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长征(二)

阳光明媚,照耀大地。

刘阚在彭城门外,与前来接收彭城的魏国宰相周市,洒泪而别。

“君侯何不留在泗水郡,与我等共谋大事呢?”

周市颇有些不舍的拉着刘阚的手说:“北疆苦寒,且一路险阻重重。又有胡祸肆虐。东胡人,月氏人,蠢蠢欲动,只怕未必会有安宁。君侯留在这中原腹地,正可大展身手,何必远行?”

“周大哥,非是我想要走,实在是中原,容不下我啊!”

刘阚叹了一口气,脸上看似真诚无比,可心里面却嘀咕:若留下来,只怕你们又该坐卧不安了吧!

“唉!”

周市一脸沉重,点点头,表示理解。

事实上,刘阚留在这河水以南,很难有大作为。

而且一旦他真的有了大作为的时候,楚军也好,魏军也罢,还有齐人,也不会放任他做大。

周市只是不舍刘阚这一身的才华,却要远赴北疆,未免有些可惜了。

不过也好,远赴北疆,虽苦寒了一些,但总好过被群狼虎视。内心深处,如果不是自己一家身受魏国恩典,只怕也会选择跟随刘阚而去吧……毕竟,如今这泗水郡,是越来越乱了。

“阿阚兄弟,一路保重啊!”

刘阚点了点头,“周大哥,可有打听到刘季的下落?”

周市一怔,“倒追查过一段时间。当初咱们拿下沛县之后,听说他带着残兵败将,逃过了泗水。之后曾在薛县附近停留过几日,但很快就撤走了……神出鬼没的,目前也不清楚他的踪迹。”

刘阚压低声音道:“周大哥,这刘季是个人物,你当需小心才好。咱们联手夺了他的老家,只怕他现在,心里不服气的很呢……他手底下有一帮子人,屠子他们皆有万夫不挡之勇,迟早会复起。那时候,我已远赴北疆,周大哥恐怕就要成为他首先报复的对象,不可不防。”

周市嘴角一撇,没有往心里去。

刘季,不过一无赖子罢了,能成的什么气候?

刘阚看周市的样子,就知道他没有往心里去……不过他该说的已经说了,周市怎么做,就看他自己的了。

“周大哥,我就一句话!”他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有一天,见到那刘季之后,别和他废话,抢的先手,把他弄死。否则,一定会遗祸无穷。”

“我记下了!”

周市笑了笑,用力点点头。

他和刘阚用力的拥抱了一下,“四月之前,还请君侯撤离沛县。”

“这个……自然!”

刘阚嘴角抽搐了两下,心里骂道:妈个巴子的,刚才还热泪盈眶,依依不舍,这一转脸的工夫,就惦记着让我让出沛县了……这老周也算是练出来了,一手翻脸不认人的功夫,确实精湛啊。

他与周市拱手,翻身上马。

阚夫人和吕嬃等人,两天前已经在吕释之和刘巨的保护下,前往沛县。

想必现在,应该抵达了吧!

刘阚只带了李必骆甲两人,率骑军最后撤离。灌婴则带四百楼仓骑军,赶往巨野,与彭越汇合。

这一站连着一站,必须要准备妥当。

刘阚现在有点明白了,三国演义里那刘备带着几十万人从新野撤离,是何等痛苦的一件事。

只两万人而已,吃喝拉撒,可都要考虑的面面俱到。

若非身边有曹参襄强这些人,刘阚只怕早就被这些事情愁死了……

“君侯保重,一路顺风!”

“老周,你也多保重!”

刘阚在马上捧旗拱手,然后和李必骆甲等人撤离了彭城。

周市在彭城门外,目送刘阚等人的背影消失,总算是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彭城到手!

接下来,留县、沛县再一到手,这魏国就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秦同!”

疾驰三十里后,刘阚等人放慢了速度。

骆甲和李必各带二百骑军压阵,刘阚突然勒马,轻声唤道:“那仓鼠已经到位了吗?”

秦同暂时没有什么事,所以留在刘阚身边,处理一些简单的公文。闻听刘阚询问,他连忙催马上前,拱手道:“君侯,昨日凌晨,仓鼠派人送信过来,说已经安顿下来,一切都正常。”

“陈婴那厮如何?”

“呵呵,似乎不甚得意。”秦同黑口黑面,难得挤出一抹笑意,“项羽对他擅自出兵好像不太满意,不过并没有怪罪他。项梁已抵达楼仓,对陈婴倒也没有为难,依然很重用他……随项梁一起抵达楼仓的,还有一个叫范增的人。仓鼠说,项梁对这个范增,似乎是非常的尊敬。”

“哦?”

刘阚这心里,陡然一缩。

范增也出现了吗?

这位历史上,项羽身边的第一智囊,被项羽尊为亚父的人,终于也出现了!

“这个范增,据说曾经是楚国的官员。”秦同说:“仓鼠险些被他看出了破绽,不过好在公叔先生准备好了说辞,所以才没有出事……只不过,仓鼠在近期内,怕是难以展开行动。”

刘阚阴沉着脸,点点头。

“通知仓鼠,就说一切以保证自身安全为主,不可冒然行动。”

“喏!”

秦同应了一句,然后又说:“不过仓鼠提到了一个情况。”

“讲!”

“项羽身边,现在多了一个名叫韩信的人,似乎也是个厉害的角色。项羽对他很看重,据说已参与军帐议事。他在徐县时救过龙且,所以龙且对他也很佩服。此次龙且攻打下邳,这个韩信,就是龙且的军师。”

刘阚一怔,脱口道:“韩信?”

“正是!”

这个白眼狼终于出现了吗?

刘阚心里,陡然生出一股杀机,不自觉的握紧了赤旗。

不对,韩信怎么会跑到项羽那边去了?根据历史,他就算是跑,也应该去跟随刘邦才对嘛。

乱了,好像真的有点乱了!

刘阚想了想,轻声道:“吩咐仓鼠,多留意韩信这个人。”

“喏!”

刘阚的脑子里,乱成了一团麻。

他有点想不出来,这项羽如果重用了韩信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局面?说不准,这还真的说不准了!

只不过,刘阚不知道,历史上的韩信,并不是一出山就跟随了刘邦。

事实上韩信先投了项羽,后因在项羽帐下不得志,所以才转投了刘邦。一开始,韩信在刘邦帐下也不被看重,甚至还逃走了。从而也引发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名,才有了登台拜将。

哈,乱吧,最好更乱一些!

刘阚突然笑了,嘴角一翘,心道:反正我不趟这浑水,等你们斗得你死我活,我再来收拾残局。

想到这里,他不再为这些事情烦恼,一催战马,大声说:“加快速度,今晚务必抵达留县。”

与此同时,薛郡鲁县府衙中,王恪迎来了一个人。

此人身高八尺,相貌清癯。文雅中,透着一股子威武之气,颌下长髯,飘洒于胸前。

“王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他手捻长髯,淡定的笑道。

在他对面,王恪似乎有些犹豫,眉头紧蹙,沉吟不语。

“郦先生,非是我不愿意投降。如今老秦之局势糜烂,咸阳二世昏庸无道,我早有心另投明主。

只是,我与齐田,有不共戴天之仇。齐王田儋,被我屡次击溃,甚至丧命于我手中。今新王复立,乃是田儋之子。我若投降,田荣田假,又岂能容我?只怕到时候,他会立刻翻脸。”

“齐王?”

郦先生不由得笑了,轻轻摇头,“王公,其并非是要王公降齐,而是请王公投于楚王麾下,共谋大事。”

“楚王?哪个楚王?”

“当然大楚芈氏之后的楚王!”

王恪一听,眉头皱的更紧,连连摇头说:“这怎么可以?这薛郡在齐鲁之地,治下也已齐人为多。我怎可能不投齐王,反投楚王呢?再者说了,您说的楚王,我从未听说过。我只听说,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后,如今统兵在泗洪,正与章邯鏖战,我投了楚王,又有何好处呢?”

“王公也说了,您与齐田有杀兄杀父之仇,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您。

而且,田荣如今新剿灭了田假,齐国正处于混乱之中。而我王则不同,乃真正的大楚王裔。

且有荆楚十八家后人辅佐,又有故楚令尹之后相助。只要登高一呼,项梁必会欣然来投……嘿嘿,您也知道,那项梁刚得了楼仓,如今正是兵强马壮。章邯,只怕是难以抵挡啊。

我王乃爱才之人,有王公相助,定然非常高兴。待我大楚天兵席卷山东,攻入关中之时,就是王公封王之日。王公也是明白人,当早作打算才是。郦食其今日前来,全为王公考虑。”

“这个……先生可保证,楚王不会找我麻烦?”

“楚王怎会找您的麻烦,王公大名,楚王是知道的……到时候王公过去,大王高兴怕还来不及呢。”

王恪闻听之下,也不禁颇有些意动。

“但不知,楚王要我如何做呢?是不是立刻打出楚王的旗号?”

“这倒不急!”郦食其微微一笑,“事实上,其今日前来,还有一件事,乃是受沛公之托,请王公帮忙。”

“沛公?”

“沛公乃是我王同宗,荆楚十八姓之后裔,正经的楚国王室,甚得楚王信赖。”

王恪点点头,只是觉得‘沛公’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熟,但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一路的高人。既然决意要投楚王,那和这位沛公打好关系,肯定是不可少的。于是,王恪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但不知,沛公要我做何事?”

“王公可认得那泗水都尉?”

王恪一怔,“当然认得。当年我和广武君,曾一同平定三田之乱,如今还结成了盟友呢……听说他已经让出楼仓,集结在沛县附近。有传闻说,他准备率部北上,撤离出山东战场。

说起来,二世昏庸,有广武君这等人物,却不能用。去年登基时,还发出诏令,要杀了广武君。也幸亏了陈胜吴广起事,才使得这件事没有进行。各路溃败时,唯有广武君获取大胜……”

“看起来,王公对这位广武君,非常敬重?”

“敬重倒也说不上,只是爱惜他才华耳……如今,这能文能武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了啊!”

郦食其脸上的笑意,陡然不见。

“沛公拜托王公的事情,就是想请王公,在那广武君北上之际,将其杀死!”

“啊!”

王恪不由得大吃一惊,张大了嘴巴,看着郦食其。

窗外,一道黑影,悄然没入了一片花海之中,眨眼间不见了踪迹!

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28章 始皇帝(二)第364章 登基(二)第119章 寡妇清第268章 以命换命,千金一诺第28章 始皇帝(二)第157章 小猪快跑第331章 二十万秦军齐暴动第286章 打虎亲兄弟第321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二)第2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三)第76章 锁奴第279章 宁陵君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50章 灌家父子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260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七)第20章 昭阳大泽第340章 会师关中(八)第76章 锁奴第340章 会师关中(八)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296章 楼仓之战(四)第183章 扶苏另一面(二)第104章 恩威并施第371章 垓下第299章 楼仓之战(七)第334章 会师关中(二)第98章 丰邑小故事第58章 回眸第336章 会师关中(四)第73章 回家第12章 赤旗书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第65章 我名蒯彻第168章 城破第2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三)第215章 名将之后第227章 周南-关雎第20章 昭阳大泽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255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二)第128章 马耳山(二)第271章 何方神圣(二)第97章 最后一击第153章 老罴营(二)第127章 马耳山(一)第157章 小猪快跑第43章 隶奴(一)第355章 江山一盘棋(四)第204章 噩耗第24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四)第10章 青皮第240章 北广武君第82章 国风相鼠第219章 值与不值第197章 范阳神医安期生第42章 邻家有女初成长(一)第189章 回楼仓第19章 饵(二)第28章 始皇帝(二)第240章 北广武君第262章 请君入瓮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362章 江山一盘棋(十一)第97章 最后一击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188章 信任第340章 会师关中(八)第97章 最后一击第139章 元亨利贞第135章 有子名秦第190章 韩信(一)第194章 秦清的条件第365章 登基(三)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366章 登基(四)第174章 决战河南地(四)第271章 何方神圣(二)第363章 登基(一)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46章 你不如他第347章 会师关中(十五)第116章 养士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第190章 韩信(一)第167章 弃子第285章 徐县第一战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296章 楼仓之战(四)第160章 火烧白土岗第134章 从此不信关东人第210章 巴蜀风云(五)第147章 演武(一)第327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八)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第308章 长征(八)第308章 长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