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

“下之人观瞻感发,各有以兴起其同然之善心,而不能已耳。”————————【朱子语类·卷十六】

汉初平三年六月二十六。

此时正是晨光熹微的时候,对于长安城底层的百姓来说,一天的劳作已经开始了;但对于北阙甲第、宣平贵里的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个时候还正在好梦酣睡呢。

田畴、鲜于银并辔缓行于街上,看着沿途寒家屋舍,安宁祥和,复又想起近日关中生机勃勃,百姓逐渐安定,远离战祸。

鲜于银感慨道:“长安令不愧为王公从子,不过月余,便将长安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能有今天,岂是王公之德?”田畴说道:“无非是国家会识人用人罢了。”

鲜于银叹道:“据说国家迟迟未有任命京兆尹,就是为了让王凌一展身手。看来这人能干到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有人赏识。”

这话触及了田畴的心事,他想起自己与鲜于银此行的使命因各种缘故迁延到现在,实在心里有愧,哪里对得起幽州牧刘虞的一片赏识?

“侍御史裴公与我等从无交情,不知今日是何故相唤?”鲜于银问道,见田畴默然不语,顾自神游,面色艴然,有些不悦。

两人一路无话,各自揣着不同的心绪来到侍御史裴茂的府邸。

裴茂得到苍头通传,将手头的书收了起来,招呼道:“两位用过早膳了没有?”

鲜于银到还有些忸怩,田畴却是仗着年轻气盛,直言不讳:“一早得蒙传唤,还未来得及。”

裴茂‘哈哈’一笑,立即让人端上几份早膳,歉然说道:“倘若不嫌,那就随我一同用了。如不是急着要入宫,我也不会让你们这么早就赶过来。”

这时已有苍头将豆粥、酱菜一一奉上,田畴与鲜于银对视一眼,各自谢过坐下。

田畴尚未动箸,闻言说道:“急着入宫?这是怎么回事?”

裴茂说道:“朝廷近日下发诏书,拜幽州牧刘使君为监军使者、领并州刺史,国家念我与刘使君有旧,特让我做使者前往。我看你二人都是刘使君手下从事掾属,特来唤尔等同行。怎么,看这样子你们还不知道?”

鲜于银苦笑道:“此等机密,我辈不过州郡佐吏,如何能预问其间?”

“这就奇怪了。”裴茂深深看了田畴一眼,说道:“子泰,朝中太尉等三公都很赏识你,曾连发征辟,难道就没有人与你说吗?”

初平元年的时候,朝廷迁都长安,幽州牧刘虞欲使人赴长安展示臣节。田畴时年二十二,被众人推荐,与鲜于银仅带二十名勇壮家客,在长城外,沿着阴山间道来朝。

当时满朝皆感佩此人忠义勇敢,不仅当时的三公同日征辟,就连董卓都指示尚书台下诏拜他为骑都尉,田畴以天子蒙尘,不应荷佩恩宠为由,一一拒绝。

如今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朝廷形势天翻地覆,让作为旁观者的田畴目不暇接,当初征辟、欣赏他的三公,淳于嘉、王允都被罢官返乡,仅剩下的马日磾也罹患疾病,不问朝事。

别看田畴当初刚来的时候风头无两,那是因为董卓需要拿他给关东的州牧、太守们树立标榜,而结交他们的公卿也不过是贪慕名声,想借此提高自己的身价罢了。

等风头一过,谁也没再把他们俩当回事。

这正是田畴的尴尬之处,他一脸古怪,委婉的说道:“那都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事了,如今时移俗易,马太尉又病着,若不是裴公今早相请,我原本还与鲜于从事打算,等道路清宁之后就返程回幽州。”

裴茂‘哦’的一声,想明白了其中原委,失笑道:“这倒是我的疏忽,我适才已经说过,朝廷要调刘使君治并州,我向国家请求让尔等随行,国家也同意了。本来以为会有掾吏预先知会,没想到他们办事这么糊涂。”

“这就是说。”鲜于银年长田畴一辈,向来遇事沉稳,只不过他与田畴羁留长安岁余,若不是道路阻绝,他们老早就回去了。如今遇到这个返乡的机会,而且还是身负皇命,风风光光的回去,语气难免带着激动:“我们今日是要向国家辞行了?”

“迁延了这么多些时日,也该动身了,不然到幽州的时候都快入冬,回来风雪兼程,更加耽误。”

“什么时候启程?”鲜于银问了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就在今天。”裴茂拿起了筷子,食不言寝不语,他们刚才只顾着说话,都没有开始动筷。

裴茂轻声催促说道:“快吃吧,今日就得出城。你们才知道消息,陛辞之后还得回去收拾呢。”

当下几人再不多话,匆匆吃完各自的早饭,然后便随着裴茂家的车驾一路往上林的方向去了。

似乎看到了田畴眼里的疑惑,裴茂说道:“国家勤于兵事,昨夜宿于细柳观。”

田畴恍然,再无疑虑,他到底是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比不得三、四十多岁的裴茂、鲜于银沉稳内敛。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近来在三辅被称为‘中兴之主’的皇帝,一颗心不由得暗自砰然跳动。

一行人来到上林苑,细柳观是孝武皇帝追忆周亚夫的功绩,特意命名,另外择地使人建造的苑囿,同时也是此时北军越骑营的驻地。

细柳观旁是波光粼粼的沣水,河堤上栽满了柳树,柳条轻柔的摆动,带来阵阵清爽的凉风。

堤旁被人平整出了一大片土地,用以驰骋骏马,两千五百名骑士伏在马上,沿着弯曲的河堤驱策奔腾。自从碌碌无为、不善军事的越骑校尉王颀被王允牵连罢官之后,在因功授任越骑校尉的张辽的带领下,越骑营每日精心操练,练习奔袭、骑射等军事技能。

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同为骑兵的屯骑、长水等营给比了下去。

裴茂等人在穆顺的引见下走到堤上新建的一处凉亭里,此处凉风习习、柳树荫蔽,年轻的皇帝正坐在里面一边喝着冷饮、一边看着远处张辽带人操练,身边跟着泰然自若的侍中荀攸。

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绵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百零六章 痈疽疔疖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骄豪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鸣金暗鼓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五百九十六章 义薄人恶第三十三章 疑窦丛生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从第九十章 好不废过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十六章丨骑虎难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零三章丨帐中竖子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门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议军谋第四百零四章 窃观风气第二百八十九章 难自为谋第七十七章 一网打尽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难第十九章 鼓吹焕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七十六章 仁至义尽第二十六章丨别有所图第六百章 纷纭未尽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游南郑第一百三十七章 抛砖引玉第三百零九章 暂告靖安第六十一章 临阵语旧第九十一章 逮下无疾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决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应走耳第六十七章丨意见相左第五十七章 舍身相代第四十三章丨检校谈兵第二十四章 调和鼎鼐第六十五章 策马平舆第二十一章丨才不从命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声同矣第五十四章 一举多得第七十八章 监观民瘼第五十九章 因敌制胜第三百一十三章 难得闲适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离弦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执兵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雾迷茫第二十六章 绳以记事第五百五十章 介胄之间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九章丨未雨绸缪第六十二章 苞笋落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暂寝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异心第九十九章 钱谷出入第十六章 玉汝于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饥时理会第六十六章 户隐田穷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零二章 德泽恩被第九十四章 询于刍荛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七十章 树下班荆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云波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将淹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风火第六十三章 去来有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参预闻听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号施宪第五十四章丨脱颖时至第十三章丨相见恨晚第一零五章 吝财忍弃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诱第十三章丨相见恨晚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离拥肿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一十三章 亲临兵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于泽第六十章丨见困豫且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二十八章丨校场点兵第十二章 师友相从第五十五章 中台受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后失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边城鸣镝第一百四十章 实情错落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难而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骄矜不恤第三十章丨粮秣军需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伤三伏第一百一十七章 隐忧未解第六十七章 索隐行怪第二百零一章 仰凭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