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设心积虑

“事至则剖晰毫厘,枝分缕解,辨穷万变,而断以片言。”————————【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哪怕董承心里再有埋怨,到了第二天,他还是得在尚书台与司徒马日磾、司空黄琬虚与委蛇,笑着打招呼,做着表面功夫。他们各自带着疏离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像是一团和气的朝廷重臣,这两天的彼此算计、以及承明殿临时变卦等事仿佛根本没有出现过似得。

董承心里十分厌恶这虚伪的官场风气,但他却无力改变、同时也身不由己的沾染上了这样的习气:“黄公有拨乱之才,今日入台视事,实乃朝廷之幸。”

黄琬笑着回道:“不及将军,当为黑头公。”

‘黑头公’的意思是头发还没变白就会登临三公之位,听上去是在夸赞,但‘黑头’又与‘黔首’相通。黄琬其实是在话里骂董承出身不好、资质鲁钝,即便身为宰辅,也是德不配位。

董承脸色变了变,他正欲反唇相讥,拿话回敬黄琬一通。这时正好黄门侍郎皇甫郦赶到,传诏让董承去宣室见驾,董承只好忍住火气,冷着脸随皇甫郦走了。

马日磾拿着笔,悬在简牍之上,突然对黄琬说道:“司空希望这次,是好事还是坏事?”

黄琬看向马日磾,说道:“自然是坏事了。”

“是啊。”马日磾似笑非笑,眼看着笔下简牍,却迟迟不肯落笔:“他合该遭此一挫,可若是老夫慢上一分,今天要去宣室的,可不止车骑将军一人了。”

尚书台在座众人紧张的大气也不敢出,尚书令士孙瑞与尚书仆射杨瓒相对而坐,彼此互望,眼神里各带有警惕。他们二人曾因利而合,又因利而分,此时是敌非友,真正交手时谁也不会讲过去情面。

黄琬从容的展开一份摆在案上的简牍,一边轻车熟路的看了起来,一边镇静的说道:“若是太尉慢上一分,或许车骑将军连宣室都没机会去。”

马日磾脸色陡然一变,笔尖蘸饱的墨水凝成一滴,啪的一声落在简牍上。

清脆的声响像是在马日磾心中敲了一记重鼓,他突然想到了另一种结果。

对自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对黄琬等人来说,则是两个强敌一死一败的结果。

如果当时他真的慢了一拍,依旧和董承选择反对盐铁,廷议的结果虽然会得到改变,但他们将会面临的绝不是皇帝宣布妥协的诏书,而是王斌带来的北军将士。

到那个时候,董承会因涉嫌勾结关西世族、失去了利用价值而被皇帝彻底废弃;马日磾虽不至死,但受到牵连之后,此消彼长,肯定再也压制不住逐渐恢复元气的关东士人。

直到现在马日磾才看透黄琬的心思,恐怕对方根本没有想过要全心全意和他、董承三方合力,聚集舆论逼迫皇帝。而是故意借他们三家造势,暗中待价而沽,皇帝不会拿更大的利益换取朝中最为势大的马日磾退让,更不会对董承低头,所以只会向黄琬和赵谦开条件。

如果两方谈不妥,那黄琬等人商量好的计划还是照原样进行,皇帝顾全大局,不会同时对所有朝臣使用暴力,所以最后一定会是皇帝认输。

无论是合力逼迫皇帝、还是中途退出卖队友,最后的赢家都会是黄琬、以及退居幕后的弘农杨氏。

可是现在,马日磾却有了这么几个疑问:‘为什么对方不选择合力抵制皇帝出格的行为,维护正常君臣之道’、‘如果可能,董承会因为什么理由被铲除’、‘皇帝拿出交换的利益又是什么’?

第一个疑问很简单,哪怕这一次打击了皇帝的气势,使其不得不遵循君与录尚书事大臣议论政事的潜规则,但对方依旧是手握大权的皇帝,谁也不知道皇帝会采取什么手段来报复,在这一点上,臣子是斗不过皇帝的。为了争一个微小的名利,而使君臣结仇,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至于第三个疑问,马日磾已有了些眉目,就只需让底下人上疏试探,等待皇帝证实罢了。

而第二个疑问,就在如今宣室中的一对翁婿之间的谈话里。

“青牛角此人,你是真不认得?”

董承跪伏在地上没有起身,也不敢抬头,他一进来就被皇帝这句话吓得心惊胆战,汗如雨出。

他听说过青牛角这个名字,但实在没有将这个谋刺皇帝的要犯与自己府上的那个正方先生联系在一起,董承稳住心神,尽量用平静镇定的语气说道:“臣从见过此人,只知道他是谋图刺驾的要犯、白波蛾贼的一员。”

“那可能是别的名字,比如青牛先生、正方先生之类。”皇帝就那么站着,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放于小腹,他居高临下的看着跪伏在地的董承,显露出若有若无的威势:“你真不识得?”

“君上!”董承再也受不了皇帝给他带来的心理上的压迫,情急之下不由得抬起上身,开始大声为自己辩解,殊不知这样更显得自己做贼心虚:“臣从未识得此人,定是有人构陷,意图……”

“放肆,这个称呼也是你能叫的?”皇帝突然厉声喝道:“把头低下去!”

董承还是头一次见皇帝发作,没想到君王暴怒起来,气势会如此可怖。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立即把头低了下去,深深的拜伏。

只有皇亲国戚或者是极为亲近的大臣才能称呼皇帝为‘君上’,其余的要么称‘陛下’、要么称‘国家’,就连贾诩、荀攸这等心腹近臣都自矜名节,不愿称呼皇帝为‘君上’。

董承何德何能,仗着是外戚的身份,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跟着叫‘君上’。皇帝本不介意称呼上的细枝末节,以前任由着他叫了,只是眼下他打定主意要狠狠敲打一番董承,让他长点记性,所以才借题发挥。

“你不识得此人,可他却认得你!”皇帝冷着脸说道:“你可别说他修道有成,没去过你府上,却对你府上平日里来什么人,说什么话知道得一清二楚。”

第七十三章 外宽内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儿第四十章 济人利他第六十八章 乘间袭我第四百零二章 后悔无及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八十三章 设心积虑第二百八十二章 轻重之击第十六章 玉汝于成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术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五章丨往事回顾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运更移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八十九章 钱法防微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顾景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亲是任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四十三章丨检校谈兵第五十二章 随人作计第四百六十章 无介于怀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十三章 控驭抚绥第五百九十章 将军弃钺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扰第四百八十章 坐视不救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暂寝之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连雨第三十二章 燕戒与者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九十四章 凉飕雾晦第九十九章 嗟乎义士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二十五章 事事难息第九十二章 议论钱货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七十五章 遗学伟迹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开一笔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无辜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业第二十五章丨案验户口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九十三章 太学新科第四百七十三章 质疑问事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兴蔚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犹疑第十章 设师于雒第二十四章 调和鼎鼐第二百零五章 尔虞我诈第十三章 剖符宁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当在此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昼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四十四章 欲荐州郡第六十九章 愿者上钩第九十五章 铸山煮海第八十章丨轩波撼岳第二十四章丨一拍两散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号施宪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丝疑影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十二章 节用赋税第二十九章丨峣柳青泥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跃影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虑敌不周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惩恶第四百零五章 异相寻配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秾矣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零七章丨灞桥折柳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六十五章 白波垒筑第三十七章丨早释猜嫌第五章 旧部星散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一百六十八章 兴势云雷第五十四章丨以结同好第四百零五章 异相寻配第三百一十三章 难得闲适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十一章 斯言既发第八十章丨轩波撼岳第四十七章 御临二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暂寝之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独坐第三十三章丨御临中台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夺食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一十六章 隐患暂弭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