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大战起(二)

连续七小时的飞行后,卓凡生平第一次步入国防部。

步入外观宽大的国防部后,卓凡才发现其实里面并不宽敞,而且时值夏末,水泥钢筋的建筑显得比较闷热,所以大部分房间都开着吊扇。每个房间都能看到来往匆匆的身影。超过两千的将军、参谋和工作人员每天来到这座大楼,为赢得这场战争忙碌着。

现代战争,已经基本杜绝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胜利,虽然人们需要英雄,但类似目前的举国战争,无论是英雄还是阴谋诡计,只能是花絮和点缀。在各式各样的侦查手段面前,实力和阳谋才更重要。最终获得胜利的,都是准备更充分、更细致的一方,而筹备和策划,正是国防部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

“报告!陆军第十装甲师中校参谋卓凡,奉命前来报到!”来到总参谋长办公室门前,卓凡整理了一下皱褶凌乱的军装,立正敬礼一丝不苟。“进来。”直到里面传来声音,他才推门而入。

进去后却发现,不仅岳鹏在,连总统军事顾问蒋方震和东哈萨克战区司令徐树铮将军也在。一下子面对三位上将,让他有些紧张。

“你就是卓凡?不错,没给学校丢脸。坐吧,不用紧张。”

卓凡是国防大学尖子生,蒋方震身为前校长肯定脸上有光,所以进门后就鼓励他放松心情。倒是上任不久的徐树铮多看了两眼,笑道:“百里,我怎么觉得你这句话,是把功劳全往国防大学揽啊!你就不怕得罪保定那批人?”

国防大学是国内最高等级的综合性军事学府,但每年入取名额有限,所以陆军大部分军官都出身于保定的陆军大学。当年保定校长还是姜泰时。就提出两家不仅要合作也要竞争,共同促进军队进步,所以陆军内部一直存在陆军大学系和国防大学系暗暗较劲的事情,连徐树铮说起来也应该算保定系。

最近冒出来的李晋和卓凡等年轻人都是国防大学系,所以蒋方震得意着呢,不理会徐树铮的酸心理,笑道:“怕什么,颜佑冰那小子在总统面前告我黑状,说我挖他墙角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行了。别提你们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王卓和颜佑冰分任两家校长后,这对老战友互相掐的比蒋方震时代还厉害。不过这种竞争的确提高了军队内部活力。不过大老远把人家找来,可不是调查户口。所以岳鹏打断后,问道:“听辜玉文说,是你提出尽快解决阿富汗苏军。并将其赶往印度的计划?”

将军开玩笑,卓凡可不敢插嘴,站在旁边一直在想为何把自己叫来。此刻挺岳鹏的话,才知道原来是辜玉文说漏了嘴,连忙起身立正:“报告参谋长,是我提议的,但具体计划还没有交给师长。”

“不用这么正式。坐下回答。”岳鹏招招手让他坐下后,继续说道:“总统得知你这个建议后觉得很好,所以让我召你回来问清楚。本来他准备亲自接见你的,但国会那边有些事情要处理。所以就让我们先问问。”

岳鹏走到墙壁前,拉开了大副的作战地图:“来,给我们说说具体的想法。”

“是!”

知道调自己回来的目的后,卓凡逐渐冷静下来。走到地图前手指阿富汗:“总参谋长,校长。徐司令。我个人认为,阿瓦士战役的胜利后,结束阿富汗战事的时机已经成熟。之前我们一直拖着,是因为苏军需要分心欧亚,实际兵力分配不足,所以拖住中亚的苏军就能减少波斯湾的压力。从目前看,这个策略是成功的。通过阿富汗和安集延的两个箭头,我们已经拖住阿富汗、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超过五十万苏军。但昨天我在路上听广播说苏军已经在伊朗发起反攻,这说明苏联基本解决了欧洲问题,所以继续拖延已经没有必要。

我军控制阿瓦士后,已经拥有进出伊朗的前沿基地,还成功将高加索和土库曼等地的苏军注意力过去,这就给下一步战役制造了机会。我的想法是,调集两到三个师,从阿富汗法利亚布省出发斜插土库曼的马雷,同时让波斯湾集团军出动两个师,从霍尔木茨海峡海峡北上,堵住伊朗呼罗珊省的马什哈德,同时让空军炸掉马什哈德和马累的铁路,从东西北三面对赫拉特苏军进行强攻,只放开南路,截断其逃回土库曼和伊朗的可能。而我军一直以避免中英冲突为由故意减弱南方坎大哈的防御,现在那里只有一个团和阿富汗军一个师,这就给他们向印度突围制造了良好机会。”

“万一他们发现被围,死战到底或投降呢?”

徐树铮刚问,卓凡就摇了摇头:“二十万苏军不是小数目,阿瓦士战役中因作战不利和投降等事情,斯大林已经枪毙了几十位高级军官,这给前线军官造成极大压力,所以苏联总参谋部肯定会要求突围并保存有生力量,避免在出现阿瓦士那种大规模投降的事情。所以即便发觉,他们肯定会以将部队带出包围圈为第一目标。只要苏军残部进入印度,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我们来头疼了。”

岳鹏和徐树铮听完后都点点头,但却没有继续说话,只有蒋方震笑了笑:“马雷,呵呵,地方选的不错。这里是马什哈德、赫拉特和土库曼交汇点,不过......我们还没向苏联全面宣战呢。”

其实在火车上听到民党夸大总统向日本妥协,见欧洲大战就想为中苏停战的造势后,卓凡就隐隐猜到,不是战争没准备好,而是总统和国会没达成一致。当然,这些话只能藏在心里,国防军建立之初就有严格军规,军人需要对政治保持敏感性,却不能介入国内政治。这是大忌!而他这个计划中,一旦军队深入马雷,就意味着中苏全面宣战。

这不是他一个中校能决定的。总统没有错,如果不能在大战前统一全国思想,即使初期赢了,后期还是会出问题。要知道,类似中苏这样的国家,都不是通过几次战役就能彻底打败的,不拼到山穷水尽。谁也不会低头。站在国会的立场上实际也没错,保存实力坐看欧洲相煎趁机捞好处。不过从个人来说,他宁愿选前者,因为这是战争,不是生意。战争需要为国家利益负责,在这个大时代里,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不展示肌肉,别人就不会正视你。

“想法很好,条件还要等等。”岳鹏赞了句,但也没有表态。他同样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何况杨秋一直希望能借用此次宣战,让国家正式进入总统全权的全面紧急状态。

不过逼迫苏军向印度突围的想法还是打动了他,继续问道:“听说你这两月一直都在西北考察,想必对情况有些了解吧?我来问你。如果我们和苏联全面宣战,你会怎么做?”

“总参谋长,我......。”卓凡有些犹豫,这个话题已经涉及到中苏之间的整体态势。而他只是中校。

蒋方震知道他犹豫什么,鼓励道:“尽管大胆说吧。这是你的机会。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没到会被一个中校给忽悠的地步呢。”一句话,当大家都笑了起来。卓凡跟着笑笑,知道这是表现自我的好机会,所以放下心思说道:“我认为,目前的僵局如果长时间保持,反而对我国很不利!”

“哦?”徐树铮上任后一直在研究态势,却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惊讶道:“有何不利?”

“苏军的进步!”为了加强语气,卓凡提高了一些声音:“大清洗过后,由于苏军基层指挥层损失严重,所以临时提拔了大量不懂业务的军官,导致战斗力、执行力和战术水平都很差,这从去年苏军在西北布防和阿瓦士战役中就能看出。无论是西北还是伊朗,苏军将大量有生力量平行堆在国境线上,其实还是上次欧战堑壕和消耗战的思维。这导致当阿瓦士被突破后,德黑兰的苏军竟然来不及增援的尴尬。

但随着苏军获得越来越多的战斗经验,他们的指挥体系和战术思想也在悄悄变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朱可夫去年阿富汗推广的纵深多层防御理论,已经在阿瓦士教训后被苏军逐步接受,这两个月包括哈萨克地区的苏军都开始加强二线和三线力量,这种情况对于我军目前的大纵深穿插战术是很不利的!

大纵深穿插战术,说简单些就是利用装甲集群和空地一体的结合,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对敌防线的同时,保护二线和三线兵力加速通过突破口,向敌侧后方的弱侧发动进攻并最终分割包围。这套战术讲究配合和协同,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因为,装甲集群和空军的一次纵深进攻,都需要考虑油料和弹药的限制。也就是说,坦克不是想开多远开多远,即使我国最好的36型主战坦克,理论最大单次突击范围也只有120公里左右。所以,每一次进攻前都必须进行缜密的弹药和油料计算。

正因为进攻距离是有限度的,所以当对手将防御线向纵深扩大后,就会形成多道甚至十几道的大纵深防御,那么仅靠一两次进攻是难以突破那么多防线的。随着部队疲劳和装甲部队的日常维护需要,久而久之战役就会陷入僵持。此时,战役的主动权就会随着时间向防御方转化.......尤其是苏联这种国土纵深大的国家,越到后面进攻部队的阻力就越大!而目前,苏军在西北的部署已经显现出多层化的趋势,所以如果继续长时间的僵持,进攻中的不利因素只会越来越多!”

“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吗?”徐树铮问道。

卓凡确实已经想好办法,但想起刚才三位上将的沉默,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最佳办法就是立即进攻,抢在苏军战术越来越好前,最大程度消耗其有生力量。就像割韭菜,不断地将老韭菜割掉,那么新长出来的韭菜还是嫩的。”

岳鹏看了眼蒋方震,走到旁边替卓凡倒了杯水,说道:“先不说抢攻的事情。我们假设一下,按照你说的,苏军布置好二线和三线防御层后,你有什么办法?”

“有!”卓凡接过水杯,干脆利落的走到地图前,手指着狭长而宽阔的巴尔喀什湖:“这就是苏军哈萨克防线上的最大漏洞,巴尔喀什湖!参谋长,你们看这里。从苏军的哈萨克兵力部署看,其实战场是分裂的,一部分是南哈萨克,主要以阿拉木图和安集延为目标,总兵力约有40万。另一部分就是东哈萨克,以我国东哈萨克和新疆为目标,总兵力约65万。从地势看,这两片区域都非常适合装甲部队运动,所以苏军着重加强了防坦克冲击的能力,我刚才说的多层纵深防御线就是这两个方向。但巴尔喀什湖西岸一线,却没有任何这种迹象,反而兵力非常的稀少。

为何造成这个原因呢?我个人分析,是因为巴尔喀什湖比普通湖泊宽阔,即使最窄的萨雷姆瑟克半岛这里,也有四公里宽,且水深超过11米,不适合搭建快速浮桥。而且因为我们和苏联的对峙,所以湖中已经快十年看不到巡逻船以外的船只,这让苏军错以为我们即使有想法也没有足够的工具越过湖泊,而且湖泊西岸又多丘陵高山,苏军一直认为坦克不适合在山区作战,所以在这一线,只有三到四个师,且都是防止渡河的步兵和重炮。

但我研究后发现,巴尔喀什西岸的山地其实并不险峻,尤其是巴尔喀什附近,有好几条较为平坦的道路可以使用。更重要是的,我国海军的小型登陆艇其实具备在内河使用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可以将海军登陆艇拆开后秘密运往阿拉木图组装,一旦战争爆发,可以先让步兵佯装在萨雷姆瑟克半岛架设浮桥,将其吸引在这里。然后,登陆艇编队就可以从巴尔喀什对面的托马尔直线抢滩!同时,出动空降兵,在巴尔喀什正北5公里外的东科温拉茨基地区实施大规模空降、拖住苏军增援力量。

从距离看,托马尔到巴尔喀什只有不到40公里,而巴尔喀什至卡拉干达是350公里。登陆艇横跨湖面需要2小时左右,如果能改装提速到1点5小时,集合起200艘,一晚上就能向巴尔喀什投送至少2个师!如果迅速的话,第二天登陆部队就可以沿河岸向两翼平行横插,从而绕开苏军在南哈萨克的江布尔州和东哈萨克外的多层防御体系,对敌军实施一次战术包围!

当然,这个计划只是我的初步构想。其中有三个关键,第一是登陆艇如何秘密运往阿拉木图,并且从伊犁河进入湖泊不被发现。其次是如何将苏军缠在东哈萨克和江布尔州一线,使其无法快速回援或逃离。最后就是空军到底能在两天内投送多少部队,如果太少那么装甲师越过湖后也会因为缺少步兵协同无法深入,包围也就无从谈起!根据我计算,如果能有两个装甲师,并且空军能投下至少三个空降师的话,不仅有机会完成包围,还有机会快速的直插卡拉干达!

当苏军被包围后,主力集群就可以发动反攻,如果速度快的话,严冬到来前或许还可以向南配合安集延集团军切断南哈萨克斯坦的突厥斯坦,向北可以配合西伯利亚集团军拿下巴尔瑙尔,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完成对西北纵深350公里平行线的全部清扫!”

卓凡的手指不断从地图上滑过,这一刻的他已经完全沉静自己的分析中,没注意岳鹏三人慢慢勾起的嘴角。

第721章 萌动(六)第653章 阳谋天下(二)第546章 一个铜板两个面第369章 中德联合军事演习第901章 开罗(七)第449章 杨度的大建议第475章 怒海(二)第302章 从天而降的鸡尾酒第701章 疯狂(三)第358章 永镇山河第772章 遭遇战争第736章 战略误判(五)第665章 秘密交易第1043章 痛苦地美国海军第583章 华人自治区计划第244章 落幕(八)第639章 大订单的诱惑第389章 海军之春第1063章 日落马六甲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63章 首战刘家庙第197章 泄密第904章 避不开了第305章 盖州,我的命!(一)第761章 南海狂澜(三)第967章 威克岛(二)第337章 转折第288章 神话破灭(七)第440章 背叛(三)第399章 访美第6章 变味的保路第677章 沙特建国(九)第596章 南洋大暴动(三)第735章 战略误判(四)第224章 全面开打第380章 在欧洲(下)第1050章 血洒雨林第27章 八月十五杀鞑子第612章 补贴计划第355章 发动机和杜拉铝第470章 莱茵兰第568章 笨鸟开始先飞了第385章 目标第489章 爆海军(上)第858章 开幕第290章 神话破灭(九)第660章 连捅三刀(四)第423章 战西线!(四)第1077章 结束(上)第707章 苏醒第695章 顺势而为第312章 国家的抉择第656章 潜流涌动第371章 卖掉冲锋枪第11章 百日鏖兵(上)第355章 张宗昌的光明大道第672章 沙特建国(四)第694章 战略对撞第530章 新秩序第777章 帝国之疡(五)第138章 轻轻放下第131章 1912年的开始第479章 卖五艘给我,现钞!748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完第515章 开战前夜第333章 男儿向天笑(十一)第286章 神话破灭(五)第660章 连捅三刀(四)第564章 要军费的美人计第105章 强行收网第624章 白崇禧带来的好消息第560章 和平的背后第1032章 直面矛盾第1037章 祖国,我的双脚已经横跨欧亚!第737章 再战阿富汗第213章 铁血孤军第403章 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上)第248章 场外的失败(中)第354章 建设和送钱第675章 沙特建国(七)第851章 转折(六)第869章 装甲猪突!第521章 上海公报第109章 国防军进攻(下)第395章 好处费第69章 养寿园内的惊呼第887章 海骑兵第190章 财政和潜艇第869章 装甲猪突!第758章 日本要南下了第739章 三大目标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1030章 赫尔的忧虑第69章 养寿园内的惊呼第934章 关岛,战旗飘扬!(一)第751章 各有目标第932章 奇袭关岛(下)第1057章 变局开始第652章 阳谋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