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一个成员

第46章 第一个成员

关于战忽局的念头一闪而过,再看向刚才的评论,陈念也反应过来。

是自己先入为主了。

自己具有20年后的视野,知道这个国家会以什么样惊人的速度发展、达成在现在的2003年难以想象的成就,所以看到这种“类战忽”的言论,就会立刻觉得他们是战忽局。

但其实,这些人很大概率上真的就只是看衰华夏而已。

他们口中的“20年都搞不出来三代机”,也确实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想到这里,陈念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

20年三代机?

再过7年,歼二十都要首飞了好吧

不过,这也给了他一个启发:

也许未来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忽悠局”出现呢?

毕竟,自己这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所卷起的微风,迟早是要翻涌成一场风暴的。

而为了掩盖风暴中的电闪雷鸣,官方肯定会有层出不穷的手段。

战忽局自然也在备选方案中。

想想倒是真的挺有意思。

陈念摇了摇头,视线从电脑上移开,看向一旁的李想,开口问道:

“你怎么想呢?看他们好像都不太乐观的样子啊。”

李想不屑地一笑,回答道:

“这些刚学会上网的网民,以为跑到外网上看了点纽约时报、看了点什么大光明网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其实基本上全都是些草包。”

“就他们这水平还聊战斗机?你要真跟他们吵起来,搞不好他们得让WS-10B烧水洗煤。”

“我倒是觉得最后那个兄弟判断的挺对的-——虽然他嘴臭了点,但专业性比其他看热闹的强多了。”

“说不定真的有大动作呢?说不定过个一两年的,歼十就焕然一新了呢?”

听到这话,陈念心里一个咯噔。

好家伙,那么快自己身边就出现危险分子了,而且还是专业的!

这么下去还了得?

今天你说华夏在搞新航发,明天岂不是要说我们有四代机,后天岂不是连南天门计划都要被伱抖出去了?

要是吹牛逼也就罢了,但问题是这些东西,我们他么真的在搞啊!

这样下去,我们的保密工作还做个屁啊!

不行!

这种势头必须遏制住。

想到这里,陈念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想哥,我觉得吧,我们航空人,理想是要有的,希望是要有的,但是呢,也要脚踏实地。”

“你看啊,这次AL-31FN引进项目被叫停,背后肯定是有其他原因,不可能是所谓的‘俄国单方面拒绝’。”

“但是,非要说是航发有重大突破,非要说是因为咱们要搞大动作,那就有点牵强了,对不对?”

“我们还是要认清现实,一步一步地来啊。”

“航发是个多大的课题,WS-10跟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还有十几年,不要盲目乐观啊.”

听到陈念的话,李想有些惭愧地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高骛远的心思,但是看到网络上、电视上那么多人玩了命地诋毁他所热爱的航天事业,就是忍不住想要出一口气。

凭什么说我们不行?

凭什么说AL-31FN就是最好的选择?

万一我们有更好的呢?

万一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你们呢?

万一我们就是默默努力,然后用成果证明一切呢?

到那个时候,所有诋毁谩骂的人,都将变成小丑。

——

但是,他也知道,陈念说的是对的。

技术的差距无法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被弥补,该认清现实的时候,还是得认清现实。

哎。

什么大项目啊。

终究只是自己的幻想罢了。

真希望我们真的有新的发动机啊。

真希望我们真的有网上传说的“零号项目”啊

李想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陈念,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放心,我不是好高骛远,我只是就是希望我们能快点好起来吧。”

“不过就算没那么快也没关系,我明白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已经到了我们要顶上去的时候了。”

“没错,就是这样!”

陈念赞许地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我觉得你这种想法很好,你也可以到网上写个帖子啊。”

“就用咱们的专业知识,分析分析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过于偏激的言论都纠正过来。”

“舆论也是重要的阵地嘛,我们不能光顾着埋头赶路,有时候也要抬头看看天啊。”

李想用力点头,神情有些兴奋。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们能写,我就不能写吗?”

“起码我还是学了一个学期了,比那些狗屁不懂的媒体要强得多了!”

“我今天晚上不去图书馆了,写完帖子,到时候你帮我看看,高低给那帮大傻逼震一个跟头。”

“注意实事求是!”

陈念再次提醒了一句,而李想则连连保证。

看着他认真的神色,陈念暗暗有些想笑。

这小子已经完全被自己带偏了。

他大概是已经接受了“华夏航空事业没有那么弱,但也绝对不强,我们还需要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个设定。

基于这个设定,他写出来的东西,应该是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充分价值导向的好文章。

——

或者说,对战忽事业来说是好文章。

没想到,今天自己吃个饭,居然还能意外发展出一个战忽局成员来.

陈念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笑意了。

他跟李想道了别,转身去了图书馆,根据早上小课时跟胡煦说的事情,开始预习有关陶瓷基TBC的材料学知识。

这一部分已经算是进入到材料学进阶理论内容了,所以他学起来很困难,只能说是根据现有材料,先建立大致的概念。

所以,哪怕他花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刷出来的源点数量也不过是0.04个。

总体的源点数量,来到了0.30个。

在短期内没有大的“模块化解析”需求的情况下,倒是够用。

先把陶瓷基TBC和alloy C阻燃材料搞出来,再去解决HIP设备的问题好了。

晚上十点,陈念收拾好东西回到了校外的住处,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录上邮箱,接收了李想发来的稿子。

一看这下,他几乎乐得从椅子上跳起来。

“.所以,我对我们目前歼十进展的判断是,我们在某些特殊领域存在突破,比如机体构型、飞控、雷达等方面,但在航发方面,仍然面临着重大问题。”

“这次的AL-31FN引进项目失利,背后也许有众多我们无法去探究的复杂原因,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将倒逼我们的航发工业进一步发展,给我们更强的动力。”

“最多十年-——大概率要不了十年,5到7年的时间内,我们就能完成绝大部分关键技术的突破,造出第一台真正属于我们的、适配三代机的发动机。”

“让我们拭目以待。”

陈念一边笑一边看,这小子还真是写得一本正经啊。

这篇文章一发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把“5到7年”这个数字记在心里。

因为,整篇文章实在是太专业、太有说服力了。

而这也正是陈念想要的结果。

在你们看来,航发是需要5到7年。

可在我看来嘛

他的视线转向桌面上那本记满了数据的笔记本。

也许7个月就够了.

(本章完)

第269章 H-20首飞第202章 大国博弈,也是你能掺和的?第235章 对比?第476章 狙击更新延迟到晚上,补偿加更一章第308章 以其人之道第375章 神光计划第453章 突破第472章 被击中的欧洲第166章 顺利回国第24章 二十二号第395章 成果大甩卖第336章 酝酿中的风暴第29章 全新的开始第182章 天才的面前没有挫折修正了部分关于高铁的技术细节第9章 讲课第103章 邻居囤粮我囤枪第95章 黑科技商场?第357章 突破恐怖平衡?第361章 情报较量第156章 这真不是F -35B,这是J-20B!第460章 玫瑰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第195章 F-35的大笑话第200章 无法拦截!第420章 我们是去挖矿的第9章 讲课第386章 湛卢第389章 强心剂第310章 最强电子战系统,CHL1106!第478章 并行测试第83章 新计划第293章 试射第424章 偷师第76章 资金缺口第252章 工具人第355章 计划第402章 第一壁材料,已经有人提前做出来了第163章 攻势启动第422章 LITV,陷阱技术?第122章 你看到它了吗?第228章 大赚!盘点收获!第494章 高精度温控系统第51章 看穿第461章 不择手段第337章 大黑鱼进展第428章 敲钟和天下的时令阳了第144章 AGT110,正式动工!第208章 埋了它!第407章 新时代的前夜第374章 仿星器,还是托卡马克?第397章 你们这是技术霸凌!第97章 谋划第74章 多卖点钱第324章 根基动摇第13章 学霸的笔记本第433章 逃离第460章 玫瑰第217章 去割他们的韭菜吧第450章 真打第4章 图纸的来历第47章 底线第134章 问题的核心第105章 鹞式?F-14?碾压!第411章 用蚂蚁的速度爬向月球?第404章 英雄辈出的时代第171章 J-20B,鲨鱼!第390章 星火,到底做了什么?第307章 事件第291章 大型直升机第114章 数字阵列雷达诞生第13章 学霸的笔记本第79章 忘记审批入群申请了第465章 我们也有飞机第14章 再次拒绝第45章 战忽局第243章 援建?慈善?第149章 有本事自己来拿!第466章 鲍勃之死第16章 可持续性第358章 碾压第180章 要有水枪第221章 楼,建起来了!第102章 风暴前夕第400章 卷起来了第214章 神灵下凡也开不了的路第380章 从等离子控制开始第327章 只要把它造出来就好了第300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第472章 被击中的欧洲第323章 人才外流?不存在的第398章 超导体,到底怎么应用?第108章 赚大发了,速速上航母!第206章 身份曝光第154章 川崎重工断壁求生,格局大变!第243章 援建?慈善?第465章 我们也有飞机第135章 准备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