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苏德靠近

北京这个阳历年过的喜气洋洋,昆都士大捷的消息如旋风般席卷全国,随着阿富汗北方最大的苏军盘踞点被解放,阿富汗局势逐渐明朗。数以万计的苏军俘虏和缴获的武器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后,第二次对日战争后逐渐消散的民族情结和胜利精神又慢慢回到这片国土。胜利让战前的猜忌和怀疑逐渐消失,那些追随杨秋,信奉他是最伟大总统的年轻人们纷纷回归,高呼口号支持他的决定。很多年后的军事家们再谈这场胜利时都表示,这场提早让国民感受战争的胜利,重拾民气和民族精神的小战役,一举将埋头十余年专心发展经济的国家唤醒,为后面的一系列艰苦战争打好了基础。

昆都士大捷后不久,中国阿富汗志愿军全力发动。先是姗姗来迟的第四十二步兵师进驻昆都士,会和第十装甲师兵主力强攻马扎里沙里夫和巴尔赫,迫使苏军丢失昆都士后又一个战略重镇,不得不回缩铁尔梅兹待援。紧接着二十四步兵团、五十三步兵团在阿富汗陆军和当地百姓的帮助下钻出山区,兵不血刃解放扎布尔省后立刻向坎大哈发起进攻,但因缺乏重武器,在连续进攻三天给苏军造成重大伤亡后退至卡拉特。

同时,五十四步兵团进入赫尔曼德省,在横跨赫尔曼德河时遭遇苏军第九骑兵师的伏击,猝不及防下损伤三百余人。但经过短暂调整,还硬生生咬牙击溃盘踞在拉什卡尔加城的两千苏军,在阿富汗南线扎入一颗钉子。随后的两天包括第十六高原旅的将士纷纷抵达这里,不到十天便建立起完善的桥头堡。虽然后面的交战中互有胜负,但在后勤运输能力严重缺乏的阿富汗,能通过一个月的快速穿插。彻底解放了除坎大哈、尼姆鲁兹、法拉、赫拉特、古尔、巴德吉斯、赫尔曼德、朱兹詹和法利亚布省之外的全部北方地区,控制了阿富汗总计32个省中的23个,已经非常难得。

但就在志愿军司令部筹划下一步行动时,暴风雪让两军不得不停止全部行动,优先巩固战线和防御工事,等待后续补给的同时,逐步地形成了对峙态势。

趁着阿富汗第一阶段战役结束的间隙,各项外交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1938年1月15日,杨秋在参加中国阿拉伯联谊会时正式对外宣布,中国政府将向阿富汗政府提供总额五亿民元的贷款和两亿民元粮食等紧急人道主义救灾物资。并将在合适时期开工喀什至喀布尔铁路,帮助阿富汗政府进行战后重建恢复经济,促进两国交流。

杨秋的这份声明,虽然再次隐喻中国不发展殖民地的承诺,但也让英国开始担忧中国对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的渗透。随着沙特的石油经济逐渐生辉,国家实力快速领先阿拉伯世界,伊朗、阿富汗、甚至穆盟都不顾英国阻挠,和北京保持着官方或半官方的联系。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已经快速的取代法国。成为波斯湾和中亚地区仅次于英国的利益攸关国,经济输出上更是数十倍于经济窘迫的大英帝国。

杨秋利用经济、文化和贷款等方式加速向西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时,莫斯科也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旗依旧在高高飘扬,但看在各国大使的眼里。这面旗帜曾经带给他们的恐慌和担忧正在慢慢褪色。虽然《真理报》和《红星报》还在不停的鼓吹,但阿富汗失败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即使秘密警察遍布各处,也挡不住普通苏联人一边喝偷偷藏起来的白酒,一边谈论战况。

克里姆林宫的军事会议上。被誉为大清洗后莫斯科三驾马车的斯大林、日丹诺夫和加里宁全都面色难看,他们旁边坐着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两位元帅,还有被召回的沙波什尼科夫大将、莫托洛夫和贝利亚等人坐在左边。

贝利亚悄悄看了眼脸色发黑的斯大林。暗暗打定主意今天要少说话。不过话说回来,斯大林也的确是有理由愤怒。一场失败其实不可怕,丢掉五万士兵也不会让已经超过300万的工农红军伤筋动骨,只是这场失利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仅震动国内,让那些反革命贩子蠢蠢欲动,还严重挫伤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

如果不是南线还在控制中,现在甚至已经可以宣布失去被认为亚洲最后希望的印度gc党了!

要知道现在战争规模还被双方默契的控制在阿富汗这个小圈子里,如果按照此战的表现,一旦全面开战,漫长的东方战线还能挡住敌人吗?中国军队能克服阿富汗山地后勤,就不能克服天气障碍?更让斯大林气愤的是,昆都士战役中除了常年驻守在外的71师和争夺城市时表现不错的朱可夫57师外,其它部队根本就没一点斗志。尤其是耗资巨大组建的第36摩托化步兵师,更是才打了几天就举手投降!要知道,整个东方战线也只有三个摩托化步兵师,36师曾被认为是仅次于坦克师的绝对主力!可就是这个绝对主力,在巴格兰白送给对手一百余辆坦克,三百多支机枪、上百门大炮和六百多辆卡车!!

除了对红军作战能力下降的怒火外,中国国防军优势的技术装备更是让莫斯科隐隐发寒。安装70毫米炮的中国新式坦克一出现,就将十年来制造出的两万多辆bt5、bt7和t26等坦克全部扫入垃圾桶!而“化蛇”战斗机,更是让苏联的伊-15和伊16成了靶子。在坦克师的编制和战术上,国防军也展现出非常高的造诣,说明对方研究坦克和装甲作战的时间,要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还早!这种技术上的巨大劣势是无法迅速弥补的,所以更让每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压了块大石。士兵能招募,苏维埃的精神可以振作,但总不能让士兵们用木棍去对付子弹吧?

在座的人原本都以为,工业规模已经居欧洲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虽然进展缓慢但好歹在进行中的苏联肯定比白手起家的中国发展得快,最起码也是持平。却没想不知不觉中人家已经建立起了巨大的技术优势,这些技术即便是放在英美都毫不落后。要知道!苏联即使经历数年的内战和清洗,却依然保留下了数十万接受西方工业教育的知识分子,各类学术学科人才超过十万,技术工人一百余万,还有沙俄留下的五百万吨钢产量的底子。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只有寥寥几千所谓的洋务留学生,几家利用欧战各国援助建立起来的工厂,识字率连苏联最偏远的地区都不如!

所以这个耳光打得太响了!提出工业强国,提出五年计划。创立举国工业体制的苏维埃却比不上目不识丁白手起家的中国,将来还怎么直接对抗更强大的英美?这种挫败就像是登上一座高山,自以为站在世界最高峰,呐喊高呼兴奋雀跃时,却突然发现远处居然还有座更高的山,山上的人仰着头,对着你吐出四个字。

“你还早呢。”

脸都没地方搁了!

至少在这个会议室内,已经有人怀疑斯大林的举国工业体制到底合不合适。为建设工业,违背自然规律。耗费百亿卢布,革命清洗数百万的富农,这些代价真值得吗?贝利亚偷偷地看着斯大林,悄然间将背往后缩了缩。继续埋在那个现在还无法撼动的身影后面。

“......战线已经稳固下来,我已经下令从里海和高加索抽调5个师加强阿富汗南线力量,从西南军区抽调3个师和1个坦克军增强铁尔梅兹的防御。”伏罗希洛夫讲解战况时,不断地用眼去看斯大林。也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希望得到指示。但斯大林这次却很反常,除了脸色差点外,语气居然非常的平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刚从那里回来,说说看情况吧。”

沙波什尼科夫站起来,一脸的颓色。他是斯大林最信任的军官之一,素有红军大脑之称,但这次却栽了个大跟头,而且这个跟头还让他无话可说。别人眼中他此次上阵有些仓促,时间上来不及作出调整和防御。但他却很清楚,自己抵达时,中国国防军同样没准备好,后勤严重的不足,但人家却一边打仗一边调整,硬生生的利用快速压迫式战术,吃掉了自己近五个师的力量。

但这些话怎么能说出口呢?他不如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等人个性鲜明,却是苏军中最懂得进退的将领,既然斯大林故意的不追究责任,自己何必去揭开伤疤。所以只介绍始终围绕在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的不足上,不断地说道:“......暴风雪帮助了我们,让中国军队的后勤开始困难,所以我们已经稳住战线。朱可夫同志认为,中国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他们不会在这个重要节日里进行战争,所以在春天来临前,阿富汗应该不会再有太大的战事。我和他都认为,应该趁这个机会继续增强第一集团军的力量。

朱可夫和一线的同志们还向我反映,除了兵力不足够外,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技术兵器不如对手。坦克、飞机和炮兵都落入下风,必须即刻在这些在这些方面加强。尤其是飞机、坦克、高炮和反坦克炮,因为一门好的大炮远比增加一个步兵连更有效。”

众人听得直点头,如果71师有几门强力反坦克炮,那么光是汗巴拉德地峡中国军队就无法快速突破。优秀的反坦克炮倒是问题不大,苏联炮兵工业底子还在。但坦克、飞机这些先进武器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这些技术复杂,对材料和金属加工要求很高,短时间内要想拿出媲美中国的飞机和坦克,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糟糕的是苏联缺电严重,国内几乎没有多少电解铝能力,全国铝年产量只有不到两万吨,根本无法和年产百万的中国相比。

“现在他们正在向西北不断增兵,按照这个速度,最迟六月兵力就能达到三十五个师。从日本传来的消息显示,杨秋正在逐步的扩大军备数量,全国的飞机和坦克制造厂都已经开足马力,有理由相信他已经开始全面备战。”贝利亚忽然的插嘴说出最近得到的情报,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效。虽然不如伊凡米尔时期那样完善,但斯大林还是很满意这些消息。

问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吗?”

好办法?能有什么好办法。输了昆都士,世界各国都不再看好苏联和中国的对抗,连最积极的美国都开始转变态度,公开的大量向中国出售粮食和物资,摆明就是想坐收渔翁之利。英国是最积极反对苏维埃的国家,法国虽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他们的精力已经被德国拖住,现在能帮助苏联快速获得先进武器和制造技术的,恐怕只有......他们了。但问题是,一直坚持苏德结盟的图哈切夫斯基被秘密处决事情还在眼前,天知道斯大林打得什么心思,要知道大清洗还没正式结束呢,这个时候提出苏德合作,岂不是自寻短见嘛。

斯大林见到众人都不说话,心知肚明他们的心思。但这个错误他是一辈子都不会承认的,相反他还要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比托诺茨基,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更英明。所以扫了几眼后,目光停在了莫托洛夫脸上:“莫托洛夫同志,你是人民外交委员,这个时候苏维埃需要你出面寻求更多的外交帮助。”

莫托洛夫心底苦笑,怎么选自己呢?还好他已经隐隐猜到斯大林的心思,硬着头皮说道:“总书记同志,我们应该寻求一下加深与德国的合作。”

话一出口,会议室内的众人均大松口气,脸圆圆的日丹诺夫趁机进言:“莫托洛夫同志说的很对,总书记你以前不也说过我们和德国有很多互补吗?现在德国正在努力地寻求恢复成为正常国家,我们完全可以用出售资源换取他们手中的先进装备,必要的话可以先购买一批现货,这样还可以将德国争取到我们这边,不让他们和中国形成两面夹击。”

“是啊,现在的局面很困难,是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党的工作方式了。伏罗希洛夫同志,布琼尼同志,这段时间你们要加强军队建设速度,更多的向阿富汗和东方派遣部队,要让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做好对付敌人的突然进攻的准备!加里宁同志,贝利亚同志,武器制造和设计工作就交给你们了,苏维埃不能让工农红军落后敌人......。”斯大林等的就是这句话,点点头很快地做出工作部署,最后才看向莫托洛夫:“莫托洛夫同志,麻烦你立刻去一次柏林,表达我们的善意。”

。(。)

第552章 东归计划第177章 一战定西南(七)第702章 疯狂(四)第529章 截断朝鲜第374章 爆炸(三)第563章 海军条约第633章 狂欢,做空美国(二)第792章 战波斯(二)第136章 三大新政第1061章 激战新加坡第900章 开罗(六)第814章 中亚大会战(6)第141章 双雄争西南(二)第837章 117万!第745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四)第927章 日本的反击(五)第1053章 他们出来了!第671章 沙特建国(三)第151章 王士珍的忧虑第97章 走向军阀第325章 男儿向天笑(三)第706章 特殊的任务第847章 转折(二)第327章 男儿向天笑(五)第27章 八月十五杀鞑子第560章 和平的背后第141章 双雄争西南(二)第321章 日德开战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188章 张孝准的担忧第176章 一战定西南(六)第278章 当你的面打!第966章 威克岛(一)第400章 骨牌开始变化第645章 再次盗版第97章 走向军阀第311章 盖州,我的命!(七)第1030章 赫尔的忧虑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435章 要军火吗?第503章 国家的角逐(十三)第241章 落幕(五)第914章 一触即发第285章 神话破灭(四)第329章 男儿向天笑(七)第四二八章第287章 神话破灭(六)第822章 合围(6)第211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243章 落幕(七)第206章 别忘了今夜第448章 全面出击第636章 狂欢,做空美国!(五)第343章 苛刻第917章 突袭(二)第855章 局势分析会第607章 下水的越来越多第714章 叛逃(完)第481章 贪婪的日本第526章 皇道派诞生第616章 大战略第488章 中亚的风(七)第846章 转折(一)第206章 别忘了今夜第566章 蔡锷的遗憾第702章 疯狂(四)第990章 决战吧!海军(四)第573章 追逐和趁火打劫第919章 突袭(四)第971章 强音(上)第178章 大选前的添头第881章 抢(二)第337章 转折第285章 神话破灭(四)第754章 争夺伊朗第148章 转折第395章 好处费第978章 火海(一)第572章 就剩英国了第358章 永镇山河第708章 风雷起第61章 誓师第236章 历史会不会提前?第760章 南海狂澜(二)第115章 逼第309章 盖州,我的命!(五)第375章 爆炸(四)第398章 断交第608章 真纳的羡慕第607章 下水的越来越多第928章 日本的反击(六)第388章 金壁辉第589章 准备登陆!第279章 动手了?第907章 独立辛秘(上)第373章 爆炸(二)第221章 釜底抽薪(上)第1026章 大战役(十)第1046章 定盟第三思四章 民八条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