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城里城外

这等情势下,一有不慎,便会有寨破兵败之危,连孔明也不敢轻易决断,但寨前的战事又如燃眉之急,容不得半刻耽误.这等时候,要是没有外力相助,只能舍弃一边了,但愿左寨的曹军不会见死不救,解救眼前危局的也只有靠曹军伸手相助了.相信曹操等应该不会如此不顾全大局,而且这边还有严颜、张任两支兵马,孔明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曹军身上了.

就在两边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曹营终于有了动静,夏侯敦、李严、泠苞、杨怀、高沛五将一同出马,率军杀向赵军之后.赵信急使徐晃率兵拒之.张飞等人也趁机缓了一缓,率兵退到寨下箭许之地.赵军追了过去,寨上箭如飞蝗,纷纷而下,虽亦有误中自家兵马的,但大部都倾泻在赵军队中.

眼见赵军在弓箭的压制下攻势略受遏制,孔明当机立断,急令关羽等退兵.这一退可不打紧,直将大半兵马交代给赵军了.关羽、魏延等好不容易退到寨下,眼见得没来得及退回的兵马在赵军铁蹄的蹂躏下顷刻溃散,直看得眼都红了.其实这些兵马根本就是替关羽、魏延等做牺牲了,若非他们将典韦三人所领赵军阻了一阻,关羽等人岂能如此轻易退到寨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先前孔明甚至有舍弃一边的想法,如今形势好不容易有所逆转,只能赶快退兵,能保全关羽、魏延等人已是万幸了,虽然此举会损失许多兵马,但总比一军皆丧要好的多!

退到寨下的两部兵马在寨上弓箭的掩护下,缓缓退入了寨中.终于在曹军的策应下,以丢弃关羽、魏延二部大半兵马为代价将两部兵马撤回了大寨,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刘军一往营寨退去,夏侯敦等人勒兵就退,生怕赵军会将矛头指向他们,这也是出寨前曹操的吩咐.没个为救盟友而把自家兵马搭上的道理.

赵军这边只有徐晃见机得快,率部在后掩杀了一阵,等赵军攻寨不成,回身来追时,夏侯敦等人早已在寨上的接应下退入寨中了.

看来今夜是无法一举破敌了,虽如此,赵信也应该满意了,今次一役,可说是一场大捷,尤其是重创了刘军.出寨的关羽、魏延、张飞、陈到的四部兵马,关羽、魏延二部算是幸运的了,不说张飞只身得脱,兵马尽数折在寨外,陈到所部虽有大半逃回,可主将却陷了,至今生死未卜.兵马厮杀了半夜,也已疲了,要强攻敌营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略一思量,赵信便选择了退兵.

令吕布率部殿后,大军依次而退.其时乐进早已解决了陈到残兵,生擒了陈到.赵军大胜而回,自安排庆功.

赵军退去后,严颜、张任便请回营.俟二人率部去后,刘营之中一片乌云惨淡,人人如丧考妣,刘备更是不用说了,连孔明这等洒脱之人面上也是乌云密布.整点兵马,总计折损了三万多兵马.这个数字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自出兵以来,加上此次之败,刘军已经折损了大半兵马,照这个情势,已经无力与赵军抗衡了.若非还有曹军从旁相助的话,刘军哪里还敢留在此间,只怕早已跑得不见踪影了.

曹操这边情况虽然比刘备那边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总计也折损了万余兵马.两家加起来,足足折损了四万多兵马.

此番大败,可以说刘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羽、魏延二人若能再忍耐一下,等赵军大队也进入伏击圈后,到时前后夹击,鹿死谁手,真真是尚未可知!但这也不能全怪他二人,谁会料到赵军会来上这么一手!败了就是败了,此役对士气的打击是难以估量的,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军心.只要士气还能挽回,两家还可以合力坚守在此,若军心不可用,想要联手坚守都难.人家是胜了犒赏三军,刘备败了却也犒赏三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如今也只有靠这点手段振奋军心了.刘备、孔明等更是深入普通士兵队中,恤死抚伤,鼓舞士气.忙了一日,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曹操这边情况稍微好一点,所费的力气也就小一点.

曹操兵到的同时,张辽等人也收到赵信将令,开始行动起来.豫章城两面临水,又紧靠鄱阳湖,与湖上水军遥相呼应,城中又有黄忠这等猛将,强攻实非上策.

"城中刘军是抱定一心坚守城池,我军不宜强攻.豫章西南赣水之西有城名庐陵,若得庐陵,屯兵此处,足可席卷荆南.庐陵城兵不过万余,亦不比豫章有黄忠这等猛将把守,正可取之.倘若豫章分兵去救,正可于路设伏击之.那时,欲取豫章,欲取庐陵,皆在将军而!"鲁肃献计道.

"先生妙计,不过,庐陵城在赣水之西,又地当要冲,我料敌方定会在赣水上布有水军,到时我军如何渡河攻城,不知先生可有妙策?"

"大王遣蒋钦将军领三万水军游弋九江一带水域,鄱阳湖的水军必会受其牵制,虽能顾及豫章城,但庐陵远离鄱阳湖,虽有赣水之便,我料其在赣水之上布防的水军必定为数不多,只要觑定时机,我军虽无水军之助,亦能偷渡过河去."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余下的问题就在兵马渡过河去之后,如何能尽快拿下庐陵城,若是不能极快拿下庐陵城,身后有大河阻路,又有敌方水军阻挠,粮草必定接应不上,一个不好,立时会有全军分崩离析之危.这点却是最难做到的,如果赣水之上真的布有敌方水军的话,那就说明敌方早就看到了庐陵的重要性,庐陵城虽然远离战场,必定也会有所准备,赵军如何能一路行军不被敌方发现,又如何把握时机悄悄渡过河去,又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庐陵城,这当中要是错了一个环节,徒劳无功不说,遣往袭取庐陵的兵马极有可能会惨遭大败,甚至会全军覆灭.而敌方真的已经有所准备的话,想要借此引豫章城中的守军分兵去救,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鲁肃只是提供一个方案,可不可行,当然还要大家讨论、斟酌,至于其中的细节,定计之后,更要仔细相商才行.

既要暗里急速进兵,攻其不备,又要想办法保证粮草的接应,这个办法还真不容易想.要是真的能拿下庐陵的话,豫章这边大可以不管了,到时兵马可以就食荆南,粮草都不用运了,算来刘备在江南的兵马必定大多都已屯集在豫章、庐陵二处了,其他各处定然没有多少守境兵马,以张辽的兵势,到时席卷整个荆南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拿下庐陵.

目前虽然有了这个方案,却远还没到施行的时候.张辽是个稳妥之人,鲁肃、虞翻等人也极为精细,凡事当然力求谋定而后动了.现在还只是个设想,当然要派人去打探具体的情况,再相机而定.到底此计可不可行,可行的话,怎么克服其中的难题,这都有待探得庐陵和赣水上的情况后才能见分晓.

尤其是鲁肃,自从到了江东之后,这是他第一次参赞军务,绝对不容有失,计谋是他提出的,当然得更加上心.

众人商议一番之后,当即派精细之人前往庐陵和赣水一带探查.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按兵不动显非上策,这只会令城中起疑,现如今曹操兵到,北面战事吃紧,选在这个时候动兵刚好是时候,让人以为先前赵军屯兵在此按兵不动正是为了等这个时机,攻袭豫章城,以分刘军之势.何况赵信本就有这个意思.

城中还比张辽等早一步收到了曹操兵到的消息,孔明更遣人持书来见,吩咐众人需得加倍小心守城,江南之事,于信中是多有指示.对其中所提之事,有的众人便照其吩咐立时派人施行.孔明远在新野都看到了张辽屯兵城外的意图,身处豫章城的蒯越当然也会有所见,所疑之事跟孔明是不谋而合.消息到来之日,便与黄忠商量着加强城中的戒备.

这日,人报城外有一队赵兵绕城而行,不知有何企图.黄忠与蒯越急上城来,细观城外那队赵兵的举动.端详片刻,蒯越忽地道:"此必是张辽引人来看视城郭."说着,又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急对黄忠道:"将军可速引一队人马出城擒之."虽然没有看到张辽的身影,想必他定是夹杂在人群之中.黄忠听了,忙点起一队兵马便要出城.蒯越又道:"将军切记不可追之,不管擒不擒得张辽,驱散其兵即回."俟黄忠去后,蒯越又吩咐丁奉整兵以待,万一有变,也可及时应付.蒯越却还不放心,又亲自守在城上.

黄忠引兵出城,直奔那队赵兵而去.那队赵兵却似没有知觉一般,依旧不急不缓的绕城而走.比及黄忠兵马接近,这才一哄而逃.看了看如飞遁去的赵兵,急着蒯越的话,黄忠也不去追,当即勒兵回城.才刚进城,下马上得城来与蒯越相会,又有相隔甚远的城头守兵来报,那队赵兵又出现在那边.黄忠一听,便要出城去追.蒯越笑着止住:"此乃敌方扰敌之计,将军无需理会."这队赵兵如此行事,怎能不让人怀疑它是故意为之.黄忠一想也是,为了这么一小队赵军花这么多力气实在不值得.要是张辽真的如其所料一般夹杂在队中的话,想必定有周全的准备,想要擒他也非易事.而这队赵军这么一行,倒让蒯越、黄忠怀疑起先前所做的推测了.

这队赵兵就这么离城箭许绕城而行,弓箭又射不到,追也追不到,令人看着实在有点不是滋味,还好黄忠够沉的住气,蒯越自然不用说了.就在他们差点确定这队赵兵是张辽派来扰敌的,正打算不去理它的时候,又有守兵来报,这队赵兵突然打起张辽旗号,队中有一人高头大马的,颇似张辽模样.

黄忠、蒯越大奇,这队赵兵行径如此诡异,究竟所为何来?二人当即率人赶去.等二人赶到时,这队赵兵已经绕到城南去了.蒯越想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说这队赵兵是为扰敌而来,现在看来又不像,说是张辽引人来看视城郭么,也不像.看了看身旁的黄忠,后者也是一脸的疑惑.忽地想着张辽等是不是就是为了造成这样的局面,让城中对此疑惑不止.不过这样对张辽又有什么好处,难道说他们这真的只是布局来吸引城中的视线,而暗地里却另有诡计!蒯越越想越觉得可疑,但又想不出张辽等又能有什么诡计,疑惑在心中越积越甚,让蒯越看着什么都觉得可疑.反正是一动不如一静,只要城中对此见怪不怪,张辽等也就无计可施了.和黄忠一商量,便吩咐下去,只要这一小队赵军不是自己找死来攻城都无需理会.

令才传下没多久,南城使人来报,这队赵兵绕南城走了一段就离开了.这队烦人的赵兵终于离去了,虽然有见怪不怪只说,但蒯越、黄忠二人心里反而总在惦记着什么.不光是见识非凡的蒯越,就连黄忠也对此十分怀疑,不能放下心来,总觉得敌方好像有什么诡计一样.

是夜,城中的戒备加强了许多.但一夜下来,直到天亮也没什么事.次日,都日上三竿了,张辽却遣贺齐引兵来攻东城.

城外的赵军一排排的往城下冲去,前赴后继的往城上攻来.从早及午,折损了差不多将及两千人马,却仍然还是攻势如潮,一波波的攻击像是永无休止一般.

在城上待了半日的蒯越,一边注视着战况,一边却在疑惑着张辽等人怎么突然改了性子了,遣人强攻城池,这显非张辽的作风.昨日的一幕突然闪过心头,蒯越似乎抓住点什么,张辽其意不在东门,而在南门,看来昨日他确实是引人来看视城郭的.这么一想,蒯越急忙去找黄忠告知自己的猜想.话音刚落,南门便已传来了消息.黄忠急遣丁奉并伊籍率人去增援南门.

率兵在南门外攻城的,正是大将臧霸.东门外可以用攻势如潮来形容,南门外的攻势更胜一筹,臧霸亲自立在壕边,督促众军攻城,赵军个个争先,蜂拥着往城下冲去,悍不畏死的像城头攀去.比起东城的守军来,南城的守军显得有点准备不足,当然,并不是说守城所做的准备不足,而是对赵军的来攻显得有点意外.

得丁奉、伊籍二人领兵前来相助,南城的情况一下子就稳住了.看来赵军想要突袭南门的计划是不可能会成功了.就在臧霸引兵退下,城上诸军才喘了一口气的当儿,远处扬起遮天蔽地的尘土,大地颤抖着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正不知有多少兵马正往城南赶来.在城上诸人的焦躁和忧虑中,这支兵马终于来到了近处,从城上看去,老远就看到一个大大的"张"字绣在旗上.伊籍、丁奉见了,知是张辽大队人马到了,急遣人往东门报知黄忠.

张辽大队兵马一开到城下,二话不说,立即挥兵攻城.城上应付起来顿时显得有点吃力.由此可以看出张辽来势之猛.张辽更是亲自壕边,张弓搭箭便往城上射来,箭法之准,直令三军辟易.连连射中数人之后,赵军士气大振,攻势更加猛烈了.

张辽却不知道,在他一逞弓箭之威的同时,身处城东的黄忠却在频频发威,而且他是居高临下,在城下攻城的赵兵不幸被他盯上的,绝难逃脱羽箭及身丧身陨命之祸.反正有蒯越替他调拨人手,城下的赵军攻势虽猛,城上却是应付自如,决无破城之虞,黄忠乐得射个痛快.

就在黄忠开弓又瞄上一名赵兵的当儿,丁奉、伊籍遣来报信的人赶到.黄忠一听,便以蒯越替他守东门,自领一标人马急匆匆的赶往南门.

等黄忠赶到南门之时,张辽大队人马却已退去.这实在伊籍等人想不通,就算张辽预料到黄忠会提兵来援,怎么也不会不战而退,难道黄忠真有这等威名,可以令张辽望风而退?偶一想起这点的,略一思量,谁都会觉得这个想法实在不值一哂.张辽怎会怕黄忠呢,从二人相对以来,只有黄忠在张辽手下吃亏的,张辽却从没在黄忠手下吃过瘪.但也不能凭这就说黄忠不如张辽,以往几次败绩,责任都不在黄忠身上.

昨夜的黄忠还只是有点疑惑和担心,但如今在南门城头的黄忠却是晕头转向的,有点迷糊.张辽这究竟是在搞什么鬼,依蒯越的判断,昨日城外的那队赵军的奇异行径正是为了迷惑城中的视线,让张辽好来个声东击西,适才的一切都还照推想发展着,可似乎他黄忠一来,事情就完全变样了,本来该猛攻城池的赵军却退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黄忠心中的问号是又大又多.

第22章 张辽显威第38章 江中遇险第105章 攻心之战(下)第155章 火牛再现第7章 得见才女第125章 又进一步(上)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4章 论交荀攸第131章 战乱之后(上)第171章 暗箭伤人第112章 霸主陨命(下)第96章 南阳鏖兵第105章 攻心之战(下)第60章 陶商受伤第40章 桅樯之下第119章 河北义士(上)第119章 河北义士(上)第164章 开门见山第134章 选将用事(下)第112章 霸主陨命(上)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32章 筹划水军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106章 刀光剑影(上)关于vip第69章 牛渚一战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86章 平越之策第106章 刀光剑影(下)第87章 凤雏初出第83章 削平吴郡第128章 小别重逢(下)第184章 各展其谋第53章 神箭扬威第134章 选将用事(下)第11章 汝南练兵第90章 相约夹击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02章 以人换马第66章 喜得臧霸第92章 铁甲显威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135章 喜得麟儿(上)第121章 倭人该杀(下)第107章 自作聪明(下)第44章 追杀孙策第131章 战乱之后(下)第26章 貂禅到来第129章 防不胜防(下)第133章 海军之议(上)第108章 荆州换主(下)第54章 子龙之威第67章 赵信之变第51章 救援徐州第47章 诈败取城第97章 洛阳战起第123章 杀人之法(上)第56章 二破曹军第90章 相约夹击第119章 河北义士(上)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70章 太公钓鱼第33章 孙坚旧部第75章 收服吕布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16章 喜得二城第4章 论交荀攸第39章 为官庐江第159章 庐山面目第100章 斩杀黄祖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21章 倭人该杀(上)第114章 名花倾国(下)第64章 绝世美人第177章 矛头南指第65章 大意中计第80章 初战袁绍第107章 自作聪明(上)第143章 虚实相间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12章 霸主陨命(下)第174章 枭雄伎俩第122章 一网打尽(上)第129章 防不胜防(下)第108章 荆州换主(下)第181章 大势所趋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47章 兵战凶危第32章 筹划水军第28章 闲来遇事第26章 貂禅到来第130章 其乐融融(下)第148章 乌云盖日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5章 长安之叛第124章 如此计谋(下)第65章 大意中计第181章 大势所趋第175章 又折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