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海军要造舰

石油裂解技术的出售为即将到来的1914年带来了一丝曙光,2500万美元虽然不多,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根据吕碧城所说,洛克菲勒拿到技术后立刻开始改进工艺,最晚预计从16年下半年就能采用该技术生产汽油和柴油,那时华辰石油技术公司就能每年得到稳定且极其可观的收入。

至于交换回来的石油提炼废渣也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回长沙分解氨气,再经过液化蒸馏后得到丙烷,用于制造合成橡胶。这项技术与资料机里防爆轮胎技术是捆绑的,设备也都可以用目前化工厂的技术,只需要一段时间让工人摸索和实践就能制造出来,等美国帮助建设的仙桃石油冶炼厂建设完毕,就可以建立起初步的石油加工业。

然而这些都没法和磺胺的出现相比,以至于杨秋都丢下了一切工作赶回武昌制药厂,还有一年不到欧洲就要开打,所以必须安排立刻试验研制出合格产品,掌握这项技术可可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

杨秋回到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还掉三家企业的2000万美元贷款,本来他完全没必要那么快还,但考虑到明年世界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手里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刚提前还掉贷款借此增加中央银行储备,屁股还没坐稳萨镇冰就拉着王光雄,还把避居福建老家多年,才回海军出任少将的谢葆璋也带来了,还没等老管家迎接完这三位,黎元洪大总统车队居然也出现在了府外,看样子还是应了萨镇冰的邀请。

冲进杨秋家后,老萨同志自觉有学生总统撑腰很直接说道:“总统、总司令,能不能给我们海军造六艘巡洋舰?”

“扑哧......。”

杨秋刚端起苗洛亲手调制的“爱心”咖啡,就被这句话惊得一口喷出老远,要不是面前是萨镇冰、谢葆璋和黎元洪,估计直接让雷猛逐客了。

难得看到杨秋如此窘态,苗洛捂着嘴角笑弯了腰,气得杨秋狠狠瞪他一眼,给了个晚上收拾你的眼色后摊开手对萨镇冰苦笑:“我的副总参谋长大人,你这不是为难我吗?国防部今年预算差不多全用完了,那还有钱建造巡洋舰,还......六艘。”

萨镇冰成为副总参谋长后,混乱了几年的海军终于踏上正途,天津、上海和福建三座水师学堂都改为海军学校并且得到了充分地资金保证,而且他还接受杨秋建议,裁撤了几艘老式军舰节省资金,自觉海军也该发展了,所以说道:“总司令别急,我说的是明年。”

老萨同志刚说完,谢葆璋打蛇随棍上:“副总统,您可不能厚此薄彼,昨天总参谋部民国3年国防预算会上,陆军光今年下半年就向德国购买了4000万武器装备,加上湖北和重庆的订单,差不多7000万。明年预算也高达一亿,连航空队都得到了500万预算,可我们海军养活两支舰队和那么多士兵,只拿到2000万!这也太少了,所以今日来就希望能增加一倍预算,建造至少四艘巡洋舰。”

下一年度国防预算会议的事情杨秋知道,由于身在武昌所以让宋子清代为召开,却没想到自己还没拿到预算报告,海军就杀上门来了,陆海两军加航空队总计预算已经达到1.25亿之巨,这还没算一旦欧洲爆发日本进入青岛后的开销,所以明年军费将肯定超过两亿。

想到这个数字杨秋连跳海的心思都有了,没想海军居然还要求建造巡洋舰。

以第二舰队刚接手的肇和、应瑞和飞鸿三艘训练巡洋舰为例,三艘并不强的训练巡洋舰都要平均20万英镑一艘,相等于200万民元,四艘就是800万,看似价格不大但实际上还没算增加培训人员、增加后勤等数字,如果全加起来平均每艘造价差不多要翻个倍了。

何况有了这三艘训练巡洋舰后,海军暂时没必要增添小型巡洋舰,杨秋反而再得到美国贷款后向美国订购了一艘大型远洋风帆训练船,所以即使要造的话也要造大家伙,但这样一来国内技术上无法建造超过3000吨的军舰,二来价格也会比较高。

“不瞒几位。”杨秋扭头看一眼黎元洪说道:“你们可以问问大总统,明年的预算已经非常紧张,光是目前就超支5000万,预计最终很可能超支1.5亿还多,所以.......。”

还没说完呢,萨镇冰如一只狡猾的老狐狸般笑了起来:“总司令也别哭穷,我们可是听说了,您的厂刚还了2000万美元贷款,这笔钱足够买两艘战列舰了。”

不对啊?自己才还贷款,怎么消息这么快就传出去了?不是关照张文景这笔钱是特别资金暂时不能动用吗?他还没想完呢,黎元洪忽然扭过头对墙壁上一副壁画津津有味看了起来。见到他这幅摸样,杨秋就知道是谁出卖自己,说道:“老师,您这也......。”

黎元洪呵呵一笑:“辰华自己看着办吧,萨老毕竟是我恩师,我也就是传个话。”既然他都这样说了,杨秋还能怎么办?何况海军也的确需要适当增强力量,咬咬牙问道:“先说说看,需要那种巡洋舰?”

谢葆璋回海军出任的是后勤总长,所以见到杨秋松口后激动地看一眼萨镇冰和王光雄,掐手指像个神棍般慢悠悠说道:“我们海军的意思是,向英德美先发设计咨询,建造四艘6000吨钢甲巡洋舰,安装两门双联203毫米大炮,12门152毫米大炮,透平机(蒸汽轮机)速度要有25节,还要......。”

不愧是老北洋一代,闲赋在家那么久也没忽视世界海军的发展,除了考虑实际没要战列舰舰炮和英国最新的燃油小水管锅炉外,报出来的几乎全都是目前欧美的最新装备。不过这些数据却让杨秋直皱眉,先不说6000吨安装两门双联203毫米舰炮后续航数字肯定会很小,光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配置他就直接摇头,何况现在去造,除了美国外即使下了订单也开不回来。

“不行。”

杨秋很干脆拒绝道:“国造!必须是国造,透平机上次我们已经向英国采购了一批,明年5月前就可以全部交货可以暂用与海军,其它内部设备也可以向美国引进,但主体都必须立足与国内建造,巡洋舰这个级别我不会考虑向外国订购。”

国造?

萨镇冰三人大眼瞪小眼,他们跑江南和马尾的次数比杨秋可多几倍,马尾完全不具备建造新式巡洋舰的能力,江南可以但他们咨询美国工程师后已经得到肯定答复,标准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整体式军用龙骨根本造不出来,除非海军愿意接受一艘民船标准的大型军舰。

虽说杨秋的想法是想锻炼国内造船技术能力,但就这种技术条件却坚持要自造,这不是要了命了吗!倒是王光雄挠挠头,还没回过味来诧异问道:“总司令,难道你答应让我们购买战列舰了?”

杨秋甩他一双卫生眼,拿出笔飞速画出了后世美国波特级大型驱逐舰的基本外形图。国内技术目前肯定造不出真正的波特级,就连飞剪型舰艏都造不出来,所以仅仅是外型上类似而已,动力装甲都不足,但现在首先要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弱化版勉强用用就行。

所以画完后递给萨镇冰说道:“大型火炮雷击舰(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900吨,满载2200吨,必须采用我们可以自造的120毫米舰炮,三门双联装,采用目前欧洲大型军舰使用的背负式炮塔安装方式,4门双联37毫米机关炮,取消水下鱼雷发射管,预留甲板上四联鱼雷发射管两套,速度不得低于28节,每艘单价不得超过200万。”

虽然背负式炮塔和三门双联120毫米主炮已经算不错配置,但和海军心目中至少要得到类似四艘海圻号巡洋舰这样的巡洋舰落差实在太大,要知道他们的假想敌是日本,面对近邻一艘艘下水的超级战列舰,这种小军舰根本就是炮灰,所以萨镇冰连连摇头:“总司令这不是为难人嘛,这种小军舰根本打不过日本,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他的话引来众人连连点头,就连黎元洪都觉得这么小的军舰不行,但杨秋却不这么认为。

“这么说,我给你们买四艘6000吨巡洋舰,你们就能保证打败日本海军了?能几年内训练出媲美日本海军的水兵?”他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却是事实,就算立刻买到四艘战列舰,民国海军同样无法打败日本,主要原因就是北洋之后出现的人才断层太大了。

所以他选择自造,从技术上讲目前湖北和重庆最大只能建造150毫米炮管,但150毫米舰炮要想装排水量很容易就过了3000吨,所以最佳办法就是采用120毫米舰炮,此外他不选造巡洋舰也是因为巡洋舰防护要求和驱逐舰不同,后者除了重点部位外其余地方基本没装甲,这可以大大缓解重庆特种钢铁厂能力不足的压力,而且驱逐舰也并非对付不了战列舰,如果能研制出550毫米的大型鱼雷,甚至是氧气鱼雷的话,就算把日本联合舰队全拉上来也能打一打。

“技术上你们自己想办法,双联炮塔、电动机和弹药卷扬机技术可以向德国求购,但必须拿到全部图纸给工厂仿造,全部子系统都必须在明年5月前完成。透平机和锅炉我们预先采购了一批可以先给海军用,不足也可以继续采购,我还可以答应你们采购燃油混合锅炉。等子系统全部完毕后,我就向江南和马尾同时下第一批两艘订单,如果测试能达到设计水平的话,我答应你们未来五年拨款建造......。”其实资料机里这类驱逐舰子系统技术数不胜数,随便拿出来就能直接给工厂仿造,但杨秋却不想海军不劳而获,要想得到就必须付出,这样能锻炼海军自己培养自己的研发力量,等说完后才略一停顿,竖起手指狠狠晃了几下。

“16艘。”

“16艘!”

这个数字震惊全场,别说谢葆璋和王光雄了,连萨镇冰和黎元洪都惊愕的直瞪眼,刚才还说没钱,现在一下子造16艘?!虽然分成了五年,每年也不过增加700万预算,但算上人员培训和后勤实际上每年要增加至少1000万海军经费。

咖啡里难道有迷幻剂?萨镇冰很是怀疑的盯着杨秋的咖啡杯看了半天,才问道:“总司令说话算数?”

“16艘造完后,海军所有1905年前服役的老式炮舰、雷击舰都要逐步淘汰,20年前海军只保留6艘巡洋舰,18艘大型雷击舰(含刚交付的永绩和永健号),6艘潜艇,如果可以的话.......。”杨秋重重点点头:“我会在20年前给海军添置至少2艘大型军舰。”

大型军舰?!

萨镇冰觉得自己幸福死了,2000吨只能算雷击舰,大型军舰岂不是要往两万吨以上跑了!

不等他们欢呼,杨秋却再次竖起了两根手指:“两件事,甲午之后数千老北洋都被遣散了,其中有不少杰出之辈,你们必须给找回来充实海军力量,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本事!至于第二件事......。”他故意拖了个长音,扫视一眼在座的三位海军人后闭上了嘴巴。

虽然没说出来,但谁都知道在解决了北洋横扫国内军阀后,杨秋已经有了对民国最大“海上军阀”动刀子的心思,这才有了第二舰队的出现。其实在座几人都已经看出目前海军福建帮抱团不利于海军发展的问题。海军需要团结,但那是面对外敌时而不是针对国内,所以现在他们必须在维持福建帮或复兴海军上做出抉择。

沉默的气氛一瞬间就让客厅里空气压抑,很久后萨镇冰才缓缓抬起头:“总司令放心,四年内我们会从全国各省招收至少四千水兵进行培训,三个海军学校内的军官结构也会慢慢调整。”

得到萨镇冰的肯定答复后,杨秋立刻让蔡公时去找宋子清,从特别预算金中拨款20万造舰准备金。

这回海军是下定了决心,拿到准备金后由谢葆璋带队,还请出程壁光组建了50余人的海军代表团访问英德美等国,萨镇冰也行动起来,亲自邀请上百位老北洋中的杰出之辈返回海军,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了海军学校的教官,造船厂督造等转业军官。

海军开始为造舰全力忙碌时,1913年结束的钟声也响了起来。

第928章 日本的反击(六)第720章 萌动(五)第565章 都看上了南洋第848章 转折(三)第1043章 痛苦地美国海军第157章 石原莞尔来考察了第135章 他们要干吗?第971章 强音(上)第193章 未雨绸缪第519章 一触即发第295章 锦州的消息第886章 筹谋万里第362章 国社(一)第214章 简单多数(上)第202章 决裂(上)第24章 标统的第一课第763章 南海狂澜(五)第418章 不太好的开始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动第370章 中国重要吗?第557章 给你个机会第98章 杨士琦的主意第323章 男儿向天笑(一)第486章 中亚的风(五)第635章 狂欢,做空美国(四)第816章 中亚大会战(8)第1020章 大战役(四)第690章 军国不归路第514章 风高浪急第689章 暗斗重起第708章 风雷起第355章 张宗昌的光明大道第273章 风起紫禁城第745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四)第31章 都不想去第593章 拉拢日本第471章 第一个目标第443章 背叛(六)第381章 给我轰回去第724章 军备竞赛(一)第807章 大战起(二)第855章 局势分析会第227章 单刀直入第31章 都不想去第22章 洋钱赚不赚?第185章 悲愤交加第32章 敲开德国大门的砖头第510章 倒霉的田中第279章 动手了?第757章 清晰的世界第883章 抢(四)第593章 拉拢日本第37章 不再遮掩第773章 帝国之疡(一)第370章 中国重要吗?第608章 真纳的羡慕第600章 自治运动的开始第941章 关岛,战旗飘扬(八)第346章 俄国的信(上)第62章 雷猛求援第695章 顺势而为第803章 超级“炸弹”第811章 中亚大会战(3)第386章 出访前的家事第730章 希特勒的战略第329章 男儿向天笑(七)第860章 法国完蛋第659章 连捅三刀(三)第391章 见证第414章 惊变和滚地龙第431章 战西线!(十二)第128章 刺杨事件的开端第1056章 陨落,德国海军!(下)第620章 军火财第301章 向外输出国社?第913章 不列颠空战爆发(下)第331章 男儿向天笑(九)第371章 卖掉冲锋枪第394章 卡萨布拉卡的流言第937章 关岛,战旗飘扬(四)第668章 3010计划第42章 换防令带来的慌乱第311章 盖州,我的命!(七)第773章 帝国之疡(一)第530章 新秩序第438章 背叛(一)第497章 国家的角逐(七)第358章 永镇山河第348章 大型重巡洋舰第858 连捅三刀(二)第349章 停战第420章 战西线!(一)第868章 钢铁龙骑兵第389章 海军之春第1032章 激战七月第52章 崛起的一天(七)第564章 要军费的美人计第416章 点燃的火焰!第290章 神话破灭(九)第12章 给大帅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