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声

特劳恩前脚刚走,杨秋就迅速关照了雷猛几句,才端起茶走到从张彪提督府弄来的大幅地图前,也不看两人直接说道:“我知道你们有话要问我,我也会给你们开口的机会,不过得先见完一个人后再问。

宋子清和张文景早就憋不住了,两人都知道钱的重要性。杨秋拿自流井盐税抵押他们没意见,撇除盐税三省还有足够的赋税能支撑民生和军队。但拿出30年汉川铁路营运权两人却觉得很不舒服。武昌革命能成功,四川保路运动功不可没。现在国民对洋人控制铁路意见很大,在京汉和津浦线还没收回的今天,就要把自己兴建的铁路出售给德国运营,总觉得有种把自家孩子送人的感觉。何况就算撇去这些,万一此事被人利用大肆宣扬出去,对杨秋和国防军的声誉也很有影响。

本来想特劳恩一走他们就问问清楚,没想到还要先见一人。什么人比这件事更重要呢?

一阵敲门声后,解答了两人的疑惑。只见到军务秘书陈果夫敲门后带进来一人。来人五十岁左右,一身洋装,头发大概是刚剃不久,脑门上还泛着青光,浓眉圆脸,鼻尖下还留着小胡子。最重要是这个人似乎和普通商人士绅不同,总给人感觉一种很洋气的味道。

“这位是?”

宋子清才开口,杨秋已经笑着介绍道:“我来介绍下,这位就是粤汉及川汉铁路总办,詹天佑先生。”

张文景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您就是留学美国,与唐绍仪同学,还指挥扬威号差点干掉了法国远征司令孤拔,修建了京张铁路的眷诚先生?!”

詹天佑脾气不错,为人和蔼,呵呵一笑:“没想到张部长也知道詹某·呵呵一。看来我的名气也不比杨司令小嘛。

“眷诚先生说笑了,杨某一介武夫只知破坏不知建设,可比不上您修造铁路一心为国造福百姓之功。”

“没有破坏何来新生?美国若是没有南北战争的破坏,又岂有今日之繁荣。”詹天佑幼年留美对美国有着深厚感情·所以逢人打比方时总喜欢引用美国的建设经验:“铁路乃是国之根本,本来我还以为汉川没希望了,却没想到哎!辰华才是四省亿万国民的恩人。”

听到詹天佑叫杨秋字号,宋子清知道两人肯定是深聊过,问道:“眷诚先生是何时来汉阳的?司令您这个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

“宋参谋长说错了,这可不怪辰华,我也是昨晚才来的。”詹天佑解释了一遍。原来武昌起义时他正好带一些学生在重庆考察汉川铁路建设·虽然铁路建设早就停顿,但之前他为两条铁路做了大量工作,心里非常舍不得,所以徘徊久久没有离开,总希望动乱早点结束重启铁路。

一路考察南下抵达武昌时,恰逢小仓山大捷消息传来,也想见见杨秋这位大红人,没想到还没见面就又传来成都光复·四川临时军政府要重启汉川铁路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出自杨秋授意,所以昨晚就一个人摸上门来拜见。一位有着后世的眼光和经验·一位是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或许是这个国家目前工程设计上最杰出之辈,所以立刻就碰擦出了火花,当他得知杨秋准备将自流井抵达贷款用于铁路建设后,立刻就答应出任总办。

“不瞒先生,文景也并非迂腐之辈,汉川铁路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可经营权?”张文景担心道:“京汉线、津浦线清廷至今还未赎回,再丢了汉川线的话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张部长所言极是,但你们知道汉川铁路修造有多困难吗?”说起自己铁路·詹天佑完全换了个人,走前一步指着地图神采奕奕:“都说巴蜀天国富甲天下,可绕在巴蜀外的这道环形山脉却犹如天堑!虽有长江水道,但夔门峡后河道弯曲、水流湍急,非一般船只能走,故此巴蜀虽富足却始终和外界脱节·千古以来能人之士无不想打通天堑。

汉川铁路同样如此。老线需走巫山夔门,难度之大非现在技术能行,所以昨夜辰华建议开新线路,走荆州入湖南,沿常德、怀化、遵义绕道进入重庆!只要能过了重庆,成都这段平坦多了。但即使避开最险要地段,这一路山脉河流众多,地理情况非常复杂。而且绕道后总长度将达到近千公里,耗资起码要数千万之巨!以我们目前的技术,起码要六到七年才能修好通车。所以辰华建议引入德国技术帮助,以德国技术加我们充沛的劳力资源,只要资金能保证四年内定可完成通车!而且一。。”詹天佑看了眼杨秋,狡猾的笑了笑:“辰华高瞻远瞩,提议借此机会成立专门的铁路和工程技术学校,一路修一路跟着德国技术员学,等铁路造完后也能锻炼出不少人了。”

“眷诚先生,子清和文景都不是迂腐之人,目前国内技术和资金都很难开造如此大工程的项目,所以引进洋人帮助也说得过去,只是三十年经营权一。?”宋子清看一眼在旁边微笑不语的杨秋,继续说道:“要是被外人得知,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詹天佑深吸口气,和杨秋对视一眼毅然道:“此事诸位可以放心,铁路是国之血脉!詹某无时无刻不想着把铁路铺到国家的每个角落,只要能修好铁路,即使承担些骂名。又有何干系!”

见到他话里有话,张文景连忙看向杨秋,问道:“司令这事一。。”

詹天佑走到窗口望着宽阔的扬子江,微微一笑:“子清不用为难司令了,此事我来说吧!我已经答应,汉川铁路建造将全部以我的私人名义开建,至于杨司令拨给的款子会全部以银行贷款和捐赠的名义注入铁路公司,一旦建好我会立刻将铁路所有权捐赠给国家!至于与德国人合作也已会以私人名义展开。至于你们担心的那些事尽可放心,此次建造和之前不同,所有资金都来自于捐赠和贷款,不涉及民间资本。至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又怎能乱我报国之心?!而且你们也别把百姓想的太过愚钝,铁路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只要能尽早通车,那就是造福上亿国民的大好事!一旦四省人口物资商品流动起来,三十年经营权又能算得了什么?!”

张文景和宋子清听到这里,终于明白整个事情。以私人建造,由银行贷款和捐赠可以将外部压力减小到最少,杨秋将来只需要为詹天佑提供担保。而且以私人名义和德国合作就算别人指责,在大义上也可以完全将国防军与此事隔开,只是这样一旦真的传来骂名一。詹天佑恐怕。

詹天佑目光坚定:“辰华你们尽管去做大事吧我决心已定!如果真有骂名,那么全部都让我来承担!我只是可惜粤汉线一¨。”

杨秋很感动,昨晚他向詹天佑做过暗示,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全部答应了下来,准备独自承担与洋人勾结这些骂名!这段时间的政治斗争和尔虞我诈中,忽然跳出如此一抹亮色,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心情也很激动。这个国家总是不缺真正在干实事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栋梁!

杨秋举起了手张文景和宋子清两人同样肃然敬礼,很郑重的保证道:“辰华代四省百姓谢谢眷诚先生高义!我在此保证,只要条件允许粤汉线也一定会尽早开工!而且经营权我也一定会早些拿回来!”

“川汉粤汉一¨。”詹天佑用力点点头,泪花闪烁:“有希望了,我看到了希望!哈哈一。。”

詹天佑决然承担起整个汉川铁路的时候,上海都督府内陈其美正满脸焦躁,捏着武昌邀请孙文前往湖北的通电拍着桌子骂道:“小赤佬!这个小赤佬!他以为自己是谁?”

蔡元培斜了眼陈其美,他不喜欢这个“帮会都督”,但现在名分已定也没办法,何况与都督相比尽早结束战争,敦促满清退位,实现南北统一才最重要所以立刻看向旁边刚回国的伍廷芳,问道:“文爵兄,你看现在可怎么办?”

伍廷芳是老资格外交家了,也是同盟会核心人员,得知黄克强和宋教仁败走湖北后也很头疼,这意味着党人基本上已经退出了长江中上游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势必会造成分裂,所以更加心急和北方达成和议说道:“为今之计,就要看南京何时能拿下了。只要南京拿下,我们就有了和北面谈判的资本,至于杨秋和黎元洪的心思,恐怕必须先安抚一下。”

“安抚?”陈其美差点跳起来,怒言道:“文爵兄,你这算什么意思?难道真要让那个小赤佬乱搞?他现在手握雄兵,要是孙大一。。”话语一急,差点把孙大炮三个带出来,连忙压下继续说道:“让孙公去武昌?那和傀儡有何两样?等杨秋挟持兵权,我们这些人难道真要回家做愚公不成?”

“只要革命成功,做寓公又有何妨。”陈其美一口一句赤佬的帮会口气让伍廷芳气不过,顶了句见到他不说话了,才说道:“其实两位也不用那么担心。黎元洪和杨秋又不是傻瓜,他们真要有本事灭掉袁世凯又岂会找借口要结束湖北战事和谈?想要逼迫清廷退位,现在只有袁世凯能办到!所以昨天汪精卫给我来电报说,湖北固然重要,但北洋上下现在对杨秋怨恨很大,也不想让他继续得势,所以他建议我们先稳住那边,然后抢先召南方代表大会,先和北面接触起来。他那边也会和唐绍仪商量把议和地点放在上海,这样等孙文回来,我们还是可以掌握主动权的。”

“我们这边江西有李钧烈,云南蔡锷、广东胡汉民,还有两淮和江浙富庶,论势力比湖北只强不弱。

只要大家联合起来,还是可以把他们拉下马的。”伍廷芳刚说完,陈其美立刻走了过来,他知道现在和这些元老还不能翻脸,顺着口气往下说道:“我建议,先承认湖北中央,但也要求杨秋尽早北伐!我们这边也动起来催催联军早点拿下南京,掌握主动。另外文爵兄、鹤卿兄你们不妨在给北面发电报,争取把最后议和地点放在上海,这样杨秋再闹也没办法了。”

伍廷芳和蔡元培都点点头,立刻拟好电报,因为事关未来权力中心定位,陈其美也不敢大意,立刻派人发往湖北,这份电报也正式宣布长江上下中心之争就此开始。

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878章 铁流滚滚(下)第88章 杀人不用刀(中)第7章 麻烦大了第309章 盖州,我的命!(五)第525章 浩浩荡荡去东京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后一次决断第927章 日本的反击(五)第446章 库页岛有石油第142章 双雄争西南(三)第848章 转折(三)第785章 正式介入第808章 大战起(完)第84章 都不想干了七十七章 向北第276章 十字路口第39章 准备换防第367章 前兆第247章 场外的失败(上)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950章 首战次大陆(三)第910章 自信的戈林第1059章 歹毒第450章 蔡锷接手第684章 沙特建国(十六)第251章 警卫队的改革第1075章 行动第1032章 直面矛盾第147章 管不起第728章 军备竞赛(五)第789章 山东号下水第764章 南海狂澜(六)第74章 祭天大典上的交锋第24章 标统的第一课第809章 中亚大会战(1)第487章 中亚的风(六)第958章 不对苏联宣战?第221章 釜底抽薪(上)第461章 大国之路(四)第299章 海军要下战书了第417章 再增兵?第767章 日本动员了!第336章 青岛大捷!第934章 关岛,战旗飘扬!(一)第804章 一座油田?!第187章 群魔乱舞第516章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第13章 孙武的不安第887章 海骑兵第850章 转折(五)第891章 趁火打劫第848章 转折(三)第758章 日本要南下了第700章 疯狂(二)第910章 自信的戈林第139章 西南风云起第358章 组建西路军第84章 都不想干了第575章 向自动化迈进!第702章 疯狂(四)第1005章 台风(完)第1018章 大战役(二)第228章 三个耳光第373章 爆炸(二)第955章 首战次大陆(八)第688章 德国人要走了第699章 疯狂(一)第121章 漫天风潮第305章 盖州,我的命!(一)第926章 日本的反击(四)第130 临时工的起源第895章 开罗(一)第661章 着急的海军第776章 帝国之疡(四)第768章 预置船和慕尼黑协议第1048章 从印度出发第351章 东北,军管!第360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第494章 国家的角逐(四)第508章 对决!这是宿命!(下)第800章 转折!第761章 南海狂澜(三)第793章 战波斯(三)第761章 南海狂澜(三)第917章 突袭(二)第1030章 赫尔的忧虑第63章 首战刘家庙第629章 十年计划(上)第430章 战西线!(十一)第747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六)第819章 合围(3)第787章 初战BF109第996章 台风(五)第814章 中亚大会战(6)第424章 战西线!(五)第666章 美国带来的变局第349章 停战第425章 战西线!(六)第529章 截断朝鲜第179章 把地图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