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丨开达理干

“盖精微听察,理析豪分。规矩可则,阿保不倾。”————————【艺文类聚】

黄琬这时在心里想道:‘到时候董承与盖顺一个深受忌惮,一个才不堪用,剩下够资格能领兵出征的,唯有皇甫嵩。’

在打白波这件事上,无论派谁去,黄琬他们都得不到半分利益,所以此时的重心应该放在民屯与军屯长官私下争夺屯户的问题上。

钟繇点了点头,两人在无声之间,用眼神达成了默契。他巧妙的转移话题,对仍坐在一旁,茫然无知的王凌问道:“我记得负责京兆军屯事务的是典农校尉王承?”

负责军屯的将校多半是由凉州将校里裁汰的武官,或是主持关中军屯事宜的典农中郎将段煨的旧部。

这个王承本来是胡轸的手下,后来改换了董承的门庭。在董承查办侵占上林的三辅士族的时候,王承由于拷掠残酷,办事得力,逐渐为董承赏识,提拔为典农校尉,专司京兆及长安等地的军屯事务。

王凌这会儿还在思索为何要让董承去干这个事,就只听钟繇的发问,他回了神,赶紧应了一声:“唯,京兆的军屯一直是由王承负责,不过此人对典农中郎将都不甚尊敬,于我便更无交集。”

长安令与黄门侍郎同样都是秩六百石的官员,只不过一来黄门侍郎随侍陛前,比其他同等官职无形之中要贵重许多;二来则是钟繇成名已久,是王凌的长辈,是故在应答之时,王凌选择了极为谦虚敬重的姿态。

钟繇微微皱起眉头,说:“听说王承此人积财吝赏、贪功诿过,没想到他仗着背后有董承为其声张,连长官都不放在眼里了。”

王凌异常机警,他从钟繇的话里听出对方无意间透露,有问责王承的打算,再联系一开始黄琬的态度。两相对照,很容易就能得出二者想借此整治一番军屯,将那些被王承强行纳入军屯的普通民屯户口,重新交还给当地的农曹掾。

他所求的就是这个机会,毕竟民屯办得好不好,也与他的政绩挂上钩,但不出则已,一出就得克竟全功。

所以这时王凌保持冷静,沉着说道:“王承此人为求一时之绩,放纵下属苛待屯户,此次鲍出之母遭掠,而该管之人却无施援手,可见此人不善治事。”

黄琬点点头,说:“在董承上疏之后,陛下定然会找你问询情况,你在回复的奏疏中,要将鲍出家中景况,细细的说明白,绝不能有丝毫纰漏,影响圣断。”

王凌醒悟明白,当即答诺,在黄琬面授机宜后,王凌对此事心里有了把握,道谢之后,知晓黄琬与钟繇还有事要谈,于是只坐了会,便告辞离去了。

钟繇看着王凌离去的背影,突然说道:“此子之才已远胜同侪,再过两三年,恐怕就可属大事,执一方之政了。”

黄琬闻言叹道:“那得看他有没有这个命,王公一走,他在朝中可谓是孑然一人,我等虽能在旁照拂一二,但终非长久之计。王氏门楣今后是盛是衰,全靠他自己了。”

钟繇想起王凌应对时不卑不亢,言行举止颇有一些王允的耿直,眼神里却又时不时的透露出精练。他感慨道,语气里夹杂着遗憾:“这就是王氏的才俊,也不枉王公临走时,对他抱以厚望。”

黄琬看了钟繇一眼,如何不知对方是触景生情,钟繇今年已过四十,连续有过几个儿子,至今都没能活到成年。如果有侥幸活下来的,现在应该也有王凌这么大了。

“且不说他了。”黄琬强笑道:“就说元常你吧,听闻这几日宫里传来风声,陛下有意拜你为雍州刺史、守土安民。等到诏旨下达,你可得邀我去府上一叙。”

钟繇的心思被对方牵动,不禁想到,雍州新辟,羌汉杂居,那些部族的酋长渠帅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主,自己要想在哪里干出一番成绩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也真不知道皇帝这是故意调走他,还是有意观察他的能耐。

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着,但这话可不便说出口,若是说了些扬长志气的话,倒像是晚辈在长辈面前打包票,这对要强的钟繇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可若是不接话又不行,像是自己怕了这件任命似得。

黄琬就坐在那里温和的笑着,看着钟繇正思索着该如何回复,反倒将先前羡慕王凌年少才俊,心忧丧子的情绪给驱散了。

“马腾、韩遂这帮人自打五月的时候就呈交降表,说要来长安觐见,现在都七月了,却还没个动静。”钟繇想了个折中的说法,道:“我看他们毫无诚意,并不是真心请降,我这雍州刺史,恐怕只是外人闲谈,当不得真。”

黄琬轻轻吁了一口气,若无其事的说道:“太尉对此事却很是上心。”

“都是一家人,又能分董承之势,如何不上心?”钟繇冷笑道:“董承这次急着请命东征,多半也是因此缘由——不过,这些事眼下与我等没有干系,让太尉与董承斗去。”

黄琬对钟繇选择作壁上观的立场不置可否:“陛下提拔董氏外戚,我一直对此事颇有微词,饶是与彼等有地域之别,政见之分,但终究同为士人。以后若有相帮之处,当不吝援手才是。”

钟繇心里不以为然,想当初马日磾联合杨氏、赵家兄弟等人,与皇帝一同设计罢黜王允、清算关东士人的时候,可曾想过彼此都是同为士人?如今自己这些关东出身的士人在朝堂上被其压制,苦无出头之日,还不是拜他们所赐?

碍于情面,钟繇还是表面上附和道:“这是自然,不说别的,就说若是那闲谈属实,我一旦授任雍州,就少不得与当地望族交往。所以即便彼此有过龃龉,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共御外敌,不能计较私利。”

黄琬极为认同钟繇的话,他说:“接下来要做的,不仅是太尉,就连杨氏、司徒那边,都是利益攸关。如若没有这么一条彼此心知的成规,我们又怎么聚在一起来促成此事?”

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八十四章 深谋勿疑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残守孤第二百二十九章 凄风冷雨第四百零四章 窃观风气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倾盖第四百三十八章 显扬激怒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骤破第一百零二章 燕处危巢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骤破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礼第五十九章 夏阳扶荔第十九章 鼓吹焕生第九十一章 声色显露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八十八章 钱文旋读第五百二十二章 参预闻听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七十三章 外宽内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执兵第五十二章 节用赋税第五百六十四章 乱源遗策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为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七十三章丨时候未到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九十九章 参分天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云行雨施第一百零六章 顽嚣不友第五百零一章 赋与有疾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壶第五百六十六章 择人任势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贼众第五十六章 快马一鞭第七十六章 务期实用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决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十章丨忠义余烈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于籍籍第十四章 相为建计第八十八章丨先事虑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车停辇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八十三章 难逃定数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九十四章 近而间亲第七十二章丨黄巾余孽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辟蹊径第二十二章丨治国治民第三百五十八章 骄矜不恤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杀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骤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难自为谋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无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难叙第五十八章 塘水渐漫第四十四章 欲荐州郡第五十六章 快马一鞭第一百四十章 离石屠各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八十七章 御书钱范第五十五章 中台受计第七十八章 监观民瘼第三十六章丨萧索宫道第八章丨所荐得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执兵第八十四章丨预先安内第一百二十八章 画无失理第四十四章 欲荐州郡第四十八章 荐可黜否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坚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十四章 勉为厌难第四百八十一章 权智有余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三十六章 热汤沃雪第四十七章丨分说事理第四章 坐而论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胜讨逆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二十一章 鸡鹜争食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十五章 事事难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齐发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夺城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三十一章 己饥己溺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举燧燔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导帝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谬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许第六十五章 策马平舆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