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场外的失败(下)

天气一点点变热,北京城内却人心渐凉,由于民国定都南京已经定了,所以大家都清楚,随着首都迁徙北方落寞是迟早的事。

当官的早就开始南下跑路子了,所以茶楼酒馆内的客人明显少了很多,八大胡同的盛景也逐渐散去,据说好些个姑娘已经打算南下去秦淮河继续操持皮肉买卖。现在城内议论最多的已经不是谁坐天下,而是袁世凯瘫痪卧床不起的原因和中日是否会爆发战争两件事。

段祺瑞穿好军装将勋章挂的满胸都是,如今北洋勋章早就不值钱了,但他却坚持每天佩戴整齐,好像少挂一块就被会别人轻视一样。等他穿戴整齐后,吴光新走了进来,见到他胸口这么多零碎不由皱了皱眉,暗道姐夫什么都好,就是这个习惯不好,现在是关系到北洋未来的统一谈判,这般盛气凌人往会议室一坐,难怪谈了几天都没个章程出来。

不过他也没多问,因为现在北洋已经分成了两拨,一波是交通系的梁士诒、杨度和第一军陈宦等人,认为应该彻底放权。一波就是段祺瑞、段芝贵、陆建章和曹锟这些人,认为就算北洋并入国防军,也应该确保各师原属不变。

梁士诒抢了钱,段祺瑞有第二军做后盾,所以两派现在斗得厉害。

吴光新是段祺瑞的义弟(小舅子),原本考虑安排他代替卢永祥接管20师,但山海关外扼守要道位置重要,这个小舅子吃喝嫖赌实在是不让人放心,只得让傅良佐去接任。见到他问道:“车子准备好了?”

“在楼下候着呢。”吴光新拍拍公文包:“这是今天和谈的议案,我也都随身带着了。”

段祺瑞瞅了眼公文包,拿起配枪挂在腰间问道:“宫保那边怎么样了?”

吴光新撇撇嘴,一脸的不屑:“还不是那样子,躺在床上已经不能动了,就杨士琦还守在边上。家里几房姨太太现在为了争财产闹翻了天,昨个袁克定还要把家里的字画都拿去卖,结果和袁克文打了起来。”

“无耻之辈!”段祺瑞咬着牙暗暗骂了一句,虽然袁世凯不能动了,可毕竟是自己的老上司,叹口气说道:“去关照一声,谁要是再胡闹乱来,别怪我不给面子。”

吴光新明白他的意思,袁世凯虽然倒了但还有不少人向着他,帮他好好处理家事也能拉拢那些人,刚要转身去打电话又停住脚:“对了,刚才伍文爵打电话来说,要咱们开放火车站让国防军两个旅北上奉天,防止日本人偷袭东北。”

听到这个要求,段祺瑞也不禁狠狠一拍桌子:“这个杨秋,真想逼死我们不成?”

吴光新没敢答话,如果打开京汉线直隶段和京奉线放两个旅过去,就和之前放一个旅支援东营一样,等于包抄了北洋后路,但不放行吗?现在国防军说了算,要真惹毛了人家继续打下去,谁也没好果子吃。所以段祺瑞生气归生气,最后还是点点头:“放吧,放吧!反正都这样了,没必要死耗下去,到头来还被人家戳了脊梁骨。”

交代好开放铁路的事情后,两人驱车来到了会谈地,刚下车就见到梁士诒和杨度也到了,冷哼一声自顾自的走了进去。

望着他的背影,杨度叹口气,这些老北洋还是没搞懂一件事,以杨秋的手段怎么会任由他们继续存在?兵杨秋要,但人老老实实合作或许还能保住饭碗,想立小山头就是第二个民党的下场。

和梁士诒一起走进会议室后,一个好久没见的人影让他猛然停住了脚步,就连先进来的段祺瑞也紧皱眉头。

冯华甫!

这个老家伙来干什么?

伍廷芳和王正廷正拉着冯国璋有说有笑,见到四人立即起身:“呵呵,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也没必要寒暄,不如开始今天的会吧?”

段祺瑞心头忽然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扭头去看冯国璋,可冯老头居然扭了过去权当没见到,不由沉下声来:“文爵兄,华甫他?”

王正廷先一步微笑道:“冯老将军已经接受了大总统和副总统委任,答应出任陆军副总参谋长一职。”他说完后,假装一拍脑门提高了几度声音:“看我这记性,此次会谈中关于第一军的改编方案,和徐州都可以除去了,因为陈宦将军已经携第一军全体与昨晚答应了改编方案,徐州昨晚也打开了大门。”

冯国璋出任副总参谋长?陈宦已经缴械!徐州也没了?三个消息,震得段祺瑞半响没说出话来,望着嘴角含笑的伍廷芳和王正廷,真有直接去武昌将杨秋揍一顿的想法,这个家伙把自己路全堵死了。

用冯国璋来制衡段祺瑞的杨秋没半点得意,此刻他正在汉口拖拉机厂和几个技术员讨论生产情况。

经过改进,采用了湖北工业公司率先使用的流水线方式后,汉口拖拉机厂已经隐隐有了些现代化大工厂的影子。厂房内二十几台拖拉机底盘成两列纵队排列,工人们正在用进口组件组装拖拉机。

作为第一家引进的拖拉机厂,这里目前生产的是美国轮式和履带77式蒸汽拖拉机,和所有新建重工厂一样,缺乏设计的情况下这里只能暂时用美国制造的散件进行组装,已达到锻炼工人,培养自己设计队伍的目的。

一字排开的底盘让杨秋仿佛见到了老照片上某些坦克工厂的影子,不过他也知道没有三五年锻炼这里就算能造一战的“水柜”也无法成规模,还好对这些吞金怪兽他也不急迫,反倒是随着河南、陕西等地纷纷统一后,急需大型开垦机械发展农林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每月能造几辆?”杨秋找个地方坐下后,询问身边的两位年轻技术员。

吴青度和袁钟铨今年都是26岁,是1906年第一批庚子年赔款的赴美留学学生,分别在伊利诺伊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和机械工程。

晚清和民国初期不是没有人才,光是三批庚子年赔款的留学生总人数就达到170人。机械、化学、生物医药、石油矿藏、农林水利、工商管理甚至船舶军舰设计等等,各行各业都有不少,加上民间自行赴欧美的学生、海外华人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弟,如果全加起来数量非常庞大。

所以他很早就注意重点吸收这些人才,不仅早早派人去美国和三批庚子年赔款留美的学生全部签订了归国后的优厚合同,还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500多民间和外海华人子弟,这些人年纪普遍在20至35岁之间,其中很多已经加入西南新建设的各家工厂,仅他私营的湖北、重庆和江南三家公司内,就有超过三百余人。

根据他的想法,加上还没毕业的庚子年留学生,自己陆陆续续外派的留学生和民间渠道引进的人才,就能初步建立起汉阳、重庆、上海、福建马尾和萍乡湘潭化工圈这五大人才基地,如果再加上西南几所大学和全国各地大学,技术学校等等自己培养的人才,十年后建立起一支数万规模的华人技术团队毫无问题,这些人配合引进的奥匈、俄国等技术专家,就基本能摆脱对外依赖,确保国家建设需要。

两人也对一回国就能负责这么大的项目很激动,介绍道:“用组装件的话,目前每月能制造20辆左右,因为美国提供了图纸,所以我们正在慢慢向完全自建过渡,预计最迟一年后就可以实现所有零配件自产。”

每月20辆真不算什么,就算湖南第二家厂一年后投产也不过翻个倍,所以他起身走到一个底盘前指着钢梁说道:“我们的工人没法和欧美比数量,所以不能在这个方面太苛刻要求工人,必须通过工程设计优化和挖掘目前的人力资源。打个比方,这样一台拖拉机上有很多零配件,我刚才听你们介绍时说绝大多数配件都准备自产,其实这完全没必要。”

杨秋将后世零件标准化的办法详细介绍一遍,说道:“这样做现在工作量的确很大,因为你们需要将所有零件都标准化,但底子打好后,就可以将零件发包给全国其它厂来做,就比如江南,金陵、马尾,甚至私人的求新造船厂,汉阳鹦鹉洲机器厂、广东协和厂、天津大沽等等。你们只要严格卡好标准件质量,这样他们也能有工作有钱赚,你们只负责主要部件和组装,人力轻松速度也能快很多。等将来自己研制新型号的话,也要多考虑使用标准件,尽量做到老型号和新型号部分设备能互换,这样才能将企业发展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

别说他们两人了,陪同来参观的蒋方震和刘庆恩等人也个个听得眼睛放光,后世人人都知道的工业标准化和流水化将大家镇住后,杨秋才微微一笑,让雷猛取来厚厚一个公文包递给两人:“这是我买来的几种小型拖拉机的底盘图纸,使用的是内燃机,给你们做参研吧。大型蒸汽拖拉机在西北和北方能推广,南方水网密集小型更有优势。”

杨秋那有空去买什么小型拖拉机底盘图纸,他给的直接是平行世界里包括法国雷诺FT-17、德国1号坦克、美国M3、M24、捷克LT35等等几种轻型坦克的底盘,不过它也没说错,坦克底盘和拖拉机本来就能通用,给他们先研究起来总不至于将来手忙脚乱。

两人立刻就被这些详细的图纸吸引了,其中的独立式螺旋弹簧、全钢单销式的履带板、板簧平衡式悬挂、变速箱和传动设计更让他们直瞪眼。不说别的,光是粗大的螺旋状弹簧就不是刚买回一套瑞典二手软钢设备的重庆工业公司特种钢厂能制造出来的。

杨秋也知道造不出来,但不妨碍先研究。

两人本来就对机械电机痴迷,所以抓着图纸都不愿松开,后来连陪同来参观的湖北工业公司技术员都卷了进去,见到他们满眼冒星星的模样后杨秋干脆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只交代必须派专人看管图纸严防泄露,才和蒋方震一起离开了拖拉机厂。

对于杨秋提供的技术刘庆恩最清楚意味着什么,所以又特意交代了几遍,见到他都如此谨慎,大家纷纷点头。

“没想到总司令懂这么多技术,散件标准化采购,统一组装。”出了大门蒋方震还在回味他那番话,喃喃自语的模样让杨秋哭笑不得:“我的大校长,你就别搀和这些事了,还是帮我想想怎么应付日本吧。”

说起日本蒋方震严肃了很多:“从目前日本国内情况看,大规模战争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小规模报复存在,不过想要正确做出判断,首先要明白日本陆军这次为何要冒险。”

“是啊,我也想不通这件事呢,按理说他们应该知道进入山东会遭到我们反对,就算我们不动手德国也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杨秋自言自语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然看向蒋方震,后者看到眼神后也有些凝滞。

“我知道了!”

杨秋一拍手,想明白为何在国际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日本要进入山东,应该说这根本是日本陆军自演自导的苦肉计!理由就是徘徊在日本陆军上空几十年的怪圈。

关东军!

如果说日本海军的幽灵就是所谓的八八舰队,那么日本陆军中的军国主义者自从甲午后就一直梦想建立关东军,以保卫关东州(日本自称辽东半岛和南满为关东州)并作为出兵中国的前哨,但由于日俄战争后国力衰减厉害,宪政会搅局等因素日本陆军一直没能实施在朝鲜组建两个新师团的计划,为此西园寺公望、桂太郎两届政府都被迫辞职,直到西门子事件爆发,山县有朋支持的大隈重信上台后才通过增加两个驻朝鲜师团的编制,正式确定了关东军的雏形。

关东军后来不仅成为了中国的噩梦,也倾吞了日本陆军大量资金,导致有限资源被消耗在广袤的东北和西伯利亚地区,后来关东军被抽调太平洋战场也意味着日本正式走向衰败。

见到蒋方震还有些不明白,杨秋正要说出他的分析时,蔡公时匆匆跑了过来:“刚收到南京电报,根据最新消息,日本政府和国会昨天下午正式通过了组建第19和20师的议案,这两支部队都将被部署到南满和朝鲜。”

看着电报,杨秋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心底阵阵苦笑。

自己还是输给了山县有朋这些老家伙,区区一个大队的牺牲就换来了两个师团和关东军的出现,换做自己也会做这笔买卖。

反观自己,吃掉一个大队,却提早把一头猛虎放进了东北!要想对抗就至少要部署3到4个师的兵力,把4个精锐师放在东北,等明年青岛开打自己又需要至少5个师,西北也需要至少3个师,再加上腹地自己根本没那么多部队。

什么1914年日本才做出攻打青岛的准备,都是扯淡!山县有朋那帮老狐狸怎么会看不到目前一触即发的欧洲局势,所以早就在悄悄部署。自己不过是人家拿来要挟政府和国会的工具罢了!如果自己不出现,中国继续保持分裂和军阀割据,这个老家伙也不会在乎立刻多组建两个师,但现在中国统一了,他就必须考虑牵制住部分兵力,然后等待两大集团开战后拿下青岛甚至整个山东!

“他妈的!去告诉段祺瑞,给他十天十天后谈判还没结束,就不谈了!”蒋方震和蔡公时等人的注视下,爆了句粗口的杨秋将电报狠狠捏成一团。

外场他这回败得一塌糊涂……

第980章 火海(三)第872章 屠熊的短刃(上)第975章 空击,谁与争锋(下)第891章 趁火打劫第440章 背叛(三)第151章 王士珍的忧虑第993章 台风(二)第532章 艾森豪威尔的同学第319章 欧战爆发第498章 国家的角逐(八)第905章 新的方向第990章 决战吧!海军(四)第421章 战西线!(二)第460章 大国之路(三)第930章 调整再战第632章 狂欢,做空美国!(一)第511章 我们需要的是尊严!第956章 首战次大陆(完)第432章 战西线!(完)第357章 东方的纳粹第652章 阳谋天下(一)第1024章 大战役(八)第299章 海军要下战书了第247章 场外的失败(上)第521章 上海公报第565章 都看上了南洋第541章 有钱和没钱(下)第744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三)第880章 抢(一)第47章 崛起的一天(二)第1011 阎宝航的计划第232 一亿公债计划第469章 好有钱第252章 北国龙牙(上)第778章 帝国之疡(六)第868章 钢铁龙骑兵第272章 条件第232 一亿公债计划第241章 落幕(五)第516章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第335章 男儿向天笑(十三)第985章 彷徨和决心第440章 背叛(三)第706章 特殊的任务第164章 西南风再起第1039章 启程第689章 暗斗重起第1036章 挺近乌拉尔(下)第833章 空中炮艇第418章 不太好的开始第1076章 开始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盘第704章 军国世界第837章 117万!第1011 阎宝航的计划第325章 男儿向天笑(三)第1071章 不可一世!第1044章 克里特的契机第397章 自由世界的新成员第132 南北双刺(上)第1022 大战役(六)第686章 和平的岁月第677章 沙特建国(九)第1005章 台风(完)第358章 永镇山河第713章 叛逃(三)第177章 一战定西南(七)第708章 风雷起第405章 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下)第196章 海军和平衡第169章 暗战滇桂黔(三)第497章 国家的角逐(七)第451章 移交察里津第364章 海军要造舰第761章 南海狂澜(三)第583章 华人自治区计划第389章 夜色第852 转折(七)第818章 合围(2)第600章 南洋大暴动(七)第1065章 不同的未来第654章 阳谋天下(三)第720章 萌动(五)第75章 强行缴械第502章 国家的角逐(十二)第654章 阳谋天下(三)第351章 东北,军管!第886章 筹谋万里第522章 死亡的开始第774章 帝国之疡(二)第931章 奇袭关岛(上)第398章 断交第748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七)第143章 双雄争西南(四)第453章 给日本一张第488章 中亚的风(七)第954章 首战次大陆(七)第860章 法国完蛋第480章 嘴巴惹的祸第748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