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江山一盘棋(十)

井陉峡谷的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夜,到黎明时分才算熄灭。

司马喜披着一件黑色的棉袍,内罩兕皮甲,在护卫的簇拥下,从山顶缓缓的走入了峡谷中。

整个峡谷,被烧得一片漆黑。

许多大石头,更出现了融化的迹象。烧焦了的尸体,马匹横七竖八的倒在山道上,看上去惨不忍睹。虽然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当司马喜看到眼前的惨状时,仍忍不住生出一种负罪感。

如此大火,说不定是会要折寿的!

井陉山有很多山岭组成,连接着太行山脉。

几十里长的峡谷,如今已到处是灰烬,再也看不到半点生气。

韩信督帅十万人马前来,其中进入峡谷的军卒,大约有六万余人。剩下的辎重人马,在两边谷口被封死之后,就遭遇到了灌婴骑军的冲击,死的死,降的降,也早已经溃不成军了。

也就是说,楚项在河北的力量,于一夜之间,几乎全部耗尽。

只剩下蒲将军柴武驻守河东,张耳留守巨鹿,再也抽调不出半点人马来。

四年的仇恨,在这一夜,烟消云散。

“可曾发现韩信的尸骨?”

司马喜阴恻恻的向身边亲卫询问。

他不过是左领军的一名参军,说起来职位并不算太高。但由于他曾在刘阚身边做事,地位却颇有些超然。整个军府之中,除了将军之外,就是司马喜权力最大,甚至超过许多郎将。

“还没有发现……尸体太多,许多尸体都被烧得面目全非,不好辨认。”

司马喜轻声道:“那就继续寻找,一定要找到韩信的尸体……对了,他配有一柄宝剑,极为锋利,你们再寻找一下。”

“喝!”

亲兵连忙领命下去,司马喜则站在山岭上,静静的看着面前的一切。

空荡荡的衣袖,随风而动,似乎在提醒着他,昔日韩信曾砍掉了他一只手臂。可此情此景,那仇恨却好像变得淡了。四年来,日思夜想的就是要抓住韩信,砍了他的手臂。但却从未想过,会是这样一种景象。数万条性命啊,就在这一夜之间,都没有了,令人难以释怀。

“参军大人,好像找到了韩信的尸体。”

突然间,有军卒高声叫喊,司马喜连忙迈步前行,在军卒的领引下,来到了一块巨石旁边。

这巨石与峭壁相连,形成了一个火焰无法燃烧到的死角。

一具尸体靠着冰冷的峭壁坐在地上,膝上横着一把宝剑,面目被烟熏火燎的黑乎乎,已看不清模样。不过看披挂穿戴,是一个将军的打扮。司马喜一眼就认出了尸体膝上的宝剑,上前一步,一把抓起来,仔细分辨了一下……片刻后,他恶狠狠的用宝剑砍在石头上,迸出火星飞溅。

“韩贼,你也有今日!”

司马喜癫狂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叫喊。

他认得这把剑,正是韩信的祖传佩剑。当年在楼仓时,韩信曾不止一次的向他炫耀,司马喜又如何能认不出来?正是这把剑,在那个晚上,斩断了他的手臂,他永远都无法忘记。

笑着笑着,两行清泪顺着面颊,不知不觉的滑落。

他收起笑声,蹲下身子,用袍袖擦拭那具尸体的面庞。不一会儿,尸体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正是韩信……

“信啊信,你怎能如此糊涂?”

司马喜呢喃道:“当年大王对你何等器重,待你若手足一般,你却为何要背叛大王?

你说张楚声势浩大,大王音讯全无……可仅仅是这个原因?就能背叛待你若手足一样的大王吗?

一步错,步步错……你可知王后为何对你不满?

她曾说过:你性情坚忍,聪慧过人,成就定然会在我之上。但你最大的毛病,却是太聪明了,聪明的有些过头,所以王后才不肯委以重任……信啊信,你当日若多一份坚持,该多好啊!”

司马喜对韩信是恨之入骨,但五年的相处,那份情意又岂能割舍?

他哭了一会儿,站起身对身边的军卒道:“把韩信的尸体收敛起来,用棺椁装盛,立刻送往咸阳。

另外,加速清理峡谷山路,正午之前,必须要清理出通路,以便大军通行。

……再去通知两位将军,就说韩信尸骨已经找到,六万楚军葬身峡谷,请将军早作谋划。”

“参军大人,那您呢?”

司马喜轻声道:“韩信虽罪该万死,终究曾是我的兄弟。

我将护送他棺椁,前往咸阳……再说了,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接下来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神情略有些落寞,司马喜转身离去。

渑池,楚军大营。

项羽在营中徘徊不停,不时的从口中发出几声咒骂。

范增虞子期,静静的坐在一旁,在正中央帅案的一侧,则端坐一名女子,看着项羽也不说话。

这女子,正是项羽的宠姬,虞姬。

虞姬是在三日之前,才抵达楚军大营。原本,她是留在彭城,但随着渑池战事不畅,项羽的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躁,甚至还出现了酗酒和斩杀军卒的事情。粮草不济,战事又不顺畅,再出现这样的事情,范增颇有些担心。他担心这军中会出现哗变,到时候可就有大麻烦了。

范增也知道,能劝说项羽的人不多。

项梁活着的时候,能算上一个;而如今项梁死了,能劝说项羽的,也只有虞姬一人。

于是范增命人火速从彭城将虞姬接到渑池。

而事实上,在虞姬抵达渑池之后,项羽的脾气随即收敛了许多。有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也许这虞姬,就是项羽唯一的克星。可即便是这样,刘阚张良打定了主意,固守渑池大营,坚决不予出战……一来二去,项羽竟生出了一种,当年在楼仓城下和刘阚交手的错觉。

“刘蛮子无胆,某数次叫阵,他竟然理都不理,实在气煞我也。”

项羽不说话的时候,最让人心惊肉跳。

这一说话,范增和虞子期反而松了一口气。

“上将军,如今河洛粮草匮乏,加之天降大雪,许多将士的衣装,未能换上。长久下去,只怕会军心浮动。北蛮刘唐据守渑池,一时间也难以攻破……以末将愚见,不如先退兵吧。”

“退兵?”

项羽一肚子的火气,被虞子期这一句话又勾起来了。

“粮草不足,让陈婴和董翳给我送来……我不退兵,不破渑池,我绝不退兵。”

他也是有些骑虎难下,原本想要在天下英豪面前展示楚军威武。却不想被刘阚给拖在这渑池城下,动弹不得。想当初,他渡过河水,信誓旦旦的发出豪言壮语,如今还声声在耳畔回响。

这时候退兵,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将军!”

虞姬突然开口,“两国交兵,不可以意气用事,当知进退才是上将。亚父和阿哥说的不错,唐王固守渑池,不肯和将军交锋,若再拖延下去的话,只怕对将军不利,还需要早作谋划。”

你道虞姬如何能说出这般得体的话语?

却是范增在头一日,私下里与她说过的……

有些话,从女人口中说出来,和从男人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会变得不太一样。

似项羽这样好强,要脸面的人,范增也好,虞子期也罢,有些话说的多了,不免会生出反感。但若是换个人,换一个角度的话,效果就会好很多。虞姬话音未落,项羽就停下脚步。

“虞姬,依你之见,当如何是好?”

“将军,虞姬不过一妇道人家,如何知道如何是好?

此事你还需请教亚父……亚父足智多谋,先前就被叔叔所倚重,你为何舍近求远,来问我呢?”

“啊,亚父……”

项羽转身向范增看去,却见范增面带古怪的笑容。

要说了解项羽的人,还要算是范增。他知道项羽的秉性,也清楚项羽的问题所在。难道项羽就不想退兵吗?不,恐怕项羽现在逼谁都想撤走。可如何能体面的撤兵?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上将军,咱们虽然攻不下渑池,但也可以给唐军一些教训。”

范增正色道:“我有一计,可令唐军大败……上将军可放出谣言,说三齐作乱,然后做出慌乱之状,向洛阳撤退。唐军见我等走的仓皇,定然会派人马追击。到时候上将军压阵,在中途设下埋伏,等追兵一至,突然杀出,唐军定然大败而回……如此,上将军也算得胜退兵。”

项羽闻听此计,顿时喜出望外。

“我有亚父,胜过十万甲兵!”

他兴奋的连连搓手,“最好是那刘阚追击,如此我正可将其打败,好生羞辱才是。”

虞子期虞姬兄妹,和范增相视一眼,不由得轻出一口气。

就这样,项羽立刻安排下去。

既然是有心安排,那楚军要撤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良的耳中。

张良不敢迟疑,连忙派人请刘阚来到大营里。把情况一说,刘阚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此乃诱敌之计!”

他沉声道:“我观项籍,定然会亲自压阵,在途中设伏。待我追兵一至,而后突然杀出,将我军击溃。

未曾想,项籍竟想出这般计策。

看来楚军已经无法再继续坚持,他想要靠着这一战将我战胜,然后才有退兵的借口吧。呵呵,如果我没有接到李少君的书信,说不定还会上当。可是现在……三齐怕是还未有行动吧。”

张良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追击了吗?”

“追!”

刘阚起身道:“不过我会等项羽撤伏之后,再追击……到那时候,楚军定然防卫松懈,正可追击。”

“大王神机妙算,良钦佩之至。”

刘阚却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张良,“子房,只怕你和我,也是同一般想法吧。”

张良,笑而不答。

为人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进退。

该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尽量表现;不该表现的时候,就要学会沉默。张良是官宦之后,祖上曾是韩国宰相,自然清楚这为人臣之道。刘阚给他足够的权力,让他指挥兵马,已经出够了风头。那么接下来,他需要退居幕后,最精彩的一幕,一定要留给主上,否则就做的过了。

这也是历史上,汉高祖刘邦诛杀了那么多功臣之后,却留下张良的一个原因。

运筹帷幄有张良!

说穿了,那就是出风头的事情,由刘邦做。所以,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得以终老,而韩信却被诛杀。无他,韩信太风骚了,那风头已经盖过了刘邦,让刘邦心里又如何能够舒服呢?

刘阚也明白张良的心思,于是点明了之后,再也没有谈起这个话题。

他点起兵马,率领五千黑旗军尾随楚军而去……

但始终没有露面,令项羽在途中等了大半天的光景,无功而返之后,突然加快速度,对楚军后军人马趁势掩杀,杀得楚军大败,夺得粮草辎重无数,这才掌得胜鼓,回转渑池庆功。

刘阚袭击楚军,且放在一旁。

单说项羽,伏击刘阚不成之后,悻悻回归本队,追上了中军人马。

喝了一肚子的冷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项羽追上范增等人之后,怒气冲冲的走进了中军大帐。

“亚父,那北蛮子……”

他正要发一阵牢骚,却发觉这帐中的气氛不太正常。

范增等人,面沉似水。

“亚父,发生了何事?为何这般模样?”

众将看了一眼范增,范增轻轻咳嗽了一声之后,沉声道:“上将军,刚接到了雒阳传来的消息。”

“什么消息?”

“三齐,谋反了……”

“啊?”

项羽闻听,吓了一跳。

前些日范增说要用三齐作乱的借口,引刘阚上当。

可不成想,刘阚没有上当不说,这三齐,竟然真的反了?是开玩笑,还是真的?

项羽瞪大了眼睛,凝视范增好一阵子,这才声音干涩的问道:“亚父,三齐……如何谋反?”

范增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南皮齐国大将彭越,在三日之前突然过河,攻占了巨鹿;齐王田荣则率兵马,出临淄,夺取了薛郡和济北郡……黥布手中兵力不足,只好退守东阿,堪堪挡住了齐军……”

黥布手中兵力不足,项羽当然清楚。

巨鹿一战之后,损失最惨重的一支人马,恐怕就要数黥布了。

乍听这一消息,项羽有些发懵。片刻之后,他突然怒吼道:“彭越如何轻易占领了巨鹿?张耳呢?韩信呢?之前不是说,他们已经荡平了河北,怎么突然间,这巨鹿郡就失守了呢?”

“张耳……降了!”

“啊!”

“韩信所部兵马,在七日之前,通过井陉峡谷的时候,遭遇唐军伏击,全军覆没……韩信和龙且将军,都力战身亡。”

耳边嗡的一阵鸣响,项羽呆立在大帐中央,久久说不出话来。

“唐军说降了赵王歇,如今赵歇和陈馀,已前往咸阳称臣……唐军突然出击,韩、龙二位将军战死。如今,诺大河北,只剩下蒲将军柴武一支人马,退守左邑(今山西闻喜县),唐军在三日前,有中郎将吕释之攻占蒲坂,河西将军蒙克率部,自风陵渡秘密渡河,与吕释之汇合……”

“呀呀呀,气煞我也!”

项羽气得是暴跳如雷,怒吼不止。

“传我命令,点起兵马,立刻随我前往三齐,我誓杀田荣。”

韩信龙且败了,张耳投降了……也就是说,河北之地,唐军已经坐稳江山,和齐军彭越并立。这个时候,渡河夺回河北之地,显然难度很大。如今之计,首先要稳定住河水以南,消灭三齐田荣,才是上上之策。项羽虽然处于暴怒,可是却没有糊涂,也分得清楚这轻重缓急。

可就在他命令发出之后,有小校冲进了大帐。

“启禀上将军,大事不好!”

项羽正在气头上,范增害怕他怒而杀人,连忙上前一步,挡住项羽,厉声喝问道:“何时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启禀上将军,后军遭遇唐军追击,辎重粮草,损失过半……虞子期将军,被唐王刘阚击杀!”

“啊?”

这一次,不仅仅是项羽发懵,连带着范增,也有点懵了……

不是让项籍伏击唐军吗?怎么唐军还追击过来了,不但追击辎重粮草,连虞子期也战死了?

范增还不知道,项羽并未伏击成功。

因为在项羽进账的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饿了三齐和河北的战事上,根本没来得及询问。

而项羽,更是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虞子期是谁?

那不仅仅是他麾下的将军,还是他的大舅子,更是从很早就追随他,项羽最为信任的亲信。

刹那间,项羽只觉心如刀绞,胸口一阵发闷。

“刘阚老贼,你欺人太甚,若不取你项上人头,项籍誓不为人……”

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完,项羽喉咙口发甜,眼前金星乱闪,哇的一声,一口猩红鲜血,喷出!

想来,项羽自出世,几乎是一帆风顺。

除了当初在楼仓吃了一次大亏之外,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挫折。

而今,损兵折将不说,连虞子期也死了。再算上龙且和韩信的话,他手下最能打的五大将,如今只剩下了黥布和柴武两人。而柴武,如今面临唐军紧逼,其生死还难以预料,项羽如何不痛?

范增等人连忙上前搀扶住项羽,连连呼唤。

而项羽在吐出了这一口鲜血之后,终于清醒过来,厉声喊喝:“立刻回兵,给我杀回渑池。”

“上将军……”

“尔等休要多言,我意已决!”

就在这时,虞姬从帐外走进来。至今她一身素装,脸上还带着泪痕,可是进大帐之后,却大声道:“上将军,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之?妾身虽心痛兄长之死,然则上将军当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面对……三齐不平,则河南动荡……上将军,岂能因小失大,耽搁了军国大事?”

虞姬这番话出口,项羽呆愣不语……

第329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十)第316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五)第320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一)第348章 会师关中(完)第230章 觐见洛阳宫第177章 选择第296章 楼仓之战(四)第305章 长征(五)第73章 回家第164章 左贤王威武第173章 决战河南地(三)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198章 执子之手,与子白头第371章 垓下第227章 周南-关雎第232章 伴驾(二)第38章 万岁酒第305章 长征(五)第366章 登基(四)第192章 卢子高再出毒谋第233章 伴驾(三)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295章 楼仓之战(三)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一)第187章 陈平献策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40章 封禅梁父山(二)第16章 赤帝之子将登场(一)第219章 值与不值第85章 弃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253章 将行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28章 始皇帝(一)第50章 灌家父子第250章 骊山之囚第67章 杜陵酒神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73章 绝唱第64章 范阳术士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第238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婴第78章 虚惊一场第74章 博浪一椎第370章 户牗之会(二)第13章 笑柄第322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三)第33章 欢宴(一)第290章 狂暴巨熊(二)第109章 血色(三)第37章 四灵纹瓿第2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三)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348章 会师关中(完)第47章 出行第322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三)第70章 徐公寿宴第146章 东陵侯召平第316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五)第335章 会师关中(三)第57章 出行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二)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18章 饵(一)第323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四)第29章 唯有义长存(二)第69章 慷慨悲歌第298章 楼仓之战(六)第345章 会师关中(十三)第326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七)第313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二)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第347章 会师关中(十五)第125章 阴谋家?冒险家?第160章 火烧白土岗第260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七)第302章 长征(二)第22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二)第2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三)第76章 锁奴第34章 欢宴(二)第230章 觐见洛阳宫第117章 法家门徒第68章 狗屠车宁第32章 笑看风云起(四)第301章 长征(一)第120章 别墨苦行者第62章 古怪气象第223章 千字文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367章 河洛之变第374章 尾声第227章 周南-关雎第105章 刘阚心思第230章 觐见洛阳宫第173章 决战河南地(三)第133章 高渐离刺秦第99章 楼亭明月第106章 僮县长第369章 户牗之会(一)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