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云集仰望

“指亲托故厮还,趋时附势故相干。”————————【渔樵记】

“这是谈何耽误?”麋竺有些好笑,趁热打铁的说道:“王君逸群之资,是我家高攀才是。”

其实早在这次出使关东之前,父亲王斌就跟他说过自己与王辅的婚事,王斌打算等明年皇帝选完采女之后,再请皇帝另赐两个民间的良家女给他们兄弟。王端此时想起了王斌对寒家、豪族的态度,一时又犹豫了起来,嗫嚅道:“婚姻大事,我一人不得做主,还得回去请示家君的意见。”

“说的是,说的是。”麋竺也是知情达理的人,不以为意,说道:“正好使君命我奉职长安,这一路我恐怕将要与王君偕行。等到了长安之后,还请王君多多照顾。”

王端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愣怔了一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周奂在一边看的有趣,插进来别开了话头,不着痕迹的给王端解了围。

等麋竺心满意足的走了之后,周奂看了眼心境渐渐平复过来的王端,揶揄道:“东海麋氏家财亿万,麋子仲也是少有的雍容君子,王君家世不差,倒是与其登对。”

“徐州人杰辈出,小子浅薄之身,何能及也?周公切莫要打趣在下了。”王端平静的对周奂笑道。

听了这话,周奂不知怎么也敛了笑容,颔首道:“下邳陈元龙、东海麋子仲,此皆贤才俊彦,流落江湖,难逢明主,诚然可惜。”

若是一般人遇见徐州豪富麋氏主动结亲,恐怕还巴不得接受,王端虽然是皇帝的表兄,但门第并不如何显赫,跟麋氏比起来堪堪是门当户对。两者一个有钱,一个有权,这种家族联姻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弊,麋竺外表是个仁人君子,骨子里其实还是个商人,奇货可居四个字是在明白不过的了。

按常理来说,王氏应该不会拒绝麋氏才对,何况王端刚才明显是对麋氏女有心,可他为何在最后偏又把父亲抬出来当借口?

难道王氏如今对于联姻一事有别的想法?

周奂心中转着无数的念头,默默揣测着王氏的态度,耳边却响起王端清朗沉稳的声音:“说起徐州俊彦,这几天来琅邪拜谒的士人可当真不少,其中也不乏良才。”

“是啊。”周奂回过神来,目光仍盯着依旧阴沉沉的天空,用一种半是感慨、半是无奈的语气,怅然说道:“彭城严畯,性情质直淳厚,能成大器、广陵吕岱,才气智谋不凡,可任干职。此外还有东莱刘繇,俱是一时之士啊。”

这一次出使除了办护琅邪王的丧事、调节曹操与陶谦两人之间的仇怨以外,另一个任务就是效仿当年赵岐首次出使关东,征辟、举荐各地名士入朝的往例。周奂刚才所说的这批人中,有本来就被公府征辟、但为了避难而未曾起行的刘繇;有周奂、王端得知声名,主动征辟的士人,如精通经学的严畯;其余则更多的是入仕无门,主动过来找一条出路的,比如吕岱等人。

“原本只是奉诏征辟刘公及其弟子入朝编订新历、以及颍公、苏公等经学大儒入太学传道授业。”周奂似乎没料到这一次会那么多士人钻营门路,虽然他们不是厚着脸皮祈求征辟,但却是打点关系,想跟着使团一同入朝,也好避过路上的艰难。来的时候算上负责护卫的王忠等部众也才一百多人,走的时候却俨然要变成一支上千人规模的队伍,这是让周奂始料未及的:“没想到会有如此士人云集的景况。”

这也无怪乎他多想,当年随着赵岐一路入朝的士子们,在经历吏治科的学习后,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安排到紧要的职位上,如今干得最好的两个榜样就是河东郡丞杜畿、廷尉正杨沛。朝廷表现的新气象让饱受战乱的士人们仿佛见到曙光,若是在平时,他们兴许只会动心,并不会千里迢迢赶至西北,但此时王端等一行人来了,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借势的机会。

王端浅笑一声,说道:“周公莫忘了,君上除了要寻访刘公这些贤士之外,还特意嘱咐我等寻访一个叫华佗的沛国人。”

“此人行踪不定,只知道他在下邳、东海一带,具体在哪里却无从寻觅,我等不日返京,恐怕要来不及了。”周奂眼神轻颤,脸上的笑容忽然有些不自然了起来。

“来不及也要等到此人,这是君上亲口交代的事,若是未竟全功,我又有何颜面回禀?”王端没有理会周奂言语里的示意,郑重其事的说道。

周奂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忍不住多看了王端一眼,犹疑不定的说道:“再等几天恐会天降大雪,届时路上寒彻,路上行途会多有不便。”

见王端没有作声,似乎是在考虑他的意见,周奂紧接着劝道:“这个华佗只是一介寻常医者,我观其声名,也不过是对症下药,治好了几个人而已。既无扁鹊那般的高明医术,也无仓公德才俱备的品行,太医令属下太医无不是一时名医,何必为了此人迁延时日?我想国家应是不知从何处听闻此人有些手段,一时兴起,想延请入宫,如今多半是已忘至脑后了。”

周奂虽然脾气好,易亲近,但立场上还是与同乡马日磾站在一起的,此刻忽然追根究底的问王端这些,多半是有了什么猜测,想从他这里获得验证。

王端想了想,也不多说什么,仍是把皇帝的嘱咐抬了出来:“君上有言在先,我可不敢违诏。”

周奂直直的盯着王端看了良久,这才叹了口气,默然起身往后面走去了。

厅堂之中只坐着王端一人,铜盆里的炭火渐渐烧得只剩灰烬,他伸手轻轻扇了两下,几点火星从余烬中露了出来,散发着微不可查的一阵余温。

风在呼呼的吹着,那个身影却不知怎么出现在了王端的眼前。

麋竺迈着方步走出官舍之后,等候在门下的麋芳很快迎了上来,一边伸手将兄长扶上车驾,一边问道:“如何?”

“王君心有意动,却未有松口。”麋竺在车上端正的坐好,对跟着挤上来的麋芳说道:“我看他心存顾虑,却不知在犹豫什么。”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我家富甲青徐,门第比起他们邯郸王氏来也不算差,何况妹妹贤良淑德,他还在顾虑什么?”麋芳向来是口直心快的性子,此时在车上脱口便说道,显然不怎么高兴。

麋竺倒是没有麋芳那么心急,他思忖了会,说道:“我知道的太少,现在还不好断言。所幸事情不急,待到了长安之后,见识过朝中事故,方能知晓一二吧。”

第五十章丨能断取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惮勤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将涉巴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兽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连祸结第四十七章丨分说事理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二十五章丨北阙甲第第三百零八章 夜传击柝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阳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四百零三章 风势不利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员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诛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三章 有备无患第五百三十二章 驰疾惊人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独坐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论莫及第三百章 款兵窜伏第一百二十一章 弃旧图新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七章 御临二院第一百章 本心初试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难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六十八章 响我明德第一百三十八章 众行贿免第一百六十七章 骆谷行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斩将却敌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劳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兴第二百零五章 尔虞我诈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六章丨高庙罪已第二十八章 试策伊始第五十二章 汉化政策第十八章 专诸进爵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争献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发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湿第三十九章丨无猜心事第三十六章丨萧索宫道第三十七章丨早释猜嫌第八十四章 任凭自至第五百五十章 介胄之间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十四章 忧郁生疾第五百八十八章 难济于事第七十五章丨遇赦无望第八十章丨轩波撼岳第十九章丨长安惊变第二十八章丨议征白波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乱第七十五章丨遇赦无望第五百零一章 赋与有疾第五十三章 参商之虞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百四十章 夜缒还降第五十三章丨尊长之训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九十四章 询于刍荛第一百三十八章 众行贿免第六十三章 审知彼己第三十章 试策甲科第五十一章丨风起微末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三十一章 谁谓不庸第四百零五章 异相寻配第十九章 厝火积薪第三十九章丨风起微末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十一章丨兼权尚计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为第七十一章 无宜追罪第八十七章丨岂能脱祸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十七章 京室为墟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宫树第六十三章 审知彼己第八十三章 谋应外放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义凛然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义第八十三章丨连根拔起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龟长第三十四章 百年树人第六十二章 苞笋落箨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败将亡第四百五十八章 蝼蚁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