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七 真是马上风而死?

他说到此处,猛然想起来,昨日赵言志并未邀请闻安臣,说起来,颇有些冷落闻安臣的意思,这会儿自己说这话,闻安臣只怕会不悦。

闻安臣还真没不高兴,只是淡淡一笑。他自然知道昨日赵府宴会的事情,也知道赵言志请了纪司明但是没有邀请自己,不过闻安臣并未放在心上。正巧他现在不愿意掺和那许多,在把衙门里的关系理清楚之前,他不准备和这些人产生什么交集和瓜葛。等到理清楚了,思路清晰了,局势明朗了再说,到时候结交该结交的,打压该打压的,有的放矢,才是正理。

两人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过不多时,人便是越聚越多,典史魏思青也来了,这一次他是所有人中带头儿的。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到齐之后,魏思青便是带着大伙儿走路过去。

约莫一刻钟时间之后,到达赵府。

昨日的赵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而今日的赵府,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凄凄切切。

门口挂着白绫,所有下人都是一身素服,面色悲戚,透着一股子凄惨的味道。不少下人脸上的伤心凄苦表情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赵言志人颇为宽厚,待他们也不错。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悲切也是理所应当。

门口没多少人,今日上午是衙门里的同僚吊唁的时间,那些富商士绅,身份高今日下午可以来,身份低一些,名望低一些的那等,就要等明日后日才能来了。

说明来意,大伙儿排成队列依次进去。

在门房处,有账房先生已经摆好了桌子。既然是来吊唁,自然就得随礼,去世之人既是同僚又是上司,这个钱不能少了。大伙儿都是各自拿了银子出来,闻安臣自然也不例外,他掏了三两银子,跟别人一样的数儿,不多不少。不过到他的时候,那账房听到闻安臣三个字的时候,颇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次办白事的账房就是赵府的账房先生临时充任的,对于衙门里这些人能随多少礼他是不在意的,这些人随的都不多,大头是明后两天,那些商贾士绅一个个礼都很重,那才是大进项。

他看闻安臣,自然不是因为闻安臣给的多,而是因为闻安臣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说是名噪秦州城也不为过。

灵堂已经布置好了,正中一个大大的奠字,两侧挂着挽联,四周装饰白纸剪成的纸花,许多道白绫装饰着灵堂,入目所见,非黑即白,连堂中的朱漆柱子都被白纸给裹上了,不让那喜庆的红色露出来。

灵堂正中,棺材已经摆好了。

像是赵府这等很讲究的大户人家,但凡家中有老人上了岁数儿,寿材基本上都是早就备好的。都是遴选出来的很气派珍贵的那等厚重大木,精心打造之后,一般是放到寺庙中放置。当然,是要给那家寺庙一定的香火钱的。

这也是两厢情愿的事情。

昨夜赵言志暴毙之后,赵府的家人连夜赶往庙中将棺材给抬了回来。虽说秦州城夜间也有宵禁,但作为堂堂一州判官的家人,自然是很有些特权的。

正妻之外,赵言志还纳了不少房小妾,但却没多少子嗣,只有一子一女而已。只不过,此时这一子一女,却都没在灵堂之中,一问之下,却是这两人正在给其父殓尸。

这是小殓。

小殓乃是死者死后,给遗体穿上衣服,整理仪容。按照习俗,死者去世之后的第二日清晨进行小殓。

此时在灵堂中主持的乃是老管事,老管事六十来岁了,头发胡子都是尽白,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此时正一脸的悲苦伤心。他眼圈儿红红的,瞧得出来,昨夜肯定是很哭了一阵儿。不过他是这一次葬礼的总管,是居中主持的人,谁都能乱他不能乱,是以还得硬撑着。

过不多时,赵言志的一子一女便是披麻戴孝,进了灵堂。

这位赵公子年岁不大,大约刚过弱冠之年,长的很是俊秀,只是脸色有些发青,眼眶也是发黑,脚步虚浮,多半是沉迷于酒色才会这样。而那位赵家小姐,姿色只能说是中人,一脸的悲悲戚戚,此时已经哭得梨花带雨。

赵言志的遗体已经收拾停当,不过不是停在灵堂,而是停在后堂。

要在后堂停上三日,才会大殓。大殓,就是指把尸体入棺。

《礼记·问丧》中言道:“死三日而后殓。”这里的殓,指的就是大殓。

魏思青作为众人的代表,也是作为整

个州衙的代表,发言吊唁。文章写得情深意重,很是感人,用词也很考究雅致。虽然内容也就那些,但还是能看出来写这篇文章的人笔杆子是极好的。

念完悼词,魏思青上灵前磕头,赵家的一儿一女磕头还礼,魏思青拱拱手,退了回来。而后,众人依次上前磕头,赵家子女回礼,若是辈分比他们高的,就拱拱手回礼。而像是闻安臣这种和他们辈分相同的,则是要在人家磕头的时候伸手搀扶一下。当然,只是虚扶,他们还是会把头磕下去,但这个样子要做出来。

闻安臣很敏锐的发现,在第八个人去灵前磕头的时候,那位赵公子就已经流露出来极为不耐烦的神色,反倒是瞧着柔弱的赵家小姐,还在那里那里一丝不苟的磕头回礼。

这一流程走完,魏思青便带着众人进入后堂,再看赵言志的遗体。

这位昨日还谈笑风生的秦州城第三号人物,此时就安安静静的躺在后堂的一张木床上。床上铺着席子,赵言志身上衣物极为整齐,头发也是打理的一丝不苟,很是干净。在他死后,自然是有人为他擦身的。

瞧见赵言志的遗体,不少人都是悲从中来,尤其是冯巡检等几个和赵言志关系极好的,此时都是铺在床前嚎啕大哭。他们一哭,那赵家小姐也是在一边不断垂泪,赵公子则是不耐烦的把头扭到一边去。

闻安臣暗叹:“北周宇文赟在他父皇死后,曾经拍着棺材大骂你怎么才死,这位赵公子虽说到不了那个程度,也差不太多了。”

闻安臣随在人群中进去,他的视线从赵言志脸上扫过,接着便是转开。但忽然,他感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似乎就在刚才那一瞬间,有什么东西从心中一闪而过,他低头想了一会儿,却是怎么都想不起来。于是,闻安臣转过目光,死死的盯着赵言志的遗体看。

此时他离得已经比较近了,也看的清楚一些,从他的角度,正好能看到赵言志的鼻孔。

闻安臣心中如遭大锤重击,他知道自己心里为什么会有那种不对劲儿的感觉了。

赵言志的鼻孔中,竟有一块儿血痂!

血痂很小,若不是像闻安臣这般专门仔细的去看,绝对不会注意。

(本章完)

零四六 走马上任三五八 暴怒的张诵二八七 狡辩二五八 回去一六五 问话一二四 到来二六九 秦州典史!一七五 王十六给各位看官赔不是了三一九 生意安排三七四 给我跪着等零五五 打草欲惊蛇三七八 惊人的收益三二七 告假三四四 故弄玄虚?三八五 情绪崩溃三二四 守岁三六七 莫忘初心一一五 原来如此三五九 老情人一二七 就此别过三二一 逛街三零零 掌控巡检司三二六 假期散心三三六 升堂审案三七四 给我跪着等零八四 请托二七三 大醉二四二 便利之处零一三 验尸零三四 红袖添香伴读书零九二 打一大棒给一甜枣三零七 引蛇出洞三四五 这就破了?四一零 验尸三九二 事情了结三一六 案情始末三七三 前倨后恭三六三 董鸣长的感叹零五七 洛城东零三五 夜宴二五九 秦记粮店一三六 戚帅四零一 流水宴席一零九 故人零七六 张静修来访一二五 卷进来零九七 大车行零六九 我是无辜的!零一一 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三七九 公文一七九 一一甄别二八三 女书吏上架感言一一七 摘出来零九零 糊弄我?零二三 法理之外,亦有人情零九零 糊弄我?三五五 弹劾零三八 暗中打探一二八 原来我还挺有名?一零五 酒后大骂二五九 秦记粮店零八八 出城二一七 出在‘吃’上零四二 抓人零三七 真是马上风而死?一八一 这般手段!上架感言四零九 闻安臣出马零零二 杀机迸起刀光寒三七九 公文零六七 发现你了!三八三 打出名号二三四 好生读书二八六 要货三六零 通奸罪?二四八 不知进退一六一 推官三五零 土皇帝四零三 一炮打响二二七 出题二五九 秦记粮店一五一 大发雷霆零七零 这条线断了三四一 美妙的误会三五一 静观其变零一零 古怪的未亡人零三七 真是马上风而死?二五七 办案三四三 高估二六三 生擒一六五 问话三零七 引蛇出洞三零三 疯了一二九 抵达蓟镇一一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八二 招了一五八 打听给各位看官赔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