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巨野大盗

灌婴的弓非常漂亮。

以柔韧性极其出众的柘木做胎,配上犀牛角打造,上凃河鱼之胶。弓胎上还缠绕着,一枚枚相互紧挨着的青色铜环。这也使得弓胎的力度和韧性凭空增添了许多,很结实。

弓弦是用拇指粗细的荆州特产的麋鹿筋鞣制而成,性能极佳。

长近八尺,几乎有一人高,十余石的力道,折算成后世,足有千余斤,可谓力道惊人。

典型的故韩弓,而且是名匠打造而成。

刘阚拉扯了一下,虽稍有些费力,但若满弓的话,并不困难。但是因这一张弓,刘阚对灌婴的看法,显然有增加了几分。这家伙的力气,着实不小……不过这张弓的确不错。

所谓的燕甲韩弓郢都剑。

分别代表着三个国家最为精亮的武器。

不过,郢都剑虽好,终究是难求。十年未必能遇上一把好剑,至于干将莫邪之流,更是百年难得一遇。而相比之下,秦国的剑在个体上绝对比不上楚国,可是能大批量生产。

这也就是两国最大的差距所在。

秦国人求的是实用,而楚国人更讲究的,是门面功夫。

“你别看我,这张大黄弓是我爹当年在大梁古战场上偶然间得到,配以白羽箭,可达四百步的距离。我如今也只能连续挽弓三次,超过了三次之后,再挽弓就力不从心了。

之所以带这张弓出来,是因为我甚喜欢此弓而已。

平常只是用六石的黑桑弓,而且这种大黄弓想要在马上挽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是一张步战弓?

刘阚还是第一次见到做工如此精美,威力如此巨大的弓箭,不由得心中暗喜。

灌婴笑道:“你若是喜欢,送你也无妨。这种神弓留在我身边,也着实是浪费了……不过,你要想使用它的话,最好还是先练练射术。若无百步穿杨的功夫,那就是糟蹋了它。”

刘阚的脸,不由得又是一红。

“灌婴,能不能教我射箭?”

“这又有何难?你若想学习,我现在就可以教你。不过,你要把你那套什么拳法教给我。”

“成交!”

刘阚伸出手来,和灌婴击掌盟誓。

两人相视,蓦地笑了起来。昔日那点恩怨,也随着这一笑,一下子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一旁正捧着木简,研究隶书的程邈抬起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单调的旅程,似乎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灌婴或是教刘阚骑马,或是教他赶车。

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两个人切磋武艺,修习箭术。

无聊的时候,刘阚还会和程邈讨论隶书的事情。对于程邈而言,外界一点点的提示,都能让他豁然开朗。刘阚有时候就在想,这创造一种字体,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看程邈那一头的白发,就可以知道,他耗费了多少的心神。

不知不觉,三人已经绕过了张县,往巨野泽的方向行去。

巨野泽,是位于大河下游的一个巨大湖泊。远古时期,这里是鲁西南的兖州,也是鲁民活动的中心。在泰山西南和济水中游(今华北平原南部)之间,由于泥沙淤积,而自然形成的一片广袤土地。鲁人西出群山,见此连绵平野,于是就兴奋的称之为大野。

而巨野,也就是大野的入口处。

大野河流汇入大野东北部的一片洼地,形成了湖泽。

南北约有三百余里,东西长大约一百多里。覆盖了极为广袤的土地,一直向北,包括梁山。

后世的大野泽,远没有此时的大野泽恢宏壮观。

刘阚在抵达这块土地之后,心里不禁高兴起来了……前世,他曾来过这块土地,那时称之为山东。

“阿阚兄弟,咱们在前面的村庄落脚吧。”

天快要黑了。

夕阳斜照,把个明镜般的湖面,照映的金鳞起伏,格外壮美。远眺去,会觉得整个湖面上,覆盖着一片真火。那种奇瑰壮观的景色,于沛县那种柔美的风情,截然不一样。

刘阚站在车辕上,只觉心中生出万种豪情。

如此波澜壮阔的江山,未来由谁主沉浮?第一次生出一种奇怪的念头……

那大泽乡起义的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连刘邦都能够得了这瑰美江山,我为后人,为何不可以主宰沉浮呢?这奇怪的念头一升起,就再也无法抑制住。千奇百怪的思绪,在脑海中此起彼伏,让刘阚整个人都痴了!

灌婴在一旁推搡了一下刘阚,奇怪的看着这个比他还要幼小几分的家伙。

刘阚回过神来,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灌婴大哥,他日若得凌云志,莫忘今朝美景。”

“啊?”

灌婴的脸色一变,惊讶的看着刘阚。

似乎感觉到自己失言了,刘阚哈哈一笑,“对了,你刚才说什么?要在何处落脚?”

“程先生说,沿巨野泽而行,有不少小村庄……这里本是齐鲁之地,民风非常的剽悍。从田齐代姜齐之后,这一片土地就一直不太,时常会有匪贼出没,不可不小心谨慎。”

“匪贼?”

刘阚诧异的问:“皇帝不是刚巡狩此地,还会有盗匪?当初,蒙恬将军不是在这里清剿过吗?”

车厢里的程邈,探出头来。

“东翁说的倒是没错,可问题在于,此地的匪贼,与泗水的情况不相同。”

得知程邈创造隶书之后,刘阚对程邈的敬意立刻增加了许多,甚至不肯再让程邈称他‘主人’二字。这位的来头太大了……竟然是墨家学子。且不说他是不是隶书的创造者,单这一个墨家学子的头衔,就足以让刘阚肃然起敬。这一点,只看灌婴对程邈的态度就能得到答案。

所以,反复的协商之后,刘阚再也不敢称呼程邈为老程,而是尊为先生。

而程邈呢,也改口称呼刘阚为东翁。

程邈说:“巨野盗以大泽为根基,出没于周围。情况不好的时候,他们就躲入大泽深处,靠打渔为生;若情况有所好转,就会登岸劫掠,成功之后呼之而去,没入大泽。

官府虽强,然则对于这种匪贼,也无可奈何。

最重要的是,这巨野几乎是全民为盗。家家户户都有人以此为生,想要清剿,谈何容易?”

刘阚闻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照程邈的说法,巨野盗怕才是真正的强盗。相比之下,沛县的匪贼,就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巨野盗出则数百人,一俟官府围剿,各路盗匪纷纷援助。

我听说过沛县匪贼的情况,说实话……沛县的匪患虽然严重,可是彼此之间勾心斗角。

但是巨野盗却不一样,全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团结的很。只要有一家出事,各家都会伸出援手。面对这样的情况,就算蒙大人有天大的本事,怕也是难以对付吧。

除非,他能杀干净巨野沿岸所有的百姓,或许能够让巨野盗消停些。

只是如此一来,齐鲁大地必然战火重燃……莫说蒙大人,就算是王贲将军,也要头疼。”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刘阚也不由得心中忐忑起来。

“既然如此,我们留宿村落,岂不是羊落虎口吗?”

“那倒不一定!”

程邈笑道:“巨野盗有巨野盗的规矩,他们绝不会去打搅乡邻。那是他们生存的根本。

很多人会有东翁的这种顾虑,但却不知,盗亦有道啊。”

不错,盗亦有道。

刘阚点了点头,“既然程先生这么说,我们今晚就留宿巨野渔村好了,天亮之后再动身。”

灌婴答应了一声,扬鞭啪的一声响。

马儿嘶鸣,拉着车,朝着远方急行而去,荡起了漫天的尘烟。

日头落下西山,天……黑了!

第35章 怎一个痛字了得第212章 上邪第5章 沛(三)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180章 十万匈奴血(一)第168章 城破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262章 请君入瓮第374章 尾声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第221章 奏报第340章 会师关中(八)第136章 合作(一)第260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七)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97章 最后一击第5章 沛(三)第189章 回楼仓第245章 九原(二)第303章 长征(三)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211章 巴蜀风云(完)第218章 谁比谁聪明?第63章 绿蚁醅酒言天数第228章 始皇帝东巡第149章 演武(三)第182章 扶苏另一面(一)第249章 天哭(三)第338章 会师关中(六)第143章 男儿从军歌第78章 虚惊一场第12章 赤旗书第6章 吕后第359章 江山一盘棋(八)第276章 风云突变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134章 从此不信关东人第98章 丰邑小故事第191章 韩信(二)第28章 始皇帝(二)第122章 走马郯县第228章 始皇帝东巡第199章 风起咸阳之焚书第224章 萧何来访第29章 唯有义长存(一)第86章 暗藏杀机第37章 四灵纹瓿第235章 伴驾(五)第323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四)第132章 子不语怪力乱神第120章 别墨苦行者第150章 演武(四)第199章 风起咸阳之焚书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225章 道子出谋第188章 信任第42章 邻家有女初成长(二)第364章 登基(二)第73章 回家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第350章 高祖末日(二)第188章 信任第271章 何方神圣(二)第268章 以命换命,千金一诺第3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二)第321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二)第137章 合作(二)第57章 出行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99章 楼亭明月第1章 白龙伏尸(一)第369章 户牗之会(一)第227章 周南-关雎第288章 老罴斗霸王第312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一)第277章 先手第60章 渔村老媪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199章 风起咸阳之焚书第238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婴第331章 二十万秦军齐暴动第36章 春梦了无痕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227章 周南-关雎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21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一)第239章 琅琊密议第371章 垓下第363章 登基(一)第48章 暴徒灌婴(一)第265章 有熊出没之李左车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236章 伴驾(六)第307章 长征(七)第42章 邻家有女初成长(一)第338章 会师关中(六)第305章 长征(五)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