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二)

十一月的天气,非常冷。

在这个时代,自然不可能出现什么温室效应,气候正常,四季分明。在入冬之后,沛县下了两场雪。

雪并不算太大,却让人感觉很舒服。

正是午后,刘阚一个人在牢狱的空地上,踩着赤旗书中所说的三宫步,手中拎着一根沉甸甸,用数百年老树的树根雕成,形状和赤旗略有相似的武器,大声呼喊着,联系摇旗之法。

那老树根浸过水,所以格外沉重。

重量若依照后世的斤两计算,大约有五十多斤,正好是赤旗的一半。虽然已经减了一般的距离,可单臂施展,若换个人,一样非常的吃力。刘阚赤着膀子,光着双脚,在冰天雪地中舞动大旗,脚下灵动,身形圆转,那沉甸甸的木制大旗在他的手中,发出呼呼的声响。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被旗风扫落。

任敖唐厉等人站在房间里,隔着小窗向外看去,一个个轻轻摇头,叹了一口气,又坐回远处。

一个破烂的铜鼎,里面糊上厚厚的烂泥,烘干之后,俨然成了火炉。

炉膛里燃烧着红彤彤的木炭,火炉上放着一个陶盆,里面盛满了水,水里面还有一个酒坛。

“这么冷的天,你们说阿阚这家伙不坐下来喝点酒,一个人练什么武啊……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武痴。屠子当年也没有他这么大的劲头……不是练武,就是识字,他就不觉得烦吗?”

酒,是吕雉送来的昔酒,以糜黍做成,口味比之外面的昔酒,好上许多。

所谓昔酒,是一种叫法。古时,这酒有三酒五齐之分。以稻谷和糜黍为原料,三酒可分为事酒、昔酒、清酒。事酒的意思,就是因事而酿,时间很短,口味很差。昔酒则需要短时间的储藏,意思就是过去酿造的酒,口味稍醇厚。至于清酒,冬酿夏熟,是当时酒中之冠。

五齐之酒,指的是五种不同成色的酒。分为泛齐、醴(音li)齐、盎齐、缇(音ti,二声)齐和沉齐。其中,泛齐和醴齐酒,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酒,酒糟浮在酒中,或者有滓液混合。

口味呢,大多以甜口酒为主,男女老幼,没事的时候都能喝一口。

当然,除了甜口酒之外,还有辣口酒的说法。不过这种酒大都是用来贩卖,而不是自己保留。

好像刘阚在王姬的酒肆中喝过的那种酒,就属于辣口酒。

既然是用来贩卖,自然和在家里和的酒不一样。除了口味,还需要有些加工,也就是五齐之酒中的盎齐酒。酒色泛白,并且带着辣口酒特有的强酸味道,为很多酒客所喜爱和钟情。

吕雉送来的是昔酒,而且是盎齐昔酒。

这一坛子,在市面上至少要十个半两钱,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喝到的好酒。可惜,刘阚对这种酒是非常的不感冒。甚至在他看来,这种所谓的美酒,喝着其实和受罪没什么太大区别。

扔在那里也不喝,索性就分给了大家。

不过,刘阚给了任敖等人一个建议:盎齐昔酒,其实就是最为原始的黄酒类型。秋收冬藏,在寒冷的季节当中,不适合冷酒下肚。如果要喝酒的话,最好还是用小火加热,别有滋味。

为了喝酒,刘阚还鼓捣出了一个原始的炉子,供任敖等人温酒。

温酒下肚之后,对于身体极有好处,符合养生学的原理。佐以风味小吃,在冬日中别有滋味。

任敖、曹参和唐厉三人,没事儿就会缩在这门房里面,喝着小酒,还能看着外面刘阚练武以助酒兴,这小日子过的倒也舒畅。

曹参笑道:“若没有这番刻苦,阿阚又怎能斩杀王陵?屠子说,七八年后阿阚能和他斗个旗鼓相当。依我看啊,用不了三五年,屠子怕就要危险了。至于识字……阿阚怕是另有想法。”

“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好,识字太多,又有何用?”

唐厉正色道:“老任,话不能这么说。识字多了,总归是有好处……至少能明事理,分是非。就比如这秦律,如果我们大字不识一个,岂不是会惹出许多麻烦?多识几个字,有好处啊。”

“有甚好处?”

任敖挠着头说:“天底下的字太多了,我看着就头疼。明明就是一个字,非要有许多的写法,麻烦的很。”

“所以,秦王……啊,始皇帝废除六国文字,独用秦文,也并非没有道理嘛。”

曹参咬着嘴唇,轻声道:“六国文字,六国风骨!始皇帝这样强硬的飞出六国文字,只怕是六国士子会有反弹啊。如此一来,六国表面平定,可私底下呢,恐怕会是暗藏着杀机也说不定。”

唐厉一笑,“这一代的士子或许会不老实,但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过上百年……或许用不了百年,几十年的光景,这天底下还会有多少人识得六国文字?要我说,统一文字是个好事。长痛不如短痛,或许始皇帝推行秦文的手段有点强硬,可对于以后,却是大有好处。”

曹参辩不过唐厉,沉默下来。

这时候,房门突然间蓬的一下被人推开,风卷着雪花涌入门房,寒意袭来,三人不由得一个激灵。抬头看去,却是刘阚扛着那木制大旗走了进来。浑身蒸腾着雾气,身上大汗淋漓。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刘阚的肌肉看上去没有以前那般的坚实。

但事实上呢,却力量并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在雄浑之中,增加了一种柔和,一丝灵动。

抹去身上的汗水,刘阚披上衣服,一屁股坐在了火炉旁边。

抢过唐厉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然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笑呵呵的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几位哥哥,看起来这小酒喝得颇有滋味,酒兴正酣啊。”

秦时,五言绝句尚未出现。

刘阚突如其来的念出这么一段五言绝句来,任敖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曹参和唐厉却有不同感受。

破旧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特别是在这文字之上,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而且,学问越深,对新生事物的排斥也就越强。唐厉的眉头,微微一蹙。

“阿阚,你这诗似乎有些不太和韵吧。”

刘阚一怔,看了看唐厉的表情,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当下一笑,“老唐,我随口一说而已,你又何必在意?”

“阿阚,诗言志,歌咏言。所谓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岂能随口胡言乱语?与礼不和,你当慎重。”

可以看得出,唐厉对诗词歌赋极为看重,言辞之中自然是毫不客气。

曹参却摇摇头,“我觉得阿阚这首诗很不错,虽然不合诗体,然则别有韵味。此情此景,用之以这首诗,倒也妥帖。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老唐,我倒是觉得,你过于拘泥了些。”

第20章 昭阳大泽第42章 邻家有女初成长(二)第50章 灌家父子第42章 邻家有女初成长(二)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10章 青皮第160章 火烧白土岗第154章 老罴营(三)第248章 天哭(二)第211章 巴蜀风云(完)第236章 伴驾(六)第68章 狗屠车宁第6章 吕后第337章 会师关中(五)第262章 请君入瓮第174章 决战河南地(四)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二)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199章 风起咸阳之焚书第128章 马耳山(二)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38章 万岁酒第339章 会师关中(七)第47章 出行第144章 永正原第127章 马耳山(一)第107章 血色(一)第198章 执子之手,与子白头第61章 太极崩剑第3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二)第77章 中车府卫第174章 决战河南地(四)第250章 骊山之囚第250章 骊山之囚第308章 长征(八)第322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三)第365章 登基(三)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373章 绝唱第217章 平阳?嬴邑?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365章 登基(三)第320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一)第90章 博弈(三)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291章 狂暴巨熊(三)第200章 阴差阳错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73章 回家第308章 长征(八)第301章 长征(一)第213章 叔孙通第127章 马耳山(一)第330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完)第148章 演武(二)第220章 仁,即为人第115章 任嚣将离去第138章 大厦将倾,君欲何为?第210章 巴蜀风云(五)第238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婴第255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二)第231章 伴驾(一)第57章 出行第13章 笑柄第278章 厚黑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208章 巴蜀风云(三)第42章 邻家有女初成长(一)第24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四)第249章 天哭(三)第310章 长征(十)第256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三)第73章 回家第178章 气死头曼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189章 回楼仓第266章 有熊出没之青鱼门徒第83章 雍刘联合第48章 暴徒灌婴(一)第194章 秦清的条件第85章 弃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293章 楼仓之战(一)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226章 事发突然第113章 错过了就错过了吧第27章 成也法,败也法第235章 伴驾(五)第141章 征召第137章 合作(二)第263章 巨熊出击第146章 东陵侯召平第174章 决战河南地(四)第247章 天哭(一)第123章 好汉钟离昧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316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五)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