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盘野老

联姻,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

对于秦清而言,绝不会轻易的出手帮助刘阚。就算她很清楚秦曼喜欢刘阚这个事实,但只要刘阚和秦曼一天没有结果,她就一天不会出面帮助刘阚。不可否认,秦清出面的话,也能够给秦家带来利益。可那只是眼前的利益……而秦清的心里面,更在意的是秦家的未来。

没有人能比秦清更了解秦家的状况。

盛极而衰的道理,秦清心知肚明。如今的秦家,从表面上看,的确是风光无限。但这风光,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是建立在她活着的情况下。当然了,如果秦曼能嫁给扶苏,而大秦朝又能延绵下去,秦家至少在百年之内不会有任何问题。可问题在于,大秦朝能够延绵下去吗?

秦家有点阴盛阳衰。

第三代最杰出的人就是秦曼。可秦曼又偏偏是个女孩子,性格里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憾。

如果大秦衰亡,这天下将会迎来一场难以想象的混乱局面。

乱世之中,需要一个极为刚强,有能力,有手段,会变通的人物来主持大局。在这一点上,秦曼明显不够格。所以,秦清需要为秦家谋划出未来。虽然她并没有见过刘阚,但是从这几年的观察来看,刘阚倒是符合她的要求。不管是从哪一方面,刘阚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大秦兴,刘阚已得扶苏的看重,在未来一定会成为继蒙恬之后的有一个重臣。

他如今才二十岁,已经得了十等军功爵,贵为左庶长。更重要的是,刘阚是泗洪一带的军事主官,据秦清调查。刘阚深得那些朝廷权贵的敬佩,又有南方地任嚣可以依持,未来不可限量。

秦家和他联手,一定可以保住在巴蜀的基业。

如果大秦亡,也没有关系。

从刘阚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也不是一个肯居于人下的主儿。他有实力,有能力。身边又聚集了一帮子能人,羽翼已成。如果动乱到来,以刘阚的资本而言,一定能在乱世中出人头地。

不管大秦是兴,还是亡……

秦家和刘阚联姻,一定可以继续发展生存。退一万步说。就算刘阚失败了,凭借巴山蜀水,加上刘阚的手段,也能保住巴蜀之地,成一方诸侯。这对于秦清而言,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问题就在于,刘阚已经有了妻室。

让秦曼做小?秦清肯定不同意,而且秦家也丢不起这个脸面。只看刘阚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秦清必须要做出妥善地安排,更需要仔细的筹谋计划。

至于秦曼,也猜出了秦清的心思。可是她远远没有秦清想的那么多。那么远。

心里面有一种淡淡的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喜悦。使者派出之后,秦曼就开始了焦急地等待。

而此时,刘阚正在铁庐中,拿着一张图纸,默默的观瞧。

在刘阚的旁边。端坐着三个人。居中的是程邈,看上去有些懒洋洋的,好像很疲惫的样子。

上首处,是已年过三旬的苦行者。

他坐在榻上,有些好奇的盯着摆放在眼前的车轱辘。也许有人奇怪,一个车轱辘有什么好看?

苦行者看得不是一个车轱辘,而是两个车轱辘。

不过。两个车轱辘中间,有一根儿臂粗细的车轴相连,使得车轱辘形成了有机地整体。

苦行者推了一下,就见那车轱辘滴溜溜的滚到了另一边。

一个年过五旬的老者,也正认真的观看……

他身材不高,大约只有七尺左右。不过体魄浑实,非常的壮硕。手很大,好像蒲扇一样。

最有特点的是他地眉毛。\

一对雪白的眉毛下。生着一双细长的眸子。

伸出手。稳住了车轮。上上下下的打量不停。

“盘老,你以为都尉所造的这种车轮。如何?”苦行者抬起头,看着那老者笑呵呵的问道。

“奇妙!”

老者轻声道了一句,然后摩挲车轴,“都尉的这个设计,地确是非常奇妙。不但可以避免了车轮滑落,而且还增强了轻车的稳定性。只是尚有一些细节需要做出调整,如果装配起来的话,至少能让战车提升三成的战力。不过,那些战车恐怕也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改装吧。”

这老者,就是苦行者引荐来的大末炼师,盘野老。

盘野老也算是出身名门,祖上十二代全都是以铸炼兵器为主,更兼通杂役,颇有才华。只是,他的这种才华,并不得人看重。特别是始皇帝收缴天下金铜之后,民间作坊不得擅自铸造武器。像盘野老这种有才华的人,骨子里都有一股傲气,宁可洗手不干,也不愿打造什么锄头镰刀这样地工具。而那些有资格打造兵器地人,当然也不太可能看重一个炼师匠人。

即便是盘野老有名气,这些年过的也不甚如意。

所以,当苦行者向他发出邀请之后,一方面他和苦行者是世交,苦行者地父亲,和盘野老是结拜兄弟。另一方面,他也的确是不想荒废了手艺。又听苦行者说,刘阚求贤若渴,有孟尝君之风……于是就抱着看一看的心思,来到了楼仓。但随即,他就被楼仓的活力所吸引。

而刘阚对盘野老,也非常的看重。

原因就是苦行者在私下里告诉刘阚,这盘野老掌握着一门极其珍贵的技艺,名为七十二炼!

什么是七十二炼?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冶炼技术。

在春秋以前,冶炼技术相对原始,称之为块炼法。以木炭做燃料,热量小。加之炉体也小。鼓风设备也差,因此炉温很低,达不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来的铁,大都是海绵状的固体块。

用这种块炼法打造出地兵器,自然无法使用。

而到了战国末年,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冶炼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虽然这个时期。是以青铜兵器为主,但一些炼师并没有停止进一步的研究。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不断的反复加热。铁吸收了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了夹杂物后,成为钢。

这种钢。组织紧密,碳份均匀,已经适用于铸造兵器和刀具。

盘家经过十二代地苦心钻研,在九炼之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七十二炼的技术。

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的增加了折叠、锻打的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许多次。以战国末年时期,人们所能掌握地材料和设备,盘家最终确定了七十二次的极限。

通过这种手段打造出来的兵器,组织更加细密,成分更加均匀。品质也更加的高绝。

唯一麻烦的就是,这种技术太过繁琐,花费甚巨。想要打造出一件好的兵器,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钱帛,更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普通人根本花费不起,也耗不起这个时间。所以并不是非常流行。再说了,此时的青铜器正值巅峰时期,用七十二炼之法打造出一件兵器的花费和时间,可以打造出百件优良地青铜兵器。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愿尝试七十二炼。

盘野老的不得意,一方面是因为律法,但最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他的双手,将七十二炼之法推广出去。再加上他对兵器的质量要求很高,一件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好的兵器,也许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件劣品。如此一来,找他打造兵器地人越来越少,直到如今声名全无。

七十二炼的技术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阚也不清楚。

但是通过苦行者的介绍,刘阚敏锐的觉察到。这种所谓的七十二炼技术。恐怕就是数百年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百炼钢的雏形吧。所以。当盘野老查探了水质归来地时候,刘阚率领亲信部曲,出楼仓城十里迎接。把个盘野老感动的,当时就泪流满面,向刘阚效忠。

这时代的人很狡猾,但也有后世远远无法比拟的淳朴和忠厚。

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许多人的骨子里。越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越是不得意地人,就越是容易被感动。后来,盘野老听说刘阚手中有一把神兵,就请求一观。哪知道刘阚把赤旗取出之后,盘野老竟忍不住放声大哭。这赤旗……竟然就是出自盘野老祖父之手。

当年盘野老地祖父,为锻造赤旗,耗尽的心血。

亏得当时阚家有那个资本,千金求得一把神兵,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支持。

盘野老地祖父,当时的大末炼师盘金,竟使用了还只是一个概念的百炼之法,这才打造出了赤旗。

不过赤旗打造成功后的第二年,盘金就病故身亡。

那百炼之法,也就随之失传。盘野老看到当年祖父耗尽心血而锻造出来的神兵,自然格外激动。

也正是这一把神兵,让盘野老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阚。

派人从大末将家小全部接到了楼仓,盘野老好像焕发了第二春一样,整天介的精神抖擞,格外兴奋。

刘阚看完了盘野老绘制的战车改造图纸以后,递还给了盘野老。

“盘老!”

刘阚想了一想,沉声道:“我楼仓如今共有兵车五十四辆,一并交由你来改造。另外,我希望由你来掌控铁庐,我还有一些小物件,需要你来费心。这些东西,绝不能轻易流传出去。

花费多少钱帛,耗费多少时间……

我都不在乎!我只有一个要求,在没有得到我允许之前,铁庐里的秘密,绝不可被人知道。

我会命令吕释之在铁庐外围警戒。没有我的命令,除了你父子六人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铁庐。对外,你只说是为我打造农具,如果有人询问,你就立刻告之行者,行者当知如何处置。”

这言下之意,就是要提防奸细。

虽然不明白刘阚这个命令的真正意图,但是盘野老和苦行者,都感受到了刘阚话语中的认真。

盘野老立刻起身回道:“请都尉放心,只要我在一日,就不会让人知晓铁庐的秘密。”

今天尚有两更。

——

第338章 会师关中(六)第151章 愿为军侯马前卒第133章 高渐离刺秦第7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第66章 道与技第288章 老罴斗霸王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28章 始皇帝(一)第177章 选择第144章 永正原第192章 卢子高再出毒谋第92章 博弈(完)第254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一)第299章 楼仓之战(七)第15章 更卒第97章 最后一击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75章 大铁椎第318章 新篇章第313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二)第363章 登基(一)第288章 老罴斗霸王第82章 国风相鼠第369章 户牗之会(一)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164章 左贤王威武第8章 秦朝那些事儿第165章 冒顿和阿利鞮(一)第28章 始皇帝(二)第107章 血色(一)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第143章 男儿从军歌第7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第7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第263章 巨熊出击第3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第61章 太极崩剑第11章 脚步声第11章 脚步声第320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一)第125章 阴谋家?冒险家?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155章 老罴营(四)第316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五)第275章 陆贾第14章 铁鹰锐士第218章 谁比谁聪明?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15章 更卒第355章 江山一盘棋(四)第217章 平阳?嬴邑?第242章 平原津(二)第14章 铁鹰锐士第37章 四灵纹瓿第218章 谁比谁聪明?第272章 何方神圣(三)第256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三)第203章 唐厉无间道第137章 合作(二)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211章 巴蜀风云(完)第247章 天哭(一)第62章 古怪气象第250章 骊山之囚第138章 大厦将倾,君欲何为?第3章 沛(一)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335章 会师关中(三)第157章 小猪快跑第3章 沛(一)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24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四)第232章 伴驾(二)第256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三)第187章 陈平献策第329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十)第195章 盘野老第28章 始皇帝(一)第330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完)第365章 登基(三)第213章 叔孙通第58章 回眸第152章 老罴营(一)第150章 演武(四)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367章 河洛之变第80章 有兄名巨第28章 始皇帝(一)第341章 会师关中(九)第310章 长征(十)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287章 兵临城下第200章 阴差阳错第46章 你不如他第324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五)第371章 垓下第144章 永正原第228章 始皇帝东巡第153章 老罴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