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中台受计

“县上食者籍及它费大仓,与计偕,都官以计时讎食者籍。”————————【仓律】

这次各地遣吏上计,除了刘表、陶谦、曹操等人有所供奉、献上些许金银以外,其余的诸侯、郡县都在这时候哭穷,未有敬献则罢,甚至还请求朝廷调拨粮草,其中尤以袁术为甚。

朝廷自己的储备现下都有些紧张,不找地方索取就是好事,哪里会去接济袁术,当然,拒绝的话至少得有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这才不至于失却人心。

马日磾对袁术主簿阎象简单的措辞道:“听闻后将军在豫州、南阳等地拥众数万,以至士卒疲惫,百姓不安。若真是粮草不足应用,何不裁减军旅,与民休息呢?”

“豫州境内多黄巾、贼寇,后将军为保地方,不得不拥兵御之,如今军兵只是勉强堪用,岂能裁减?”阎象愁眉苦脸的说道。

黄琬此时插话道:“老夫在中平五年任豫州牧时,境内的确盗贼猖獗,但那时我已调兵平定,如何今日又横生盗贼?”

盘桓在豫州汝南、颍川诸郡的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黄巾蛾贼,各自拥众数万,表面上肆虐地方,其实在暗地里早已依附于袁术。阎象此时当然不能提及此事,又不能说黄琬在豫州任上干得不好,只得含糊的说道:“贼寇未曾根除,黄公一去,其势复炽,这也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黄琬冷哼一声,在得知自己前脚刚走,任地后脚紧跟着叛乱,任谁也不会高兴,他怫然道:“豫州刺史孔公绪只知清淡高论,并无军旅之才,没料到自其亡故,豫州竟如此凋败!”

见黄琬将责任推卸到继任的刺史孔伷身上,阎象立即答说道:“孔使君岂有黄公之才?蛾贼正是看准其人如此,这才再度起事。”

马日磾突然说道:“这么说起来,豫州已有近三年无刺史牧守了。”

阎象心里一突,赶忙说道:“唯!后将军正是顾虑此事,是故此行特意嘱咐在下,代为上表,请立州牧,望朝廷允奏。”

袁术想自为豫州牧?看来是受了袁绍为冀州牧的刺激啊。

马日磾在心里如是想到,嘴上却毫不犹豫的回绝了阎象的请求,毕竟这个事别说他,就连他们三个加起来都做不了主:“此事另有决议,不在今日议事之列,阎君暂且退下吧。”

待阎象悻悻然退至一旁后,剩下的几个上计吏接连报告了各自郡国的情势,让朝廷对关东各地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几批上计吏中,大都是说境内盗贼横行,百姓疲惫,赋税难以贡献,面对这些情况,马日磾等人都已见怪不怪了。

不论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朝廷与关东在实际上产生割裂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眼下朝廷真正能掌握在手的无非是司隶七郡,以及并州上党、雍州汉阳等郡而已,就连刺史韩遂所在的凉州各郡也大都为本地豪强把控,朝廷的势力难以进入。

马日磾用同样一个借口敷衍似得回应请求朝廷支应的上计吏,就在他有些木然的时候,河南尹的上计吏给了他,以及黄琬、董承眼前一亮的表现。

那位名叫杨沛的新郑长,代表河南尹上计,不仅如此,还为朝廷提供了千斛干椹、野豆以充作租税。虽然这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称道,但他的这份心却是让马日磾等人感慨不已。

“孔渠。”杨沛是冯翊万年人,同为关西人,马日磾为示亲近,唤着对方的字,说道:“据河南的计簿上称,河南灾荒连年,百姓饥穷,年末才开始的屯田也还未见成效,你这些东西是如何得来的?”

杨沛中等身材,看上去极为精明干练,他不卑不亢的说道:“正是由于连年灾荒,是故在下便让民众平日里多加储蓄干椹、野豆等物,以备不时。”

“这才是能吏,可堪州郡之人任。”马日磾低声对黄琬说道:“我等理应表奏陛下,予以嘉奖。”

他这番动作有意无意的疏离了董承,引起对方的些许不满:“即便是司徒荐举,他也得入吏治科。”

马日磾一愣,回首看了董承一眼,两人默然对视,都不再说话。

接近午时的时候,直到最后一个来自颍川郡的上计吏刘翊报告完事情之后,众人方才渐次散去。

唯独这个时候,迟迟不发一言的司空黄琬突然留下河东郡派来的上计吏凉则,当着剩下的众多尚书们说起了河东的事情。

原来自河东太守王邑就任以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河东盐政迟迟未见成效,盐民不堪其扰,当地豪强与残余盗贼许是欺生,竟然时不时地还有闹事之举。

底下有一人目光一闪,立即走了出来,正是尚书郎韩斌,豫州梁国人:“王文都治政无功,有负天子信重,深负人望,宜加戒书饬之。”

马日磾皱了皱眉,王邑如何也是皇帝信重的贾诩所推荐的人物,又是大儒刘宽的弟子,即便他不曾制服当地豪强,黄琬似乎也不该这么指摘他。

董承沉吟片刻,开口道:“河东一地关乎紧要,王文都即便赴任日短,也不该治事如此,若是贻误陛下官盐之政,谁能辞其咎?”

他把话说完,眼神却放在马日磾的身上,神色淡然中带着几分讥诮,仿佛是在问他的看法似得。

马日磾犹自保持着镇定,他抬眼往下看去,尚书仆射杨瓒一副顾虑重重的模样,心里突然有了底。兴许这次发难,是黄琬等关东士人执意为之,而杨氏并不赞同。

中台气氛一下子静谧了不少。王邑为政到底如何,这已不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人在打着贯彻皇帝官盐的旗号,表面上是指摘王邑处政失措,有悖于官盐改革,实际上却是想借机将王邑攻讦下台,用另一种方式抵制官盐之政。

看来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即便黄琬没有试图借此扰乱官盐的意思,可能只是想换自己人上去牟利,但他今天这副作态,无疑是一个很微妙的信号。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后失人第五十四章 一举多得第五十五章 达士徇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时第一百四十章 实情错落第七十八章 宣平学市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职乃决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栖隐第六十章丨见困豫且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终人定第八十六章 节慕原尝第三十四章丨官无常法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二十九章 凄风冷雨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许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乱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五十一章丨兼权尚计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十九章 厝火积薪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闯营第十章丨忠义余烈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应第六章 先屈义声第三十七章丨早释猜嫌第三百八十一章 怀诈算彼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辞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弃捐第一百二十一章 云集仰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雾迷茫第三十三章 风物长量第七十九章 太学野驹第一章丨兴亡远鉴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亲是任第十八章 兴师问罪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饭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将淹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庐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际遇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六十四章 胜而不骄第四百七十三章 质疑问事第四章 尔牧来思第七十七章 履险如夷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零四章 渭桥踏麦第三十章 台阁生风第二百二十二章 诸事之由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四百六十七章 抛头露市第六十章丨三明俪踪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风火第七十八章 宣平学市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难当对第一百六十八章 兴势云雷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五十章 讷而慎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战之败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结陈第九十九章 嗟乎义士第一百零一章丨萧墙刀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宫树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阳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则毕露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开一笔第五百五十六章 舍身取义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绵第二十八章丨校场点兵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六十九章 水波纹动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犹疑第五十二章 汉化政策第十四章 相为建计第八十八章丨先事虑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议军谋第四十七章丨分说事理第五十二章丨不胜愤慨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十章 试策甲科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门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将锐分兵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顾后第二章 海内儒宗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与第一章 画沙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