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底气

首次来汉阳的蔡锷步入厂区后,很快就被深深吸引,虽然之前就听说这里变化很大,但亲眼看到才感觉到,改变岂止一个大字能形容。

率先完成改造的湖北工业公司再将精炼设备并入后,规模比以前大了近三倍,加上在这里实习准备日后分配到重庆等厂的工人,总计有两万工人每天24小时开工,使得这里每时每刻都喧闹热闹。

从奥匈和俄国陆续弄来的技术专家和高级技工已经有近千人之多,其中汉阳这边大概有四百余人,他们主要从事精密部件和机械设备制造、少部分则当起了技术学校的老师。在他们的带动和采用新三班倒流水线生产方式后,无论是军品还是简单的民用机械质量和产量都开始节节攀升。虽然紧邻的钢铁公司还在改造,一年内依然无法提供高品质钢材,但之前向德美采购的二十万吨废钢陆续抵达后原材料问题已经初步解决,而且工厂也更喜欢用这些废钢,因为技术员说这种钢重新精炼后要比国产钢好。

湖北工业公司总计分成了三期,一期是汉阳老厂加新设备混合而成,二期是完全新建的,三期目前正在建设。一期和二期设备已经全部投产,总计分为步枪、手枪、机枪、炮厂、弹药铸造、民用机械制造等等十二个分厂。

苏洪生升任总厂长后事情繁忙,杨秋没去打搅他,刘庆恩又因为年初第二次向德国订购的机器到了交付期,所以他上月已经去德国验收。张文景和申树楷又都随唐绍仪去了南京就职,所以为三人带路的是新任国防军后勤总长,也是当初代表杨秋去浙江用一个旅将蒋方震换来的秋恒。

27岁的他是第八期日本陆士毕业生,算是蔡锷等人的小师弟了,后来赴国防大学军官速成班学习后勤管理,起义前短暂加入过文学社会,起义后还进入过警卫连。因为心思细腻做事条理清晰被推荐至后勤部,湖北大战中在后勤上表现出色被张文景提拔为副官,随着张文景出任财政部长,就推荐他出任军需总长。

他不是技术专家,所以还把炮厂厂长王金海拉过来充当讲解员、47岁的王金海是和苏洪生一起前往德国学兵工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专家之一,之前一直在金陵制造局炮厂任设计督办,革命后金陵制造局因为长时间停办,很多像他这样的技术工人一下子断了生计,恰好那时汉阳厂扩建到处挖人,而且还出了两倍的价钱,所以厂里大部分技术骨干都来到了汉阳。

“现在产量如何。”

王金海最近常见军方代表来,心里也隐约知道可能有大战,见到杨秋更是肯定了这点,连忙说道:“回司令,现在枪厂日夜可产200支12式步枪,手枪厂50支。炮厂因为炮管都是现成的,所以每月可产50门迫击炮,15门七生步兵炮,5门重型七生五野炮,您拿来的新十生五榴弹炮图纸我们正在研究,目前只能仿造克虏伯提供技术的1909式十生五榴弹炮,工人还没摸透所以每月最多2门,新炮也至少要年底才能出样炮。”

“机枪呢?”眼看走到机枪厂门口,杨秋停住脚步带蔡锷等人走了进去。

“汉二型轻机枪(汉一型按照布伦式改进后的重新命名)每月能出100挺,新的轻型汉三型重机枪每月6挺,冲锋枪简单易造每日就可得100支。”王金海带大家走到最里面规模不大的重机枪车间,中央长条桌上摆着一挺样式奇怪却又让蔡锷有些熟悉的重机枪,三脚架被改成了厚重的双脚架,水冷套筒也缩小了很多,机匣也明显经过了改进缩小了体积。

这是根据杨秋拿出来的mg815图纸仿造的汉三型重机枪,主要用于全面替换目前各部队使用的7.92毫米马克沁。刘庆恩和杨秋一起研究后进行了较大修改,不仅比原型更轻也更灵活,改用了制式的7.62毫米子弹,取消了全自动模式,增加了快慢机,为保持长时间稳定射速保留了水冷套筒但减小了体积,采用100发小弹药箱供弹,而不像以前每次都要扛着250发的弹药箱到处跑,虽然国防军不可能向欧洲那样大量装备重机枪,但为了锻炼制造队伍还是保留了重机枪生产线。

“弹药方面现在日夜可产76子弹6万发,各类炮弹4000枚、引信5000个、手榴弹2500枚、汉川炸药厂从德国和美国买的原料后,日夜可得千斤新炸药,自产原料要等到湖南那边的化工厂建好才行。现在我们这边工人还不是很熟悉新机器,只能达到五成的设计产能,要是再有一年......呵呵。”王金海说到最后自己也得意笑了,现在的汉阳放在欧洲都是家中型军工厂规模了,只要工人再锻炼几年,产量翻倍甚至媲美日本都是有可能的。

蒋方震已经比较熟悉这里,明白之所以能有这个产量一来是杨秋高屋建瓴,比如悄悄向美国采购了数千根四米长的高强度钢管用于迫击炮,还有前后两批向德国采购的400根70毫米步兵炮炮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炮厂工序。二来是使用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大批奥匈技术工人。三来嘛......囤积原材料上砸的钱估计比建厂还要多,光向美国采购铜锭和瑞典软钢就各有几万吨了。

经过一年多的疯狂改扩建和囤积原料下,国防军已经拥有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速度和大批采购军械的北洋比并不弱下风,新装备上甚至远远超出,而代价就是已经近乎枯竭的财政。

但这些听在蔡锷耳朵里就夸张了,五成的产能就达到这个数字,要是等工人熟练,那该是什么样的光景?何况在重庆还有一家规模比这里小不了多少的新厂,难怪他有信心提早开始北伐统一之战。

“重庆那边有数据吗?”杨秋似乎并不满意产能,看向了秋恒。

秋恒说道:“重庆是完全新建所以进度较慢,在将江南厂的军工设备和工人搬迁过去后,已经开始试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冲锋枪、掷弹筒和弹药这几项上,其中掷弹筒速度最快,每月可以提供1000支以上。其它产量约为这里的三成左右。二期工程预计将在明年4月前完成,工人的培训已经启动,大部分也都在这里实习。”

除了主要军械外,三人还参观了一下冲压车间,十几台小型冲压机主要制造冲锋枪枪托、工兵铲、水壶和头盔等一些冲压零件。看到这些蔡锷和蒋方震都觉得杨秋就像圣诞老人,似乎兜里总有掏不完的礼物。

光算步枪的话,湖北这边每月基本上就能武装一个步兵旅。加上去年年初向德美两国采购的十万支步枪、大炮和弹药已经全部抵达后,一师、二师、四师和两个新建警卫师率先完成换装,部队战斗力已经有了较大飞跃。

蔡锷对轻机枪和掷弹筒最感兴趣,尤其是后者彻底弥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300米空档,简单易造不说,50毫米口径也确保了威力足够,所以还特意去参观了正在靶场进行掷弹筒使用集训的士兵,以便对这种新武器有个直观印象。

看完实弹射击后,蔡锷长叹口气,佩服道:“蔡某现在才知道以前是坐井观天,司令为工业建设真是耗尽心血,可我却在云南却差点误事。”

杨秋明白他这是在自责当初唐继尧和后来昆明暴乱的事情,正因为这两件事延误了西南统一步伐,也消耗了大约五百万款项用于重建,几乎相当重建一个老汉阳的耗资了,所以安慰道:“松坡兄何必介怀以前的事情呢,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蔡锷点点头问道:“这么大的厂,每年投入恐怕不少吧?财政上......。”

杨秋还未回答,秋恒先一步介绍道:“蔡将军错了,湖北和重庆并非用以前满清的官营模式,这里是采用国家控股和私人投资方式,其中私人这块比重比较大,是司令出的钱。”

“这是您出的钱?”蔡锷惊讶了,就算不懂工业的人也明白,两家这么大规模的工业公司要想建设起来,也最起码需要投入数千万资金!

蒋方震知道他会惊愕,其实只要听说过的人都会惊讶,笑道:“松坡真要丢掉老眼光了,这里的大部分投资确实是司令私人出资的,国家控股只占了少部分,主要为了对军工这块进行必要的监督,所以平时运作完全是按照欧洲工业模式。”

秋恒继续介绍道:“欧洲工业模式比起之前官办有利有弊,弊端是产品采购上会吃些亏,因为工厂是需要盈利的,就比如我们目前的轻机枪,成本大约200元一支,国内军队采购价格是300,利润中有65元用于工资、缴税和日常消耗,剩下35元是利润,如果对国外出口的话报价至少是500元。这样做的好处是工厂可以赢利,赚钱后可以用于新设备的采购和升级。”

“35元利润不高,每月100支也只有3500。”

旁边的王金海听他这样算,笑道:“将军,这笔账不是这样算的!军工利润大头不是装备而是弹药,每十发子弹净利两分,每天也有1200,一月就是近三万六。何况这里也不是纯粹的兵工厂,虽说目前军工利润最大,但将来我们还要搞民品机械制造这一块。而且......。”他看一眼杨秋,见他点头就放心继续介绍道:“我们还有国外利润,就比如我们正在和克虏伯合作制造的每月5门新式七生五重型野战炮,由于这种大炮技术很先进,每分钟可以打15发炮弹,所以德国不仅拿100门十生五榴弹炮来换图纸,根据合同还要在我们这里采购100门。

光这种大炮每门就可以赚五千,他们上月还看上了我们的汉三型重机枪,由于我们产量小没法满足订单,就干脆花50万买走图纸,光这两项就可以维持工厂三个月的全部工资开销。这几天他们又看上了掷弹筒,不过价格还没谈拢,我们的报价是采购一万外加30万技术转让费,要是能达成......呵呵,半年的工资都回来了,今年怎么算厂里都能净赚300万,买设备的话又可以添置大概100台机器。”

蔡锷渐渐听懂了意思,却有些看不透杨秋了,尤其听说他居然拿得出连德国都羡慕,愿意用100门大炮来换的新技术更觉得他高深莫测。至于德国在这里订造100门也肯定是他的主意,既赚了钱又锻炼了工人,否则以德国的工业能力怎么会愿意在这里订购。

什么是底气?这就是底气!

他这回算彻底明白了,一月武装一个步兵旅在欧美还不入流,就算和日本比也差了好几个台阶,但和北洋比差距就太大了,要知道北洋除了大沽的机器局能勉强制造些弹药和枪支外,几乎全依赖外购。可以想象,真要是被拖入僵持,倒霉的绝对不是国防军。

杨秋挥手让王金海先下去后,正色道:“不瞒松坡兄,我这里也和你交个底。虽说我们可以初步自产军械,但财政上还是压力很大,为了这场仗张文景东挪西凑总计预算也只有4000万左右,大约可以供部队消耗半年左右,所以半年内是我们能承受的底线,不是说超过半年我就打不下去了,而是一旦超过这个时限,就不得不暂停很多项目,就比如......。”他看一眼正在建设中的三期工程,重重道:“工业建设,铁路修造和免费教育!”

说完这几句后,连蒋方震都严肃地起来,蔡锷更明白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庄重敬了个礼:“司令放心,蔡锷向您保证,绝不会让北洋有机会拖入僵持。”

杨秋等的就是这句话,欣慰的笑笑:“走吧,我带你去汉口特区看看,那边拖拉机和自行车厂最近热火朝天呢。”

……

第144章 山地师的想法第110章 赢了!第951章 首战次大陆(四)第974章 空击,谁与争锋!(上)第451章 移交察里津第11章 忠勇巴图鲁第361章 棉纺换生丝第330章 支援金胖子第389章 夜色第200章 无视美丽第672章 沙特建国(四)第568章 笨鸟开始先飞了第56章 热血平息之后第906章 技术带来的新战术第653章 阳谋天下(二)第368章 唐屠夫归来第123章 上海滩的野心第797章 战波斯(七)第934章 关岛,战旗飘扬!(一)第478章 怒海第463章 大国之路(七)第301章 向外输出国社?第360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第537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声第1020章 大战役(四)第483章 中亚的风(二)第855章 局势分析会第735章 战略误判(四)第227章 单刀直入第7章 麻烦大了第423章 战西线!(四)第1003章 台风(十二)第944章 关岛只是开始第155章 分崩离析(下)第490章 爆海军(下)第73章 北洋的试探第499章 国家的角逐(九)第369章 中德联合军事演习第1054章 咆哮吧!冰海深寒第239章 落幕(三)第466章 新的征程第842章 祸水南引(上)第758章 日本要南下了第504章 国家的角逐(十四)第1022 大战役(六)第498章 国家的角逐(八)第750章 苏德靠近第58章 整编第133章 南北双刺(中)第515章 开战前夜第383章 神话破灭(二)第225章 迂回的装甲车第104章 冯国璋下注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声第723章 数字与远道来客第333章 男儿向天笑(十一)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议第858章 开幕第817章 合围(1)第280章 从这里抢回国运!第345章 碉堡车横行第36章 给谭婆婆的暗示第798章 战波斯(八)第790章 四方云动第639章 大订单的诱惑第905章 新的方向第1036章 挺近乌拉尔(下)第180 海棠花开第953章 首战次大陆(六)第360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第592章 奇想第1010章 战鼓第911章 鹰隼折翼第614章 反常的建议第189章 我们担心日本海军第614章 反常的建议第20章 申树楷第1031章 交易第422章 战西线(三)第731章 剩余物资第877章 铁流滚滚(上)第679章 沙特建国(十一)第232 一亿公债计划第997章 台风(六)第959章 雷德尔的野望第99章 鏖战第1045章 惨败后的要价第192章 祸心(下)第944章 关岛只是开始第249章 场外的失败(下)第778章 帝国之疡(六)第765章 南海狂澜(七)第557章 给你个机会第577章 搭上胡佛的线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565章 都看上了南洋第三思四章 民八条出炉第214章 简单多数(上)第952章 首战次大陆(五)第74章 祭天大典上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