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海军之春

民气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却格外重要。

日置益脸色很黑,作为战后首任驻华公使他深知责任重大。随着日本势力在这次战阵中几乎被全部铲除后,他的任务就是重新部署眼线并寻找一切机会探听情报。所以当得知纪念碑奠基仪式,哪怕知道会被羞辱也悄悄便装前来观礼。

方尖碑下那个扬臂高举的身影让他皱眉紧锁,在战争获胜和《中英上海关税协议》达成后,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时报甚至称其为“东方华盛顿”,以赞扬他在民族独立和努力实现全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努力。然而在报纸吸引眼球的吹嘘后面,却隐藏着一颗崇拜极端民族主义的心脏!

他站在山巅,高举双臂,不用稿纸肢体有力。充满了狂热民族主义思想的演讲中直接摒弃民党提出的五族共荣这个基本国策,而改为中华民族这个笼统的称呼。联想到他控制着绝大多数席位的南京国会正在讨论新国旗和国徽的事情后,再看此刻他,你就能明白这种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激发民气的举动给他自己和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

原本,这种激昂演讲鼓舞民气的事情应该出现在日本,日英战争后日本各界也曾通过各种方式借胜利鼓舞国民。尤其是甲午战争的胜利国内民气一下到达顶峰。国民吃饭,说话连走路都深受影响,在那个沸腾的年代里,马关条约让举国上下迅速扭转了世界观。

年轻学生开始走向欧美学习技术开拓眼界,工人们自发的加班加点就为造出更精良的武器,商人们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而军队一改腐朽借此吸引了无数优秀人才,这才有了十年后再次打败俄国的豪举。

这就是民气的作用。

现在,带给日本沉痛伤害的那个年轻人也在这样做,甚至比当初日本做的更加简单直白!一次次将自己的民族主义思想、热血和军国民理念,用胜利、用激情澎湃的演讲和张扬的肢体动传达给别人。如果他只是普通人。那么再杰出也只能影响极少数人。但偏偏他有狠辣而高明的政治手腕,强硬过人的军事能力。又处于国家政治舞台中央甚至操控着整个国家,每天都有无数目光关注,甚至连遥远的美国都多次将其放在头版头条。

看看身边那些激动昂扬嘶声欢呼的年轻人,看看那些目光越来越坚定的士兵就知道他影响了多少人!这才短短三年。如果给他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话,他会影响多少人?他和他的国社党会发展到何等地步?!看不到头的欧洲战争会给他带来多少转圜时间?

当一个拥有四亿多人口的庞大国家,如果全部......不!只要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跟随他,听从他的号召,用他的思想建设国家武装自己.....可怕。实在是太可怕了!

如同刺天利剑的方尖碑下是五万余日本将士的英灵,被千斤巨石压住的他们还能转生回到大海对面的故乡吗?五年后当两国再次面对台湾问题时,日本能否获得欧洲心仪利用优势海军重新崛起?想到出发前国内诡异莫测的潜流,他的目光有些凝滞。

“阁下,我们该走了。”侍卫的提醒中。日置益看到了从出发后就跟随在身边的森冷目光,点点头快速消失在洪流之中。

“呵呵.......辰华今天说的太好了!军人不死,山河永镇!好啊。”日置益离开后不久。杨秋等人也回到已经被定位第二舰队司令部的前日本旅顺总督府。一路上大家都还沉浸在那番激昂的话语中。

“不仅仅是说得好,做的也非常好。”众人聊天时,身后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西装革履却穿着牛仔裤。带着防雪帽的汉格尔出现在门口,他自己似乎没意识到西装配古典牛仔裤有多么怪异。

汉格尔现在可是红人。上至总统下到官员几乎没人不认识他的,而萨镇冰见到后更是两眼雪亮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熟悉,所以大家客套了几句后便直入正题。让萨镇冰等海军人开心的是,汉格尔急匆匆从上海追到这里,的确是为了那两艘大型巡洋舰订单。从接到询价和主要技术参数后,美国国内就掀起了一场订单争夺战。虽然有国会议员认为出售大型主力舰会影响远东势力平衡,但更多人却觉得在日本拥有大量战列舰的时候,美国反而应该通过出售战舰保持远东海上平衡,让两国互相牵制减小美国西海岸的压力。

当然,这只是冠冕堂的话,真实原因是出售两艘近3万吨的主力舰利润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中国这种本身缺乏能力又急需军舰对抗敌人的国家,何况美国造船商们从甲午后就一直希望打开中国军舰市场,但惜满清政府实在可气,只盯着英德竟然不给堂堂第一经济大国面子!直到几年前才勉强下了一艘飞鸿号训练巡洋舰,还差点因为革命导致这笔生意夭折。

汉格尔不是技术专家,所以带来两位工程师。一位是美国华盛顿海军工厂派遣至新马尾造船厂的船舶工程师,由于新马尾船厂是战前合约,如果违约美国将付出很大的商业代价,所以欧洲战争开始后承揽工程的华盛顿造船厂说服了国会并继续交付所需机器,也没抽走派驻帮助建造的二十几位工程师。而另一位是美国GE公司驻上海技术代表,随着中国兴起蓬勃的工业建设高潮,电气化设备需求量很大,所以GE公司很注重这块利润,和江南、重庆、汉阳等都有业务联系。别的不说,光是战前几座水电站的大型水力发电机和变压器生意,就足以吸引GE公司在中国常驻了。

汉格尔急匆匆来找他来的原因很简单,动力!

由于杨秋明确航速要达到甚至超过金刚级的标准,也就是说这两艘大型巡洋舰至少要达到27.5节速度。说造舰技术和设计水平,从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首次使用集中防护的匣式装甲布局开始,美国已经不弱于欧洲任何国家,但在动力上却有很大问题。当欧洲出现战列巡洋舰并从25节连续向30节突破时,可怜的美国海军却只能开着一堆22节左右的厚甲乌龟壳充当港口守护者。

美国也不是没想办法,就比如新墨西哥使用的超越世界100年的全电力推进概念。着实引发了世界一片电力推进的小高潮,但当试验后墨西哥级速度再次被定在22节。人们只认为这是暴发户的奇思妙想。但其实论锅炉技术,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生产的煤油混烧锅炉已经出口装备到包括英国虎级战列巡洋舰和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上,但该死的蒸汽轮机却严重拖了后腿。

这里面最大原因就是GE公司死抱着反冲式蒸汽轮机不松手,却无视英国寇蒂斯公司的冲动式蒸汽轮机在动力提升上的巨大能力。美国海军虽然抱怨但政府却一点不急。反正美国也没外部威胁,有乌龟壳就可以了。至于速度......美国需要飞速穿越大西洋作战吗?但美国战略思想保守不代表国外商人也保守,所以汉格尔干脆把GE公司代表找来,直接和杨秋谈。

“副总统阁下。”舰船工程师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英国后裔,年轻时还在加拿大海军服役过。说起话来斯条慢理:“您提出的装甲和舰炮这些主要指标我们已经详细研究,如果您想要实现11节一万海里以上的续航力,那么23000吨舰体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我建议您放大到25000吨,这样既能确保9门舰炮齐射时的稳定。又能提供舒适的航海性,还能保证装载足够燃料。”

“那如果提高到27000吨标准排水量呢?”杨秋不懂船舶,所有舰船知识都来自于资料机。所以面对专家虚心求教一点都没有架子。工程师显然没想到这位年轻强人如此虚心。连忙说道:“吨位越大作为射击平台的稳定性也越高,沉冗度和改装余地也更大,当然造价也会更很多。而且.......。”他看了眼GE代表,有些不屑的说道:“如果想达到日本金刚级的航速。至少需要类似的65000马力。”

眼神意思很明显,吨位再大也没问题。但航速.......不是我能解决的。

GE公司代表大概没少受这帮工程师嘲讽,立刻表示公司有足够实力,还拿出一大叠资料证实反冲式蒸汽轮机的好处和稳定性。当然他也委婉建议杨秋造速度慢的战列舰,而不是战列巡洋舰,这样即使稍稍降低速度也能有更好的防护。说白了就是自己的蒸汽轮机实在是弄不出27节的妖孽。

虽然蒸汽轮机在目前的中国属于高精尖技术,但萨镇冰这些海军人还是懂一些的,当听说GE公司的蒸汽轮机无法达到要求后脸色一下子僵住了。炮比金刚级小,速度还比它弱,造出来不就是靶子嘛?这可不行!连忙看向汉格尔紧张的问道:“参赞阁下,难道不能向英国采购透平机(国内当时都叫透平机,河马比较懒)吗?”

汉格尔无奈的摇摇头:“非常抱歉,虽然英国政府默许出售不超过12英寸口径战舰,但目前他们实在是无力向国外用户提供大型蒸汽轮机。”他没说假话,如果是驱逐舰或者3000吨以下级巡洋舰使用的小型蒸汽轮机英国或许还能弄出一些,但大型蒸汽轮机工艺复杂,制造要求很高,所以就算是英国产量也不高。现在他们还在和德国比速度和数量呢,哪有多余出售。至于法国......海军工厂都停工一半了,更是没可能提供。

杨秋也有些紧张,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如果最后卡在动力上耽误海军计划就太可惜了,所以立刻拿起GE公司的资料详细看了起来,可越看越觉得奇怪。

锅炉没有问题,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公司提供的1913款旋转式小水管煤油混烧锅炉是英国虎号战列巡洋舰的核心动力,单台功率比金刚级使用的英国锅炉高33%。无论是战列巡洋舰还是大型巡洋舰都不是真正的战列舰,没有那么多贴了一层又一层的防护隔舱和钢板,所以能容纳更多的锅炉。以27000吨计算的话,使用36台锅炉的情况下输出峰值可以达到虎号战巡的85000马力,排水量小1000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达到28节。

可偏偏问题出在了蒸汽轮机上。

GE公司死抱着反冲式蒸汽轮机不松手,英法又无法提供冲动式的情况下,一下子就陷入了死局。最让他奇怪的是。资料机内更先进的蒸汽轮机几乎都是反冲式,为何到了美国这里就无法将蒸汽压力转化为动力呢?他细细看着资料。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不是有人在场恨不能立刻掏出资料机对比。但不管如何,三年几乎夜夜抱着资料机琢磨的他还是看出了一丝端倪。

设计......!GE公司很显然还没解决转子高速旋转后的稳定性问题,导致锅炉压力在转化为马力时损失严重!

他的猜想的确没错。这也是为何美国在一战时期舰船动力不如欧洲的原因,这个问题直到1924年一位英国工程师加入GE后才解决!想到这里,他突然有种想大笑的冲动。美国没解决但是自己可以啊!资料机内的军用蒸汽轮机图纸详细,只要拿到GE公司的反冲式生产线和材料工艺配方这些东西,完全可以造出更强劲的核心动力。

他立刻有了主意。故作面色紧张的放下资料:“汉格尔阁下,英法无法提供,那么能不能向意大利采购呢?”

“对啊!”萨镇冰一拍大腿,意大利舰船动力技术一直不弱于英法。

汉格尔不懂技术,看向了两位工程师。船舶工程师说道:“副总统阁下。意大利的蒸汽轮机技术的确可以媲美英法,但有一点我必须向您说明.......它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消耗更多的燃料,意味着更短的续航力。不过对于目前只需要维持海岸线安全的中国来说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萨镇冰立刻看向杨秋,那灼灼的眼神恨不能就替他答应了。

“采用意大利蒸汽轮机,减小些续航力可以接受,但必须保证速度不能低于金刚级。”随着杨秋最后拍板。GE公司代表脸色垮了下来,很显然这次造舰合同中。GE公司估计能拿到几台发电机就不错了。但还没等他叹息,杨秋却忽然又拿起了资料,咨询道:“汉格尔阁下,如果我造四艘的话,那么锅炉和这种反冲式蒸汽轮机的全部技术和成产线能出售给我吗?”

扑哧!

刚端起茶杯的谢葆璋直接喷了出来,程壁光也是眼神发直不断挖耳朵,萨镇冰更是直勾勾看着他,就连唐绍仪都瞪大眼睛.......没听错吧?四艘!这岂不是说要翻一倍的钱了?

这个时代出售主力舰附买技术很正常,甚至还有赠送的,所以汉格尔并不奇怪杨秋的话,倒是对他增订两艘有些惊讶。至于出售旋转式小水管煤油混烧锅炉技术他不敢做主,毕竟这是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倒是GE公司的代表直接跳了起来:“您说,您想要全套的生产线和技术?”

“对,还需要30位技术人员帮我培训工人至少三年。”杨秋很认真的点点头。

“完全没问题!”这位GE公司代表直接豪爽的拍拍胸脯。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不要更好更强的冲动式技术却要花大价钱买反冲式!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嘛!这些年GE公司可没少为了这套技术头疼,花了天文数字的科研经费都没解决动力损耗问题,所以除了看家门的美国海军外,大西洋邮轮都不用GE公司产品,商船为了省油根本不会装价格昂贵且耗油的蒸汽轮机,就连为南美造的那几艘主力舰用的都是冲动式。

要不是当初生产线投资太大,GE公司自己都想放弃了。如今却有人要买成套技术和生产线,这不是帮着回笼资金嘛!设备......直接从厂里搬,技术员更没问题了,回笼资金后还能去转投冲动式技术!至于美国暂不对外出售成套机械......以GE公司的牌子,说服政府还不是小事一桩。

很快,杨秋就和GE代表确定下湖北工业集团以600万美元价格采购反冲式蒸汽轮机全套技术和成产线。至于锅炉杨秋相信也可以拿到,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技术实力很强,肯定已经有了更新的型号,而且自己交给江南厂的图纸也是这款锅炉。无非就是材料和工艺迟迟无法突破,导致功率只能达到设计的50%。

定下动力后。大型装甲巡洋舰的技术指标基本确定。

标准排水量27000吨,满载33500吨,大船小炮也更适合将来改装。采用36台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煤油混烧锅炉和意大利蒸汽轮机,两座烟囱强压通风。速度暂定27.5节。采用美国新墨西哥级的飞剪舰艏加长首楼外飘舰形,使用德国小水密舱隔断防爆设计。火力上是3门三联装美国产305毫米L50舰炮,修改仰角使其能射程至少增加到30000米。副炮上改为16门单装国内正在自行研制的120毫米L50速射加农炮,对这点美国工程师没意见,因为在105和150远程加农炮出售给欧洲后。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在中口径远程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有12门76毫米甲板炮和6座双联装37毫米速射炮,可携带两架自产水上飞机。

防护采用新墨西哥级的匣式集中式防护设计,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次要地方的装甲,所以设计师表示主装甲可以增加到250毫米。并按照杨秋改进后的倾斜17°布置。水平甲板增加到76毫米,炮塔正面305毫米同样倾斜20°,炮座305毫米。司令塔350毫米。两层船壳,防鱼雷隔舱采用德国式小隔舱布局,采用操控更加灵活的双舵4轴设计。难看美式笼式桅杆自然不能要,采用江南厂自行研制的前后三角桅杆图纸(仿后世日式三角桅杆)。增加桅杆塔。使用三台蒸汽推动液压泵驱动主炮塔,安装6台GE公司的750千瓦直流发电机。淡水由6台蒸发器和2台蒸馏冷却器提供,日产480吨淡水。取消水下鱼雷发射管,预留一套甲板发射管位置。

由海军部挑选水兵和军官前往美国培训,同时从国内造船厂派遣60位技术人员监督并学习制造技术。最关键的造价上,美国看准了杨秋心急,所以咬死最低1700万美元,简直和抢钱一样!不过和得到相比还是值得的。所以杨秋和唐绍仪商量后,在汉格尔保证附赠一套炮管和炮室,并附赠12台锅炉和4台意大利蒸汽轮机以备替换后,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一个月后,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公司也答应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全套锅炉技术和生产线给江南厂。

等到最后细节差不多定下来后,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杨秋身上。

刚才好像说的是四艘啊?!

望着一双双投来的目光,杨秋深吸口气。其实后两艘也并非完全为得到技术故意抛出的筹码,大型军舰制造非常复杂,其中最关键就是目前国内缺乏长达百米的大型机床和大型热处理炉。但这些东西想得到太困难了,所以建造万吨级军舰目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但不建又不行,商船造的再多也取代不了结构复杂的主力舰!

何况无论是战列舰还是战巡,都是这个时代科技的最高结晶,造一艘战列舰完全可以媲美后世阿波罗计划对国内技术促进和拉动,就算没那么大也要涉及上百家企业,数万个岗位和上百种技术,促进相应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以他才决定增加两艘,由美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国内无法生产的部件,在江南和马尾建造,以帮助国内造船业尽快熟悉大型军舰的内部结构、制造工艺和流程,这样等将来条件成熟就能自己造需要的大军舰了。

由两艘变四艘汉格尔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拒绝。但由于江南技术差,新马尾造船厂至少要到16年才能完全建设好,所以由美国先开工两艘,半年后在江南开工一艘,而马尾需要等到16年3月才能铺设龙骨,这样算来第一批两艘可以在17年年底拿到手,而最晚的马尾那一艘需要等到19年才能完成。

时间恰好卡在了台湾交接之前,可见美国也知道杨秋不惜血本造四艘大型巡洋舰是为了什么。

当杨秋亲自定名“安海级”并签署意向协议后,抑制不住的笑声从办公室内传出。

中国海军在刚回到旅顺后,终于迎来了春天!

。(未完待续。。)

第616章 大战略第952章 首战次大陆(五)第847章 转折(二)第138章 轻轻放下第487章 中亚的风(六)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下)第673章 沙特建国(五)第184章 新的开始第350章 可怕的余波第714章 叛逃(完)第799章 战波斯(完)第705章 陈绍宽的难题第566章 蔡锷的遗憾第44章 香烟惹的祸第862章 撒马尔罕的火焰(上)第90章 总司令第1012章 碟中谍第104章 冯国璋下注第760章 南海狂澜(二)第638章 乱作一团第321章 日德开战第778章 帝国之疡(六)第475章 怒海(二)第74章 祭天大典上的交锋第789章 山东号下水第227章 单刀直入第301章 向外输出国社?第32章 敲开德国大门的砖头第353章 火山第455章 移民土地法第492章 国家的角逐(二)第647章 我是总统(下)第605章 拖人下水第787章 初战BF109第350章 可怕的余波第193章 未雨绸缪第43章 刘同第924章 日本的反击(二)第951章 首战次大陆(四)第324章 男儿向天笑(二)第1064章 没有俘虏第797章 战波斯(七)第125章 保税区的想法第370章 中国重要吗?第73章 北洋的试探第89章 杀人不用刀(下)第2章 非法武装第176章 一战定西南(六)第598章 南洋大暴动(五)第770章 准备坑法国第90章 总司令第739章 三大目标第813章 中亚大会战(5)第938章 关岛,战旗飘扬(五)第1058章 改造暹罗计划第851章 转折(六)第709章 惊喜第280章 从这里抢回国运!第349章 停战第737章 再战阿富汗第570章 先摆平美国第387章 风起乌拉尔第694章 战略对撞第880章 抢(一)第65章 北进第371章 劳工换钢厂第656章 潜流涌动第580章 戴雨农出马第934章 关岛,战旗飘扬!(一)第880章 抢(一)第228章 三个耳光第543章 剪羊毛的来了!第665章 秘密交易第123章 上海滩的野心第189章 我们担心日本海军第718章 萌动(三)第991章 决战吧!海军(五)第1039章 启程第201章 最后时刻第939章 关岛,战旗飘扬(六)第393章 在法国第899章 开罗(五)第693章 报复来了第14章 总督邀请第568章 笨鸟开始先飞了第五九零章 英国的决心第124章 双方的价码第771章 前夜第997章 台风(六)第1023章 大战役(七)第551章 艰辛的路第467章 裁军和理财(上)第277章 《青木报告》第104章 冯国璋下注第665章 秘密交易第931章 奇袭关岛(上)第1072章 迷惘第617章 精锐对老兵(一)第339章 工业的另类玩法第188章 张孝准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