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建设是幸福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多样性和多元化既是文化、文明长足发展的内生动力源,又是丰富多彩世界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不仅保持和发展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在当今经济社会形势下抵抗住了欧美文化的竞争和冲击,为幸福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内外和平的良好环境,文化是软实力,在幸福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和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一)文化内涵
首先,文化反映特定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积淀。随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文化也在变迁。科技发达、物质文明丰富的现代社会对文化中超自然因素的依赖显然小于古代社会。同时,文化是精神财富传承、发展和演进的结果。文化基于人的精神层面,文化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被动应映,一般没有突变。
其次,文化是民族最基本的象征。文化体现既定群体生存方式,也显现人们思维方式。居于特定地域的人们由于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必然体现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字以及形成的知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学、历史、宗教、科技、心理、艺术、法律、医学、地理、美学等学科体系。文化载体的交流碰撞往往带来民族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最后,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文化映像一种思考力、思想力和竞争力。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贸易和市场扩展,国际间竞争加剧,文化交流和竞争加
剧。特别是在西方文明强势、西学东渐的近现代,许多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所侵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于维护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战略。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体现出文化的竞争,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潜在的长期作用,文化成为国家间竞争的软实力。
(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对于保持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是以国家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只有当一个民族拥有了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整个民族才可能在精神上、心态上感到幸福。我国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在当今经济社会形势下正面临欧美文化竞争和冲击。继承、弘扬、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对于维系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贡献。而多样性和多元化既是经济、文化、文明长足发展的内生动力源,又是丰富多彩世界的客观要求。
2.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均有促进作用
文化是软实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如信任度高的社会容易使信用扩张、经济总量增长;尊重个人的国家更易实现民主;包容的社会更易培育出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崇尚公平、克己和节俭的国度更易建设“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在后工业社会时代,随着服务、文化消费的日益壮大,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以文化为背景的综合国力竞争。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扩充我国竞争优势和
文化吸引力。
3.文化建设对于引导社会思潮,满足人民需求具有直接功效
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消费成为消费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同时信仰迷茫、精神空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以导引社会情绪,引领思想力量,分流精神压力,构造国民精神家园,提升国民的幸福水平。
(三)作为权利的文化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2条规定:“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这种实现是通过国家努力和国际合作并依照各国的组织和资源情况。”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缔约国人人享有参加文化活动、享有科技进步及应用所产生利益并予以保护的权利。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指出:我们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