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沙特建国(三)

温暖潮湿的印度洋暖风从秉文脸上刮过,但他此刻却兴不起纵横大海的快感。

透过舷窗向左看去,满载达到27200吨的北海号和巴尔喀什号航母犹如两头并行的巨兽,劈开海浪挑战波涛。更左边,黄河号轻巡洋舰和2艘图们江级轻巡洋舰雁行并列。脚下的台湾岛号重巡洋舰已经升起旗舰旗,在它后面是姊妹舰海南岛号重巡洋舰和年初才刚交付的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这艘满载23300吨的世界最大综合补给舰是国内造船业的又一次突破。

这就是他手中的全部力量,21特混舰队。

2代表特混舰队的母舰队是第二舰队(南洋舰队),1代表这是第二舰队第一分舰队,特混不仅仅代表执行特殊任务,更表示这支舰队中有多种不同舰船。舰队前方20海里外,还有支由3艘5万吨级油轮和1艘保尔丁级老式驱逐舰组成的运油船队,为油轮护航是海军又一项基本任务。

舰桥内官兵们有说有笑,对他们来说这仅仅是一次深海远洋航行训练。只有秉文和少数舰长知道,21特混舰队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就是当沙特建国出现危机并彻底失控后,对波斯湾和印度洋活动的英国舰队发起进攻,然后对红海亚丁湾实施袭扰,限制英国海军投送力量!

这是个疯狂的计划,一旦发动进攻就意味着中英两国全面开战,也意味着中国极可能单独挑战白人世界,所以杨秋特意让他亲自指挥,并要求在得到动手信号前舰队不得靠近波斯湾和红海。从实力来看,特混舰队只有2艘重巡洋舰和2艘航母可堪一战,所以出发前总参曾要求调2艘战列舰加强,但最后却被否决了。除了出动战列舰挑衅意味太强外,也只有他清楚,21特混舰队是世界上第一支进行过系统航母作战和演练的舰队,甚至早于去年采取同样演习验证航母作用的美国海军。

2艘航母总计164架飞机,单座战斗机64架,双座鱼雷轰炸机100架,配合鱼雷和炸弹足够完成一波超级攻势。虽然海军人一直梦想着能有机会挑战世界最强对手,但这次他却第一次不想拔剑出鞘,因为祖国还没准备好。“侦察机电报。”声音打断了秉文的思绪。台湾岛号航海长杨昆腾上校将电报递了过来:“左前方70海里就是马累,港内有1艘英国巡洋舰......。”

杨昆腾家世显赫,其祖父是被英国称为东方纳尔逊的北洋管带杨用霖。他本人与1919年考取南洋海军学校学习航海和炮术,22年赴德国海军学校学习四年。回国后积极努力,从驱逐舰大副一直升到巡洋舰航海长,被第二舰队列入重点考核的年轻军官之一。

特混舰队以演习为名通过巽他海峡后便进入无线电静默,这也意味着整支舰队只能收消息却不能发消息,所以秉文改变了传统的轻巡洋舰侦查的老办法,使用带无线电的双座鱼雷轰炸机负责侦查,为增加续航时间还首次使用了飞机副油箱。但这样做也有风险,因为不能开无线电导航,所以侦查范围必须精确控制,飞得太远容易迷航。

“左侧70海里,航向210......。”秉文用圆规和直尺迅速画出马累的方位,快速准确的画图手法中,这位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年轻的海军少将已经成熟起来。等画好后他又看看海航钟,下令道:“油轮脱离,自行前往内志。命令嫩江号以淡水舱破裂为名去马累加水。”

作为少数知道计划的军官之一,杨昆腾很纳闷这道命令。按道理说21特混舰队是秘密武器,应该躲起来才对,为何主动暴露在英美眼皮底下呢?见他疑惑的站在边上不走,秉文微笑道:“你当英国不知道我们在印度洋?通过巽他海峡就等于告诉人家我们的行踪,现在内志应该已经起火,躲起来只会让英国误会我们要偷袭。”

“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让嫩江号以加水为名故意暴露,然后诱使英国巡洋舰跟我们一起向南,这样英国会以为我们只是在执行训练。”杨昆腾眼睛一亮。

秉文也不说对否,继续说道:“旗语通知各舰,黄河号保护补给舰向西南16节匀速航行,按照预定计划5天后侦察机会发电报联络汇合。其余各舰保持航向,等英国巡洋舰追来后禁止任何交流,后天2点释放烟雾摆脱它。”

“是。”

待他走后,秉文才又注视着航海钟暗暗担心。内志那边怎么样了?要是真闹僵,自己会遇到多大规模的舰队呢?还有日本,21特混舰队离开的消息肯定瞒不过他们,此时国内仅有2艘北京级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和8艘轻巡洋舰坐镇。第一舰队的2艘安海级已经降为近海防御舰,第二舰队的2艘正在改装至少要8月才能交付,四川级航母首舰稍微快点也要到7月初,这可是个大空档期啊!要是有人偷袭......又该怎么应付呢?

21特混舰队向南印度洋深海进发时,沙特建国典礼上签署的《阿拉伯中国石油协定》如同一枚炸弹震得伦敦和欧洲七荤八素。谁也没想到杨秋居然会下那么大血本,更没想到伊本沙特会摆脱英国控制,将大半个国家让给中国管理。不用什么理由和借口,只要看苏伊士运河和鄂霍次克海峡的重要性,就已经足够开战了。

白厅内气氛紧张,军官们仿佛一下回到德国公海舰队冲出斯卡帕湾的前夜的那种焦灼中。想当年德国花了20年打造出一艘媲美英国的超级舰队,而现在杨秋也正在走这样的路,虽然才短短10年,虽然国力和制造业和当年的德国差距甚远,但他却利用种种危机和办法站在欧美巨人的肩膀上,建设起一支已经不容小视的海军。

亚历山大老爵爷和军官们细细分析中国海军实力时,本辛克莱少将踩着橡木地板步入会议室。每个人看到他都暗暗皱眉,因为这位外貌英俊有着一头金发的家伙是整个英国最神秘的人物,他掌握的MI6被誉为是“英格兰黑暗中睁开的眼睛”。

但这次“眼睛们”却犯了个大错,连麦克唐纳首相都很不满,一进屋就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沙特家族是什么时候和中国走到一起的?能告诉我们杨秋访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胡佛和他有什么秘密交易?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大英帝国的民众需要解释!如果MI6无法维护英格兰的安全,那我会建议让弗农凯尔少将来接受。”

弗农凯尔这个名字在英国同样神秘,他是MI5的负责人,并从1909年至今一直牢牢把握MI5。虽然MI5(军情五处)和MI6(军情六处)都是英国最优秀的情报机构,但外人却极少知道其实两个机构各有靠山。MI5从诞生起就由陆军掌握,而海军是MI6的大靠山。所以当首相提出要让MI5参与英国海外和殖民地情报工作后,可想亚历山大等海军将领脸上有多精彩。

辛克莱少将也是满肚子苦水,欧战后各国都开始缩减开支,情报部门同样缺钱缺人,没有钱还怎么去维持庞大情报网络。要知道现在比起欧战巅峰情报网缩水十倍都不止!但这些话怎么能和首相说呢?面对首相的一连串问题,辛克莱少将不得不拿出刚准备好的文件:“首相先生,这是我们初步掌握的线索,都在这里了。”

不得不说MI6还是很强大的,短短几天内就将杨秋从访问内志到最近的沙特建国全部梳理清楚。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犹太集团联手做空美国,赚取大笔利润后自知无法带出就购买国债,然后访问内志利用沙特家族急于建国的机会,达成密约向其提供贷款,最后劝说胡佛答应开放国债兑换,用这笔钱购买美国商品一边帮助美国恢复经济,一边控制沙特政府......简单来看,似乎都是为将这笔钱洗白,但深层原因却是为控制很可能高达数十亿桶(MI6的预测)的沙特油田。

如果这仅仅是一笔商业贸易合同也就算了,问题在于MI6认为杨秋的每一步都实质性伤害到了大英帝国,并认为中国很可能借石油贸易向波斯湾发展。这种推论是有根据的,从波斯最近陡然出现的种类繁多的中国武器装备便可见一斑!更糟糕的是,引发这一连串的问题竟然源于当初的阿富汗。为引开中苏的注意力,英国当时不得不拿出阿富汗做筹码让两家对峙。结果来看,中苏在阿富汗的确斗的很厉害,虽然报道少但双方都投入了不小力量,苏联更是直接屯兵。但正因为让中国介入阿富汗,才掀开了安集延至波斯通道的幕布,让中国得以向波斯湾进军。

此外,中国和穆盟之间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穆盟这两年飞速壮大和阿富汗游击队有很大关系,而游击队背后就是杨秋和中国政府。唯一让大家稍稍庆幸的是,不知道是因为顾忌英国政府还是真不想干涉印度,至少目前来杨秋对印度国大党的态度不冷不热,甚至还怀着某种敌视。

只要控制国大党,印度这颗明珠就不会飞走,这是大英帝国上下的共识。

而最让麦克唐纳首相吃惊的是,杨秋居然一直和胡佛秘密经营澳大利亚格鲁特岛的锰矿,两人每年都能获利数百万美元。中美两国总统竟然是生意伙伴!.......麦克唐纳的背脊有些发凉。从过程看杨秋进行了一系列妙到巅毫的战略运作,但里面是不是还有猫腻,中美是不是真的联手开始打压英国和老欧洲呢?

“还有件事。”辛克莱少将本着宁错不放的心思,将马累发现中国海军巡洋舰的消息说了出来:“他们没有转向,反而继续向南航行。这说明要么就是真的训练,要么就是故弄玄虚!”

21特混舰队进入印度洋训练的事情麦克唐纳是知道的,早在一个月前海军部就得到了中方通报,但谁也没想到居然会遇上这个敏感时期,难道这是进攻波斯湾和印度的前兆?

“先生们!从字面上看这是份简单的商业合同,但我想你们都应该知道它的影响。”麦克唐纳首相语气深沉:“这是10年来大英帝国面临最严重的一次挑战,我不得不告诫诸位.......恐怕我们需要做好接受一场战争的准备了。”

“那么就行动吧,教训一下中国人!我建议立刻从伊拉克驻军中抽调部队进入利雅得,拦截进出鄂霍次克海峡的中国船只!停止让他们越过苏伊士运河!停止让他们越过马六甲海峡!声望号和反击号出发去找出那支该死的舰队!发电报告诉罗杰,皇家橡树号、虎号和女王号已经在路上了......。”亚历山大老爵爷的一连串“建议”让硝烟味猛然浓烈起来。连一直没说话的亨德森都听得暗暗心惊,想起之前答应杨秋确保中国石油和航道运输安全的承诺,连忙看向麦克唐纳:“首相先生,签署海军条约时您答应过他!您不记得了吗?”

麦克唐纳身躯一震,想起那天逼迫杨秋在海军条约上签字时的情景,想起那张泛着青色的严肃脸庞,那番铿锵有力的话又从耳边浮起。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国家安全上做出重大让步。我不希望出现冲突,更不想和你们争夺什么海上控制权,但英国必须保证我国海上航道和石油运输线的安全!如果出现封锁航道和破坏石油运输的事情,那么......我会自动将其视为对我国的宣战!”......麦克唐纳欲言又止,才发现杨秋居然早早给自己下了个套!

难道眼睁睁丢掉沙特王国控制权?眼睁睁看着阿拉伯势力倒入中美怀抱?眼睁睁看着中国进入波斯湾地区?!麦克唐纳看看亨德森,又看看在旁边等待的海军将领,站了起来:“我要去见见议员们,在这之前,我需要给他们一些警告!”

“可是首相......。”

“亨德森,这和承诺没有关系,这是为了英格兰......。”(未完待续)

第635章 狂欢,做空美国(四)第356章 算账的来了第317章 豪气第545章 外援来了第371章 卖掉冲锋枪第650章 启航第698章 两个人的战争之--搅动风云第422章 战西线(三)第119章 一个混成协换一个人第187章 群魔乱舞第354章 北国龙牙(下)第105章 强行收网第745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四)第994章 台风(三)第531章 真的和平了吗?第545章 外援来了第1009章 联动的亚洲第896章 开罗(二)第304章 一记闷棍(下)第700章 疯狂(二)第902章 开罗(完)第194章 药厂第124章 双方的价码第210章 各谋出路第905章 新的方向第223章 蔡锷的手段第360章 新武器和改革第843章 祸水南引(下)第514章 风高浪急第928章 日本的反击(六)第31章 都不想去第1021章 大战役(五)第441章 背叛(四)第150章 国家农场和特区第470章 莱茵兰第516章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第104章 冯国璋下注第241章 落幕(五)第748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七)第147章 管不起第1018章 大战役(二)第1020章 大战役(四)第136章 三大新政第867章 针尖对麦芒第935章 关岛,战旗飘扬(二)第914章 一触即发第600章 南洋大暴动(七)第217章 饮鸩止渴第866章 终结要塞时代第1054章 咆哮吧!冰海深寒第331章 男儿向天笑(九)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64章 你们这辈人老了第782章 帝国之疡(十)第938章 关岛,战旗飘扬(五)第290章 神话破灭(九)第433章 乌拉尔的财富第1035 挺进乌拉尔(中)第73章 北洋的试探第950章 首战次大陆(三)第694章 战略对撞第824章 合围(8)第65章 北进第364章 国社(三)第920章 突袭(五)第565章 都看上了南洋第484章 中亚的风(三)第827章 合围(完)第676章 沙特建国(八)第798章 战波斯(八)第143章 双雄争西南(四)第323章 海东青出世第505章 国家的角逐(十五)第741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606章 苏俄来了第425章 战西线!(六)第1009章 联动的亚洲第142章 双雄争西南(三)第923章 日本的反击(一)第1007章 山本完蛋(下)第665章 秘密交易第783章 帝国之疡(十一)第10章 上门要人第496章 国家的角逐(六)第825章 合围(9)第954章 首战次大陆(七)第619章 精锐对老兵(三)第276章 十字路口第912章 不列颠空战爆发(上)第382章 一场避不开的仗第1000章 台风(九)第650章 启航第362章 国社(一)第410章 工兵先行第951章 首战次大陆(四)第924章 日本的反击(二)第845章 发动在即第685章 沙特建国(完)第912章 不列颠空战爆发(上)第844章 世界大佬们的口水战