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我们找到了氦3!

“继续向前行驶,直接越过陨石坑。”

玉兔一号遥测指挥中心内,李知云盯着屏幕上最新传回的全景相机数据,下达了这个有些“冒险”的指令。

实际上,在上一次数据回传中,地面指挥中心就已经发现了横亘在玉兔一号行进路线上的那个小型陨石坑,关于后续行动策略的讨论,也已经进行了接近两个小时。

玉兔号必须进入陨石坑,因为在陨石坑中,存在一个罕见的中央峰。

它必须要到达中央峰,用光谱仪分析峰体成分组成,判断这座中央峰,到底属不属于钛铁矿峰。

但怎么进入,却并不好做决定。

绝大多数人认为,应该采取更稳妥的方式、绕开正前方的外壁和侧溢沉积物,通过陨石坑东侧的缓坡进入。

毕竟现在玉兔号可是“孤身一人”位于月背,一旦出现超过其设计能力的问题,那么想要再去救援,就只能等到嫦娥五号发射、送上去新的探测器了。

但问题是,如果要绕过陨石坑正面外壁,就意味着玉兔一号必须多走接近200米的距离。

听上去似乎并不算远,但实际上,哪怕是玉兔号的设计标准速度,也只能达到每小时两百米。

而它的机动电机预期使用寿命,其实也仅仅只有20个小时而已。

综合测算,能走个两千米,就已经完全达成预期目标了,并且这两千米的距离,还是计划在三个月之内走完的。

可想而知,200米的额外距离,对玉兔号而言意义有多重大。

说不定,就多这200米的寿命,玉兔号就能顺利到达“最终目标”的那座“铁山”,找到钛铁矿富集区,为后续嫦娥五号、玉兔二号的着陆标定位置。

所以,在策略的选择上,李知云尤为谨慎。

而他之所以最后做出了“直接越障”的决定,也与玉兔一号自身的设计有关。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最开始设计中的玉兔号了,在嫦娥三号发射之前,由于长征-3型火箭运载能力的提升,玉兔号也做了一次升级。

原定的轮式机动系统没有改变,但在轮式系统之外,还额外增加了一套重量达到29KG的脱困系统。

这套系统的灵感来自于移山项目的四爪式挖掘机,可以在必要时候启动,帮助玉兔号越过岩石、浮尘障碍。

除此之外,玉兔号还采用了更强大的电机、更充沛的能源、更灵活的操作系统。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系统的加持,李知云才愿意去冒这一次的险。

他也怕失败,但相比失败,他更怕这个举世瞩目的项目,只能取得平平无奇的成果。

——

登上月球算什么本事?用光谱仪随便照几块石头算什么本事?

我们本来就是冲着氦3去的,也只有真正找到了氦3的富集点,才算完成了挑战啊。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经过中继卫星的传输,指令很快被远在月背的玉兔号接受。

在经过数个小时的等待之后,它的电机再次转动起来,这辆小小的“越野车”,也开始勇往无前地冲向了第一个需要征服的“沙丘”。

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自己眼前的屏幕,信息的传递并不是实时的,对玉兔号的操作也必须具有相当的预见性。

整整半个小时之后,玉兔号终于到达了陨石坑的边缘。

从全景照片来看,它的前轮已经压在了陨石坑边缘的凸起外壁上。

这个陨石坑的规模并不算大,外壁倾斜角度也不高,远远低于玉兔号设计的20度爬坡极限,爬上外壁,对它没有任何难度。

真正的挑战在内壁,由于撞击形成时的物质喷射和堆积,内壁的倾斜角度远远大于外壁,坡度超过30,并且直接与坑底相连,一旦出现打滑,甚至有可能让玉兔号直接滚落到坑底。

但实际上,进展到这一步,位于地面的工作人员已经没有任何的操作空间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整个指挥室里,只有此起彼伏的短促指令呼叫、和机器发出的嗡鸣声。

而在整整一个小时之后,伴随着最新全景照片的传回,指挥室里的所有人,统一地发出了一声惊喜的叹息。

随后,便是自发的掌声。

“好!到坑底了!”

“继续前进!距离中央峰110米!”

“信号正常,玉兔号完成自检,情况良好!”

“电机散热正常,温度正常!”

“各模块工作正常!”

接连不断地指令响起,李知云终于松了口气。

看来,玉兔号的可靠性比预期还要高,除了太阳能板上沾染了更多的尘埃之外,它甚至连最轻微的受损都没有。

并且,电机的工作情况也极为稳定,很显然,这台被机电所升级之后的电机,性能比纸面报告上所写的要强大得多了

下一步,就是前往中央峰,测定“铁山”的组成成分了。

110米的距离,玉兔号全速前进。

陨石坑内部是一片坦途,在松软的浮尘地面,轮式驱动的优势虽然不如履带,但却也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仅仅两个小时,经过两次短暂的散热修整之后,玉兔号便到达了铁山的正南方。

机械臂伸出,样本采集完成,光谱仪开始工作。

第一份成分分析报告在两个小时之后传回,并立刻被发送给了地质所、材料所的相关科研人员。

到了这个时候,指挥中心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

事实上,他们也到了轮班的时间。

但没有任何人离开。

因为他们都知道,地质所的分析会在半小时之内得出结论,而他们的结论,将会在真正意义上,决定这次任务最终所能取得的成绩的“上限”。

“应该是钛铁矿吧我听说陨石坑中央峰大概率是金属岩石沉积区,之前在外围的几次光谱测量结果也比较乐观。”

“不一定,月面上的矿石分布还是比较随机的.”

“看运气吧,不过我觉得,我们运气还是不错的。”

“这次要是找不到的话怎么办?”

“西北400米左右位置还有一处潜在矿区,可以从缓坡爬上去”

李知云仍然坐在电脑前,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他既有些好笑,又觉得欣慰。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次任务的成功,但他们却又已经为失败做好了准备。

——

不过,这样的准备,看来是没有必要了。

他站起身,向所有人举起手,随后说道:

“各位。”

“我刚刚收到了来自地质所的分析结论。”

“按照他们的结论,广寒宫区域,紫薇环形坑中央峰所采集的矿石样本中,含有丰富钛元素。”

“同时,根据光谱结果,钛矿石中发现了大量纳米级气泡.”“我们发现了氦3矿!”

“所以,为什么说铁矿石里面有气泡,就说明月球上有氦-3啊?”

办公室里,李想好奇地问道。

“不是铁矿石,是钛铁矿石。”

“另外,这也不是说明了月球上有氦3,月球上有氦-3这件事情用不着说明它说明的是,月球上有明显的氦-3富集区。”

陈念一边翻看着手头上最新的报告,一边继续解释道: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钛铁矿和氦3并不是原始共生的关系。”

“钛铁矿在月球上属于‘原住民’,是因为月球20亿年前的岩浆活动形成的。”

“在这些钛铁矿中,原子整齐排布,具象一点来说就像整齐码放的石头。”

“因为没有地球这样的磁场庇护,太阳风会将氦原子注入钛铁矿晶格之中,就像将沙子注入石砾的空隙,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次氦元素‘充电’。”

“在充电完成以后,本该在空隙间来去自如的氦原子,被因太阳风冲刷而无序堆积钛铁矿表层原子阻隔,形成了玻璃层。”

“由于有致密玻璃层阻挡,细小的“沙子”无法再通过“板结”的表面,最终会以气泡的形式,停留在玻璃层中。”

“而这,就是氦3在钛铁矿中富集的过程。”

说完,陈念喝了一口水,稍稍缓了缓嗓子后,继续说道:

“之所以我们说这一次发现氦3气泡意义重大,是因为以往我们所发现的氦3元素,基本上都是以‘平均’的方式分布在月壤中的。”

“想要对这些氦-3元素进行采集,难度非常大,效率也非常低。”

“甚至曾经有人设想过,通过扬尘采集方式去收集,但问题是,在扬尘过程中,氦-3扩散的问题会被无限放大,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这些等离子体存在的氦3重新被释放到宇宙空间里去。”

“毫无疑问,这是巨大的浪费.但这次不一样,在确定钛铁矿中存在氦3气泡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先采集钛铁矿,然后在密闭环境下,以机械破碎的方式收集氦3。”

“无论是从效率上、还是从安全性上讲,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明白了。”

李想微微点头,随即笑着说道:

“所以,你的预判又实现了。”

“我还记得之前你说月球上一定会存在钛铁矿富集区、一定存在氦3气泡的时候,很多学者还是持反对意见的。”

“现在,他们全都无话可说了.”

“那倒也不至于。”

陈念连忙摇头。

“他们的判断依据其实也很有说服力,毕竟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

“月球上钛铁矿的晶格结构真的能支持对氦3元素的包裹吗?包裹之后真的能稳定存在吗?这都是必须依靠实地堪测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也只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罢了。”

陈念的话说的谦虚,但实际上,他对氦3气泡这件事情从来就没有过任何怀疑。

毕竟在上一世,这是已经经过验证的“事实”。

甚至在当时,媒体还给这种特殊的钛铁矿取了个名字,叫做“嫦娥石”。

按照理论推测,一吨嫦娥石可以提取出的钛铁矿重量达到30千克以上,而其中所含有的氦3元素总量超过100克,如果按照发电量来计算,就这一吨嫦娥石所产出的能量,就已经够整个成都一天的用量了。

看着陈念的表情,李想心领神会地笑了笑,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停顿了片刻,他岔开了话题,继续说道:

“这次氦-3的发现,舆论上估计又要炸一波。”

“你还记得之前我们聊过的北美新联盟吗?他们最近搞事搞的挺大的,玉兔一号刚登陆,就已经被他们当成武器去攻击NASA了。”

“现在又有了新成果,我估计啊,他们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们干什么了?”

陈念好奇地问道。

“黑了NASA的系统,调出了一部分保密级别不高的资料,用资料里的数据攻击NASA,指责他们滥用研发经费,跟商业公司存在利益输送,刻意拖慢阿尔忒弥斯项目进程,操纵股市”

“总之,所有他们能想得到的点,基本上都被轮了一个遍。”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组建了专门的团队来做这件事情,从法理上跟北美新联盟的主体剥离开来。”

“美国官方想要动手抓人,抓到的也只是干黑活的外围人员。”

“不得不说,他们干得很专业,也许背后是有人在遥控的。”

“跟我们有关?”

陈念下意识地问道。

“没有,我们猜测是CUBA。”

“CUBA他们能有实力拿到NASA的数据??”

陈念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听到高这话,李想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就是这件事情里最搞笑的一个点了-——他们并不是真的黑了系统,而是动用了社工手段。”

“他们策反了NASA的三个核心人员,一个负责拿到数据,一个负责安保放行,一个负责当清洁工转移数据。”

“伱知道这方案成本多低吗?按照我们拿到的情报,前前后后只花了不到两百万美元,搞得我们都心动了”

“卧槽.”

陈念忍不住也跟着惊叹了一声。

两百万美元,在情报战场上还真的就是一个小数字。

——

不过,客观来讲,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实还是跟北美新联盟自身的基础有关的。

换华夏去做这件事情,估计十倍的代价也拿不下。

两人随意聊了几句,这个时候,玉兔2号发现氦3的消息也已经通过官方渠道扩散到了全球。

但无论是陈念、还是李想都想象不到,这个消息所造成的第一次“重大冲击”,不是发生在科研领域,甚至也不是发生在经济领域,而是发生在.

一片沙漠之中的,一个小村子里。

月亮之下。

一个满脸胡子的男人语气沉重地说道:

“月亮遭到了破坏,人类的末日,就要来了!”

第236章 就你们这也叫铺路?第199章 DF-17,准备试射!第106章 倒反天罡,全面反击第337章 大黑鱼进展第58章 关关难过第332章 合成成功第464章 做局第126章 能力成长!第438章 ME异动第203章 死在海里第480章 不演了吗第300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第128章 AGT110,最强燃气轮机第330章 抢人第80章 拿走我的钱!第366章 逃离第270章 最大的假想敌第133章 模型错误?第224章 火药桶,快要炸了第220章 他就是路标!第77章 小小的升级第265章 酒尚温也第451章 无用的方案第231章 报应第351章 这么好的东西,你们居然要做炸药?第400章 卷起来了第88章 首飞第196章 我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第289章 摊牌,抗灾基金!第10章 抢人第271章 梦非梦第80章 拿走我的钱!第94章 点火的人第199章 DF-17,准备试射!第83章 新计划第320章 大黑鱼升级计划修正了部分关于高铁的技术细节第72章 歼十改型试飞第382章 肮脏的团队第148章 好好修一修第284章 岛国的外骨骼也太先进了叭!第474章 试飞倒计时第96章 单晶炉的计划第173章 希望第52章 交棒第357章 突破恐怖平衡?第207章 天鲸号,正式下水!第408章 聚变,巨变第40章 以眼还眼第335章 第一代人工智能第38章 升级第439章 举世瞩目的胜利第486章 改造第144章 AGT110,正式动工!第23章 培养计划第302章 001模块化舾装提前,下水倒计时!第290章 说点事情第232章 光刻机!只有老美受伤的世界达成了第430章 聚集第23章 培养计划第72章 歼十改型试飞第145章 庆祝胜利吧第179章 多花点第432章 诡异的事态第315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第397章 你们这是技术霸凌!第286章 电磁炮 鹰击-21第352章 慢了一步第27章 野心第143章 少年的梦第371章 核聚变项目启动第191章 四项基本材料完成!第270章 最大的假想敌第204章 见你,如见高山第356章 摧毁第26章 真正的超预期第372章 飞越第331章 技术准备完毕第205章 等你好久了第349章 航母动向第245章 我们的村村通,你们来付钱第111章 死命令,两个月之内造出雷达第477章 遥远的对视第190章 大佬的疑问第76章 资金缺口第447章 巴别塔第470章 联军第115章 苍龙出海,向南!第452章 21世纪波士顿倾茶事件第60章 绳索(晚了点因为饭吃得晚了)第309章 碰一碰第327章 只要把它造出来就好了第189章 DF-17计划第397章 你们这是技术霸凌!第29章 全新的开始第164章 STOVL没用?那是你老美不行啊第132章 谁要你的技术啊!第286章 电磁炮 鹰击-21第343章 诱供第263章 我在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