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六章 突厥求援(八)

杨逸在和杨林三人比过武,便感觉到乏力,回去在丫鬟的服侍下沐浴便回到卧房休息了。今天一战,杨逸是超长发挥,竟把三人给打败了,杨逸在后世知道,这三人都是顶顶有名的人物,自己和汉末的吕布有的一拼,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吕布。杨逸看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那里面写道三英战吕布,刘备的武艺属于末流之际,吕布竟被三人打败,今天的三人,哪一个都比汉末的刘备强。想着想着杨逸便睡着了,谁知这一睡竟睡到晌午。中途,露珠公主来看过几次杨逸,都发现杨逸正在酣睡。只好无奈的回去等杨逸醒来。

杨逸是被人叫醒的,醒来发现苏婉儿在对自己使坏,杨逸一伸手把苏婉儿搂在怀里道,怎么那么调皮啊,本王想休息一会,你都不让啊。是不是皮痒痒了?

苏婉儿经常和杨逸闹着玩,知道杨逸是在和自己闹着玩,便道,都晌午了,你还睡,难道你是属猪的啊。要不是父王派人来宣你吃饭,人家才懒得理你呢?每次都被你欺负。说完便开始假哭起来。

杨逸道,好了,本王不是和你闹着玩的吗?你说父王找我去吃饭,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父王,好久未和我们一起用饭了。

苏婉儿笑道,是我哄你的了,姐妹们看你中午未吃饭,便让厨房为你重新做了一份,让我给你端来,我都叫了你好多遍了,你就是不醒,没有办法只好出此下策了。好了,不和你闹了,快起来吃饭吧。要不然,饭就凉了。

杨逸一听到饭,自己的肚子开始叫了起来,只好起来吃饭,可能是由于太饿了,杨逸三下五除二便把苏婉儿送来的饭菜解决掉了。吃完后道,真饱,好久未吃过那么好吃的饭了。说完又冲苏婉儿笑笑。

苏婉儿看到杨逸吃完了,便撒娇道,王爷,你什么时候,陪婉儿去看看婉儿的父母啊及爷爷、奶奶啊。

杨逸道,你说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吧,本王现在有空,要不然我们马上就去吧,反正这个时候,你爷爷应该在家。本王把他们的宝贝孙女给骗来了,说什么也该去他家看看他们啊。婉儿,你说好不好啊?

苏婉儿扭扭捏捏道,婉儿,随王爷的便。

杨逸道,那好,本王这就让杨管家准备一些礼品,我们休息会就去苏府,看望你的家人。你现在在这等着本王,本王去去就来,说完便跑出去了,等吩咐完杨管家准备礼品。杨逸便转会自己的卧室了。杨逸发现苏婉儿正在帮自己收拾床褥,便想吓一吓苏婉儿,谁知竟挨了苏婉儿一脚,杨逸道,婉儿,你怎么就不能淑女一点,怎么每次都是那么猛啊。

苏婉儿笑道,王爷,人家以为是坏人呢?用的劲有点大。再说了谁让你吓唬人家的啊。

杨逸搂住苏婉儿的小腰道,不行,本王要对你进行处罚,说完便把苏婉儿报上了床,苏婉儿羞道,王爷,这还是白天哎。杨逸根部不理她,不到一会,卧室里传出呻吟声•••••••••••••••••••••••••••••••••••••••••••••••••••••••••••••••••••••••••••••••••••••••••••••••••••••••••••••••••••••••••••••••••••••••••••••••••••••••••••吏部尚书杨约的府邸,杨约秘密接见了杨广的使者杨玄感,杨玄感是在杨逸的大婚的时候潜进京城的。原来,杨广闻到突厥向大隋求援,他便召集众臣商议,想把此事搅浑,最好让突厥三部联合起来入侵大隋的边境,给杨广造反制造机会,若是杨勇把军马都调往北方抵抗突厥,中原腹地必然空虚,到时杨广的大军便可趁虚而入。杨玄感自荐愿意去杨广完成此事,杨广特意嘱咐杨玄感,他的最大的底线就是让出燕云十六州,其他的随杨玄感自己做主。杨玄感本来底气不足,现在听到杨广的底线,他的信心有十足了。杨玄感便趁着杨逸大婚潜入了吏部尚书杨约的府邸,他此次来还专门是为了进一

步笼络朝臣的,由于杨约已经投靠了杨广,他便住在杨约城外的府邸,这些天他已经贿赂了朝中的几个朝臣,打探到了大隋和突厥谈判的内容,大隋不想出一份力,而且还想诸多好处。杨玄感觉得可以从此处入手,让突厥三部结盟来对付大隋。便来到了杨约的府上找杨约商议,杨约在自己的密室接见了杨玄感,杨玄感便把自己的想法给杨约一提,杨约道,此时差不多能成,皇上只想获利而不想出兵,相信突厥的三个可汗会结盟的。我们正好坐收渔翁之利。到时,晋王入主中原,你我可是从龙之臣啊。

杨玄感道,相爷,我就怕杨雄和杨逸两个人使坏,他们若是从中作梗,我们变不好做了。

杨约道,你放心吧,二人皆是武勇之人,不擅长谋略,和突厥谈判的事,多数是皇上派人暗中给他们提醒的,现在国库空虚,皇上正想着靠突厥的赔偿充实国库呢?他是不会改变主意的。若是有什么变故,我们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的,到时再随机应变吧。

杨玄感道,现在只能这样了,相爷认为苏威这个人怎么样?王爷此次让某来尽量把苏威拉入我们的阵营。

杨约道,此事,我看就算了,以免节外生枝啊,苏威的孙女苏婉儿现在是并肩王杨逸的侧妃,苏威一家算是傍上了靠山王和并肩王,你说他们一家会投靠晋王吗?

杨玄感道,事在人为啊,即使拉拢不了苏威,也要使他保持中立啊。等王爷登基了,在收拾他。关键是这个时候,要让保持中立。请相爷,说一下苏威的情况,我也好下手啊。

杨约道,对于苏威这个人,我道是了解不少,苏威。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我大隋建立时,高祖时,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此人颇有才干,他建议减轻赋役,被高祖皇帝采纳,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苏威很有才能,他所提的建议几乎都能被高祖所采纳,此人一直位居民部尚书到现在,可谓是两朝元老,不过此人却不会做人,曾一度被认为朋党,而下狱,后又被高祖皇帝重新启用,此人还是死不悔改,朝中好多人都纷纷弹劾他,奈何皇上就是不动他,还重用他,他时常对我讲,你们说苏威的不好,无非是让苏威下马,苏威的才能,朕是知道的,先皇在驾崩前,还向朕讲,一定要重用苏威,此人有大才,虽然此人不会做人,但是其他方面还是好的,朕也发现这苏无畏确实是有大才,用他朕可以在寝宫安稳的睡觉了,不用再怕民生问题了。此人以前挺顽固的,没想到竟把孙女嫁给并肩王做妾,难道这老顽固是糊涂了,还是开窍了,竟然开始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了。我看我们应该有希望把苏威拉到我们这一方。不如你先去试试?

杨玄感道,听相爷这么说,苏威确实是个人才,我们要尽量为晋王把此人争取过来。还有,你觉得兰陵公主的驸马柳述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此人也争取过来呢?

杨约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柳述,是柳机的儿子,此人比较傲,以前就对晋王不顺眼,现在更不可能会助晋王了,搞不好他还会举报我等呢?此人虽有才,但是,太自傲了,自先帝驾崩后便被皇上冷落了,虽然官职没变还是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但是,权利却小了许多。我们是。拉拢不了的。

杨玄感道,那就算了,虽然晋王让我尽量拉拢此人,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行的,反正少一个不少啊。

杨约准备说话,杨约的心腹来报,突厥耶罗可汗的使者肖城求见。杨约只好辞别杨玄感准备去见肖城,杨玄感趁机道,相爷,等时机成熟,你可以把此人介绍给我,让我跟他谈一下。

杨约道,放心吧,我先去看看此人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你先回去吧,有好消息,我会遣人去通知你的。说完便让人送杨玄感离开。

杨约赶到迎客厅,见到肖城道,怠慢了,贵客,老夫刚才在处理一些小事,耽误了时间,请肖国师见谅。

城道,杨相爷,客气了,肖某不清字来,打扰了,此次来找相爷是有事相求,说完命人把他收集的古玩抬出,杨约一看到古玩眼睛都发亮了,杨约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古玩。肖城看到杨约的表现知道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肖城再拜访杨约之前,派人打听了杨约的情况,打听到吏部尚书杨约喜欢古玩,此人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有可能使大隋的皇上改变注意,毕竟一千万两白银不是那么好筹集的。

肖城道,某这次来是,想让相爷在大隋皇帝面前为我们耶罗可汗说几句好话,让大隋的皇帝少要一点赔偿金呢?我们暂时是根本不可能筹集那么多金钱的。

杨约看着古玩对肖城道,国师,有所不知啊,我皇把此次谈判的任务交给两个武人,他们不了解民间的疾苦,胡乱要东西。其实不只你们想少,我们大隋的陛下,也知道你们短时间是拿不出那么多金钱的,他想让你们出少点,但是有这两个二愣子在,皇上又开不了口啊。你也知道我们大隋的官场,这需要打点一下••••••••••••••••肖城在心里暗暗的鄙视了一下杨约,但是并未表现在表面,而是从袖中拿出数张银票道,这是十万两银票,用来打点其他人的,望大人笑纳。

杨约看到肖城掏出的银票道,国师,放心吧,明日,我就带人向陛下提起此事,相信应该会成的。

肖城道,多谢相爷,若是事成,我家可汗必有后赏。

杨约道,国师,客气了,我这也是为两国的和平着想啊,不知此是突厥的情况如何了?

肖城本来是不想说的,但是想求助杨约,只好把突厥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道,现在突厥除了我家可汗,还有两家你们也是知道的,就是启民、处罗。现在处罗的实力最大,我家可汗居住在突厥的北方,启民占领突厥的东方,处罗占领突厥的西方和南方,经过数次战争,现在三家实力差不多,我们才不得已寻求大隋的帮助,没想到大隋的使者竟提出了那么苛刻的条件。我们真是很难能接受啊。

杨约听完肖城的话,思考了一会道,国师,你应该在再到靠山王府去求助靠山王爷,靠山王爷若是答应此事,相信这件事就会成了。

肖城对杨约的话,有点怀疑,但是又不敢开口询问。杨约也发现了肖城的疑问道,国师,你有所不知啊,靠山王爷是当今圣上的亲叔叔,而且是先皇的托孤大臣,手里有先皇所赐的金杖,上可打昏君,下可打逆臣,也就是说,虽然我皇贵为大隋之主,有时有些事,他也是做不了主的,还得请教靠山王爷,靠山王爷为大隋奔波了一生,在军中的威望甚高。朝中很多大臣都授恩于他,军中大部分将士都受过靠山王爷的教导,若是你能劝动此人,此事便成了。这次谈判的正负使,一个是靠山王爷的族侄,一个是他的嫡子。他的嫡子就是火烧突厥牙帐的并肩王杨逸。

肖城道,照相爷那么说吗,这大隋之主还是这靠山王爷。那还要你们的皇上干吗啊?

杨约道,国师,误会了。靠山王爷只是一名亲王吧了,并不能替我皇做主,但是,他可以左右我皇,你要把握住机会哦。否则•••••••••••肖城道,不知你们的靠山王爷他喜欢什么东西啊?

杨约道,你去拜访靠山王爷千万不要带贵重的礼品,要不然他会把你赶出门去的,靠山王的王妃快要临产了,你就带些补品前去吧,还有处罗可汗准备把突厥的露珠公主下嫁给并肩王,你可不要让处罗的人抢先了。

肖城道,多谢相爷提醒,那我这就告辞了,说完便向杨约行一礼。杨约道,国师,尽早去拜访靠山王,以免被人抢了先。现在突厥的其他方的人肯定都在盯着这件事呢?若是晚了,后悔莫及啊。

肖城再次向杨约道谢,然后便在杨约的管家的欢送下离开了。杨约等肖城离开后,便让人把这些古玩抬到他的书房,他慢慢欣赏,杨约府中的下人也知道杨约钟情于古玩,便小心翼翼的吧把这些古玩往杨约的书房移去。

(本章完)

VIP卷_第一百二十七章 汉王起兵(一)VIP卷_第一百零六章 御女心经(三)正文_第四十七章 突厥求援(九)正文_第三十九章 突厥求援(一)VIP卷_第一百二十五章 洛阳城破(二)VIP卷_第二百二十九章 倭国入侵东南正文_第二十八章 重回大兴VIP卷_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许的败亡VIP卷_第七十六章 大运河(五)VIP卷_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定江南(六)VIP卷_第七十八章 瓦岗寨(一)VIP卷_第一百八十四章 晋王受降(四)VIP卷_第九十八章 遇刺(四)正文_第三十四章 大婚(五)VIP卷_第一百零一章 突厥一统(二)VIP卷_第一百五十五章 蜀中内乱(三)VIP卷_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蕃的衰落正文_第十七章 突厥寇边(七)VIP卷_第九十三章 洛阳留守(九)VIP卷_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兵大许VIP卷_第二百零四章 杨睿VS罗成(两更,求鲜花)正文_第十二章 突厥寇边(二)VIP卷_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蕃的衰落VIP卷_第二百二十章 陌刀VS铁骑正文_第二十七章 收将VIP卷_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战(二)VIP卷_第二百一十四章 有女张婧正文_第四十七章 突厥求援(九)VIP卷_第八十六章 洛阳留守(二)VIP卷_第七十章 巡视江淮(六)VIP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抢占青海湖(三)VIP卷_第九十七章 遇刺(三)VIP卷_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许的败亡VIP卷_第六十六章 巡视江淮(二)正文_第十五章 突厥寇边(五)VIP卷_第二百章 监国殿下VIP卷_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丽使者(二)作品相关介绍_一、隋朝官职VIP卷_第一百八十四章 晋王受降(四)VIP卷_第一百零五章 御女心经(二)VIP卷_第七十四章 大运河(三)正文_第二十二章 龙游浅滩(二)VIP卷_第七十五章 大运河(四)VIP卷_第二百三十章 皇子从军VIP卷_第一百三十一章 高句丽兵变(三)VIP卷_第六十二章 广南大捷(五)正文_第五十章 突厥求援(十二)正文_第四章 暴打宇文成都正文_第十一章 突厥寇边(一)VIP卷_第一百七十章 高丽使者(三)正文_第六章 组建羽林郎(一)VIP卷_第二百三十七章 高宗升天正文_第三十一章 大婚(二)VIP卷_第一百六十章 建德伏诛(一)VIP卷_第一百七十七章 平定江南(四)VIP卷_第七十六章 大运河(五)VIP卷_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京前的琐事(四)正文_第四十八章 突厥求援(十)VIP卷_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兵北地VIP卷_第一百零六章 御女心经(三)VIP卷_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东知世朗(二)VIP卷_第二百二十四章 石国初战正文_第四十七章 突厥求援(九)VIP卷_第二百二十九章 倭国入侵东南正文_第五章 皇家千里驹正文_第三十章 大婚(一)VIP卷_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女刺客VIP卷_第九十二章 洛阳留守(八)VIP卷_第九十二章 洛阳留守(八)VIP卷_第一百二十四章 洛阳城破(一)VIP卷_第七十九章 瓦岗寨(二)正文_第十七章 突厥寇边(七)VIP卷_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整军(三)VIP卷_第七十章 巡视江淮(六)VIP卷_第二百章 监国殿下正文_第三十三章 大婚(四)VIP卷_第五十七章 吐谷浑寇边(四)VIP卷_第一百四十六章 抢占青海湖(六)VIP卷_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许(一)VIP卷_第七十章 巡视江淮(六)正文_第三十二章 大婚(三)VIP卷_第一百二十六章 洛阳城破(三)正文_第三十三章 大婚(四)VIP卷_第六十三章 广南大捷(六)VIP卷_第二百二十四章 幕后主使正文_第十七章 突厥寇边(七)VIP卷_第八十三章 瓦岗寨(六)VIP卷_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南攻略(一)正文_第十五章 突厥寇边(五)正文_第三十章 大婚(一)VIP卷_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整军(三)VIP卷_第一百章 突厥一统(一)VIP卷_第七十四章 大运河(三)VIP卷_第二百三十二章 远征信德VIP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许(二)VIP卷_第一百二十三章 讨伐李渊(九)VIP卷_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占青海湖(五)VIP卷_第七十六章 大运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