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讷而慎行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桓典面色变了几变,以往镇静的语气罕见的带有一丝心虚:“陛下,督邮只有纠劾各县属吏、案检非法等责,且为二千石遣吏循行,不得监察郡府。若使督邮行监御史之责,一来无往例可循,名实不副、二来无以纠察郡府,彼又为郡府所举,易与之包庇纵容,岂非重蹈故事?”

皇帝轻笑一声,很快给予了反驳,似乎圣意已决,不容更易:“这也简单,着即诏使各郡督邮一律归朝廷指派,如吏部辖各郡吏曹掾。再拔擢品秩,居郡丞之右,就再不怕郡守挟制,扰乱监察。”

桓典刚想据理力争,脑海里蓦然想起当初也是在沧池,皇帝对着他、侍中荀攸、少府张昶等一干人,毫无预兆的要推行盐铁专营。那个时候他自然是不同意,熟读《盐铁论》的他素来支持废除专营,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的说辞,但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原本团结一致的关东、关西等士人在皇帝的合纵分崩离析。

皇帝驭下,善于因势利导,这是这两年来朝野大臣在经过数场围绕集中皇权的风波后,所得出的宝贵经验。

桓典并不是愚笨的人,此中皇帝已在言语中透露出重用御史台,使之成为监督中央以及地方的监察系统,只要监御史重设于地方,桓典的官职虽然还是御史中丞,但却已是握着御史大夫的权柄。只是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重新往地方派遣得力的监察官员,这势必会引起地方势力、即当地豪强与郡县长官的强烈反对。

如果皇帝是真的要推行监御史的制度,桓典自然当仁不让的帮助皇帝推行下去,甚至不惜得罪地方上的实权派。可若是皇帝要拿这种大事与桓典做利益交换,以桓典的脾性,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他也不再虚与委蛇,跟皇帝在对方故意抛出来逼他的幌子做无谓的争辩,径直说道:“天下乃陛下之天下,臣忝为职守,日夜惮勤,也是为了陛下之天下!监御史乃便宜之事,何有私利可言?还请陛下睿鉴。”

这等若是公然顶撞了,在一旁侍奉的穆顺顿时大惊,本想出口呵斥,但见对方是皇帝的师父、向来又积威已久,一时愣怔了下。而这时,皇帝却先冷笑了一声:“这也不假。”他顿了顿,眼神越发难以捉摸:“可我听说治人之本,实委公卿及各司曹掾,得其才则政通人和,失其人则讼兴怨结。”

一边说着,皇帝的视线也向桓典看了过来,桓典性子倔强,不肯低头,只肯勉强把视线移到地面一块块斑驳的石砖上。

皇帝见状,心里不由叹了口气,同样是耿直的脾性,他忽然觉得桓典比杨琦还要不好打招呼。或许杨琦在刚直之间,还有委婉变通,而桓典却是有些死脑筋,不肯转弯。

刚才这番言行举止,若是其他什么人,皇帝没准就厉色喝问了,可面对桓典却不行。

谁让他是自己的老师呢……

为了说服这根硬骨头,皇帝语气恳切,放弃了寻常的那些手段,轻声说道:“万世之制固然完备,也敌不过人心。若朝中大臣真是一心为国,何有关东、关西一说?又如何会有政争迭代、吏治糜烂?桓公博闻多知,应当明白我的意思,以如今的吏治,监御史势在必行,可又如何做到我所言的‘治人之本,实委公卿及各司曹掾’?”

桓典知道皇帝是担心他的立场,会在他权势大涨之后出现影响朝局平衡的变故。他虽然是皇帝的老师,却不是皇帝的亲信,只是刚好坐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其性格、资历、人望刚好又是御史台最合适的掌舵者。碍于种种原因,皇帝也不好冒着风险把他这个众望所归的人调换下去,所以才想事先与他做思想工作,看能不能从他这里换得什么。

既然双方之间已经半遮半掩的把话说开了,桓典也不继续装聋作哑,拱手说道:“臣记得陛下开设吏部时,曾重订官员考课之法,其中有‘若德教有方,清白独著,即加褒陟。若治绩无效,贪暴远闻,登加贬退’等语。臣不才,忝为帝师,而无一日有所助益圣德,如今遭逢此任,臣以声望所加、治国之重,断不敢辞。若有处事不断,臣愿请自裁!”

皇帝瞟了桓典一眼,对这个回答并不如何满意,于是没有吭声,只听桓典接着又说道:“御史台一旦监察上下,必然权重,而宪台又位居外朝,与禁中交通不便,不易时时为陛下所制。愚臣浅见,不妨另设一职,以沟通宪台,直达天听。”

“另设一职……”皇帝沉吟道,至此,他也觉得再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假意思量一番后,沉吟答道:“我看也无需新设,尚书台同为‘三台’,又有‘中台’之称,沟通中外。自订立、明确各部职权以来,权责明晰,各有所重。若论起监宪台之政,以为督查之任,我看刑部就可以。”

刑部的前身就是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等事务,改为刑部以后,其司法诉讼的权力被移交给廷尉,只有一个对重大案件最后审理和复核的权力。这个职权虽然关键,且凌驾于廷尉之上,但跟执掌财货审计的度支部、考核官吏绩效的吏部比起来,这个权力未免太小。

朝廷的权力轨迹自皇帝亲政以来,便有着向九卿等部门分散具体政务的执行权、向尚书台转移督查施政的监察权、以及向承明殿集中大政国策的决策权的趋势。

如今按皇帝的意思,刑部今后要负责在宏观上指导、协调、督管御史台、廷尉等相关部门依法开展工作。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职权,但表述越笼统,其可操作的权力范围就越大。

桓典是个慎思笃行的人,对皇帝有意识的将行政权力一分为三、使朝廷各部门的职权更加明晰的用意当然十分清楚。皇帝早先话里也做过许多暗示,如今说起来,不仅是要他同意,还需要他身后站着的关东士人、杨氏等人对刑部新职权的赞成,并在彼等麾下的御史台权力大增以后还能受到皇帝的掌控。

皇帝关注着桓典脸上神色的变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御史中丞及侍御史等官,执宪中司,内掌兰台,纠察百寮。但彼等终归少府辖下,如今尚书台与谒者台皆已分离自立,御史台位置重要,也当如此。”

桓典神色一动,板着的脸终于有所松动,他拜道:“陛下睿鉴。”

“监御史的事情,且以督促派粮赈济之名,选调廉洁能干的御史发往司隶各郡。等水到渠成,再上疏议论,定成制度。”皇帝缓缓说道。

第五百六十六章 择人任势第二章 坚车载重第四百七十五章 别无择行第四十八章 荐可黜否第十九章 厝火积薪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四章丨一拍两散第七十七章 一网打尽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风驶篷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五百零一章 赋与有疾第七十八章 宣平学市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赞微言第六十七章 民户委输第一百三十三章 泾渭之流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时息虑第九十章丨军心鼓动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九十七章 讳败补功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二百九十三章 劳人草草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二十一章 鸡鹜争食第二十一章 龙返其乡第十五章丨趋于歧途第五十一章 缘定珠结第一百六十三章 谋望成着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辞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动人心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将无裳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十章丨忠义余烈第三百零八章 夜传击柝第五百九十四章 凉飕雾晦第四百七十五章 别无择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无辜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九十九章 簪缨子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丧去归来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百八十四章 墙湿乃补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义凛然第十九章 厝火积薪第八十四章 任凭自至第五百二十七章 声催黄叶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九十七章 鹬蚌相危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难遂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剑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三十八章丨柏梁台上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八十五章丨议论亡贼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赋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时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义第一百八十五章 计日可数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从第四十一章丨开达理干第二百章 丧将失恃第四百八十一章 权智有余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十四章 百年树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显扬激怒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虚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势突然第八十三章 难逃定数第四十五章丨赞拜稽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时运之会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八十二章 连骑击鞠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残守孤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一百零四章 说是谈非第二百零五章 尔虞我诈第一百四十章 离石屠各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说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百七十章 鸿庄相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许第五百零三章 筹画所料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觉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犹迟第五百三十九章 谳不得实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则毕露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纹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陈列第二十一章丨暂缓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