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大型直升机

第291章 大型直升机

几天之后,西工大。

陈念坐在书桌后,梳理着手头最新的进展和计划。

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剩下的工作实际上并不属于陈念,而是由上级专门成立的一个灾备工作组负责。

这个灾备工作组完全独立于星火小组,只接受星火小组的技术支援,而没有领导从属关系,目的就是为了能最高效、最客观地进行准备工作。

陈念并不在小组名单里,原因很简单,在这方面,他既不专业,也没有任何应对的经验。

所以,在提供完信息、输出完有关“地震盾”的技术之后,陈念的工作重心,又重新转回了技术研发上。

“两舰”、“五弹”的项目已经进入到自运转阶段,金属氢方面,由于陈果那边与艾萨克的沟通暂未取得进展,陈念也不着急浪费源点去强行推动。

所以,他的近期目标,就转移到了直升机上。

其实在此之前,他就已经跟朱学军说过,要支援陆军的话,也是从直升机开始。

而现在,正好可以把这个目标落实。

事实上,如果要说华夏跟老美在军事装备上差距最大的一个领域,也许有人会提航母,有人会提高性能战斗机,也有人会提战略核潜艇。

但如果抛开各型装备的战略地位和战斗力,光从绝对的“技术差距”上来分析的话,陈念觉得,首当其冲的,还得是直升机。

在2007年这个时间点,包括旋翼、发动机、电传飞控、轴承传动等等在内的一系列直升机研发关键技术,国内都是远远落后于美方,甚至在某些方面,直接就是一片空白。

哪怕在十几年以后,直-20、武直-10都服役了,我们的直升机技术却仍然还落后老美20年以上。

因为,直-20只能算是黑鹰的改良型号,而武直-10,虽然大部分军迷都用它来对标阿帕奇,但其实,它也就是一款第三代中型机而已

而之所以直升机技术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钱。

因为没钱,所以有限的资源只能投入到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装备上。

这绝对是正确的思路。

毕竟造一架直升机,和造一架战斗机,孰轻孰重,相信没有人选不出来。

——

不过,陈念之所以现在要点开直升机这条路线,理由其实也很充分:

时代变了。

华夏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我们需要执行的任务也不再只是你死我活、血拼到底的“毁灭战”。

以非洲为例,如果吉布提军港能有几架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直升机坐镇,那么在处置一些小规模冲突、小规模威胁事件时,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当然,除了军用领域,就像之前所说的,哪怕单纯考虑后续的救灾用途,我们也应该拥有自己的重型运载直升机。

短期可以靠买解决燃眉之急,那么长期呢?

总归还是要靠自己的.

想到这里,陈念深深吐出一口气,随即在本子上写下了几个选项。

武装直升机。

重型运载直升机。

通用直升机。

针对每一个选项,他又在后面列举了几个最具代表性机型。

比如武装直升机对应的长弓阿帕奇AH-64D,雄鹿MI-35,X-2。

通用直升机对应的是V-280、直-20。

至于重型运载直升机,对应的则是最经典的米-26、CH-47支奴干。

陈念逐一分析了这几款直升机的性能,在进行综合考虑之后,确定了他这一次要解析的目标。

一架性能超过15年后服役的X-2的重型武装直升机,以及一架对标米-26的重型运输直升机。

前者弥补陆军战斗力的短板,后者填补我国在此类机型上的空白。

不过,由于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机型,陈念只能选择自己去做初步的性能设计。

现在国内发动机、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进步,如果还满足于米-26的56吨最大起飞重量就有些不思进取了,陈念决定直接一步到位,上到80吨以上。

这算是非常极端的功能设计,达到这个起飞重量之后,这架飞机的唯一用途,就只剩下载重运输这一项了。

似乎看上去有些鸡肋,但实际上,陈念还另有目的。

极端设计带来的是极端的技术进步,只要这架飞机能造出来,制造先进直升机所需的种种技术一定能顺势得到突破。

于是,陈念没有犹豫,确定好性能参数之后,直接便启动了解析。

他现在手头上还有110点源点,而这架被暂时定名为直-30的重型直升机所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是28点。

很贵,但也物有所值。

因为,在直-30完成解析之后,他所设定的具有高雷达隐身性、高火力强度、高机动性的武直-30,所需要的源点数量直接从36点断崖式下跌到了6点!

而这6点源点,其实大部分还是花在了其配套的机体设计、雷达和武器设计上。

直升机工业中所需的基础技术,已经基本全部打通点亮了。

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花了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把两架直升机的技术全部吸收完毕。

接下来,就是慢慢将技术整理出来,输出给602所去研发落地了。

想到这里,陈念拿起电话。

他没有联系陈果,而是直接打给了林永明。

国内的主力直升机研究所是哈尔滨的602所,这个研究所归属于中航二集团,虽然与一集团并不属于同一个集团公司,但双方交往密切,尤其在无人机研发项目上,之前的彩虹项目,就是双方合作的典型代表。

所以,找林永明,和找二集团主管的效果是差异不大的-——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个中间沟通人而已。

电话接通之后,陈念直接开口说道:

“林总,重型直升机技术的事情有眉目了。”

“我这边有几个关键技术突破的思路,主要包括无轴承旋翼、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总体气动布局几个方面。”

“我想请您联系一下二集团那边,让他们准备启动研发项目——资金从星火小组的预算里出。”

听到陈念的话,哪怕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林永明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这么快?

要知道,从陈念提出要做重型直升机,到现在才过去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别说“自己创造”,就算是有人把技术文档摆在面前,你想去看懂也没那么容易.

果然,对这个少年,还是不能以常理度之。

哪怕抛开他身上那些神秘的光环,只看他的个人能力,也可以说是优秀得可怕了。

于是,他开口回答道:

“收到,我去跟二集团那边联系。”

“不过小念,这么短的时间,技术消化起来怕是不容易。”

“我建议先从涡轴发动机开始,搞定了这一块,后续其他技术的难度梯次下降,进度就能快起来了.”

“我知道。”

陈念立刻回答:

“涡轴发动机肯定是最核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参考。”

“因为,这台发动机的设计功率在13000kw左右,比米-26的D136-2型发动机还要高出40%。”

“我建议,还是采用H-20当时的策略,与俄方合作,尽可能降低落地过程中的难度。”

“.这点我赞同,不过你先等等,多少千瓦?”

“13000千瓦。”

“.好家伙,伱是想把这台直升机的载重提到30吨以上吗?一个半C130?”

“不是。”

听到陈念的回答,林永明稍稍松了口气。

毕竟,30吨的载重,确实是有点太过夸张了.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陈念便继续开口说道:

“按照我的设计,功率上升与自重上升是没有线性相关的。”

“这架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要达到80吨以上,但是,机体自重要控制在40吨以下。”

“所以,最大载荷不是30吨,是40吨。”

“.”

林永明彻底没话说了,停顿了好几秒,他才开口道:

“这会不会太极端了?我是说,它的应用场景也许没那么广泛啊”

“是有点极端。”

陈念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他继续说道:

“但是,这可以看做一种技术积累。”

“等我们需要建设大型空中平台的时候,这架直升机的所有技术,都不会浪费的”

几天之后,莫斯科,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

马罗科夫坐在办公室内,面对着米里厂的负责人侃侃而谈。

“.所以这一次,对方提出的条件其实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极为优越了,整整5架米-26的采购合同,外加一系列的后期维护协议,如果能做成,你们能够获得的利润将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

“更重要的是,华夏已经开始计划研发和生产他们自己的重型直升机,并且意图与我们合作。”

“如果能获得这次的合作机会,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将有机会再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等等,马罗科夫,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负责人诧异地打断了马罗科夫,随后继续说道:

“‘我们的直升机工业’?以华夏人的技术水平,怎么可能推动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发展?他们跟我们合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我们对他们的单方面援助吧?”

“马罗科夫,我知道你现在是双方合作的关键人物,但你也不能像是一个商业掮客一样,总是站在他们那边说话吧?”

听到负责人的话,马罗科夫无奈地笑了笑。

自从H-20项目、PAK FA项目取得重大成功之后,他就成为了官方钦定的“合作大使”,只要是与华夏有关的项目,都会有他的身影。

在这种情况下,留下“掮客”的印象倒也不奇怪。

不过,马罗科夫问心无愧。

他自认为在这些项目中,自己从来就没有谋取过私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于是,他坦然地回答道:

“我确实是站在他们那边说话,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确占据着优势。”

“没错,他们在直升机‘成果’的领域确实还相对落后,但我要提醒你,三年之前,他们在四代机的‘成果’上也很落后。”

“发展到现在,站稳四代机顶尖地位,开始挑战老去的技术霸主,他们花了多少时间?”

“直升机领域同样如此——他们既然启动了项目,很显然,就一定是有把握的。”

听到马罗科夫的话,负责人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并不是蠢货,也并不迂腐,所以对马罗科夫所说的事实,他其实也有过了解和思考。

——

只不过,要让他在短时间内放下自尊心,去接受“上下颠倒”的事实,确实没那么容易而已。

沉默了良久,他终于开口说道:

“这次的合作,我不反对。”

“但是,我始终认为,项目的时间太紧,要求太严格了。”

“万一不能按时交付,我们怎么办?”

“没有万一,哪怕抛弃其他项目,我们也必须完成交付。”

马罗科夫郑重说道。

“.那就试试。”

负责人微微点头,但随即又问道:

“所以他们到底为什么要的那么急?有什么关键性的战略需求吗?近期他们的压力主要在非洲,哪怕要发展直升机,也应该是从武装直升机开始吧?”

马罗科夫摊了摊手,回答道:

“你还真把我当成华夏人了吗?”

“这样的信息,我怎么可能知道?”

“我手里的情报不比你们多多少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这一次的采购,似乎确实是具有‘专门用途’的。”

“因为在沟通中,他们已经提出了不少定制化的需求。”

“但到底用在哪里没有人知道。”

听到马罗科夫的话,负责人不由得有些疑惑。

专门用途?定制化需求?

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应用场景其实并不广泛,在军事上,最常见的用途无非就是“装甲投送”这一项而已。

难道,他们在边境上,会有大动作?

但似乎也不对,他们那几条有冲突风险的边境线,普遍都用不上重型直升机.

算了。

这毕竟不是己方这个“合作伙伴”需要操心的事情。

想到这里,负责人开口说道:

“不管他们将用于什么用途,总之,这次的合作,我们接下了。”

“告诉他们,只要资金到位,我们可以按时交付装备。”

“同时,合作的事情,我们也希望进一步详谈.”

不久之后,华夏与俄方签署了近几年来最大的一笔装备采购协议,而协议的标的,则是整整10架米-26直升机。

第一批3架直升机将会在9个月内交付,而这三架直升机,也将解决华夏缺少重型空中运输力量的燃眉之急。

再加上俄方可以随时抽调的两架米-26,在未来,哪怕灾难真的发生,6架米-26,也可以让救援工作,变得顺利得多

(本章完)

第484章 存取成功第377章 096核潜艇,下水!第159章 扣了那么久?第350章 主动出击?第374章 仿星器,还是托卡马克?第122章 你看到它了吗?第317章 建成第148章 好好修一修第162章 抵达今天过生日第264章 变循环发动机登场!第174章 岛屿第141章 重要人物第371章 核聚变项目启动第423章 捡便宜了第251章 一件小事第47章 底线第401章 我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第80章 拿走我的钱!第29章 全新的开始第49章 外援(审了一章,等会儿)第122章 你看到它了吗?第411章 用蚂蚁的速度爬向月球?第31章 你的水平第272章 有人不妙了第292章 灾备工作铺开,电磁炮上舰!第153章 我还就真不惯着你了!修正了部分关于高铁的技术细节第169章 卷积神经网络的雏形第200章 无法拦截!第159章 扣了那么久?第287章 即将告别校园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第201章 击毁!第57章 推测第153章 我还就真不惯着你了!第479章 谋大事第395章 成果大甩卖第258章 演技第8章 真能造第65章 获得调整一下更新时间第347章 TBCC发动机第279章 钩直饵咸第297章 校园里的最后一天第285章 下一个小目标,电磁炮第10章 抢人第257章 投送第85章 我要看飞机第426章 华夏中心体系第173章 希望第266章 刺杀第61章 空间换时间,最无奈的选择第251章 一件小事第233章 移山项目成果爆发,陈念的大局第303章 危机升级第204章 见你,如见高山第444章 火箭回收失败调整一下更新时间第308章 以其人之道第284章 岛国的外骨骼也太先进了叭!第210章 你们的飞机,不允许出海第227章 华尔街跳楼机营业啦第202章 大国博弈,也是你能掺和的?第455章 现代化审讯第8章 真能造第156章 这真不是F -35B,这是J-20B!第140章 芯片?不,高铁!第432章 诡异的事态第467章 不用锱铢必较第106章 倒反天罡,全面反击第305章 新时代第449章 月球舰港第126章 能力成长!第394章 完成不了?第365章 相遇第246章 洛杉矶大崩溃第94章 点火的人第26章 真正的超预期第465章 我们也有飞机第312章 讲道理不用靠嘴第336章 酝酿中的风暴第305章 新时代第214章 神灵下凡也开不了的路第441章 嫦娥五号,蓄势待发第15章 站在我们这边第33章 奖金第477章 遥远的对视第433章 逃离第432章 诡异的事态第168章 王建成的新想法,这次靠谱!第320章 大黑鱼升级计划第242章 机械外骨骼?!第348章 技术进展第379章 应对第345章 弥补差距第159章 扣了那么久?第338章 关键线索第136章 毒饵第383章 从尾巴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