《煎饼侠》、《夏洛特烦恼》、《港囧》包括《敲开天堂之门》票房全都破十亿。

最关键的,《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并没有像想象中的大卖,前者的票房止步于2.8亿,后者3.8亿,虽然两部都赚了,但是口碑还有观众的指责让他们也不敢随意乱拍…

尤其是《栀子花开》更是触动了很多观众,他们自发形成自来水,力挺《大圣归来》,空前盛况,令人感动!

“很多人觉得你代表了国产喜剧的新的发展方向,你怎么看?”

第二百一十四章 票房利器第八十六章 短信…番外四 解读第二百零八章 拒绝邀约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蛋糕(说点干货)第十九章 都来了第五十七章 交作业第六十三章 抬价第六十章 对不起,我拒绝!第五十九章 杀青第四十二章 其实,我是演员第五十八章 黑暗骑士崛起第一百三十章 奥斯卡第二十三章 别急,先领两个奖第一百六十八章 烂片真的不能怪演员!第四十二章 成立一家公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难消受…第七十五章 抢热搜?第三十四章 榜单第五章 客串第十二章 演员初见第二十章 大场面!第一百四十二章 渐入佳境第三十八章 专访第五十九章 《喜剧人》的态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拿钱砸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月第八十二章 吃条鱼,有什么可惊讶的?第五十六章 见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想法第二十七章 日记(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春节档第三十二章 暂歇第五十六章 罢录(上)第六十章 宣传第一百四十一章 萌新拜见大佬第七十一章 跳梁小丑第一百一十九章 八十分吧第四十一章 四连冠?第九十章 下映(第六更)第八章 听前辈们吹牛逼(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九品芝麻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教人演戏第二百零五章 老友第六十九章 起风了第五十四章 工作室雏形第九十四章 电视剧将播第一百五十四章 赚钱了…第五十章 二手准备第二百四十八章 撕吧!(第六更)第一百零二章 天王巨星私下见面(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上影节第七十三章 工作日跌幅(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中国好儿子第七十三章 单纯做演员的话,还是挺轻松的!第九十八章 赚钱!第一百零八章 颁奖(上)第三十二章 影迷的幸福番外一 上映第一百二十一章 宣传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想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档期分析(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再至永盛第六十八章 霸道!第一百章 回京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终票房第二百六十二章 有点激动了!(第七更)第五十八章 封杀我?第六十二章 小聚第六十一章 差点出事…第十二章 《梨之园》第三十三章 未来的思索第七十三章 收场(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美妞第九十六章 如果收视率好,我就继续拍下去第八十二章 吃条鱼,有什么可惊讶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眼光?第七十六章 震惊(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俗?第四十七章 回国第十章 演员们第一百二十六章 两个人的旅行(上)第六章 其实,我是个演员(上)第六章 其实,我是个演员(上)第六十二章 小聚第六十九章 别人的事,少操心!第四十四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剧本奖第三十五章 回应第五十五章 七月第五章 聚会第二百三十七章 贺岁档开启第七章 师长好友第五十二章 冷战!第八十五章 继续拍摄第二十四章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见相见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节档结束(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年终盘点第一百一十二章 疯狂(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访谈(第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