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舌战田丰

孙乾藏在糜氏商队之中,有惊无险的过了伊阙关,又顺利的出了孟津关。

一直到了晋阳城,他才打出了使者的旗号,光明正大的求见晋王袁绍。

袁绍正在与军师田丰商量晋军东进的计划,得知孙乾奉刘备的命令出使,只得派人通传,准备在大殿召见他。

关于刘备三兄弟的印象,袁绍始终都停留在当年冀州讨伐黄巾军阶段。

特别是张飞的那一把火,让袁绍久久难以忘怀。

十几年过去了,晋军与忠汉军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

只不过忠汉王刘备困守南阳一郡,晋王袁绍守着并州一州和河东郡。

成也名望,败也名望。

晋军不敢南渡黄河,就是怕招惹上瘟神献帝。

听说魏王曹操把献帝当猪养,袁绍可不敢那么干。

魏王曹操是阉宦之后,反正名望已经臭得不能再臭了,只要曹家人不弑君自立,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可是老刘家给的。

要是袁绍敢让献帝受到半分委屈,天下人的口诛笔伐,一定会让整个袁家身败名裂的。

袁绍最羡慕的人,还是兴汉王刘正,当年诸侯讨董的时候,就直接打出“诛杀董贼,问罪不肖”的旗号,弄得献帝也不敢对兴汉国的内务指手画脚。

姓刘就是大义,特别是经过光武大帝把这个理念发扬光大之后,献帝对于刘家人就没有什么威慑力了。

如今的实际情况是——兴汉王刘正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要是敢说什么风言风语,直接扣上一个董贼余孽的帽子。

献帝是董贼扶立的,少帝又死得不明不白。他要是敢干涉兴汉国的内务,兴汉王刘正的反击,他也承受不起。

袁绍也不过是羡慕嫉妒恨一番而已,如今献帝是一根独苗,晋国要是敢质疑献帝的正统性,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就得动摇了。

献帝落入刘家人手中,就只能落得个退位让贤的下场。

袁绍有过当年洛阳城的教训,接手献帝他是不敢的。

献帝唯一的归属,就只有魏王曹操了。

袁家不需要献帝帮忙收拢人望,曹家这阉宦之后的名头,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替献帝管家。

献帝在曹操手中才有价值,至于袁绍,根本就不敢让献帝进入晋阳受委屈。

wωω.Tтkan.Сo

袁绍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件事情只有曹操能干。

至于兴汉王刘正,从一开始就自成一体,没有必要让献帝掺沙子。

四世三公的袁家,要是敢让献帝受委屈,家族的根基就断了。

就在袁绍胡思乱想的功夫,孙乾持节走进了晋王宫大殿。

孙乾说:“忠汉王麾下从事,秉忠将军孙乾,拜见晋王!”

奉我主忠汉王的命令,特来相商会猎虎牢关的相关事宜。

晋王坐困并州,忠汉王龙游南阳浅滩。

如今正是同病相怜的时候,合则两利,分则两败俱伤。

要是魏王解决了南阳问题,让,以献帝的名义出兵河东,甚至是并州。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晋王又该如何自处呢?

反抗魏军就是反抗献帝,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就得毁于一旦了。

要是坐以待毙,晋王的势力就会灰飞烟灭。

当初晋王主动放弃了献帝,才有了魏王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然而魏王曹操,真正能够从名望方面着手打击的对手,只有四世三公的袁家而已。

这就是吴王袁术远遁秣陵的唯一理由,也是晋王到晋阳戍边的真正原因。

如今忠汉王势弱,保汉王不过是看家狗而已。

一旦南阳落入了魏王曹操的手中,吴王不敢吸引献帝的火力,晋王可是近在咫尺,如何应对献帝的大义之剑,就得有个说法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让魏王曹操无法解决南阳问题,自然就不敢北顾了。

袁绍听了之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示意田丰开口说话。

田丰喝问:“孙从事有求于晋王,却靠着口舌之利搬弄是非,真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吗?”

晋王与魏王同出卢门,香火之情犹在,怎么可能互相攻伐呢?

求人就得拿出求人的态度来,不要以为晋王就是冤大头,任凭你们忠汉王驱使。

孙乾冷笑着说:“当年魏王屠徐州,所谓的同门之谊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兴汉王倒是热心救援,只可惜付出了善良,却被自家的两位师兄联合算计。

还有多少同门情谊存在,恐怕晋王的心里也没有底吧!

几个月前兴汉王南渡黄河,攻取酸枣和陈留,好像也没有给魏王留面子呀。

要是没有黑山王张燕和中山王韩馥的存在,元皓先生以为,兴汉军会不会西进呢?

骁将成廉,已经打到了受降城下,要是南下雁门,晋军又该如何自处呢?

大义之争,父子成仇者不计其数,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

至于同门师兄弟,情比纸薄而已,谁敢当回事,谁就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田丰说:“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

晋王与魏王,还有兴汉王,那是一辈子的兄弟,就算是有什么分歧,那也是兄弟之争。

就像兴汉军西进陈留、酸枣一线,魏军主动退出,就是这个道理。

兄弟之争都是在规则之内进行的,反观魏军与忠汉军之间,那是白骨成山,丹水断流。

中原大地元气大伤,再看兴汉军的攻城掠地,基本上不怎么死人。

魏军退出陈留和白马,根本就没有损伤一兵一卒。

这就是兄弟之争,不会祸及天下百姓。

兴汉王曾经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魏军争势失败,主动西撤,似乎摸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逐鹿天下的规则。

再看魏军与忠汉军之间的征伐,丹水百姓死于非命,十万魏军埋骨南阳,这可是绵延后世的生死大仇哪?

晋王要是联手忠汉王,那就是吃里爬外的行为。

卢门的势力有多庞大,忠汉王应该心中有数吧!

一旦晋军轻举妄动,就会成为卢门公敌。

兴汉商会一旦禁运,咱们晋军就得喝西北风了。

兴汉王刘正已经给了卢门中人争霸的新规则,谁敢破坏,就要承受兴汉军的怒火。

魏王曹操为了侠谋徐庶,误伤了徐母,就付出了东郡和陈留的代价。

要是晋军从背后捅魏军一刀,这可是明目张胆的背叛。

孙从事以为,徘徊在长城之外的兴汉军,会不惩罚晋军吗?

晋王与忠汉王一旦合作,可是要承担触怒兴汉王的严重后果的。

忠汉王会给晋王什么样的补偿呢?

就算是晋王挥师南下,献帝让魏军持节东进,甚至是御驾亲征,晋军就得乖乖的后撤。

敢反抗,四世三公的名望还要不要了。

没有了四世三公的名望作为凝聚力,晋军还能生存吗?

孙乾听了田丰的话,久久无法回答。

第424章 温柔是刀第156章 赵云出击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548章 张麻曹真第2118章 方城大战第446章 水煮城墙第17章 丑面庞统第2103章 缘起缘灭第575章 梅园之怒第1407章 一擒桂花第412章 司马撤兵第1439章 收集装备第2144章 疯狂竞拍第1850章 兰陵萧氏第2039章 北明三杰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1491章 血的教训第700章 大战乌德第811章 水土不服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1740章 康丽坦白第856章 西平新令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63章 苏飞破城第2059章 二魂龙牙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1013章 象兵袭城第1791章 治疗吕布第1060章 入城风波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1784章 周安来投第357章 诸葛之忧第2204章 现场提拔第2142章 话狠心慈第1642章 飞卢归顺第861章 难得糊涂第31章 水泥问世第1987章 寒门三杰第891章 精锐之名第2072章 尸山血海第814章 战鼓声隆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55章 黄忠立功第844章 养虎之说第1970章 阁员随军第743章 荆州局势第1300章 申蜀遇刺第706章 实习成绩第1950章 神亭苦斗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106章 平乡血战第856章 西平新令第1683章 裕弟归龙第480章 徐庶出山第222章 于禁弃曹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2086章 替父报仇第1778章 仓库之乱第1189章 重建家园第780章 拟建核心第703章 狼山惊魂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819章 模块防线第801章 徐庶袭营第746章 荆州民心第849章 西平韩安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914章 铁血战歌第1486章 积极练兵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484章 程昱之谋第200章 双谋对决第997章 上官听雨第226章 谋士新榜第1955章 化龙威武第600章 南华遁走第1018章 算无遗策第1774章 排名之争第573章 影卫辛甜第429章 同袍之谊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1647章 金涛归降第1517章 内部分裂第2063章 再战成皋第1598章 柳路主讲第1015章 九黎蚕女第777章 去职留爵第654章 高远溃逃第1905章 六峰竞技第1951章 陈府名将第372章 夫妻对话第1406章 防疫办法第2166章 帝威初显第339章 宛城归曹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108章 师徒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